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實用的家為題的作文三篇

作文6.9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為題的作文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家為題的作文三篇

家為題的作文 篇1

最令人喜愛的是樓下的一家人,而最令人厭惡的還是樓下的一家人。

在他們家裏,空調一年四季開着。夏天不會讓人感到炎熱,冬天也不會讓人感到嚴寒。可是我們卻覺得他們家裏的空調似乎又從來沒有開過,夏天依舊炎熱,冬天依舊寒冷。

十幾年的老鄰居們一直都對他們家人瞭如指掌,那就是摳門,他們還經常會用面無表情的冷漠傷人。可是直到那一天,我們才真真正正地看清了表面下隱藏的實質。

那年,我家剛剛買下了房子,首付還未付清的我們東湊西湊,眼看就要湊齊時,卻猛然意識到,該借的地方都借完了,卻還差了幾千塊,家裏已然炸開了鍋。爸爸説放棄房子,而媽媽卻要繼續堅持。等他們都闡述完自己的'觀點,我就偷偷跑下樓去尋找剩下的錢。“張某!”又叩開了他們家的大門,壓抑的氣息撲面而來。“張某,我們家裏急缺錢,你還有多少?借一點!”“好像還有一百,拿去吧。”

正在我揣着自己與張某的零花錢準備回家時。他的媽媽卻走了出來,扯起了令人厭惡的烏鴉嗓:“什麼?這麼大的事情都不和我們説?跑去找張某的麻煩了?”心裏一陣冷哼:找麻煩?真會用詞。我們借錢時第一個排除的就是你!真是可笑之極,居然還説我?哪知,她沒有自作聰明的批評兒子,也沒有批評我,而是徑直走出家門。

“爸、媽,我有錢了!”我氣喘吁吁地跑進了家。“瞧瞧這個天真的聲音。你楊阿姨已經把錢借給我們啦!”什麼?她會借給我們?良久,愧疚,感動湧上心頭。

患難見真情。我再次踏入了他們家門,氣氛還是那麼壓抑。可是身處沙漠的感覺卻消失了,我感覺自己像是回家了。

家為題的作文 篇2

俗話説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因為家規,我成長了許多。

“唉!不想寫了,好麻煩!”“唉,不想背了,好難記!”這一度都是我的口頭禪,而家規幫我克服了這種惰性。家規第三條;今天你的懶惰一時,會造成你的懊悔一世。我最初是不以為意的,懶惰是人的一種本性,不克服又不會怎樣。可是,語文期初考試來了。“請填出下列句子,一鼓____,再_____,三_____。”完了,我心想。這次考試看來我的名句默寫死定了。好像有“一鼓作氣”這個詞語來着,不然就照之前記憶的默吧,豁出去了!

考完試,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濕冷的風迎面撲向我,帽子被捲走了,露出來的耳朵凍得紅紅的。我剛蹲下去想撿起帽子,卻又來了一陣風,將它吹得更遠。“你這該死的風,連你競然也敢,也敢,嘲笑我,你!”然而風似是印證我的話,又摧枯拉朽地刮來,將我身上的衣服颳得呼呼作響。

我突然找到一個宣泄口,抑制不住的,“嗷”地一聲,嚎啕大哭。不記得我是怎麼到家的,只記得我把這條家規抄了五十遍。我把它貼在房門上,讓它提醒我,鞭策我 ,讓我意識到懶惰意味着失敗,被嘲笑,被打倒。從此以後,名句默寫我從來沒有錯過。

家規幫我改善了做事拖拉的情況。家規第十三條:效率成就成功。以前的我,總是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後再去做,而後來,制定的家規使我意識到,做事需要質量與速度。我便為每件事規定一個時間限制,到時間而未完成便會有相應的懲罰;反之,有效率則會受到獎勵。這樣大概過了一個星期,我做事的效率明顯得到了提高。

現在的我如同一幢還未砌完的樓房,地基尚淺,而家規如同鋼筋,牢牢支撐着我,使地基堅固安全。沒有堅實的地基,無論再高在豪華的大廈,在面臨地震時都會在一瞬間崩塌。而我,只要對照良好的家規,認真踐行,養成良好的品質與做事待人的習慣,就會在現在甚至是未來獲得成功。

踐行家規,為了自己的成長,為了不負父母的期望,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家行動起來吧!行家規,促成長!

家為題的作文 篇3

不可思議的春運讓女大學生年輕的生命飄逝了。火車依然在開,人潮依然湧動,大量民工湧向城市讓“春運”成了如今過年時的一個鐵定詞彙,也讓“回家”這個温暖的詞彙充滿殺機。

這些急着要回家的人生活在城市的邊緣,他們從事着高強度的勞作,在最艱苦的地方生存,他們和城市文明有着鮮明的反差,而城市的發展也離不開他們粗壯的雙手。為了節省每月10來元錢的電費,他們用煤爐燒水、煮飯,因煤氣由毒而痛失三條生命,而在秀洲區高橋花園外來民工幾乎家家都用煤爐。他們是這樣算經濟賬的:一塊煤餅能燒3壺開水,而一塊煤餅3毛錢不到,如果用電,3壺水至少要用一度電,一度電就是5毛多。這麼一算,還是用煤爐划算。“在外打工賺錢不容易,過日子誰不精打細算啊!”民工們坦言。他們的生命是多麼廉價!

今年春運又提前了。不管風有多大,天有多冷,回家的心勢不可擋,民工們緊縮着身體,守在露天長長的購票隊伍之中十幾、二十個小時。為了買到一張可以回家的火車票,哪怕站上一天一夜也無怨無悔,原因很簡單就是要回家,因為那裏有日夜思念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

他們到城市也可謂尋夢,可尋夢的.意識又是那麼的迷茫無知。勞動、工商、公安等部門每年都要走鄉進村清查非法童工,而那些稚嫩的臉一定會吱吱嗚嗚地説:“我已滿18歲了。”可他們的身體還夠不到那些搖羊毛衫的橫機;每年都要清理“三合一”(生產、吃燒、睡覺合在一起)作坊,可火災等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每年都要報道外來民工因工受傷或死亡事件;每年都要解決民工勞資糾紛……他們似乎永遠在危險的邊緣。

他們的回家路也一樣不平坦,排着長隊買票,掙扎着上車,擠着上路,但他們回家的神情卻是愉悦的。

標籤:三篇 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