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有關讀後感的作文彙編九篇

作文1.94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讀後感的作文彙編九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今天,我懷着敬佩的心情讀了《夜鶯的歌聲》這篇文章。文章主要講述了一個小夜鶯的孩子,把一個德國小隊帶入埋伏圈,小隊給打死了,小夜鶯逃走了。充分體現出小鶯非常機靈、非常堅強。

當我讀到“村子裏就剩下你一個了嗎?”軍官繼續盤問他。“怎麼會就剩下我一個?這裏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着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我從這體會到夜鶯很聰明勇敢,問有幾個人,他便説另一個話題,可見他十分機智。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我有一道數學題不會,我請教我的哥哥,他看了看,又讓我讀了一遍題,我讀完後,哥哥給我另換了一種方法,把題改了,可題意相同,讓我馬上就解了出來。

當我讀到“如果我們出了什麼事,你們可不要忘了小夜鶯”,從這我體會到,他們很關心小夜鶯,出了事,也要關心小夜鶯。我由然想起了一件事,媽媽對我十分關心,給買些東西,即使我有時犯點錯誤,也是耐心地教育我,幹什麼都讓着我,提些要求也都滿足我。

當我讀到“從孩子的嘴裏飛出婉轉的夜鶯的歌聲。這歌聲,即使是吃慣了鳥叫的人也覺察不出,跟真的夜鶯沒什麼兩樣。”從這體會出孩子歌十分好聽,跟真的一模一樣。

讀了《夜鶯的歌聲》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一個要堅強,不要遇到困難就半途而廢,我們要有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不怕犧牲的精神,才能成功。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今天,讀了老師發的閲讀材料《掌聲》,感受很深。如果你説你沒有讀過《掌聲》這篇情深意切的文章,那末有些遺憾。故事的主人公小英,因為生病導致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從此,她變得孤僻,不願意與人交往。整天坐在幹牆角不説一句話。然而,一次掌聲使她徹底改變。那是一位剛調來的老師讓同學輪流上台演講。輪到小英時,她猶豫了一會兒,然後拖着殘疾的腿,一搖一擺地走向講台。同學們給了她最熱烈的掌聲。頓時,一股熱流遍佈好的全身。讓她感到大家並沒有冷落她。小英感動得淚盈眶。就是這一次最熱烈的掌聲,讓她從此有了走出閉心靈的勇氣,讓她的人生得到一改變。任何一個人,在在多數的情況下都需要別人的鼓勵和掌聲,這樣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發揮自已的特長,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在一個人的世界裏,不能沒有讚揚與自信。小英下是有了同學們的掌聲和鼓勵,才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從自卑變得自信。在與同學們交往中,從原來的”老死不相往來”慢慢地變得主動與別人交談,直到最後,變成了一個勇於走進學校舞蹈房的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小女孩。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當一個人身處逆境時的時候,同時不要忘記把自已的掌聲獻給那些需要支持的朋友,讓他們和你一起分享快樂。朋友,請你記住: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們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閲讀《復興中華,從我做起》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此書向我們介紹了祖國的偉大,文化的源遠流長,以及生活的美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發現生活中的美”。

賽馬“春麗”,並沒有什麼過“馬”之處。但是它最使人感動的,就是在每次出場時,盡全力奔跑,從不灰心懈怠。在日本人眼中,奮鬥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為某個目標努力過、結果如何,那並不重要。就像文中所説“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必然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春麗”,從沒贏過一場比賽,但人們對它還是十分喜愛,這是一種美。就像盧梭説的:從我們心中奪去對美國的受,也就奪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黃美廉,從小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克服了腦性麻痺症的困難,這也是一種美。美在她能夠正視人生,把不幸和困難丟開,只看自己所有的,不看自己所沒有了。這是多麼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和感悟美的心靈。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座是一種美;別人獲獎後,真誠地鼓掌祝賀是一種美;大街上,將別人隨手丟棄的垃圾拾起放進垃圾箱也是一種美。

美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缺少了它,人生的“五味瓶”就會缺少一份滋味。人生的幸福與快樂,關鍵在於你是否有一雙能捕捉美的眼睛、是否有一顆體驗美的心靈。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讀完《我的接線員朋友》這篇文章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深深地被文章中的主人公——接線員薩莉的高尚人格和人生態度所折服。她與文章中的“我”——保羅雖然從未見面,但他們之間的第一次對話就讓保羅懂得一個人在逆境中要學會勇敢、堅強、樂觀。她那細小、清晰、和氣的話語,讓保羅喜歡上了這個如媽媽一樣關愛自己的接線員薩莉。

文章中用不少筆墨寫到了薩莉與保羅的對話。字裏行間無不流露出薩莉對保羅的真誠關心。有一次,保羅的金絲雀死了,他把這個消息通過電話筒告訴了薩莉,薩莉説:“保羅,記住,還有別的世界,它還是可以去唱歌的。”薩莉的這一句話對保羅一生有着極為深遠的影響。當我讀到這兒時,由衷地從心底升起對薩莎無比的敬意!多麼善良的薩莉,多麼有愛心的薩莉!與其説她是一個普通的接線員,不如稱她是一位愛心大使,更是保羅的人生導師!兒時的保羅,以這句話作為他的座右銘,伴隨他走過童年,走過少年。

讀着讀着,我的腦海裏浮現出像薩莎一樣的人物:身殘志堅的張海迪,不光圓了自己的大學夢,還自己作詞作曲,研究醫學,為病人解除痛苦,她的成功人生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用心靈舞蹈的邰麗華,與她的姐妹們,演繹了一曲美倫美奐的《千手觀音》,傳遞給多少人擁有積極向上的正確人生觀……

剛剛進入五年級的我多想把這本好書比作一場及時雨,滋潤着我的心田。望望身邊的一草記憶草一木,從來沒有現在這般沁人心脾。我親愛的同學,四年的同窗讓我們彼此懂得尊重,互助。我親愛的師長們,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我最真摯的情感。

掩卷而思,我感慨萬千。“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都可以越給越少,唯獨愛越給越多。”我慶幸,自己也是生活中的幸運兒,得到了很多的幫助和關愛。老師的一句評語:“你是未來的作家!”這樣的話語在我的心田裏播下了文學的種子。父母的一句鼓勵:“你是最棒的。”這樣的話語讓我無論何時何地對生活充滿信心。同學的一句問候:“需要我的幫助嗎?”這樣的話語讓我格外珍惜友情的可貴。也許感激的話,説一個字都是多餘的。不管歲月過去多久,心底深處對他們總是難忘,該燦爛的燦爛起來,該舒展的舒展開來。用實際行動證明,笑對人生,這就是最好的報答!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小馬寶莉》動畫片系列是我最愛看的動畫片之一。它的畫面動感又時尚,情節精彩有趣,裏面的音樂曲調優美而富有激情。暑假期間我看了《小馬寶莉》第七季的《實話實説》。這一集讓我明白了説話的藝術和友誼的珍貴。

《實話實説》主要講:珍奇想要辦一場時裝秀,她邀請了一些設計師新星來設計服裝並請了專業的服裝評價師對他們進行指導。她還邀請了她最好的朋友蘋果佳兒當評委,可蘋果佳兒不懂得時尚,亂加指導,氣得設計師們紛紛出走,差點讓時裝秀泡湯。後來蘋果佳兒找回了是那些時裝設計師,真誠地向他們道歉,最後服裝秀又成功舉行了。

《實話實説》裏的蘋果佳兒的行為讓我深思:她只知道服裝的實用性,按照她的想法嚴格要求設計師,有位時尚設計師在衣服上設計了很多鈕釦,但是蘋果佳兒二話不説就直接把他們拆了下來。還有位温柔的女設計師設計了一頂精美絕倫的羽毛帽子。沒想到蘋果佳兒不解風情地戴在頭上,粗暴地就把這些羽毛全部給搖了下來。最後她竟然説時尚是非常荒唐的。這樣讓在場的時裝設計師感到沮喪和傷心,他們紛紛的離開了小馬谷回到了坦特洛特。

當大家以為結局無法挽回的時候突然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機:鬱悶沮喪的蘋果佳兒對他的朋友草莓黎明説到她的煩惱,談到她對蘋果有多麼的喜愛。還讓草莓黎明説出對蘋果有什麼感受,很不幸的是他跟蘋果佳兒説他不喜歡蘋果,也不喜歡吃蘋果。蘋果佳兒非常生氣,她想要告訴草莓黎明她們是怎麼精心種植蘋果的,當她想要努力勸説他時,突然覺得自己就像他一樣蠻不講理,也意識到自己的話是多麼地傷到設計師們的心,她立刻找到他們並向他們真誠地道歉。

《實話實説》讓我感受到:雖然你很誠實地説出你的想法,但卻説出讓了許多人傷心沮喪的實話。説話時沒有意識到別人為了這件事情付出了多大的心血,雖然是真心話,但要注意自己的話題是否傷害到他人,有沒有尊重他人的勞動,

《實話實説》讓我們懂得:説話要有藝術,朋友間要互相尊重,珍惜友誼,讓大家都來做一個高情商的人吧!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我看了一本叫《親愛的漢修先生》的書,這本書是寫關於一個叫鮑雷伊的男孩的故事。

雷伊一家以前住在一間大篷車屋裏。後來,他的父母離婚了,他跟着媽媽,他家的狗“土匪”跟着爸爸。雷伊和媽媽住進加油站附近的一間很舊的小屋子,爸爸則搬到拖車屋裏。雷伊很想他的爸爸,一直盼望着爸爸能給他打電話。爸爸打電話時,他就會在地圖上找出爸爸的位置。他也常常看天氣預報,以確定爸爸是不是正在開車經過有暴風雪和龍捲風的地方。他的願望是爸爸有一天會開着大卡車送他去上學。我很同情雷伊,我又很慶幸我的爸爸媽媽沒有離婚,爸爸每天送我去上學,媽媽每天陪我複習功課。

雷伊還有一個煩惱,他的午餐總是被偷,沒有午飯吃,他下午都快餓暈了。他想了各種辦法來抓這個小偷,可是自從他裝的警報器響了以後,小偷再沒偷過他的午餐,他最終也沒抓到這個小偷。雷伊想,偷東西確實是不對的,可是他還是雷伊的同學,雷伊不希望他有大的麻煩,所以雷伊原諒了他。我想不通雷伊為什麼不去告訴老師,這個小偷偷走了他這麼多好吃的東西,雷伊可真善良啊。

雷伊一直給漢修先生寫信,在信中,他寫出了家庭的困難,也請教漢修先生如何才能成為一名作家。他的學校舉行作文比賽時,雷伊寫了一篇《卡車上的一天》,是寫有一次爸爸帶他去酒廠送葡萄的事情,他得了榮譽入圍獎。因為這篇文章很誠實的寫了他自己熟悉的事情。他沒有模仿別人,更沒有抄別人的作品。鮑雷伊覺得如果沒有漢修先生的幫助,他只能寫出一個愚蠢的故事。漢修先生説,如果想成為作家的話,應該多看書、多觀察、多聽、多想和多寫,而雷伊也一直堅持寫日記。我也想成為一名作家,所以我也會堅持這樣做。

雷伊的媽媽告訴他:“每次看着海浪,就會覺得不管事情看起來多糟糕,人生還是可以走下去的。”這本書講了許多道理,好看極了,我很喜歡它。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在本書中,作者以細密的考察論述了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與演變,並在充足的個例分析之下以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對代的藝術精神,“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以小説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則是世俗人情”。

但作者卻沒有把各朝代的界限分明地劃分出來,反而讓人感覺本書有故意化解朝代之間的隔膜的跡象。讀者在歷史教科書上面讀到的一直都是清晰的朝代界限,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這在很長一段時間讓普通讀者曾經認為唐詩就是唐代才出現輝煌的,卻不知道詩歌從內容的廣度到形式的完美都經歷了前代的積累;誤以為宋詞是不可逾越的高峯,卻不知道唐朝也有不一樣的“唐詞”風格,清代的詞卻是在內容形式上臻於完美了。

作者的這種做法使得每個時代不同的藝術特徵之間的銜接十分自然,而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到兩個相鄰或間隔的時代之間的歷史聯繫。正如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裏所説,“延綿不斷”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一大特點。這一特點放之於中國美學史的發展裏自然是合理的。李澤厚先生正是自覺地注意到了這一特點,才使讀者在閲讀本書時能夠感覺到中國古代“美的歷程”並不像西方藝術發展一樣斷斷續續,而是渾然一體的。我們從此可看出李澤厚先生在連貫性、簡潔性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讀後感的作文 篇8

大學聯考結束已有些日子,但是回升依舊纏繞在耳旁,特別是大學聯考作文,網絡也好,報紙也好,個性簽名也好,等等無一不在説這個話題。

大學聯考那天中午,因為我個人特殊原因,不可以上網,我就在關注電視,看了電視,説浙江省的作文題是《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我就想起了我們當時的作文題是《一枝一葉一世界》,當時我們熱門於小故事大道理吧,所以出卷的考試就給我們出了這道題目。呵呵,這也是我後來自己想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這樣。

而今年的大學聯考作文是這個,我當時不知道為什麼,也沒有看過報紙上的熱門議點,(因為身體原因在家休息)中午時分,我上手機QQ看了朋友們的個性簽名才發現:大家都看過。我當時就在想:是講些什麼呢?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呢?要考生提煉出什麼信息呢?一直在我的腦海裏轉,可是由於各種原因,我還是沒有細細的去讀這篇文章。直到今早,我才讀到這篇文章,就突然想説些什麼的衝動。

《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講述的是一個平凡家庭出生的女孩的理想。鼓掌大家想到了都是英雄,我們會為英雄鼓掌,而此文的小主人公卻説自己不想成為英雄,想成為路邊為英雄鼓掌的平凡人。

一個12歲的小孩,她是懵懂的孩子,可是,她卻表達了大部分孩子的心聲。在她們的心裏,各種學習的壓力,各種培訓的累人,剝奪了她們那些美好的童年時光,使得她們浸泡在無止息的題目和學習中,她們才真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即使説出來了,被大人撥回來的是:我們都是為你好,你現在還不懂,以後你會謝謝我的。就這樣,孩子就要忍受一切去面對。不管自己是處於什麼目的,她們為了不違背父母的意願,還是會去完成任務的去打發掉時間。但是又有哪位家長會去問:孩子,你今天快樂嗎?高興嗎?而是問:孩子,你今天學到了什麼?而孩子的回答是:就這樣啊!你無聊不無聊啊,説了你也不懂!有些就直接不回答。孩子的臉上卻是烏雲密佈。

曾經也試問過我們的孩子,孩子你們長大了要幹什麼?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做老闆賺錢唄!你們想要當什麼?大部分都不知道,有的就坐在那裏傻笑,我只能説,現在的社會,我們教育到底怎麼樣?誰也説不準,誰也不好評價!

讀後感的作文 篇9

輕輕地合上帕克·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幾個詞語在腦海中漸漸顯得清晰,那就是在閲讀時觸動我心靈的幾個詞語。

1、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首先觸動我的是這一句話:“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讓我聯繫到另外一個詞語——內驅力。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內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礎,是事物運動的源泉和動力,它規定着事物運動和發展的基本趨勢。外因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外部條件,它通過內因而作用於事物的存在和發展,加速或延緩事物的發展進程。所以,內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內驅力無疑是教師成長髮展的內因。但是教師從事這一職業的目的不同,對教育的理解不同,自我設計和自我發展的目標不同,由此造成內驅力有和無、大與小的差距。內驅力隱藏於自我個體之內,具有隱蔽性,只有對他們的行動追根溯源才能找到他內驅力的源頭。學校進行“教壇新秀”、“教學能手”的評比,教育局進行“學科帶頭人”“縣級名師”的評選,這些都為激發教師的內驅力提供了外因。但這些榮譽絕對沒有個人達到自我期許、自我認同的目標後所產生的成就感更有價值。帕爾默説:“外部加諸於你的懲罰絕不會比你加諸於自己、自我貶低的懲罰更糟。”這句話也可以反推過去:外部給你的表揚和榮譽絕不會比你給自己的表揚和鼓勵更有價值,更有成就感。最高的境界就是教師在這份工作中能夠獲得內心的寧靜與愉悦,按照朱永新的説法,就是“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恐懼。第一次看到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教師的心理,第一次知道一個年近60歲的老教授在走進教室前也會恐懼——我之前以為只有自己才是這樣。回想自己在從教的前三年裏,幾乎每天都在恐懼中度過。恐懼明天的課沒有充分地準備好,恐懼課堂紀律難以控制,恐懼難以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更恐懼自己任教班級的考試成績與其它班級的差距有一大截。“難道教師的生活就是這樣子的嗎?”“難道其它教師的心理也是這樣子的嗎?”我多次自問,對自己的教學失去了信心。看到帕爾默對恐懼的解釋我今天才豁然開朗。現在經歷了十年的磨鍊,雖然沒有以前在教室前有一種想逃跑的感覺,但還是有一絲恐慌,因為我無法預料這節課的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如何。帕爾默告誡我們説“不要害怕”,因為“我可以恐懼,但我不必置身心於恐懼之中——只要我願意立足於我內心世界景觀中的其他天地而教學”。

3、共同體。帕爾默對共同體的解釋是:“共同體是個體內部不可見的魅力的外部可見標誌,是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與世界聯繫的交融。”或許他的另一種説法更通俗一點:“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共同體”這個詞語讓我想到海鹽獨創的一個詞語——“一體兩翼”( 以校本教研為主體、以區域教研和網絡教研為兩翼的教研體系)。共同體的成立無疑為教師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實現建立一個圈子,搭建一個平台。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教學共同體,小到備課組、教研組,大到片的教研活動,校際聯動。但自己總感覺這些共同體的的交流還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我們無法在共同體內體驗到那種表達與傾聽的愉悦。是的,我們不習慣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們不敢提出自己的疑惑,我們不願聽取別人的批評,我們更不願批評別人,我們對別人的看法不以為然。長期形成的個人思維與矜持阻礙了我們的溝通。為什麼我們的共同體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帕爾默的這句話無疑給出了最好的解釋:“在共同體形成外在形狀和形式之前的一段日子裏,它一定要在完整的自我中生根,只有當我們充分認識自己後才能與別人和睦相處。”是的,我們還沒有充分認識自身,還沒有達到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我們的個體還沒有想要表達自我的渴望,所以還沒有真正的交流與溝通。這促使我思考另外一個問題——在教師的成長髮展中,是內因先起作用,還是外因先起作用呢?

一本書讀完了,思索還沒有結束。一本好書不在於它能幫助我們解決了多少問題,而在於它能啟發我們更好地認識自我,更深地理解我們所處的環境,我覺得,這本書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