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600字錦集十篇

作文2.5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600字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600字錦集十篇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

荔枝是中國嶺南佳果,它不但美味,而且富含豐富的葡萄糖、蛋白質、磷、鐵等元素,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水果。荔枝有十餘種品種,其中有三月紅、桂味、妃子笑、糯米餈等等。我們家樂衷於的則是那略帶桂花香的桂味荔枝。

端午放假這天,媽媽決定帶我們去會同中日果園摘荔枝,滿足我嘴饞和遊玩的慾望。

下午,我們驅車前行。經過四次問路,三次電話溝通,兩次走錯路後,我們家的車終於在六點鐘停在了果園門口。一眼望去,上百棵嶺南果樹佇立在暮色之中,樹冠緊密地連在一起,如撐起一張巨大的綠傘,蓋住了天空;腳下綠油油的小草似乎是大地精心編織的地毯;

空氣中似乎還有淡淡的桂花香——桂味荔枝樹。

帶着工作人員的梯子,又經過七擰八拐,我們找到了一棵枝繁葉茂而又碩果累累的荔枝樹。我爸爸豎好梯子,馬上爬上去採摘。我站在下面,因為怕會摔下來,所以只是在一旁看着。一看我爸爸下來後完好無損,我也不怕了,手腳並用地一起爬上去。

我先用雙手抓住梯子的兩側,一隻腳踏上第一級梯子,另一隻腳在地上跳了兩下,跨上第二級台階,接着一級一級小心翼翼地向上爬。因為我太矮,不得不爬上最頂級才能夠得着樹枝。好不容易才提心吊膽地蹲在最上級。

過一會兒,我慢慢地站了起來,雙手緩緩地伸向頭頂的那一叢茂密的樹枝,剛一捱到就用力向下拽,梯子猛然抖動了幾下,嚇的我立即蹲下來,驚的脊樑骨上一層冷汗,幸好梯子又穩住了。

“可不能再冒險了,否則非摔下去不可!”我心中慌張地想着,連忙一手拽着荔枝樹,一手扶着梯子向下爬。到了“安全地帶”後,我才開始摘荔枝,同時用一隻手牢牢地抓着梯子。我用力的拉呀拉,但無論如何都拉不下來。此時,摘果子的慾望超過了我心中的安全意識,我的另一隻手也立即來幫忙。終於,紅裏透綠的荔枝從樹枝露了臉,被我攥在了手中。我終於摘到又大又紅的荔枝!我心中十分高興!

回家路上,媽媽告訴我吃荔枝上火,要泡着鹽水吃。到家後,媽媽立刻泡好了鹽水,我沾着鹽水,吃着甘甜的荔枝,心中充滿了幸福。口中雖然是鹽水的苦澀,但荔枝的香甜早已蓋過了苦澀。我心中回味着這無與倫比的甘甜,沉浸在了對幸福與未來的憧憬之中……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2

七年級吃糕;

八年級吃粽子;

九年級吃螺;

初四吃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着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zi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説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3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夠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説: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是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説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説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4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

每年農曆的5月5日我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帶香囊。每逢過端午節,人們都會把房子打掃的乾乾淨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插上艾葉和配帶香囊也有滅蟲驅鬼的説法,以艾葉“懸於户上,可攘毒氣。”

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着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裏,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乾,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緻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孩子們一起牀,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粽子,屋子裏,院子裏頓時都瀰漫着蘆葦葉和粽子的香氣。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

傳説,端午節是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那時屈原22歲就當了大夫,在楚懷王面前,楚懷王非常信任他。不久,楚國的大奸臣看屈原不順眼,於是就不斷的在楚懷王面前説屈原的壞話,楚懷王聽了讒言,不再相信屈原了。過了幾天秦國的人把楚懷王騙走後,把他軟禁在那裏,沒多久,他就死了。楚懷王死後,他的兒子繼成了王位稱為楚襄王,楚襄王就把屈原趕到江南地區,當時他懷着悲痛的心情寫下了《天問》、《九章》、《離騷》這三首詩,寫完後就跳入了汨羅江。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拯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是為了讓魚蝦蛟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

愛上端午節吧,因為它是一個充滿着神祕,充滿着色彩,充滿着傳奇的日子。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5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是因為可以吃上好吃的粽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説,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就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簡把米裝起來投入江中,可是這些被蛟龍偷吃了,後來人們知道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稱為長命縷。名字要插“五端”: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色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有用雄黃酒在兒童的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習俗,還有做粽子的方法很有趣。

端午節的那一天,我早早的起牀,就看見媽媽在廚房裏做粽子,每個粽子都是三角體的,而且還是肉餡的,每個粽子看起來都很誘人,我饒有興趣也參加包粽子的活動中。我學着媽媽的模樣拿出包粽子的粽葉,在粽葉上加點糯米,糯米里也塞了點肉,然後把粽葉一片一片地把它包住,再後,就用繩子把粽子打個結。雖然技術是很差,不像媽媽那樣心靈手巧做出的粽子,包的很好,糯米也沒有掉出來,簡直和我做出來的粽子,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我不放棄,我繼續做,連做十幾個的時候,我的技術越來越好,包的粽子也快比上媽媽了,就這樣,我和媽媽做了20多個,有十幾個送人了,還有十幾個就都給自己吃了。而我也偷偷收藏了幾個,為的就是把粽子投進河中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而我也最喜歡端午節,因為我敬佩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6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可是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那是因為在我家發生了一件快樂又感動的事情。

爸媽結婚十幾年了,媽媽一直跟着爸爸走南闖北吃了很多苦。她從沒有好好休息過,不管以前開商場,還是現在開小店。媽媽從不抱怨天天呆在店裏兢兢業業守着店,從不輕易把店門關上。今天是端午節聽説金山嘴有賽龍舟比賽。爸爸和我商量着把媽媽帶過去一起觀看。可是我知道媽媽肯定不會去的,這可怎麼辦呀?我靈機一動,每次學校和老師説有活動,媽媽就會言聽計從的把店門關上。想到這裏我一臉嚴肅的樣子對媽媽説:“媽,今天學校有活動讓家長帶着小朋友到金山嘴觀看賽龍舟比賽爸媽都要去。”媽媽抬起頭半信半疑的瞅着爸爸,爸爸使勁的點了點頭。媽媽立刻拿起鑰匙準備關店門。我和爸爸開心的跳了起來連擊了幾掌。

我們開着車很快來到金山嘴,只見河邊早已人山人海,比賽就要開始了,每個運動員都摩拳擦掌,只聽見“嘭”的一聲發令槍響了,每一條船都像箭一樣衝了出去,在一旁觀看得人,大聲地喊着加油!加油!脖子上的筋都爆了出來興奮得好像自己在比賽一樣。岸上的人越來越多,媽媽也看地很開心。我和爸爸大聲得叫着:“紅隊加油。紅隊加油。”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顏顏,你們班的老師和同學怎麼還沒來?”媽媽輕聲的問,我面紅耳赤的對媽媽説:“媽媽,你太辛苦了從來不出去玩每天要麼進貨。要麼守店。還要每天接我上下學。我和爸爸商量了一下就撒了一個小謊,就想把您帶出來玩一玩。”這時,爸爸從車子後背箱裏拿出了香噴噴的粽子,對媽媽説:“老婆,你辛苦了,端午節快樂。”只見媽媽熱淚盈眶,緊緊地摟着我大聲地説:“加油。加油。”我們開心的叫着喊着,為我們喜歡的隊加油助威。

那是一個既快樂。又温暖的端午節。至今讓我難以忘記。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7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冒着細細的雨絲去姥姥家過節,端午節。

來到姥姥家門口看到門前插着一些翠綠的植物,我的心裏冒出一個大問號,這是什麼?為什麼要掛在大門口?我忙問姥姥,姥姥笑吟吟的説:“這是艾蒿,在端午節天亮前插在門窗上可以驅蚊殺菌,還可以辟邪驅鬼。”接着,姥姥給我和妹妹系五彩線,戴香包,她説;‘小孩子帶上這兩樣東西可以避開蛇蠍毒蟲的傷害,保平安。“

過了一會兒,姥姥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她先把洗乾淨的粽葉放進鍋裏煮十多分鐘,這樣可以除去葉子的青氣,增加葉子的柔韌度,在包粽子的時候才不會破。然後把糯米淘洗乾淨浸泡五六個小時。一切準備完畢後,開始包粽子了。姥姥把兩片粽葉稍作重疊放在左手中,用右手撈出適量的糯米均勻的攤在粽葉中央,再放上蜜棗和花生,兩食指向中間護攏糯米,卷至半圓柱型,兩邊葉子向中間摺疊在卷,用線纏緊,一個圓嘟嘟的粽子就包好了。等到所有的粽子包好後放進鍋中,煮上兩個小時,把火關小,用文火再煮兩個小時,再把火關住燜上兩個小時就可以吃了。

吃着香甜的粽子,姥姥又給我們講起端午節的來歷,原來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詩人屈原的一種傳統方式。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他為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但是卻屢屢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再加上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滿懷忠君愛民熱情的屈原最終在悲憤絕望中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投江後,老百姓為了防止魚蝦啄食他的屍體,駕着龍舟把粽子扔下江趕走魚蝦。從此以後每到端午節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

我一邊吃着粽子,一邊聽姥姥講故事,感覺到生活是多麼美好啊!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8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歷史,傳統文化堪稱一朵奇葩。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四大發明、文房書法、皮影戲、端午節、剪紙、糖葫蘆等,接下來就讓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吧!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説法有好幾種,其中以紀念兩千多年前楚國大詩人屈原這一種説法廣為流傳。當時秦國攻打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極力主張抵抗,可還是被秦國打的落花流水,屈原不忍看到國破家亡,更不忍看到楚懷王及朝廷****無能,於是含恨投汨羅江自殺。倖存下來的楚國同胞知道屈原自殺了,悲痛欲絕;於是就把粽子、飯糰丟到長江裏,讓魚兒們不去爭奪他的屍體。後來,人們就把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沒到這一天都要吃粽子、划龍舟,以此來懷念屈原。

從我記事起,每年的五月初五,清早一起來就會看見餐桌上的盤子裏裝有熱氣騰騰的包子和粽子。一家人圍在一起有説有笑;真幸福啊!吃完之後就去看划龍舟。賽龍舟前一個月大家就積極籌備,請一些心靈手巧的木匠雕龍畫鳳,把龍船裝扮的絢麗多彩,而且即牢固又輕便,船造好之後,每家每户選一個年輕力壯的人蔘加,再選一個有經驗的老人掌舵,我們這裏還有這樣的風俗習慣;船造好,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船要在河裏練習幾天,當龍船游到河邊有親戚住的地方時,親朋好友會拿出很多包子和粽子來招待他們,當船離開的時候,船上的人就異口同聲的叫起號子:“多謝親戚,龍彩河,劃、劃、劃…….”此時,叫聲、划水聲、歡呼聲….匯成一首悦耳的交響曲在河面上空久久迴盪。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有本土的特色民間文化。端午節划龍舟紀念大詩人屈原已成為三楚地區獨特的地方文化,他市中華民族經典文化、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下去。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9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説,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最強,也數秦國野心最大,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禦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選擇。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禦,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認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禦,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於,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於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麼撈的到?當時人們説水裏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屍體了。以後,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裏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羣裏。那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眾是有多少,——數不清;並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着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着鼓點的節奏,揮舞着船漿,喊着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划龍舟,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0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傳説,公園前340年,愛國詩人屈原於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人們,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向汨羅江撒糯米祭奠屈原,後來人們怕祭奠的東西被蛟龍偷吃了,於是人們用艾葉將米包好,用五彩繩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就有了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南方有賽龍舟的習俗,北方則在早晨踏青,採集艾蒿,掛在門上或是用來洗腳,為了紀念他來祈求健康平安。

端午節的早晨,我和家人決定到西山去踏青,早晨的空氣特別的清新,一走進西山發現人山人海,形成一個大型的集市,街道的兩旁擺滿了端午節的節日用品,琳琅滿目,有五顏六色的葫蘆,各式各樣的香囊,五色彩繩都是象徵着吉祥的願望,我們按照端午節的習俗,在山道的兩旁採集艾草,傳説將艾草插在門上能辟邪。當我們繼續往山上登高的時候看到了聳立參天的古老松樹,看到樹神,它的年齡已經有五百多歲了,我想大概在明代就有這棵樹了,很難想象這棵百年老樹怎樣經歷了風霜雪雨的洗禮,依然存活到現在,默默地祝福人們。我在山間小道上奔跑着,這時候發現了一種天然植物,我好奇地低頭仔細觀察着,它長着寬寬的綠葉,白白的根莖,細細聞聞還有股淡淡的葱香味,經過仔細辨認後覺得它就是老百姓常説的可以食用的野韭菜,我們就在山坡上尋找起來,不一會就採集了很多把它收拾乾淨後用野草捆好拿在手裏,今天收穫很大,我還準備回家就用這些野菜和雞蛋炒熟食用,這樣我的早餐就多了一道美味菜餚。

看到時間不早了,下山回家,又在道旁購買了幾個五彩葫蘆,系在艾草上,插在門上慶祝端午節日,今年的端午節讓我瞭解到地道的民間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