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春節的敍事作文集合8篇

作文1.19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敍事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春節的敍事作文集合8篇

春節的敍事作文 篇1

盼啊!盼啊!終於盼來了我國的傳統佳節-春節!

這天清早,小朋友們個個穿戴一新,蹦蹦跳跳地來到小區裏玩耍、放鞭炮。啊!小區也換上了節日的盛裝。各家各户的大人們在忙碌地張貼春聯,掛着大紅燈籠……

中午時分,爸爸媽媽也開始在廚房裏忙着做餃子和美味佳餚。我在客廳裏玩着媽媽給我買的玩具,不知不覺中,爸爸媽媽就把一桌豐盛的晚宴準備好了,爸爸拿着一串鞭炮在門外噼哩啪啦地放起來了,一家人圍着桌子喜氣洋洋,爸爸媽媽喝着紅酒,我喝着飲料,吃着爸爸媽媽精心準備的菜餚,相互説着祝福的.話語,首先我説:“祝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然後,爸爸媽媽同時祝福我:“健康成長,好好學習!”一家人其樂融融,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夜晚,室外不時傳來陣陣地煙花鞭炮聲,我也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和爸爸去樓頂放起了煙花,大約快到24時,整個城市鞭炮聲響成一片,煙花把整個城市的夜空增添得更美麗。

春節的敍事作文 篇2

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是哪一個?是春節。

春節裏最重要的日子是哪一天?是除夕。

除夕日最重要的飯是哪一頓?年夜飯!

以前,燒年夜飯都是爸爸媽媽的事情。今年,我決定告別這種“飯來張口”的日子,今年年夜飯的點心,由我來搞定!

説幹就幹。我分別蒸好紫薯和山藥,把它們分開放在兩個乾淨的大盆裏,趁熱加入適量的糯米粉和白糖,攪拌均勻。然後我就用兩隻手不停地抓呀抓,揉呀揉……直到它們變成一個紫色的麪糰和一個白色的麪糰。接下來,就是俺大顯身手的時候啦!

我的第一道點心叫“團團圓圓”。我從兩個大面團上揪下好幾個小團,把它們搓成一個個圓溜溜的小球,然後加工成各色各樣的圓球形:有半紫半白的,有紫白相間的,有全身雪白的,還有全身紫瑩瑩的……為什麼都是圓形的呢?因為呀:圓,代表着團圓、圓滿。我們在除夕這天吃年夜飯,不就是想要一家人團團圓圓?不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裏圓圓滿滿?

第二道點心:“大吉大利”。我用雕花的'模具把紫薯泥固定好形狀,把山藥泥搓成細條狀,再在做好的紫薯餅上拼出漂亮的四個字:大吉大利。希望我們每個人在新的一年裏,都能夠順順利利、吉祥如意!

第三道點心開始了……我先用手掌心把紫薯球按壓成一個薄薄的、圓圓的大餅當做底面;然後,我用壓扁的山藥做成五片水滴形的花瓣,在五片花瓣的中心撒了一些蒸熟的南瓜泥——這是花蕊;再找來一根香菜做成花的葉子和根莖。就這樣,“幸福花開”好了!

“噹噹噹當……”電視開起來!歡快的樂曲響起來!

“團團圓圓”上桌嘍!

“大吉大利”上桌嘍!

“幸福花開”上桌嘍!

爸爸媽媽燒製的各種菜餚也陸陸續續上桌嘍!

春節的敍事作文 篇3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在一陣陣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每到這時,我們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裏,家裏到處喜氣洋洋,熱熱鬧鬧。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四處飛濺,我也想把“祝福”送給千家萬户。於是晚飯過後,我和爸爸帶着各種各樣的鞭炮來到樓下,準備大幹一場。爸爸一手拿着打火機,一手拎着鞭炮,半蹲着身子,小心翼翼而又熟練地點燃了鞭炮,然後輕輕往外一拋。我真沒想到,小小的鞕炮竟有着這麼強大的威力,第一聲就把我嚇得目瞪口呆,我雙手緊捂着耳朵,還時不時地向後退,雙眼卻望着鞭炮飛行的軌跡,我的樣子像時刻做好逃命的準備。爸爸見了,笑得前俯後仰:“你也太膽小了吧!哈哈哈……”

我們不僅要放鞭炮,還要貼福字。這個福字還要倒過來貼,因為“福倒了”就是“福到了”的意思。晚上,媽媽還喊我們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晩會,婀娜多姿的.舞蹈,優美動聽的歌聲,驚心動魄的雜技,有趣幽默的小品……令人捧腹大笑,痴迷陶醉。

春節真是熱鬧,充滿了無限的快樂,希望天天都能過春節!

春節的敍事作文 篇4

除夕夜裏每家每户燈火通明,大人們在忙碌着準備好拜神時用的東西;小孩呢?哦,原來他們在玩耍着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快樂的時候時間才會過得快一些 。一眨眼,牆上的掛鐘將要到十二點鐘時,人們就要把拜神的東西拿出祭拜神靈。為的是能在來年風調雨順、健健康康、步步高昇……

祭拜完後,過了十二點鐘,大人,小孩都可以去睡覺了。

父親説的.津津有味,我聽得都入神了。

正月七年級在聲聲祝福中到來;從一個個拜年的手勢“拜”來;在“噼裏啪啦”的爆竹聲中“走”來。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少都必須早早起牀,因為這一天人們要到祠廟拜太公 。這個活動非常熱鬧了!人山人海,祠廟內外都放着爆竹。小孩們一個個捂着耳朵,大人們則跪在跪墊上拜太公。這天非常的特別,一整天只能夠吃齋,過了正月七年級才不用守這條規則。

多數鋪面都在正月初六開張有一句話:“六六大順,順順利利”所以人們就選在正月初六開張。正月初七是春節的最後一天了,這天人們又一家人坐在一起舉杯共飲。

七日之後元宵上市,一下子又掀起一陣陣高潮。正月十五每個人都要在家中吃湯圓。

聽着,聽着,我彷彿置身其中直到父親叫我,我才回過神來。

家鄉的春節太吸引人了!有機會我要常回家鄉過春節!

教師點評:文章按照“除夕——正月七年級——正月十五”這一時間順序寫了家鄉的春節,具體從大人小孩的活動和人們的飲食兩個方面來寫,難怪家鄉的春節如此吸引人,表達了作者對一心想回到家鄉過春節的渴望。

春節的敍事作文 篇5

1月29日,媽媽接到姨媽的電話,姨父昨晚病情惡化,正在急救,由於姨父病得太嚴重,第二天我們馬上趕回老家了。

姨父在1年前被查出晚期肺癌,後來越來越嚴重,又是做化療又動手術,一直住在醫院裏。我們一下火車,直接去醫院看姨父,他消瘦了很多,不怎麼説話,只是握着我的手。在他劇烈咳嗽時,雖然承受着強烈的痛苦,但怕嚇着我,在呼吸困難時,仍對媽媽説要我離開病房。我想起了,去年暑假我回家時,還是姨父開車去火車站接我們的。

我和姨父關係挺好的.,兒時他經常抱着我出去玩,哄我開心。

2月4日凌晨,姨父還是因為肺已經沒有作用,無法呼吸而離開了我們。姨父在與病魔作鬥爭時很堅強,雖然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就是再難受,他也會忍着,不放棄治療。姨父去世時媽媽親眼看見了,他用手在牀單寫“救我”,但病魔還是帶走了他。我堅信姨父永遠不會被病魔打敗,他只是去了另一個世界,那會減少他的痛苦。

追悼會上,大家都很傷心,我默默地站在一邊,有種説不出的難過。後來,我們把姨父送到殯儀館,那兒的工作人員把他頭上的布掀開,讓我們見他最後一面。姨父在棺材裏靜靜地躺着,看上去還是那麼和藹。我哭了,因為再過一會兒,這個人就徹底從世界上消失了。

這段時間,我去姨媽家都會給姨父燒香,過年時我們和姨父在一起“吃”年夜飯。

姨父,你在天堂還好嗎?

春節的敍事作文 篇6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隨着童謠,我們温州漸漸迎來了春節。

温州春節基本從臘月就開始了,臘八要吃臘八粥,臘八粥要用薏米、小米、黑米、紅豆、紅棗來做,臘八的時候還要醃臘肉,給除夕做準備。

臘月二十四的時候我們過小年,家家户户要“拜鑊灶神”。沿襲“摻新習俗”。傳説: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凡人功過的日子,據説灶神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會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麥芽糖,為的是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説壞話。

除夕到了,大街上處處是魚、肉的香味。除夕全家團聚,擺酒聚餐,或邀請親朋好友同食,開懷暢飲,又稱“分歲酒”。分歲酒非常講究吉祥。過去酒席上會有十隻硃砂高腳紅碗,盛着十樣冷盤,叫“十全”。

正月七年級真熱鬧!家家户户爭先恐後放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着送舊迎新和接富,俗稱“接年”。我們温州正月七年級的早餐是要吃鬆糕的,一種炊蒸而成的甜年糕,這種食物含有“年年高升”、“團團圓圓”的象徵意義。

正月十五又是一個高潮:元宵節要吃元宵,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可湯煮,還可以油炸,有團圓美滿之意。

春節,既能吃上美味的食物,還能收到壓歲錢,真是我心中的最愛啊!

春節的敍事作文 篇7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着火箱圍着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反正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

春節前,家家户户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貼,有的倒着貼,還有的歪着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説一句:“上街啊!”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準備着春節大吃大喝一番。

春節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牀,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説着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嚐着美酒佳餚,談着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後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説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裏啃着美味水果,手裏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

春節的敍事作文 篇8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每個地方的文化都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就像北方文化的粗獷,南方文化的細膩。一個地方的文化是該地方的羣體在學習積累生活經驗、行為特質、道德規範的過程中形成的,它對每個人的成長都具有巨大的影響,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屬於地方的文化烙印。正如馬林諾夫斯基在《文化論》中認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風俗—人體的或心靈的習慣,他們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滿足人類的需要。”

文化是特殊的而又是普遍的,相比於整個中華文化,家鄉文化是特殊的,但家鄉文化的特殊並不與中華文化相悖,相反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家鄉文化豐富着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寓於家鄉文化的洪流中,可以説家鄉文化是樹之本、水之源。習俗是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積久而成的,而春節和中秋節對於中國人來説,是代表團聚的日子,有關習俗更是難以數盡。

我的家鄉是在湖南省衡陽市的祁東縣的風石堰鎮,現在就讓我來説説我們家鄉關於春節和中秋節的一些習俗吧。春節在中國來説,是最大的一個節日了,不管身在何處的遊子都會想盡辦法回家來和親人團聚。在過年的前一個月,家家户户都會早早開始準備年貨,這是因為越靠近除夕,東西越貴。大部分的東西會被儲存起來用作春節期間拜年時給客人享用,而少部分就是我們小孩子每天的零食。在除夕前

一週,我們這的農貿市場將會連續一週趕集,而父母就會把除夕夜的東西都準備好。而在這期間,我們全家會把所有的屋子打掃乾淨,説是可以把上一年的晦氣全部都清掃出去。春節中,春聯是必不可少的,在除夕那天,我們會用漿糊在每個門口天上帶有祝福的對聯,以此來表達對來年的期望。在除夕夜裏的飯菜是最豐富的了,許多我們平時不怎麼吃的都搬上桌子了,像我家,荷葉煲雞、米粉蒸老鴨、酸辣魚、魷魚、豬肚,泥鰍等,這些是絕對會出現的。在吃飯前,我們會被勒令先不準靠近桌邊,因為大人們會先擺好碗筷放桌上,再添一點米酒,這便是我們的祭祖了。而我們這時便拿着已經切好成圓柱狀的白蘿蔔和紅蠟燭去門口,把它們擺成一條,然後一一點燃,目的是避免那些“先祖們”迷路,引導它們準確的找到自己的家。一般等天黑了以後,每家都點上了,那時候放眼望去,一排排閃閃的星光,在夜裏特別美麗,耀眼。大概要等上半個小時後,“先祖”們吃玩了,我們也就上桌一起吃年夜飯了。打開電視機,調到中央一台,看着聯歡晚會,説説笑笑的,一頓飯在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中過去了。然後就是守歲了,除夕守歲是我們很重要的習俗之一,一家人圍坐爐旁閒聊,看着聯歡晚會,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到來。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唐太宗李世民也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然後就是“開門爆竹”了,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一般在除夕那晚的12點50開始就有人開始放爆竹了,就是為了第一個放這開門爆,等這第一聲響了後,便陸陸續

續的一聲接着一聲的響起來了。就如在對山歌一樣,這裏唱來那裏和一樣。接下來就是拜年了,因為奶奶在家裏,是長輩,所以一般我家是七年級都在自己家,清晨起牀,穿上準備好的新衣服,新衣服也是必須的,從裏到外都是新的,這是希望新的一年有一個新的、美好的開始。從八年級開始,就會一直走親戚了,這是我們小孩子最興奮的時候了,因為可以拿很多的壓歲錢,而我們拿着這些壓歲錢,大部分會給大人,小部分就去買鞭炮。幾個小孩子在一團,看誰扔得遠,誰的又比較響亮。這種日子大概持續到初十的時候才漸漸減少了。 現在再説説中秋節吧。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節日的神話故事有很多種説法,而被我們所熟知的就是嫦娥奔月、吳剛砍桂樹的故事了。而歷史的記載也有很多,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外地打工了,中秋節在家鄉感覺漸漸的淡了,但是基本的還是不會變的。在我們家鄉,當一縷縷桂花的香氣從遠處飄來時,我們便知道是中秋節將要來臨了。家裏早早就會準備代表團圓的月餅,還有各種各樣的圓圓的水果。

月餅的種類很多,有蛋黃的、綠豆的、桂花的、花生的等等,琳琅滿目。在秋高氣爽的晚上,迎着陣陣的桂花香,一家人吃了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晚飯以後,就提着孔明燈跑到山上或者空曠的地方去,每個人在燈面上把自己想對家人的祝福的話語都寫在上面,然後一起放到天空,看着它們慢慢的升上了寧靜而深邃的夜空中,好似將要把這些祝願都帶給遠方的親人之中去。當又圓又亮的月亮已經高高的掛在夜空時,我們會搬一張桌子到樓頂上,然後擺着各種各樣味道的月餅,蘋果,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擺滿了桌子,都是圓圓的',像極了天上那一輪圓圓的明月。大人們會一人一杯酒,圍坐在桌邊,一邊聊天一邊賞月,而小孩子們便會一邊吃着月餅,一邊互相猜對方的謎語,或者玩着熟悉的遊戲。有些人還喜歡在們門口兩邊各掛這一個紅紅的燈籠,徹夜亮着。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説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説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着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着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過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有人説,年的味道越來越淡了,許多傳統的習俗被我們漸漸地遺忘了,大為傳統文化的遺失而痛心,其實大可不必這樣,仔細觀察一下,真正的體現中華文化精神的習俗都還在,一起吃團圓飯、走親訪友、中秋賞月。吃月餅不都還在嘛,真正流失的只是那些與社會發展相背的,比如以前帶有迷信色彩的習俗,沒有一成不變的習俗,時代在變,生活在變,我們的需要也在變化,因此習俗也必然會跟着變化,死守着幾千年不變的傳統,任何習俗都會失去它的生命力的,如何在新的條件下變化而不失其本或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