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鐵甲鋼拳》讀書筆記優秀作文

作文2.83W

《鐵甲鋼拳》屬於這一類影片:儘管看完後你會理性地覺得它所實現的那個夢想有點不合邏輯,但還是不免感到血脈賁張甚至熱淚盈眶。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它在商業上的成功。

《鐵甲鋼拳》讀書筆記優秀作文

這個故事的結構極為簡單:一個面臨人生危機的前拳擊手,和自己多年未見的11歲兒子臨時度過一個夏天,父子倆從垃圾堆裏找出一箇舊機器人,訓練它在拳擊舞台上一路衝到巔峯,擊敗了最強者。這當然是一個有着強烈灰姑娘色彩的現代童話,安撫着人們那個共有的夢想——只要你努力,夢想總有一天可以成真,有時甚至比你預想的來得更快。

和《2012》、《危情時速》、《決戰猶馬鎮》等好萊塢情節劇一樣,這片裏男主角在起初是個眾人眼中的loser、一個面臨家庭分裂和中年危機的男人(看來美國人普遍將無法維持家庭完整看作是成年男性的失敗);最終,他證明了自己是個英雄,重新認識了自我,並由此挽救了自己的家庭生活。這個過程也是他自我救贖的過程:通過在危機面前呈現的男性氣概,他得到了自己所在社羣的重新認可。從劇情上來説,這片與《雨人》也有點像:一個原本對自己親人只懷有金錢利益企圖心的惡棍(但沒有壞透),遇到一個一度被視為廢物但最終證明極有價值的相助者(這一點上,《雨人》中那個自閉症的哥哥與《鐵甲鋼拳》中的機器人Atom相似),最終還是落實到人際關係的化解和重新認識上來。

無疑,《鐵甲鋼拳》中雖然表面上看,打鬥的都是機器人,但真正在戰鬥的還是背後的人。父親在前面兩次出戰的機器人,其失敗都在於他自己個性的缺陷所致,第二個機器人Noisy Boy身上的“超惡男子”、“拷問”、“勇氣”、“地獄”、“極樂”、“苦痛”、“贖罪”,看起來似乎都是他自己參與這一行時自我的感受(畢竟機器人是不會感受的)。而第三個機器人Atom(字幕上被錯誤地譯為“亞當”)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在於它具備最重要的模仿人的智能——在所有傳説中,動物等神奇夥伴的成功常常在於它“通人性”,在這片中説得明白:Atom的搏擊方式很接近於人,而這在機器人拳擊中是“十分罕見的”。

在關於巴厘島的鬥雞的經典敍述中,Clifford Geertze曾説:“……從表面上看,戰鬥的是公雞,事實上是男人。”和《鐵甲鋼拳》中的場景一樣,巴厘島的鬥雞不但賭錢,而且賭他們的自尊、沉着和男性氣概(在巴厘島,這是僅限於男人的活動,機器人拳擊其實也差不多)。在16世紀,當亞齊蘇丹們最喜愛的鬥雞被鬥敗時,他們就暴跳如雷,部分原因在於“鬥雞鬥敗就是對國王本人的威脅或侮辱”(《東南亞的貿易時代:1450-1680年》第一卷)。人們瘋狂下賭的目的並不完全在於希望大贏,更重要的是對公雞或機器人主人的'認同。這是一種社會羣體之間敵意的戲劇化表現,在這個殘酷的舞台上,被人擊垮是一件可怕的事——因為那不止是遊戲,還是一種人生;因此被擊垮的不是機器人(它是沒有喜怒哀樂的),而是人。

機器人只是一個現代的物件,但它所承載的功能則與其許多前輩並無二致:它事實上就是自己主人的化身。Atom這個名字因此也頗耐尋味:它和“鐵臂阿童木”的名字完全一樣,而根據手冢治虫的故事,阿童木是由痛失愛子飛雄的天馬博士創造出來的機器人,也就是説,阿童木原本就是一個父親製造的兒子化身。《鐵甲鋼拳》中的兒子當然並未喪命,Atom也並非父親為兒子而製造,但從某種程度上説,父親原本確實已經幾乎失去了這個兒子(喪失監護權),而在某些場合下,Atom事實上就是兒子的化身。在暴雨之夜那個黑暗的深淵中,兒子把機器人打撈上來,似乎象徵着他把自己從一個被父親遺忘的角落中自我拯救出來。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父親之前以10萬美元出讓兒子的監護權,兒子生氣地説他是把自己“賣”了;而之後當有人給Atom出價20萬美元時,父親有些心動,兒子則堅決不肯,稱它Not for sale。無疑,這看上去像是又一次象徵性地賣子。

和聊齋故事《促織》相比,就更能看出不同故事所紮根其中的文化之間的差異:在《促織》中,父親同樣遇到了危機,那頭戰無不勝的小蟋蟀也同樣是兒子的化身,但故事的展開卻絲毫並非涉及父親重塑男性氣概的問題,歸結到最後只是“天將以酬長厚者”而已。聊齋中另一則鬥鵪鶉的故事《王成》也沒有這一問題,對中國故事中的主角來説,鬥蟋蟀或鬥鵪鶉的成敗雖然重要,但主要是人生功名成就的問題,並不涉及到自身人格確立;但在美國故事中,這一點則至關重要,一個缺乏男性氣概的失敗父親,甚至會遭到孩子的鄙視,所以在《決戰猶馬鎮》中的父親寧肯冒死也要洗刷自己的屈辱,為自己兒子留下一個男性榜樣。《鐵甲鋼拳》中的父親原本不僅是個loser,甚至可以説是根本是個混球(為了機器人拳擊,用自己兒子的監護權來作交易);所以兒子對他混合着弒父(否定其作為)與崇拜(在某些方面他其實很像父親)的情結,而最終的皆大歡喜仍須父親迴歸到社會所認可他的角色要求上來。

夢想當然總難免有些不合邏輯:一個早已被淘汰的舊式機器人,竟然能一路過關,戰勝了威力最強的對手。當然這個故事原本就是一個童話,也有着童話中對弱者一貫的偏好:我們總是設想着有一個和我們一樣普通的小角色,用自己的機智和靈活,戰勝了儘管可怕、但卻笨拙有弱點的巨人或巨獸。機器人Atom有點像童話和傳説中常有的“動物伴侶”(animal partner),就像郭靖的小紅馬和白雕一樣,那都是能給主人以極大助益的幫手,在某些時候又無異於主人的化身,並且,它們都只能在與主人一起時才迸發出極大威力——這一點在本片中十分明顯,雖然有人出價20萬美元收購Atom,但它如果落入別人手中,就無異於一堆破銅爛鐵(除了小男孩外,其實別人都是這麼看待它的),因為它的威力實際上有賴於主人對它灌注的感情,也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合體”。它的戰術也是典型的弱者戰術:堅持住,只要不輸,就能贏,似乎機器人也體現着某種人的意志和精神。

當然,現實要比童話殘酷得多。不要説機器人世界中沒有“精神/意志必勝”一説,就算是在血肉之軀的比賽中,恐怕精神和信念也不是萬能的。日本前些年有一匹著名的賽馬“春麗”,創下113場連敗的驚人紀錄,它“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整個日本,甚至連時任首相的小泉純一郎都加入了關注的行列,最後聘請了接連16場勝利的日本最佳騎手武豐來與它配對——但仍然輸了,只跑了第十名。

《鐵甲鋼拳》中的小機器人Atom也輸了,但片中卻強烈暗示這是不公正的裁判所導致的結果,因為每個人都覺得是Atom贏了。為了襯托這種精神、這種人性必勝的信念,片中很煽情地利用了一系列刻板印象:俄羅斯富婆(想想《2012》中的俄羅斯人也是個粗野不守規矩的富豪)、像機器人一樣冷漠而寡言的日本設計師(暗示缺乏人性正是其創造的機器人的弱點),以及“他們”所有人的冷漠無情——想想Atom還沒贏幾次時就有人開價20萬,但一度打遍天下無敵手的Noisy boy卻被人以4萬5千賤賣掉;而片中的父子之所以能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珍惜被人拋棄的廢物。

其實,輸贏真有那麼重要嗎?當然了,對很多人來説或許是的。反正本來就是個童話,何不給個更完滿點的結局呢?就像片中的小男孩説的,他的機器人是“人民的冠軍(People's Champion)”。這個“人民”,當然也包括在熒幕前觀看的所有人,因為我們潛意識中,其實也把Atom當作了自己的化身。這正是導演所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