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必備】《讓》作文500字四篇

作文8.82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讓》作文500字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必備】《讓》作文500字四篇

《讓》作文500字 篇1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愛音樂的人,愛的排山倒海,骨子裏的堅持在別人看來往往是不可理喻的。

在天空清澈的夜晚,我總會在CD機中放進一張民謠。我很喜歡揚琴的聲音,像是那個滿腹心事的南宋女詞人的淺唱低吟。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打窗台濕綾綃。而我在沙發温暖的包圍中,在咖啡低調而飛揚的香味中,清清楚楚的知道,窗外的風無比清涼,白雲鑲着月光如水的銀邊,一切完美。明天一定陽光明媚,我可以放肆得無法無天。

然而大多數夜晚,我的心情是不好的:寂寞、孤獨,和一點點呼之欲出的害怕恐懼。而這個時候我會選擇張惠妹,或者蔡健雅。我總是以一種蜷縮的姿勢坐在牆角的藍白色沙發裏,像個倔強的小孩子,滿臉的抗拒和不安,卻睜着發亮的眼睛聽到張惠妹唱“我要快樂,哪怕是睡得安穩”以及蔡健雅的輕聲哼唱,這就是我內心真實的寫照。一絲暖意湧上,面對空蕩的房子,害怕恐懼也漸漸消失不見了,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音樂的力量吧。

我是一個壞孩子,生活毫無規律,所以上帝並不保佑我。我常常不舒服,有時還會痛得掉下眼淚來。我心愛的沙發對面是堵白色的牆,很大的一片白色,蔓延出泰山壓頂般的空虛感。我曾經試圖在牆上掛幾幅自己的照片,可最終還是把它們全部摘了下來。不管掛上哪幅,在我看來都不搭調。空白,還是空白,那牆的空白讓我看到了自己,也是這般蒼白懦弱,以及內心大片大片的荒蕪,曖昧且疼痛。但一旦音樂響起,我就會發現牆上有許多華麗的色彩,凹凸有致。

音樂走進了我的心靈,我可以在音樂裏自由地飛翔,一直飛過太陽、月亮,飛過四季春秋,飛過綿延的高山,飛到烏雲散盡陽光普照。音樂賦予我力量,讓我能夠坦然面對一切,做最真的自己。

《讓》作文500字 篇2

白雲為藍天做註釋,江河為大地做註釋,綠草為青春做註釋,雪花為冬天做註釋。而我,這樣為青春做註釋。

我用勤勞為青春做註釋。

不知曾在哪裏看過這樣一句話:“青春像一隻銅鈴,我們只有不停的奔跑,它才會發出悦耳的鈴聲。”

是的,在青春的路上我們必須勤奮,只有這樣才能讓青春過得更加充實。

上課時,我們在教室中奮筆疾書,筆尖與紙尖不停地互相摩擦着,如行雲流水一般。今天我們的勤奮正是為了我們今後的道路更加光明。

在美妙的青春年華中,勤奮刻苦鑽研學問,只有這樣的青春才更加絢麗。

我用理想為青春註釋。

胡玲生,他心繫藍天,他把他的一切都獻給了藍天,在他執着地追求下,理想成為了永恆。他不願要一份高薪卻整日都得被困於辦公室的職業;他只願成為一名只有只在與藍天為伍的工作者,他的理想為他的青春添上了一道十分亮麗的色彩。

青春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理想的人生階段,用實現理想的過程來註釋青春,那麼青春也將是無憾而深刻的。

我們還可以用愛來註釋青春。我們生活在愛中,在這美妙的青春季節,愛是豐富的註釋。同時青春還是一個懂得愛、理解愛,學會付出愛的`過程,如果這樣註釋青春,那麼青春該是怎樣的豐富與深刻呢?

青春註釋還有許多,你問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種答案。我為青春註釋了勤奮、理想和愛,那你為青春註釋了什麼呢?

《讓》作文500字 篇3

説實話,在以前,本人也十分厭讀史書,比如説《上下五千年》,有人都足足讀了十遍,而我卻一遍也沒讀過,不過,假如拍成電影,卻還看得進去,原因是:根本讀不懂。但是“讀書千遍,其意自見”,待我勉勉強強算讀完半本的時候,好像也有點意思,雖然記得不牢,不過,在討論這些問題時,最起碼不會成為最後一個張口結舌的人,雖然中途有一點苦,不過,讀完後,不就甜了嗎,苦盡甘來,一定會得到回報!

讀書是最直接,最迅速吸收新知識的方法。在讀書中,有甘有苦,各中滋味卻需親自體會。讀書,若只為了明白大考將至,埋首於書陣中,這時,所看的書不僅討厭,更是可惡,煩人。在這種情形下,讀起書來可謂字字血淚,苦不堪言。只恨心中的無名火,無法取出,一把燒了這些可恨至極的東西。

王雲五先生,自幼失學,但求知的慾望卻在他心裏生根茁壯。到了能自立的年紀,不斷涉及各種知識。為了購買一套<<百科全書>>,而做了許多苦力。最後,他成功了,成了一名飽學之士!他發明了四角號碼查字法,倍受世人景仰。他,飽嘗了讀書的苦與樂,最終還是成功了!

不要因為覺得讀書苦而放棄享受讀書甜美的權利!只要堅持努力,讀書是最能獲得成功的捷徑。西諺中有這樣一句話:含笑播種,必歡笑收割。這句話放在讀書上最恰當不過了。只要你勇往直前,必能抹掉嘴角的一絲苦味,採取誘人甜美的甘果!

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

《讓》作文500字 篇4

有的人生活得富有、充實,是因為他具有駕馭生活的能力;有的人生活得平庸無奇,是因為他缺乏戰勝生活的勇氣。

——題記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講述了一個極為簡單而又驚險的故事:一位名叫桑提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人出海捕魚,在一無所獲的83天后,終於打到了一條奇大無比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都沒見過的也沒聽説過的比船還大的一條魚。魚勁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期間經歷了從未經受過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是一幅魚骨架。但他總是憑着那種頑強的毅力,和鯊魚搏鬥——與自己的命運搏鬥,決不像命運低頭!

“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説,“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是我最難忘的話。也許,書中的老人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得只剩下了骨架,可是他終究沒有向大海、向大馬林魚、向鯊魚妥協。他其實是一位敢於挑戰自身的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

不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是最後得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幅骨架,這都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經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

他將是一個永遠的、真正的勝利者。

標籤: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