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有關國中家鄉的春節作文彙編6篇

作文3.1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中家鄉的春節作文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國中家鄉的春節作文彙編6篇

國中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的春節都是 不完全相同的,就説我們宿松吧,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就開始了,臘月初八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用花生米、紅豆、葡萄乾、蓮子、再加上幾種米一起慢煮。煮好後根 據口味適當加些糖。這一天每家還要進行大掃除,把家裏打掃的乾乾淨淨,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臘月一到各家各户都會醃製一些臘肉、臘魚、香腸、板鴨。然後用不同的方法煮着吃,我最喜歡吃的還是香腸和臘肉炒大蒜,每次媽媽煮這些菜的時候香氣四溢,飄滿了整個房間讓人聞起來就食慾大增。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些我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像巧克力、QQ糖、牛肉乾、核桃、開心果。第二件大事就是纏着爸爸媽媽給我們買爆竹,這 可以説是我們男孩子的最愛。到了臘月二十三送灶爺的時候我就可以燃放一部分,這時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過了臘月二十三,我們就更忙了,大人忙着辦年貨,宿松 也稱”辦年事“,殺雞宰豬,做年粑,但是在宿松過年時殺雞宰豬都是叫”福雞“、“福豬”,豬骨頭叫“元寶”。臘月二十四宿松是接祖宗,這時奶奶會在桌子上 擺上魚、雞、水果、飯、酒,點上蠟燭和香,我和爸爸忙着放着鞭炮。放完炮還要在祖宗台前磕幾個頭,這就算接完祖宗了。

除夕之夜是我最快樂的時刻,媽媽忙着給我們做上最豐盛的 年 夜 飯 ,我和爸爸準備鞭炮,等到媽媽做好 年 夜 飯 ,我們就開始盡情地燃放,聽着噼噼啪啪的響 聲,看着五光十色的煙花,我的心情無比地高興,放完鞭炮之後,家人就會圍坐在一起團園飯,一家人談笑風聲,互相道祝福語,氣氛特別融洽,飯後,長輩們就會 給我們壓歲錢,春節從這時就真正地開始了,這也是我們孩子一直所期盼的。因為從這天開始一直到十五我們都能開心地、盡情地玩了!

國中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2

除夕夜裏每家每户燈火通明,大人們在忙碌着準備好拜神時用的東西;小孩呢?哦,原來他們在玩耍着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快樂的時候時間才會過得快一些,家鄉的春節作文。一眨眼,牆上的掛鐘將要到十二點鐘時,人們就要把拜神的東西拿出祭拜神靈。為的是能在來年風調雨順、健健康康、步步高昇……

祭拜完後,過了十二點鐘,大人,小孩都可以去睡覺了。

父親説的津津有味,我聽得都入神了。

正月七年級在聲聲祝福中到來;從一個個拜年的手勢“拜”來;在“噼裏啪啦”的爆竹聲中“走”來。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少都必須早早起牀,因為這一天人們要到祠廟拜太公,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作文》。這個活動非常熱鬧了!人山人海,祠廟內外都放着爆竹。小孩們一個個捂着耳朵,大人們則跪在跪墊上拜太公。這天非常的特別,一整天只能夠吃齋,過了正月七年級才不用守這條規則。

多數鋪面都在正月初六開張有一句話:“六六大順,順順利利”所以人們就選在正月初六開張。正月初七是春節的最後一天了,這天人們又一家人坐在一起舉杯共飲。

七日之後元宵上市,一下子又掀起一陣陣高潮。正月十五每個人都要在家中吃湯圓。

聽着,聽着,我彷彿置身其中直到父親叫我,我才回過神來。

家鄉的春節太吸引人了!有機會我要常回家鄉過春節!

國中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3

按我們家鄉的老規矩,臘月十五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從臘月十五開始,每次趕集都是人山人海,像一片黑壓壓的螞蟻。爸爸在臘月就去尚湖採購年貨,他買了幾十袋的東西來準備過年。

孩子們過年,第一件事就是買衣服,準備在過年的時候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第二件事是買年貨,我們這些孩子是純正的吃貨,吃完這個,吃那個,嘴巴閒不下來。這過年恐怕就要重好幾斤,對於女生來説,第三件事才是買鞭炮。過年時,孩子們歡喜,大人們忙亂。他們必須準備過年時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過年時顯示氣象更新的景象。

臘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要大掃除一次,表示把舊的不要,要歡迎新的。臘月二十八還要包粽子,包三角叉等食品。

除夕分外熱鬧,每家每户都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吃完晚飯,還要煮腸子、雞、鴨,正月七年級早上拜佛用的。吃完晚飯,大家一起看春晚。晚上還要守歲,小孩子們到十二點就可以睡了,而大人要受到凌晨才能睡。門前掛的燈籠也不能關,要亮到天亮。

正月七年級就更忙了。吃完早飯,路上還要拿一把稻草讓它燒起來,再跨過去。到廟裏插上蠟燭,點上香後每人拿幾根去拜佛。每座佛都要拜、拜完後燒紙錢、放鞭炮。在回去的路上還要搞一種叫“銅錢”的樹的葉子,插在門上,表示會財源滾滾。拜完佛,舞獅子的人會來家裏圖個好彩頭。下午,還要去親戚家拜年,小孩子們最喜歡去了,因為可以收紅包。

元宵節到了,又熱鬧起來了。村裏很早就開始準備好舞龍燈了,道具早就準備好了。大家早早吃了晚飯,已經在操場上等候多時了。龍頭來了,鞭炮聲也響起來了。幾十米長,要舞十幾圈。舞龍燈的人累的滿頭大汗可心卻是開心的。即使舞完了,大夥兒也還意猶未盡,還在討論那龍燈怎樣怎樣。大夥兒還在一起放鞭炮,一起曉笑得前赴後仰,那歡笑聲已蓋過了鞭炮聲。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六,我們又要回到學校讀書,父母們也要去幹活。磐安的.春節就這樣結束了。

國中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4

今天是春節,一大早,我便立刻穿好了衣服和弟弟一起坐上車準備回家。一路上,我和弟弟在車上不停地催爸爸快一點開車好讓我們快一點拿到壓歲錢。

到家後,我一下車就見家裏的院子被爺爺打掃的乾乾淨淨,小狗“黃黃”也搖着尾巴跑過來迎接我,還不時的圍着我團團轉呢。只是門檻上都橫放着一個木棍,好像是除夕放的,可能是為了擋着家裏的錢不讓它們跑出來吧。進門後,只見爺爺穿着嶄新的衣服正忙着給家裏的財神爺準備着供品,盛供品的碗裏有黃面肉、丸子、花捲饃等,看起來好吃極了。

爺爺一見到我們便迎了過來,我趕緊湊了上去,對爺爺説:“爺爺,新年好!我給您拜年了。”爺爺一聽,便笑眯眯地説:“好呀,謝謝。”説着説着便將右手伸進上衣的口袋裏,摸索了一會兒,掏出了兩張嶄新的百元大鈔,高興地把錢分開遞給我一張,然後又遞給我弟弟一張。我知道,這裏麪包涵着爺爺對我們的期望和鼓勵。以後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不辜負他老人家對我的期望。

之後,我們又在廟旁看了戲。這個戲台是由一個大型的機動三輪車搭成的,台上還有許多人,他們有的吹喇叭,有的打大叉,還有的在化粧……我環視了周圍一下,人還不算太多,但是我們沒有板凳可坐了。我心想:如果只站着看而不坐板凳,看戲就會覺得不舒服。突然,我發現廟周圍有許多點完的廢棄炮筒和一些用來裝鞭炮的乾淨塑料紙,於是冒出了一個好點子。我在那兒找了一個已經放完的煙花筒並在上面套了一個塑料袋,以免上面的火藥染上了爺爺的衣服。

到了晚上,也是我最期盼的時間 ,因為要放絢麗的煙花了!——剛開始,只是放幾個雙響炮。但不一會兒,火花滿天,金光四射,光彩奪目,把大地照得像白天一樣。好美啊!我看得目瞪口呆。接着,我又看到五彩繽紛的禮花在天空飛舞,非常好看。最後連放好幾顆煙花,煙花在天空中唱着它們的歌,顯示着他們美麗的身姿。

過春節可真有趣呀!

國中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5

説到春節,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這裏的春節別具一格。

到了臘月初旬,我們就已經聞到了年的味道,越來越濃。

臘月二十四,也就是小年,這一天,男的把家打掃的乾乾淨淨,女的做飯菜,還要接“祖佬”,吃好的,放鞭炮,非常熱鬧。

過了小年,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的一些用品了,鞭炮、糖果、方便麪……這幾天是人們最忙的時候,雖然忙,但是心裏依然是開心。

年三十這天早上,是男的起來煮飯吃。,小孩也起得早。天黑了,鞭炮聲就響起來,漫天的鞭炮,把天都映成了彩色。

晚上吃了飯,我們一家人就在一起團圓守歲,大人還要開壓歲錢給我們小孩子的。一家人嘻嘻哈哈的笑聲,給春節增添了幾道韻味兒。

春節既是往日幸福的總結,又是未來美好生活的開端。

國中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6

泱泱中華,盛開着56朵民族之花;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記載着燦爛的歷史文化。是啊,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歲歲月月,朝朝暮暮;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隨着20xx年春節的步伐越來越近,磐安縣仁川鎮鎮政府出資把大街小巷的房屋粉刷一新。瞧,仁川鎮好溪道路兩旁的商鋪裝修的古色古香;仁川鎮好溪二邊的樹上掛着各式各樣的燈籠和一個個漂漂亮亮的中國結。看,大大小小的公園裏擺放着五顏六色的鮮花,絢麗多彩,令人目不暇接;聽,鼓聲,鞭炮聲,歌聲,樂聲,彙集成氣勢磅礴的交響曲。是啊,鄉村的人們喜氣洋洋地迎接着春節的到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剎那間,除夕的晚上到了。此時此刻,我家裏可熱鬧了,表哥、表姐都來了,我們在一起邊説邊笑,邊觀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時間過的可真快呀,只聽見主持人倒報着“十、九、八……一”“當……當……當……”除夕的鐘聲響起了。此刻,我高興的叫喊着:“新年到啦,放鞭炮了。”就在這時,外面的鞭炮聲響徹雲霄,禮花在天空中像天女散花一樣撒下了數不清的花瓣,看到這光彩奪目、千姿百態的禮花令人眼花繚亂。是啊,這一切把除夕夜的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晝。此時,我仰望夜空灑下的點點金雨,凝視地上綻放的朵朵彩花,我和表哥、表姐盡情地拍呀、跳呀、笑呀……啊,這就是家鄉春節的熱鬧場景。

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剎那間,大年七年級到了,這是我最嚮往的日子,今天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跟隨着爸爸、媽媽去拜年。這一天我不想發財都不行,因為我能收到許許多多的紅包。紅包裏面裝滿了壓歲錢,這時我的腰包也漸漸地鼓了起來,臉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是啊,過年就是這樣的隆重,我們的民風民俗永遠也不會改變的。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