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通用[10篇]

作文1.34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以家鄉為題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通用[10篇]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沁陽市,它可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這裏的特產很豐富。

我們這的四大懷藥很有名氣,尤其是鐵棍山藥,它既是藥材,又是佳餚。外表長得象一根棍子,身上長滿毛,淺棕色的“衣服”裏面包着白白的.山藥,它的家住在土壤裏。我最喜歡吃山藥了!飯桌上人們把它蒸着吃、煮着吃,口味又軟又粘,蘸點白糖更好吃。另外,其它的三種法寶是懷菊花、懷牛膝和懷地黃,它們的用途都很多,具有清涼解表、滋補健身的功效,是名貴的好藥材,更是我們沁陽的驕傲!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柘汪鎮位於贛榆縣東北部,總面積為72.3 平方公里,海岸線11公里,43個自然村,24個行政村。由於緊挨黃海,柘汪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留下了許多美好的故事。

你們知道柘汪的由來嗎?老師讓我們回家上網查資料或者回家問爺爺奶奶,不問不知道柘汪還有一個悠久的歷史傳説,下面就讓我給你們講講柘汪的由來吧。

傳説元末。明朝年間,姑蘇(現在蘇州)昌門外有個大地主叫張煌,不僅擁有千畝土地,還在南京、蘇州開珠寶店,成了百里方圓無人不知的大財主。但是明太祖北征的消息使張煌聞風喪膽。丟下了萬貫家財和家人,只攜帶三個兒子來到現在的柘汪鎮。當時這裏只有幾户人家,也無莊名,雖如此,這裏卻有山有海,又遠離朝廷。故張煌四人就在這裏安了家。一個夏天的'早晨,太陽剛剛露出海面,張煌去地裏看看,回來時路過莊北的一個荷花塘旁,只見一棵大樹,枝繁葉茂,卵形的樹葉,紅色的花果,令張煌流連忘返,以至忘了吃早飯,家人四處尋找,來到樹下,張煌仍看着樹,笑着向家人問:“此乃何樹?”有兒子回答:“此乃柘樹”張煌想,這棵樹之所以旺盛,還不是臨近汪塘的緣故?看來柘(樹)汪(塘)不可分也。想到此,張煌一拍大腿説:“何不把這莊稱為柘汪呢?”於是柘汪的名字就流傳下來。

據推理張土成是蘇州王,反對朱元璋,張煌是張土成的同宗。(也許柘汪張姓是蘇州移民)

通過這次回家的調查我發現不僅柘汪名字的由來有悠久的歷史,還有好多村名的由來也很神奇,每一個村名都有一定的來歷,有的與歷史人物有關,有的與歷史事件有關,有的與環境特點有關。這次調查活動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我相信柘汪會變得越來越好。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3

不知不覺又快要過年了,按照老家餘干農村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到農曆臘月初八就開始忙過年得事情了,每逢回老家過年都覺得很有情趣,除了感受到濃濃的鄉情、親情之外,我還感受到了老家濃濃的年味。

老家的年味是從臘八開始濃起來的,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就開始忙着熬臘八粥,説是祭祖、祭神的,各家各户做的臘八粥不同,大多是用各種米、豆、花生與各種乾果熬成的,寓意昭示着五穀豐登,糧食的豐收。在我老家臘八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蒜瓣放到裝有高醋的缸或大瓶子裏,密封起來,蒜的顏色就會慢慢地變成綠色,這種自然形成的綠色看起來很好看,臘八蒜吃起來有醋酸和微辣的味道,吃起來很好吃,陪着過年吃餃子,更有情趣和食慾。我懷着好奇之心,接連幾年在臘八前後揣摩着泡臘八蒜的時間、方法,説來也怪,只有過臘八時才能泡出臘八蒜的顏色和味道來,每年臨近臘八時,我就叮嚀着妻子,千萬別忘了泡臘八蒜,現在離臘八節還有上十天的時間,妻又在念叨着泡臘八蒜的事兒,使我頓覺x年農曆羊年越來越近了。

從臘八開始陸續着,老家集市大大小小的店鋪就開始上年貨了,每個集市上大小店鋪五、六家,都在想方設法把年貨備得齊齊全全的,生怕讓別人搶了生意,不停地忙活着,有上煙酒糖茶的,有上雞鴨魚肉的,有上鞭炮香紙的,有上年糕、乾果的,有上春聯、年畫的,各忙各的。看着店鋪裏上了那麼多的年貨,各家各户也開始忙着準備開了,溜達着到這個店鋪看看,買點這個,到那個店鋪買點那個,平日裏相對平靜的大街上就開始流動起來,好不熱鬧,這就叫“忙過年活兒”。

準備好了年貨,在臘月二十三日前還有一件大事,就是每家每户都要進行大掃除,辭舊迎新,這種大掃除在我老家叫“掃屋”,兒時的我覺得掃屋很有意思,看到大人們都在忙,怕灰塵弄髒了自己,男人們便戴上了帽子,女人們則圍上了頭巾,戴上了套袖,包紮得嚴嚴實實,把笤帚綁到木頭杆子上,房子的樑、檁及邊邊角角都能掃得着,準備工作做好了,就開始把房子裏的箱子、櫃子、桌子等所有能搬動的傢俱都搬到院子裏,對房屋灰塵進行徹底掃除,等徹底清掃乾淨了,再把地上均勻地灑上水,然後就把櫥箱桌椅的搬回來,或者把僅有的幾件傢俱再變換變換位置,頓覺煥然一新,清清潔潔迎大年。

到了農曆臘月二十四日,就是辭灶,我的故鄉也叫“小年”,差不多也就是過年這場“大戲”的“彩排”。兒時經常聽我慈祥的母親唸叨着:“過了臘八過辭灶,過了辭灶年來到。”意思是説,過了辭灶,離大年就不遠了,那時只懂得時令,不知道“辭灶”是什麼意思,一直困惑了我許多年,直到後來才聽我慈祥的母親説過:“辭灶就是灶王爺告辭,這天晚上,各家各户都要祭灶王爺,因灶王爺是家裏的守護神,一家人的功過得失都在他的監控之中,辭灶這天,他要向上天報告這一家人一年的功過得失”。聽了我慈祥的母親解釋,再默默地觀察鄉里鄉親的祭神就更加有意思了,天剛一擦黑,就忙着在院子裏放上大盤子,擺滿供品,開始供祭、燒紙、燒香、放鞭炮,鞭炮聲一陣接一陣,連綿不斷,隨着歡快的鞭炮聲,有人就把“請”來的灶王爺的紙像焚化,有人就在燒香、燒紙時念叨幾句,請灶王爺保佑一家老少平安,這就叫“送灶王爺上天”。等到除夕這一天再把灶王爺接回來,他要賞罰這一家人。

過了臘月二十四日,各家各户就更忙了,特別是大年三十這一天,屋裏貼福帖,請財神,掛年畫、“壽”字,大門前掛上紅燈籠,門上貼好紅紅的春聯,昭示着紅紅火火過大年,全家人高高興興放鞭炮,包餃子,團團圓圓,好不熱鬧,這才有了真正的“年味”。説起貼春聯來,我記憶最深。二十多年來,只要我全家回到老家過年,大年三十這一天,都是我忙着貼對聯、貼福帖,掛年畫等。每年我都在揣摩着對聯應該怎樣貼,福帖應該貼到什麼位置,“福”字紅紙、方形,尖角向上,還要考慮哪個位置應該貼幾副,是否對稱、醒目、粘得牢,應該正着貼還是倒着貼,都有一番考究。例如:有的把“福”字倒着貼,寓意是“福馬上就要到了”。貼好了春聯、福帖,還要在門框上貼上橫帖如:“富貴之家”、“吉祥如意”,在正屋還要貼上諸如“富貴滿堂”之類的橫帖,在大門外還要豎着貼上“出門見喜”、“出入平安”等,在豬圈裏還要豎着貼上“六畜興旺”、“豬肥牛壯”等,春聯上方還要貼上尖角向上的“福”字,哪一樣忘記貼了,就好像缺少點什麼似的。所以貼春聯之類也是一門小小的學問,在我的記憶深處留下了印記,家鄉的年俗曾經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臘月三十這一天,上了年紀的母親便會按照傳統規矩,一一叮囑:今天是大年三十,燈的油要添滿,水缸裏的水要盛滿,明天的垃圾不能掃出屋;還要把雞鴨魚肉、年糕、各種青菜都準備充足,至少準備到正月十五前,還要在除夕這天把該切的的菜、肉都切出來,正月七年級不能動刀。還説,這一天註定一年的.運氣。一定要小心,不能打碎家裏的任何東西,不能大聲説話,特別要多説好話,不能説不吉利的話,彷彿新年的順與不順,全在這種新舊交替的意境之中了,顯得是那麼神祕,還真有點像大年夜裏死驢不好也好的意味,不過一輩一輩都是這樣流傳下來的,大年夜的感覺似乎都一樣,我們也無可奈何,都是雞啄米似的點頭稱是,都這麼拿捏着。

老家的年味是一輩一輩的父老鄉親延續下來的,營造出這種濃濃的過年氛圍,值得我們留戀,值得我們回味,往往很長很長時間仍滯留在我們的心間,老家的年味,也勾勒起了我對老家餘干農村生活的美好回憶。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4

桂林,這個連神仙來了都不想離開的地方就是我美麗的家鄉。改革開放後的新桂林為了改變落後的城市面貌,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如今這座城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脱下了破舊衣裳後的它更加令人嚮往,就連天邊的彩霞也忍不住化做綢緞,爭着來給這神奇的土地披上新的衣裳。

家鄉發生了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以至離家的遊子們回到桂林,一時間還真找不着回家的路。筆直的`大道,繁華的商業街,現代化的購物休閒廣場,古木蒼翠的公園,如雨後春筍般的商業住宅樓,琳琅滿目的商品和令人垂涎欲滴的風味小吃……處處紅花綠葉,繁花似錦,令你目不暇接。

我聽媽媽講,過去的中山中路一帶可不像現在這樣熱鬧。道路很狹窄,沒有這麼多車道,馬路兩旁沒有大商場,只有一所矮小的藝術劇院和幾間小百貨商店。到了晚上,路上行人稀少,冷冷清清的,只剩下街道兩旁稀疏的街燈發着昏暗的光……

如今這裏已經成為了一條日夜車輛穿梭,行人往來不斷的繁華商業街,原來狹窄的馬路變得寬闊平坦了,一棵棵挺拔的樹木筆直地屹立在人行道旁,樹下鬱鬱葱葱的小草,五彩斑斕的小花緊密環繞。馬路兩旁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看上去可氣派了!夜幕降臨後,中山路上燈火輝煌,五彩繽紛的街燈、霓虹燈爭奇鬥豔,交織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家鄉的建設越來越美,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我相信家鄉的明天會更加絢爛美麗!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5

我的家鄉銅梁,位於重慶市西北部,四川盆地東南,川中丘陵與川東平行嶺谷交接地帶。自古以來,銅梁就被譽為龍的故鄉。銅梁龍聞名遐邇,早在明清時期,銅梁龍即以它工藝製作的宏大奇巧,舞技表演的粗豪而聞名川東南,近百年來,銅梁的民間藝術家們又不斷融會八方技藝,遂使銅梁龍燈以其凝重的古樸之風愈濃烈的現代意藴為一爐而被增異彩。只要踏上龍鄉的土地,從行、食、樂等,無一不會感受到龍的韻味,龍的精神。

踏着龍的足跡。銅梁城區公路交錯,有三大主幹道:龍都大道從南往北橫貫巴川鎮,大道兩旁,高樓林立,錯落有致,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北龍大道那就是銅梁的景觀大道。它寬闊而美麗。無論是春夏秋冬,在筆直的公路中央和兩旁都開滿了鮮花。樹木和花草鬱鬱葱葱,讓人覺得到龍鄉永遠是春天。其間,白龍大橋尤為壯觀美麗,橋欄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二十條大龍,凡是到過銅梁白龍大道的人,無不稱讚它的美麗;金龍大道更是縣城的一條景觀大道,兩邊栽植上了大樹和四季都有鮮花盛開的花圃,栽植有香樟、銀杏、紅楓、紫薇、黃花槐、紅葉李等40餘個花木品種。構成了“林蔭長廊”……南來北往的人們穿行在大道上,就彷彿踏上了巨龍的足跡。

龍之物也。“銅龍”系列掛麪,有高、中、低三大類,尤以禮品掛麪為上。禮品掛麪分蔬菜、營養等系列,有圓面、方面、扁面、銀絲等各種規格,條型光潔、香鮮味美、柔軟可口、營養豐富,且耐煮不渾湯,並配有紅燒牛肉、香菇燉雞、葱香排骨等美味包和四川風味的'麻辣油包,食之老少皆宜。 “銅龍”系列掛麪被評為“中國糧油協會精品推薦產品”,並連續三屆獲“重慶市名牌產品”。生產單位重慶市銅龍食品有限公司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為重慶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現已在國內建成銷售網點150餘個,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銅龍”掛麪,龍之物也,龍鄉人的掛麪……

與龍同樂。每逢佳節,龍鄉人更是樂得別出心裁。他們與龍同樂。龍,作為我們銅梁人獨特的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已紮根和深藏於我們每人人的潛意識裏頭。在我們心中,龍就象徵着繁榮,象徵着蓬勃向上。每逢端午節,龍鄉的男女老少一定會趕集似的來到安居河畔,參與或欣賞龍舟大賽,盡情地享受這蓬勃向前的氣氛;過年了,龍鄉人與龍共舞。什麼大蠕龍、火龍、稻草龍、筍殼龍、黃荊龍、板凳龍、正龍、小彩龍、竹梆龍、荷花龍……真可謂五花八門,熱鬧之極,無以形容。

為此,我自豪,我驕傲,咱是龍鄉的娃!咱的家鄉是龍的故鄉。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育溪鎮,雖説是小鎮,但變化卻是很大的。

以前,我們買東西都是在一些小攤上買的,有的東西不是“三無”產品,就是過期產品,現在不同了,我們購物可以直接到超市去,如果發現過期產品可以憑發票退換,如果發現“三無”產品可以舉報或投訴。以前就是吃個麪包什麼都得到當陽去買,現在,光上檔次的麪包店就有好幾個呢,要想吃新鮮的麪包,隨到隨有。中心街的門店一個比一個裝修的漂亮,衣服也一個比一個進的時髦。一到晚上,十字路口更是育溪鎮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這時,各種美味小吃攤都會擺出來,吃的、喝的、玩的一應俱全。還有育溪鎮中學門前,有了小型廣場,人們累了,倦了,都可以到那裏去玩一玩,育溪鎮中學裏的“滴翠園”也重新擴建,裏面有條椅、板凳供課餘時間同學和老師休息,當然我們鎮小也不例外,老師們都搬進了新的辦公室,三年級的教室還安裝了電風扇和新窗簾,一年級的小朋友也坐上了新的桌椅,我們都羨慕不已。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的家鄉變化越來越大,但是,在這市場的繁榮背後我發現我們周圍的環境卻越來越來差,你瞧,街上的垃圾遍地都是,堆放垃圾的地方更是臭氣熏天,風一起,滿街的塑料袋,隨風飛舞,晚上,十字路口,伴隨各種小吃攤的`出動,其上空也可謂是煙霧裊繞了,這倒真的是育溪鎮一道別樣的風景線呀!更有甚者,以前化工廠背後的池塘水清澈見底,魚兒成羣,是像我們這樣的上班簇家庭星期六、星期天娛樂的場所,也是我們這些愛玩水,喜釣魚的孩子們的樂園,可如今,你去瞧一瞧,那簡直就是一個臭水坑了,無論春夏秋冬,這裏都是惡臭無比,平時,人們都不敢從這裏走,即便是偶爾走上一回,也是捂着鼻子“狼狽逃竄”。

難道真的讓未來的育溪鎮被垃圾所覆蓋,被臭水所環繞嗎?

不,請大家伸出手來,保護好我們的家鄉,保護好我們生存的環境吧!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7

我的家鄉在一個美麗的城市——河南焦作,這裏有山有水,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的雲台山瀑布,位於焦作市的東南角太行山脈之中。

春天,瀑布嘩啦啦地流着,真像大詩人李白寫的詩一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河流下面的小溪裏有一塊塊青褐色的石頭,還有沉積在水底的沙粒和被水衝得光亮的卵石。“嘩嘩譁——嘩嘩譁——”河流衝着小溪裏的石頭,那聲音真好聽。

夏天,瀑布周圍的樹木長得特別繁茂,花特別豔麗,有紅的、黃的、藍的……而云台山瀑布有了這樣一個大自然給它編織的美麗的花環,顯得更加漂亮。有時候,透過一棵棵大樹,太陽投下一束束金光,照射在水面上和山壁上,金色的光斑和銀色的光斑交錯着,光彩奪目。

深秋,有的樹葉變黃了,有的樹葉變紅了,菊花傲寒開放,大雁排成“人”字飛向南方。瀑布下面的'石壁上,有的已經開始結薄冰了,透明透明的。

冬天,瀑布完全被化上了銀粧,多麼像一位美麗純潔的白雪公主。瀑布的表面已經結了一層厚厚的冰,但上面依然有流水存在。流水結成的冰掛,各種各樣粗細不一,那景象特別壯觀。

這就是我家鄉的雲台山瀑布,一個美麗的瀑布。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8

山川壯美,風景秀麗。祖國因為不同的地形與氣候特徵,形成了不同的景觀,每個地方都是唯一,我的家鄉也是。

家鄉是別樣的,特點在於風景。相對於臨海其他的農村,我的家鄉沒有那一棟棟整齊鮮明的房子,但有一大片賞心悦目的橘林。遠遠望去,好似一個個巨人,頂天立地;又好似無私奉獻的邊疆戰士,保家衞國。走近一看,又如迷宮,永遠也找不到出口。對於四個季節來説,他又像四位不同風格的女人,令人浮想聯翩……

春天,她們是一位位剛及笄的少女。正是情竇初開的時候,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示自己。她綻開那雪白的花朵,每一朵是那麼小,但是美的不可方物。他們有的單獨傲立在那最高的枝頭,好似一位高傲的女王,誰都不可褻瀆;有的又三個一羣,五個一夥,爭相展示自己,好像在説:我是最漂亮的,你們快來看吶。”有的又獨自一人,那似開未開的花朵,又像一位害羞的中學生,正要進行人生第一次的演講。形態多樣的花朵構成了濃郁的'香味,叫人流連忘返。深吸一口這芳香,所有的煩惱都散去了。

夏天,她們是一位位剛剛成為母親的媽媽。她們結果了,那一個個青色的只有半個手掌大小的果實掛滿枝頭,他們在春天的時候完成了授粉,這一個個小生命不就如同那新生的嬰兒一樣,是母親們歷經千辛萬苦才孕育出來的。她們等待着,準備在秋天報答辛苦的樹媽媽……

秋天,她們是一位位苦盡甘來的中年婦女。橘樹也在經過兩個季節的辛苦培育中終於迎來了令人喜悦的成熟。放眼望去那一個個橘子掛滿枝頭,好似金黃的小燈籠,為路人照亮前行的路。摘下一個,細細聞,一股橘香撲鼻而來,剝開它,金黃的果粒被那一層橘絡包裹着,若隱若現,好似一位國色天香的美人,不願展露他那傾國傾城的美貌。這個季節正是農忙的時候。農民伯伯辛苦的勞作着,豆大的汗水成滴的往下滴,但是那溢於言表的喜悦之情,是任何都換不來的。

冬天,她們又像一位位垂暮的老人,這個季節是她們最難熬的時候。不知為何,今年的冬天特別冷,雖然沒有大雪紛飛,但每天早上的景象總是翠綠的樹葉上掛着冰稜子,把那葉子壓得低低的,好似一位瀕臨死亡老人無助的呻吟着,好像在乞求着什麼。但在這酷寒中,他們還保持着那翠綠,他們不屈服於這寒冷的天氣。

這片橘林承載着我們羣村人的喜怒哀樂,我們的心與它緊密相連。家鄉因橘而美,也因橘而興。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9

春天來了,我和爸爸媽媽回了趟老家遊玩。

一進村道,雖然少不了一些車聲笛鳴和時常噴出的汽油煙味,但卻掩蓋不了一絲絲泥土的清香和一縷縷芬芳的花香。

踏上一條幽徑,鳥兒用宛轉的歌聲問候我,花草在路邊歡迎我。一切都是那麼可愛!道路兩旁長滿參天大樹,抬頭仰望,一片綠色。陽光透過葉間的縫隙照射在我的臉上,温暖舒適,無處不彰顯着春意盎然的美景。

順着幽徑繼續往前走,一方平靜的小池塘映入我的眼簾,如一塊翡翠鑲在這兒,又如一面明鏡,默默地倒映出故鄉這幾年來的巨大變化。這時,微風徐徐吹來,池面的波紋成羣結隊,一波接一波向岸邊游去。池水頓時像一塊揉皺的錦綢,懶洋洋地躺在陽光下,惹人憐愛,讓人生出些許柔情。

漫步在幽徑中,聞到一陣陣花香,草香,樹葉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那濃濃的天然香氣,使人不禁想起杜甫那首“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田野裏,人們正忙着耕種,空氣中瀰漫着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比剛進村子時更濃郁。遠處如白色巨龍的白色大棚裏,鮮紅的草莓散發着香甜的味道。彷彿春姑娘帶給我們的饋贈!

如今,春姑娘的.足跡已遍佈人間,處處因為她的到來而絢麗多彩!但我認為最美的還是我故鄉的春天,因為那條幽徑承載着我兒時的歡聲笑語,包含着我童年的苦辣酸甜……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10

我向往那無邊無際、波瀾壯闊的大海;讚美那“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長江。但我更愛那家鄉日夜奔流不息的小河。這裏一年四季景色各異,十分迷人。每當萬紫千紅的春天來臨時,這冰封的小河在徐徐春風的吹拂下開始解凍,冰層逐漸融化,早有幾隻小鴨子跳下了水,真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看,它們正在這邊遊着,一眨眼又在別處露出了水面,好像在比賽游泳呢!河岸有“萬條垂下綠絲絛”的楊柳隨風起舞,小草也鑽出了地面。彷彿給大地披上了綠色的地毯,連參天的古樹也穿上了綠色的新衣。哇鳴蟬噪的夏天來臨了,兩岸綠樹成蔭。傍晚,小河沸騰了起來,孩子們三五成羣地在小河游泳、嬉戲,浣衣的姑娘一路歡笑;唱晚魚舟滿載而歸。送走了盛夏,迎來了金秋。小河兩岸稻田一片金黃,黃澄澄的橘子掛滿枝頭,一片片黃葉從空中飄落,猶如一隻只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葉子落在水面上,彷彿一封封書信,寄給遠方的遊子,帶去家人的祝福。冬天在秋後喜慶豐收的讚美聲中走來了,其餘的樹木都已凋,小河兩岸的`松柏卻仍然那麼蒼翠挺拔。當一層層厚厚的雪花把大樹覆蓋時,遠遠望去,婉如一樹樹大棉花,冰雪覆蓋的河面,好似一條長長的銀蛇,橫卧在贛鄱大地,好一派銀裝素裹!我愛家鄉的小河,一年四季都愛它。我愛它源源不斷的流水;我愛它兩岸的美麗景色;更愛它用涓涓細流滋潤了岸邊的田地,給人們送來豐收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