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實用】清明節掃墓作文500字三篇

作文1.02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掃墓作文500字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清明節掃墓作文500字三篇

清明節掃墓作文500字 篇1

北宋女子聶勝卿的《鷓鴣天》,其中有句是這樣寫的:“枕前淚,隔前兩,隔兒窗兒滴到明。”用這句話來形容人們此時的心情再恰好不過了。但並非所有人都沉浸再這種孤寂與淒涼之中:孩子們總是蹦蹦跳跳地跟着面有愁容的父母去掃墓,大人們正悼念故人時,小孩卻開心地只顧自己打鬧玩耍。因為在孩子的世界中,永遠都是快樂的……

我記得,小時侯總是盼望着清明節能夠早點到來,盼望着爸爸能帶我去那個永遠也玩不膩的地方。

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晚上,我怎麼也不肯睡,直到爸爸答應我,我才會安心地睡着。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牀了,坐在牀頭等着爸爸帶我去,生怕他食言。一路上,我總是蹦蹦跳跳的,而爸爸臉上總是透露出悲傷的情形。當我為什麼那麼悲傷,他總是用那種憂鬱的眼神看着我,淡淡地對我説:“囡囡,你現在還小,有些事情還是不懂為好。”我卻不以為然,又笑笑鬧鬧地跑開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達墓地了。來的除了叔叔、伯伯們以外,還有哥哥、姐姐們。我總是粘着他們,要他們帶我去玩,給我講些新鮮、稀奇的事。在掃墓的時候,他們通常拿着鐮刀清除墓旁的雜草。在他們整理好以後,我就有任務了,也就是將一些黃黃的紙用小石頭壓在墓地旁邊。等我壓好了以後,他們就開始放鞭炮接着就拜祭了。以前我認為放鞭炮只是為了增添一些氣氛而已。而現在我卻認為放鞭炮是為了讓自己的思念變為鞭炮聲,傳入故人的耳朵裏,是為了趕走那些孤寂、淒涼的心情。

鞭炮聲聲入耳,思念層層加深,清明年年都有,而我也一天天長大,逝去的歡樂已不再回來

清明節掃墓作文500字 篇2

今年是政府規定清明節放假的第一年,時值清明節,許多人都利用這一天去給自己的親人掃墓,我也和媽媽、表哥等人一起去給外公掃墓,來到“仙德園”(墓地)。家來到山腳下,七手八腳地把要用的東西搬上了山。山很陡,一路上,耳邊不時傳來了小鳥演奏的哀曲,大家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大家來到了太太的.墳前,舅舅把墳上雜草除去了,然後打開了顏料盒。我、三舅媽等人,拿着毛筆,用心地描,把思念一筆一畫地描在字上。在我們描字的時候,小外婆拿着蠟燭,點呀點,怎麼都點不着,最後,小外公手遮着,才把蠟燭點着。然後,大舅媽把太太生前最愛吃的點心、水果,一一擺在桌子上。我們把字描完,在地上鋪上了墊子,就輪流跪拜了。我在太太的墳前,用思念與太太“交流”,心中喃喃自語“太太,今天我來看您了。請您保佑我們身體健康;保佑我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就在我們跪拜時,天空飄起了小雨,那小雨彷彿是雲姐姐悲傷的眼淚。大家心都酸酸的。

該離開了,環視墓地,滿目狼藉,到處是紙灰和碎紙片,一陣風吹過,紙灰飛揚碎片亂竄,炸爛的煙花紙筒也東睡一個西躺一個。濃烈的火藥味燻人鼻孔。見此情景,我不禁想起了宋朝詩人寫的《清明》: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化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暮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墳前墓後,人們的感情反差多大呀!近千年過去了,舊風俗任然沒變。

我又反思起來,人們來掃墓是寄託對親人的哀思,也是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可是陳舊的祭祖方式是不是應該改一改了?試想 那滿地的紙灰和濃濃的煙霧多麼污染環境呀!如果我們把燒紙錢、放鞭炮改為送鮮花、栽棵樹,意義不是更大嗎?再説如果我們把祭祀用的錢財用於孝敬在世老人身上,那才是我們敬老愛老的真正目的。

清明節掃墓作文500字 篇3

我的難忘20xx,要數是清明節了,給我最難忘,使我懂得了余光中爺爺的那首《鄉愁》的涵義,珍惜今天,奮鬥明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4月4日早晨,綿綿細雨一直在下,我第一次去給奶奶掃墓,爸爸的老家在鄱陽湖之濱-聯圩鄉。一路上雨還在不停的下,雨打在臉上像無數的針頭在臉上刺,爸爸騎着摩托車搭乘着我和媽媽經過二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終於來到了“三尖”渡口。河寬有百米,河水很清但看不到河底,河面上有許多白色的小蟲子,起起落落,很是壯觀,小魚兒則忙着哺食。渡船是鐵做成的,可以搭載兩輛左右重量的小汽車,般工是一位中年漢子,頭戴一頂藍色太陽帽,身穿一套軍用裝,腳穿一雙解放牌球鞋。烏黑的臉頰和有力的雙手給人一種親切和安全感。渡船費用每人一元錢。

我們買了鮮花和水果,來到奶奶的墳前,爸爸一邊給奶奶墳頭清理雜草和墓碑灰塵,一邊對我講着奶奶的故事。我還從奶奶的碑文中得知,奶奶生於民國1931年,兒女重多家庭也非常的貧困,自己捨不得吃舍不的穿,有病也不能得到及時的醫治。許多許多……有關奶奶的故事,使我一路在沉思着的爺爺和奶奶在那個年代的血與腥風、淚與艱辛。知道了爸爸為什麼不讓我把衞生間的水開的嗨嗨流,知道了爸爸為什麼在我想吃“肯德基”時,他總説沒營養。

通過這次清明掃墓,我懂得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要加倍的努力學習,學好本領來報達父母、報達老師、報達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