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實用的小吃介紹作文合集8篇

作文6.1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吃介紹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小吃介紹作文合集8篇

小吃介紹作文 篇1

夏天到了,我住的那條街上,一到傍晚,就可以看見許多賣唆螺的小攤子,旁邊坐着許多顧客在津津有味地吃唆螺。每當我放學經過這條街,就可以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兒,使我忍不住垂涎欲滴,心想:要是我也能嘗一回那該多好啊!

有一天,我和媽媽走在這條街上,又聽見一陣陣吆喝聲:“正宗的麻辣唆螺,快來嘗一嘗!”這時,媽媽主動提出買一碗嚐嚐,我聽了一翻三尺高。只見一位賣唆螺的叔叔連忙揭開了鍋蓋,頓時,一股又辣又香的氣味撲鼻而來。然後,他把唆螺盛入碗中,端給了我們。我先仔細地看了看唆螺,只見它有如同蝸牛般的外殼,不過稍大些,是青黑色的,上面有一圈細小的紋路。

我捏了一個,卻不知怎麼吃。媽媽説:“來,我教你。”只見她一手捏着唆螺,另一隻手用牙籤挑出前面一端的肉,後面的腸子丟掉不吃。我學着媽媽的模樣,先把唆螺沽了點湯汁,仰頭一吸,然後又一手捏着唆螺,另一隻不用牙籤挑住唆螺肉,向順時針方向一扭,挑出來了!我迫不及待地把肉往嘴裏一塞,“嗯——真鮮!”我不禁喊道。我和媽媽慢慢地品嚐着唆螺的美味。

可漸漸地我感覺丙頭開始發麻,嘴巴也給辣痛了。只見媽媽辣得又是搖頭,又是把手放在嘴邊扇風,還口齒不清地説:“沒想到,我這個平常不怕辣的人今天倒被麻辣唆螺給征服了。”小在一旁的叔叔笑睞眯地説:“唆螺越辣才越好吃嘛。”

這時,我見媽媽挑唆螺比我利索,就説道:“媽,慢着點,給我留幾個。”媽媽説:“別吃了,當心上火。”我聽了,連忙揮動着我的小手帕喊道:“不行,再辣我也要吃。”

過了一會兒,桌上那些吃剩下的唆螺殼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我辣得舌頭都起了好幾個泡,嘴巴麻得像火燒般疼,眼淚都流了下來,那眼淚彷彿也是辣的。我又看了看媽媽,只見她的額角上滲出了豆大的汗珠,背上已汗濕了大半,像趕了七八里路一般。

麻辣唆螺可真是辣得過癮啊!

小吃介紹作文 篇2

早就聽説黃山風景如畫,風味小吃聞名遐邇,一直無暇光顧。今年國慶節長假,爸爸開車帶我們全家人一起去了黃山,實現了多年的心願。

黃山腳下,熱鬧非凡。路邊餐廳門前掛着各式招牌,玻璃櫃裏擺滿了各種樣菜,有辣子燒雞、臘肉萎蒿、清燉蛇……都是典型的徽州菜餚。有一道菜很特別,一塊塊豆腐上都長滿了約兩寸長的毛,名曰毛豆腐。開始我們看了都有些害怕,但老闆一推薦:繪、炸,味道好極了各有特色,味道好極了。於是,我們壯着膽子點了一盤油炸毛豆腐,出鍋後的毛豆腐,黃澄澄的,上面像掛了一層薄薄的芡,另配有一碟特製的佐料汁,嘗一口,外酥裏嫩,味道真不錯,一盤不過癮,我們又要了一盤。在半山腰的的玉屏樓,我們又吃道了燴毛豆腐。豆腐煎成橙黃色與筍乾一齊烹燴,口感較韌,別有一番滋味。幾個老外看到我們吃得津津有味,每人都要了一盤,他們一塊又一塊地往嘴裏面送:“good,good”地叫個不停。這裏的價格雖然比山下貴了一點,但在那特定的環境氛圍下能享受到那特有的情趣還是值得的。

回到賓館,服務員阿姨笑臉相迎,我們看到各色各樣的菜,琳琅滿目,沒想到着偌大的賓館竟也有毛豆腐。我們要了一些酒菜,當然少不了毛豆腐的身影。這次是菇絲清蒸,熱氣騰騰的,澆上一點醋,酸溜溜的,香噴噴的,真是美極了!

現在,每當我看到街上的油炸食品時,便想起了毛豆腐,想想起了毛豆腐那特殊的香味!

小吃介紹作文 篇3

地處“九省通衢”的武漢,是我的家鄉,它交通便利,商賈雲集,各地人的口味各異,武漢的小吃也就品種繁多,各具特色。這些豐富多彩的小吃,也是愛在外面“過早”的武漢人喜歡吃的早點,其中熱乾麪最普遍,而又最有特色。

武漢的熱乾麪,已有50年曆史,它與我國山西的刀削麪、北方的炸醬麪、四川的擔擔麪、兩廣的伊府麪齊名,合稱五大名面。熱乾麪既不同於涼麪,又不同於湯麪,質量上乘者,上口時香氣濃厚,耐嚼有味,具有獨特的風味。

除了熱乾麪外,“四季美”的湯包,“老通城”的豆皮,“談炎記”的水餃以及大街小巷均可買到的面窩,這些都與熱乾麪一樣,是武漢小吃百花園中的佼佼者。

如果您來武漢,豐富多彩的小吃,一定會使您流連忘返。

小吃介紹作文 篇4

山西特色有很多,例如,過年吃餃子,還有各種面:刀削麪、餄餎面、拉麪、手擀麪……還有很多。

在這裏面我最推薦的是刀削麪,削出的刀削麪,一片連一片,好像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道道弧形白線,面片落進湯鍋,湯滾面翻,又好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有一首詩這樣描寫:“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面要揉成尺餘長的筒狀,削麪時,人站鍋前,一手託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裏削。削出的麪條呈三稜形,寬厚長度一樣。工藝精巧的廚師削出的麪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削麪如魚兒躍”。雪白的麪條配上不同的湯汁和肉粒,別有一番風味。人稱山西人是“醋老西兒”,所以調料裏醋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一小勺鮮紅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碗。

聽説,刀削麪還有一個故事:據傳當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為防止漢人造反,將家家户户的金屬器具全部沒收,每十户人家只能用一把廚刀輪流做飯。有位老漢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別人搶先拿走了。老漢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塊薄鐵皮,想到就用這個切吧!他把揉好的麪糰放在一塊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鐵片就削了起來,薄薄的面片就這樣削好了,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品嚐刀削麪也是一種學問。我總是先舔舔香濃醇厚的醬汁,感受它鮮美的味道,然後夾起倆三根麪條和一塊五花肉,放進嘴裏慢慢咀嚼,品味那外滑內筋亂而不黏的刀削麪和鮮嫩口渴的五花肉,任那濃郁的氣息在嘴裏迴盪,接着再將湯一掃而光,吃到滿嘴是油才意猶未盡地離開。

刀削麪不愧為山西面食之首,怪不得在世界享有盛譽。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來這裏平嘗平嘗。

山西刀削麪

刀削麪是山西有名的風味小吃,因其風味獨特、製作方法別具一格,而躋身“五大西食名品”之列,它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刀削麪絕對是色香味俱全的風味小吃。做好了的刀削麪,麪條又薄又寬,浸在散發着滾滾濃香的鮮美湯汁裏,加上幾塊閃着小亮點的紅燒五花肉,再將綠油油的小青菜、淡黃的豆腐皮和一小片一小片的香菜散落其間,着實令人垂涎三尺。

刀削麪的做法十分有趣,這得名於它非比尋常的做法——刀削。先搓一個麪糰,揉勻,揉軟,揉到表面光滑、平整為止。然後左手託着麪糰,右手持着特製的弧形削刀,“嚓,嚓,嚓……”一刀接一刀地削出薄薄的面片。只見這些面片一葉連一葉,如流星趕月一般,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白色的弧線,“撲通撲通”落入湯鍋。湯滾面翻,這些被翻起的面片好似一個個機靈可愛的小魚寶寶,自由自在地在水裏游來游去,真有意思!等到熱氣騰騰的刀削麪出鍋時,再根據個人的口味澆上不同的滷汁,一碗香飄十里的美味佳餚就做成了。

品嚐刀削麪也是一門學問。我總是先舔一舔香濃醇厚的滷汁,感受它鮮美的味道,然後夾起三兩根麪條和一塊五花肉,放進嘴裏慢慢咀嚼,體味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的刀削麪和鮮嫩可口的五花肉,任那濃郁的氣息在嘴裏迴盪,接着再將滷汁等一掃而光,吃到滿嘴是油才意猶未盡地離開。

記得有一次,由於急着吃五花肉,我沒把筷子拿穩,“撲”,五花肉一下子被送到了我的臉上,紅色的滷汁也沽在了我的臉上,而我的臉,則像抹了大紅胭脂一般紅豔光澤。從此,我又為刀削麪取了個好聽的名字——“胭脂面”。

小吃介紹作文 篇5

我的家鄉——龍池鎮可美了。山美,人美,小吃的味道更美。

我的家鄉是美食之鄉,這裏的美食很多,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下面,就讓我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首先介紹我最愛吃的米豆腐吧。米豆腐在我的家鄉深受人們的的喜愛。聚會的時候,酒席上,路邊的小攤,到處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米豆腐做起來很簡單,只要把大米和上水磨成米漿,在鍋裏燒開,再點上石灰水煮熟,然後讓它凝固,放涼,黃黃嫩嫩的米豆腐就做成了。這是大人小孩都愛吃的。大人不在家,我們要是玩餓了,只要用小刀把米豆腐切成小塊,蘸着準備好的辣椒醬吃,那味道,別提多美了。

接下來就是油粑粑了。油粑粑的製作過程簡單,但味道很鮮美,還有多種吃法。製作油粑粑同樣需要米,也是加少量水一起磨成米漿,比米豆腐的米漿要幹一些,在裏面加上鹽,花椒,姜米,野葱,蒜苗等攪拌好。用勺子舀起倒入油粑粑盒子裏,再放入翻滾的油鍋裏炸,等到炸成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油粑粑外面很脆,裏面卻很軟,吃起來滿嘴香味。我常看着油鍋裏炸得金黃金黃的油粑粑就流口水,媽媽便一邊炸一邊餵我。誰家來了客人,人們都會買上幾十個,就可以很好地招待客人了。我爸爸還經常拿它來下酒呢。出門野餐,帶上它更是方便。油粑粑不管冷熱都好吃,涼了,煮着吃,加點辣椒,老遠就聞到了香味。如果把它和米豆腐混在一起吃,味道鮮美極了。

最後是綠豆粉,綠豆粉的吃法有很多種,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煮着吃。不管是哪一種吃法味道都很鮮美。我就愛煮着吃。煮着吃可以加一些配料,如酸菜、蕃茄、肉等。而且綠豆粉還具有清熱解毒,緩解腸胃不適的作用哦。聽了我的介紹,流口水了吧,快到我的家鄉來品嚐吧。

勤勞的家鄉人對飲食特別講究。關於小吃,我們小孩子都會兩手,還有自己的拿手好菜呢。不信?有機會我一定給你露兩手。

小吃介紹作文 篇6

家鄉的特色小吃—土豆餅

我的家鄉金昌有很多小吃,牛肉麪、涼皮子、沙米涼粉、油餅卷糕、土豆餅等,這些小吃風味各不相同,在這些地方特色小吃中,我最喜歡的是土豆餅,為什麼呢?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相信你們一定會喜歡的。

土豆餅,顧名思義,就是用土豆做的餅。大家一定會問:土豆做的餅有什麼希奇的呢?玉米餅、南瓜餅我們都吃過了,也就那樣唄!如果你們真的這麼以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土豆餅之所以能成為特色小吃,一定就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自然有它的獨特之處,製作它可麻煩着呢!

做土豆餅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挑土豆,只有原料好,土豆餅的味道才會好,所以挑選的土豆一定要個大飽滿,而且,皮越粗糙的'越好吃,甘肅盛產土豆,這自然不在話下了。第二步就是削皮,先把土豆洗乾淨然後再削皮,這也是個技術活呢,可得小心自己的手呢,可別傷着了。這下該進行第三步了——磨土豆,這個步驟是做土豆餅整個過程中比較關鍵的環節,因為磨不好會直接影響土豆餅的口感,所以一定要磨均勻。第四步是調製了,磨完的土豆糊有一點稀,不容易攤成餅,必須要加入適量麪粉,麪粉加入量以攪拌中無滲出水為好。為了土豆餅口感好,一定要打上幾個雞蛋,最後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食鹽等調味料。好了,現在開始烙餅了,可以用平底鍋或電餅鐺,烙餅的關鍵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容易碎,只要前面的工作做的紮實到位,這也沒啥難的,一塊餅只需五六分鐘就好了。你們瞧,不一會兒功夫,幾張圓圓的、黃橙橙的、香噴噴的土豆餅就做好了,光聞着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呢。你們一定會問這下可以吃了吧,直接吃當然可以。可最佳的吃法是將土豆餅上面勻塗少量油潑辣椒麪、醬、蒜苗絲及葱,再捲起來吃,或切成條拌着吃,味道真是好極了。説到這兒,我都饞了,你們呢!

遠方的朋友,如果你們有機會來到了我的家鄉甘肅,一定要嚐嚐我家鄉的土豆餅,它一定會讓你大飽口福,乘興而來,滿意而歸。我希望家鄉的土豆餅能讓更多的人品嚐,讓人流連忘返。我愛吃家鄉的土豆餅,我更愛我的家鄉。

小吃介紹作文 篇7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最著名的小吃。比如:北京的烤鴨,雜醬麪,驢打滾,炸灌腸……想吃這些小吃當然得到北京的南鑼鼓巷或者前門大街。

我們晚上六點來到南鑼鼓巷準備吃個晚餐,再買一些北京特色小吃。

剛來到門前抬頭一看只見大門上有一塊藍色的牌子,上面用金色筆寫着南鑼鼓巷。我們離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小小的巷子裏擠滿了人。幾乎每家店門前都排着十幾個人。

我們順着人流往前走。左看看右看看,看看有沒有小飯館。我們終於發現了一家。剛走進去。便發現。大廳裏幾乎沒有空椅子。服務員説走到二樓去有一個空桌。我們打開菜單。發現菜單上的東西琳琅滿目。都不知道點什麼好了。媽媽説。:“我們一人一碗雜醬麪,再點一個烤鴨吧。”

沒有一會兒雜醬麪便上來了。上來了一個像花一樣的盤子,一個桌面的碗。盤子分成6塊中間一塊圓的旁邊五個花瓣樣。中間放着醬五個花瓣裏分別放着黃瓜,青豆,黃豆,豆芽,香椿。我一不惱把這些東西都放到桌面的碗裏再用筷子拌一拌。夾一根面嘗一嘗。嗯太美味了。忍不住再吃第二口。再喝上一口老北京特產北冰洋,這味道真是絕了。

沒有一會兒,北京烤鴨就上來了。裝烤鴨盤子的柄做成了一隻可愛的鴨子狀。上面放着烤鴨的皮和外面的肉(就是除了鴨架子以外的肉)。皮烤的金黃金黃,上面還有一層油看着就想吃。除了鴨肉還有一個蒸籠裏面放着一層皮。不用看就知道這是裹烤鴨的。旁邊還有一個將盤子旁邊放着大葱絲兒和黃瓜絲兒。我拿起一張皮。拿着一塊烤鴨站了一點兒醬放到皮裏。在放一點兒黃瓜絲。裹起來,聞一聞太香了,吃起來真是脣齒留香。不一會兒就被我們吃光了。

吃完了小吃,我們又要到北京北京特產店逛一逛我們買了一瓶老北京酸奶。喝了一口,真是又香又純,每味極了。

北京的菜真是太美味啦!我還沒有嘗完呢!

小吃介紹作文 篇8

你想知道我的家鄉在哪裏嗎?你知道我的家鄉有哪些小吃嗎?你想知道就接着往下看吧!我的家鄉在武漢,最有名的小吃就是熱乾麪和豆皮。我覺得這是武漢最好吃的小吃!

我就先介紹一下熱乾麪吧!它是先把面放在水裏熱一下,再放到碗裏,最後放上各種調料,澆上芝麻醬就大功告成了。剛剛做出來的熱乾麪是香噴噴、熱騰騰的誰看了誰都會流口水的。

從幼兒園起,我就喜歡吃熱乾麪,每次我吃熱乾麪的時候,都能吃好幾碗,而且每一碗都吃得乾乾淨淨。

我再介紹一下豆皮吧!它是先把幾個雞蛋和麪攤成餅,然後把蒸好的米飯放在上面,再用另外一個鍋再攤一個餅蓋在上面,就大功告成了!

你的家鄉在哪呢?你的家鄉有什麼小吃呢?你告訴我好嗎?

標籤: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