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古詩作文300字彙編(5篇)

作文1.3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究竟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作文300字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作文300字彙編(5篇)

古詩作文300字 篇1

在六月中旬的西湖湖畔邊,詩人楊萬里和好友林子方已經被陶醉了。這六月的荷花就是與平常的不相同,開得更美更旺了!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碧綠的`荷葉與粉紅的荷花。荷花的樣子各不相同,有的才是個花苞,有的才是個花苞,像個文靜含羞的小女孩,亭亭玉立地站在那裏;有的才微微張開了一點兒;有的已經全部張開了,就像一個婀娜多姿的姑娘在跳舞......這些荷花有白、有紅、有黃,可不管是什麼顏色,都顯得清純可愛,真可謂是“出淤泥而不染”啊!荷花厚實而寬闊,有農民的斗笠那麼大,葉杆又高又壯,像是一隻手臂在支撐着荷葉。一陳微風吹過,它們好像在竊竊私語呢!

他們久久地站在湖邊,欣賞着這迷人的景色。夏天,在荷花與荷葉的點綴下顯得更加美好!

想到林子方馬上要走了,楊萬里與他依依不捨地告別,離走前,他送林子方一首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從此,林子方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這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也流傳了下來。

古詩作文300字 篇2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每當聽到古詩佳句,我就會沉浸在那雅文雅句之中。

我曾讀過數百首古詩,也品味了許多詩句。要説百裏挑一,我還是喜歡《梅》這首古詩。

這首詩的作者是王安石,王安石是宋代著名詩人,曾譜寫許多詩章,但《梅》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情感與其它詩各不相同。全詩以寫景方式作詩,以寒霜冰雪為背景,突出了梅花“凌寒獨自開”的頑強性格。全詩為五言絕句,共四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全詩主以梅花為主線,以雪為暗線,不單單寫梅的頑強性格,還在告訴人們,做人要頑強,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與失敗,也要去克服。一個“獨”字寫出在萬物凋零的時候,梅花兒卻獨自釋放。“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出了“梅花”不張揚的'性格,“暗香”一詞突出梅花戰嚴寒、冒風雪為人類釋放花香卻不要求回報,這就是梅的性格。

謝謝您,王安石。您用短短二十字,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梅》,你那頑強的性格與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永遠敬佩。

古詩作文300字 篇3

這天早上,我吃完早飯,覺得清閒,便出去走走。

走着走着,我被一棟低小的茅屋吸引了。只見茅屋的後邊是鬱鬱葱葱的樹木,清翠的鳥鳴不時的從樹上傳來,一條清澈的小溪從門前流過,這美麗的`風景吸引了我。

屋前有兩位老人,遠遠的聽到他們説:“咱家的大兒子呀,到了該到了娶媳婦的年齡,我順着他枴杖指向的方向看,大兒子正在東邊的豆子地裏除草呢。他笑着,彷彿在想,等豆子熟了,賣了錢,買些肉給爸爸媽媽吃。

“咯咯”兩聲響,我的視線轉移到二兒子身上,他正在編制雞籠呢。看着眼前這些調皮的小雞們,二兒子好像在想,小雞小雞,別調皮,等籠子編好了,你們就有新家了。

這是,我眼睛的餘光飄到了三兒子的身上,三兒子正在剝蓮子呢,三兒子還小,不能幹大兒子和二兒子的活,便剝蓬子。不過剝下來的蓬子沒有自己吃,而是放在面前的碗裏,好像是剝給兩個辛苦的哥哥吃的。

看到這樣的田園風景,我不禁詩性興大發:“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古詩作文300字 篇4

春光明媚,鳥語花香之時,詩人楊萬里收拾行囊,懷着喜悦之情登上踏青之旅!他沿途一邊欣賞着如畫似的美景,一邊興致勃勃地吟詩作樂。經過一路上的顛簸,來到了新市。此時,夜幕降臨,疲倦的楊萬里夜宿在徐公店。

清晨,正在酣睡的楊萬里,被一陣清脆的`鳥鳴聲驚醒,他睜開矇矓的雙眼,伸個懶腰,雙手推開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啊!多麼迷人的田園風光!多麼令人心曠神怡!映入眼簾的是那稀稀疏疏的籬笆旁邊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伸向遠方,路邊樹上的花兒已經凋謝了,樹葉還沒有長茂密,枝頭上吐露着清香嫩綠的新葉。遠處的菜園裏,一片片金燦燦的油菜花,在微風之中一起一伏,好像一羣興高采烈的小姑娘在舞蹈。蝴蝶、蜜蜂成羣地在花叢中嬉戲打鬧。它們正沐浴在歡樂之中。

好景不長,瞧!原來是一位活潑的小男孩正興奮地追趕着這美麗的黃蝴蝶。蝴蝶像是故意跟他捉迷藏,時高時低,忽左忽右,逗得小男孩暈頭轉向。小男孩也不甘示弱,立刻彎下身,躡手躡腳地迎面撲來!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突然,調皮的黃蝴蝶一下子鑽進了花叢中。任他怎樣努力地尋找,到最後也還是沒找着,小男孩只好悶悶不樂地回家了。

古詩作文300字 篇5

清明節來到了,如毛的細雨從天上灑落,紛紛揚揚的。在清明的時候我國人們要為死去的親人掃墓祭奠亡魂。

可這樣的雨中美景,吸引了不少去掃墓的行人,他們的心情都非常沉重。行人中,有的帶着祭品,有的扛着掃把,還有的捧着鮮花,在路上急忙行走去掃墓。在途中他們想起去世的親人,心情十分悲痛。為逝去親人憂傷哀婉哭嚎。

這時有一位名叫杜牧的遠鄉人,他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趕路心裏的滋味已經很難受。偏偏逢上細雨綿綿,又淋了雨,衣服全被打濕了。心境更加悽迷紛亂。想找個酒家,歇歇腳,避避雨。他走着走着看到一個牧童頭戴草帽,騎在牛背上,在放牛。他趕緊走到牧童跟前問:“小牧童,你知道附近有酒家嗎?”放牛娃用小手指着遠處對他説:“有個杏花村,那個杏花村可是遠近聞名的酒家。”杜牧聽了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朝着放牛娃指的方向走去。找到了那個神祕的地方——“杏花村”!這時他靈感也隨之而來。一首七言絕句脱口而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