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古詩的作文7篇

作文3.67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的作文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古詩的作文7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江南水鄉是多情的,柔情的。

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曾描繪了江南春景:千里江南,鶯飛草長,綠葉紅花,鳥語花香,山村傍水,城郭依山,春風浩蕩,酒旗飄拂。其中有山水,花草,禽鳥等自然景觀,還有城郭,村莊,酒旗等人文現象。江南不僅極其秀美,而且人煙稠密,十分富庶。可見江南水鄉對人是多情的,柔情的!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橋與水把江南演繹的如詩如畫,渾然天成。水是江南水鄉流動的夢,潺潺的流水技術展開柔弱的絲綢,在微風下飄揚飛舞,在大地上歡快的奔跑。而水是江南水鄉停住的夢,奇巧的身姿就是精靈飛舞的輕靈的翅膀,在陽光下透明而樸質,在細雨中清雅而迷離。江南水鄉對水,橋是多情的,柔情的!

江南的雨是有靈性的,靈性的河是有詩情的,那雨從久遠久遠的歷史的時空裏落下來,有些凝滯但也有些明麗。江南的雨落在瓦礫上。就像絲竹的聲音,憂“怨”急“緩”。那河裏有江南的思緒,也有江南的靈魂,要不煙雨裏江南怎麼會是另一番情韻呢?當你撐着雨傘走過小橋,走過長長的古巷。一定會讓你生出一點淡淡的惆悵,生出一種隱約的懷想。

絲竹聲裏評彈又是江南的另一景觀,長長的古巷,古老的石橋,悠悠的碧水承載着歷史的感懷。江南的靈魂在水,在石橋,在古巷,在人的內心深處。這就是江南,如詩如畫的江南,引起詩人思緒和詩性的江南,它是多情的,柔情的。

也難怪有白居易的這首詩:“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古詩的.作文 篇2

幾天前,校園裏到處掛滿了古詩詞,數不勝數,讓人眼花繚亂。

老師給我們下達了一個艱鉅的任務:每天早上背幾首校園裏的古詩。

清晨,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把不會背、背得不熟的古詩抄了下來,然而我一見到古詩就頭疼,有許多詞句都很難理解,這不,一早上還沒背一首呢!“九曲黃河萬里沙……”咦?是誰背得這麼熟練,扭頭一看,哦!原來是“古詩大王”衞鳴凱正在背古詩,見此情景,我心想:何不問問他背古詩的技巧呢?我便上前去:“衞鳴凱,你背得那麼熟練,教我點技巧吧?”“看你這樣誠懇,就傳你幾招吧!背古詩要細心品味其中的含義,背之前,要先看看詩意或詞意,以便加深對句子的理解。這樣再背,就感覺得心應手了。”

我聽了,豁然開朗,按他的方法去做,嘿!果然很快就背會兩首了。從這件事上我體會到了:做任何事都要掌握方法技巧,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古詩的作文 篇3

由華語網會員上傳,作者是邱大林,經審核為原創首發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請勿收錄。

詩和散文、小説、戲劇並稱四大文學樣式,它不同於其他三種文學形式,它以自己獨特的精彩存於世間。

古詩有“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樂趣,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感,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意境,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神奇。更有那豪邁的情懷。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何等豪情,何等胸懷?這才是看透了戰場,看透了人生。才能一醉,一笑而過。“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的牽黃,擎蒼,即使稍老了些,卻也不肯服輸,仍然親射虎,看孫郞。這又是何等的豪邁啊?

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他彷彿馳騁在戰場上。“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豪放的情懷中透着悲壯,透着辛酸,透着無奈,然而卻不失那濃濃的愛國豪情。

那些傳世佳作,無不看透了世間的繁華,戰場的廝殺,最終只能“可憐白髮生!”“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而無數婉約詞人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才有了愁緒。可辛棄疾、蘇軾、王翰……這些詩人卻將一腔的情懷看淡,世間浮沉,官場爭奪,戰場廝殺,甚至愛恨情愁,只留下豪邁的胸懷,所以才有這樣豪情無數的作品。也讓人走出沉淪,走向新的廣闊天地。

詩中有豪放,我喜歡豪放。

古詩的作文 篇4

我抄了十首古詩拿到陽台上去背。

來到陽台後,我就開始大聲朗讀古詩:“月黑雁飛高……”讀着讀着,我的聲音逐漸變小了。如果我有超強記憶力,那該有多好啊!

這時,我聽到開門的聲音。等我反過身來,阿姨已經進來了。她問我:“這十首詩你都背了嗎?”我想了想,説:“差不多了。應該背得了吧。”“那好,你出來,到客廳背給我聽聽。”阿姨説完就出去了。

我緊張地站在阿姨面前,開始背誦古詩。可是,當我背到最後一首時,卻結結巴巴,背不出來了。糟糕!怎麼就忘了呢?我真是倒黴透頂。

我只好又拿着本子大聲朗讀起來。我認認真真地讀了好幾遍,心想:這下可不會再忘了吧!

我信心十足地站到阿姨面前,流利地把十首詩背出來。阿姨高興地表揚了我。

我想:以後做什麼事都不要太心急,要有信心,不要害怕。

古詩的作文 篇5

故事是中華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它擁有着優美的 、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語句。在我們這個詩的國度,幾千年來,詩歌一直是文學歷史的主流。

我非常喜歡蘇軾的《飲湖上初晴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這首詩描寫了陽光燦爛的西湖水光瀲灩,細雨濛濛時西湖山色朦朧,任何時候西湖都一樣地美麗,就好像古代美女西施一樣,無論濃粧豔粧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卓越,令人傾倒。

我還喜歡一首描寫西湖夏天的詩,這首詩是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印日荷花別樣紅。”這詩描寫出了盛夏西湖之美,它的意思是,到底是六月的西湖,景色與別的季節就是不一樣,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襯托出朵朵紅色的荷花,極其壯觀絢爛。詩中的“碧”和“紅”突出了荷花荷葉給人感受到荷花奔放的生命力。

讓我再來談談令一首我也非常喜歡的古詩,那就是林升的《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的前兩句寫當時虛假的繁榮太平景象,在這種歌舞升來的氣氛下,哪裏還有一國難當頭的影子,和抗擊復國的鬥志!後兩句寫,暖洋洋的春風把達官顯貴吹得如醉如痴,他們簡直把杭州比作汴州了。這首詩構思巧妙,語句樸素而意味深長。我喜歡這首詩是因為這首詩在辛辣的諷刺中包含着極大的憤怒和無窮的隱憂。

我覺得我們應該發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做一名優秀的文化傳播者。我從前三首詩中彷彿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古詩的作文 篇6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首《秋詞》道出唐朝詩人劉禹錫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秋日的喜愛更似春朝是的情感。一首詩詞能夠道出一位位詩人的種種情感,或悲,或喜,或憂愁,或哀怨,或壯志之情……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曲《水調歌頭》道出種種相思,思鄉,思情,思人。在外的遊子每到團員時節都會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期盼團圓,蘇軾又何嘗不是呢?在外遊歷多年,卻只能望月興歎。故鄉啊,更期待家人安康,幸福,永遠懷念。“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仙李白在在月夜下獨酌,在花間賞月卻因為沒有親人相仿,而與月亮對飲,這難道看不出李白思鄉,思親卻隻身在外而感到孤獨的情感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曾經的物與人已時過境遷,想要向過去説,卻發現一切只是曾經,未曾説,淚卻先行流下。那些曾經的美好都已泯滅在時間的長河中。李清照因國破而家亡,失去了最愛的丈夫。一首首充滿哀愁的詩詞,一句句充滿悲傷的言語,難道不是她對她丈夫眷戀的情感的表現嗎?她的愁絲無限,她的悲傷無窮,卻都表現在字裏行間,讓詩詞敍述她內心所承載的情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即使不再為朝廷效力,也擔心國家的安危,更會傾盡一切保衞國家。這種愛國之情,護國之感難道不是龔自珍寫的《己亥雜詩》的體現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站在高峯之巔,俯視世間萬物,體會那種站在山頂,處於高點的感覺。這種壯志豪情,難道不是杜甫《望嶽》一詩中的體現嗎?

古詩中的情感紛飛不同,不同古詩表現不同詩人的不同情感。讓我從詩中懂得他們用筆所敍述出的內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憂愁、或哀怒、或壯志……不同的情感匯向大海的溪流,在我的心底慢慢的縈繞……

古詩的作文 篇7

詩,像一個隨歌起舞的女子,在竹筏上踏着鼓點,合着仙音,用寬大的流雲袖隨着起舞的身影上下翻飛貝齒輕叩,發出清脆得音響。曼妙的舞姿使人陶醉其中。這樣一幅美妙的畫卷,讓我一見如故,不忍釋卷。

午後的陽光似有實質,織成一張密密的網把我裹住。踩着梯子,從書櫃頂端取下沉睡了幾個春秋的唐詩宋詞

午後的陽光似有實質,像一張密密的網把我裹住。踏着梯子,從書櫃頂端取下沉睡了幾個春秋的唐詩宋詞,細細翻閲,讓我感受到詩裏的韻味。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太白的一首《將進酒》使多少人拍案叫絕?詩裏有他的豪情壯志,也有備受冷落的抑鬱。“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傾訴了他對友人的牽掛。“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寫出他的豁達。怪不得有餘光中評價他“酒入豪腸,三分嘯成了劍氣,七分釀成了月光,秀口一吐,便是半個錦唐。”讀青蓮的詩想豪飲一罈陳年佳釀,有辛辣,回味時變成濃郁的酒香。

餘秋雨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説:“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着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前行。’在黃州,在惠州,在遙遠的儋州,過着悽苦的生活。有詩為證:“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面對權貴打壓,他仍不低頭。大筆一揮就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持蒼”的豪邁。“雖然揀盡寒枝不肯棲”卻用微笑給世人做出最好的榜樣。品東坡的詞像一壺沉浮幾許的濃茶。有苦澀,細呷後變成絲絲甘甜。需反覆咀嚼,才能品得箇中滋味。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易安,你心中的守望究竟是為了誰?是破碎的江山還是先你而去的夫君?“風也飄飄,雨夜瀟瀟”你只是一介女子,萬般清腸只能用詩吐訴“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些都是你的國仇家恨。易安的詞像一株籬下悽婉的黃花有恣意的委婉。咀嚼後方是那一抹散不去的情愁。

詩詞竟然如此奇妙,她從靜止的文字變成跳動的生命,從我身邊輕輕走過,留下美好的笑顏。滾滾紅塵中,我與詩詞擦肩而過,衣袖仍有淡淡餘香,芬芳我三百六十五天的分分秒秒。

標籤:古詩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