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八篇

作文1.4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600字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八篇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

再過二十來天,端午節就要到了。

説起我家過這個端午節呀,我還真是感慨萬分啊!實屬讓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的家鄉沒有江河湖水來划龍舟,不過每逢端午,還是可以看到人家門前插着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聞到從各家各户傳來的陣陣粽子的香味。

按理説,我家過端午也沒啥區,別可就是有些與眾不同。眾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實也無太大區別。還不就是過個端午節!只是我家的氣氛不對頭。

人家過端午,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可我家卻是硝煙瀰漫,分成兩派,年年都要鬥上兩回合,才肯罷休。

傳説在屈原投江時,人們因為撈不上屈原的屍體,所以用棟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羅江以祭祀屈原,不讓江裏的蛟龍吃掉屈原的屍體。從這以後,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如今的粽子在講究飲食文化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下,不論是造型還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這粽子餡兒上。

爸媽喜歡吃糯米粽、蠶豆粽;而我和弟弟則喜歡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媽媽在包粽子的時候總是以種種理由來反對包豆沙粽和肉粽。於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媽,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嗎?”

“包那兩種粽子多麻煩!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媽我哇!肉粽又油膩膩的,多吃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是糯米粽和蠶豆粽比較好!”‘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我們兩姐弟就是喜歡吃這兩樣嘛!難道您連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應嗎?”

“ 那好啊,你們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現在我沒空!”“ 包就包,誰怕誰!”,怎麼着也不能虧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們就湊齊了所需的原料。接下來我們倆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乾的是熱火朝天!

忙了大半天,總算把粽子包好、煮好了。可我們還是和爸媽堵着氣呢。乾脆就把吃的挪到了客廳,邊看電視邊吃粽子,好不愜意!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2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這首兒歌又在我耳邊響起,因為端午節就要到了。淡淡的粽葉香將我的情素帶入那悠悠歲月……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人們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尤其是賽龍舟、吃粽子,那可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龍舟競渡,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黃酒。端午這一天,大人們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前畫一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頸脖,手腕或足踝上,被家長成為長命縷。各家還要插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因為端午節又稱重午,所以許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字有關。每年端午節這天,媽媽總是先把屋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然後我們全家就去太湖遊玩,看龍舟比賽;回來後,再每人吃一個粽子。這樣的節日,簡單又不乏隆重!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3

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鬱鬱葱葱的枇杷樹邊,有着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這樣我的家鄉,也這樣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齊上山去採艾草,並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户户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説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説就這樣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着到山上來,採下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説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説我們總這樣拿着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這樣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這樣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能夠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這樣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粽子的餡一般這樣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明白,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説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眾為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這樣,為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之後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4

很快,一年一度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河還能划船。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我便硬是拉着家中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我親人,她便拖着我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鼓手,劃舟人鬥志似乎隨着那一下一下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我看得如痴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着我手,與藹地笑着。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選手們。每條船上人都濕了,而在我這稚嫩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濕透了人們。

興高采烈我又挽着婆婆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着熱氣翠綠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大片葉子。婆婆微笑着説,這些用荷葉包着香米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中面還有內涵豐富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大家都會在划龍舟時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這噴着荷香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着婆婆仁慈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親切與温馨。

婆婆在我上國小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隻粽子,來重温舊日快樂與節日喜悦。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家鄉河髒得不能再划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吃粽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划龍舟;但最讓我傷感是,我永遠不能再牽着婆婆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端午節,但我更懷念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童年與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5

《白蛇傳》源於我國四大民間傳説,講的是千年蛇精白素貞和杭州凡人許仙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故事中有白蛇和許仙的浪漫邂逅,有許仙被驚嚇而死的悽婉纏綿,有白素貞盜靈芝草的動感撼天,有水漫金山的驚心動魄……關於《白蛇傳》的故事是母親告訴我的。母親每講起這個故事的時候,略現滄桑的臉龐總會出現旁人不經意的紅暈。

記得第一次看《白蛇傳》電影時,我6歲,弟弟5歲。放電影的地點在離家20裏外的人民公社所在地。那天下午母親早早吃了晚飯,餵了豬食,穿戴整齊後,揹着弟弟,拉着我往公社趕。去公社得趟過一條小溪,然後上山。待趕到目的地時,電影已經開始了。諾大的操場上,人山人海,根本擠不進人羣,我和弟弟傍着母親站在操場邊的街沿上。母親輪流把我和弟弟高高抱起,晃眼看見黑白版的許仙被白蛇驚嚇致死,白素貞痛不欲生的悽婉鏡頭……

弟弟因為太疲勞,偎在母親背上沉沉睡去;我緊緊纂住母親的手,藉着燈光,看見母親的臉龐滿是淚痕……

那晚是怎麼回去的,我現在已經記憶不起。只知道那晚沒有月亮,黑得嚇人,母親揹着弟弟,纂着我,一路上沒有言語,我也不知拌了多少跤。回到家的時候,我才發現膝蓋處破開了一個大洞,露出了白花花的棉絮……

以後不曾再看過《白蛇傳》,而只有在瀰漫着雄黃清香的端午節裏去體會白蛇與許仙的浪漫情懷。端午時節,也是麥黃蟹肥的時候。因為母親的勤勞,總能從生產隊裏多分些麥子,我們也總能吃上鹹淡相宜的包子。中午過後,母親便會取下屋檐上的菖蒲和艾葉,再加些雄黃,熬水給我們洗澡。那水黑黃黑黃的,如油一般,聞着有股清香的味道。母親邊給我們洗澡,邊自言自語地講:白娘子喝下許仙配的雄黃酒而搖身變成了白蛇。許仙看到真相後被嚇死,白娘子痛不欲生……每每講到此處,母親便神色凝重,眼眶裏閃爍着晶瑩的淚光……

多少以後,我才知道,母親在嫁給父親前,有位鄰家的男孩對她很痴情,只因家裏太窮,最終沒有坳得過父母之命,18歲便嫁給了父親。而那個男孩卻一氣之下遠走他鄉,從此再沒有回來……

我們在白娘子的端午節裏慢慢長大。童年的端午節裏瀰漫着雄黃的清香,我知道那是母親永遠無法割捨的少女情結……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6

梅子熟透以後,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讚美。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

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

比如説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眾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後,家家户户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裏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看,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7

今天,從補習班回家,一個人底着頭,漫不經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斷的彩繩。據分析判斷,這裏前一陣子應該是一個小水凼。(端午過後的第一個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繩摘下來,扔到水凼裏。算是一種習俗吧!)這才突然反應過來。端午節已經過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時孤零零的彩繩,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國小生活大多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那時的自己那麼無邪,那時的日子那麼温暖。

那時,在端午節的前一個晚上,奶奶都會把我摟在懷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到她的體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愛意。我靜靜的聽着奶奶輕微的喘息聲,看她變魔術般的將普通的彩繩,擰在一起,編成好看的結。然後她會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認真而小心的將彩繩系在我的手腕上,腳踝上。清楚的記得她的那雙大手那麼温暖,卻那麼粗糙。當時的我還會天真的問奶奶,為什麼不好好保護自己的雙手。而奶奶只是莞爾一笑,不予回答。現在想起,才曉得,那是歲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經歷無數風雨坎坷的見證。繫好後,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的傑作。而那又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啊!

宛若三月中微風對嫩柳的撫弄;秋日裏月光對修竹的依戀。又似晨曦中露水對小草的滋潤;暮靄時夕陽與水面的輝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滿滿的,都是對我的寵愛。

至今,那種感覺依舊十分真切。彷彿還能感覺到奶奶的.體温和目光。

只是後來,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的工作總是那麼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的到來,更不要説為我係彩繩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着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説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8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託着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可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着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説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説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説,雖是眾説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説端午節是因為傳説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説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標籤:八篇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