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集合5篇

作文1.09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集合5篇

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

端午節到來的時候,我的假期還沒休完,因此,可以跟家人踏踏實實的過個節.按照家鄉風俗,爸爸一大早起來做釀苦瓜,而我也一大早起來幫忙.

十點多的時候,給他打了個電話,問他考完試沒有,他説沒有,可能會比較久,考完再給我電話.不想去連隊吃飯,十一點,我就跟家裏人吃了個飯,算是過節.

中午十二點,接到他的電話,準備行裝,帶上滿滿一盒的釀苦瓜,頂着烈日,到他那去過節.

一點,到了部隊,他來接我.到了他宿舍,他説他剛回來吃完飯,還不想吃,先去衝個涼.

一點十分,上來了,他説為了考試才睡了四個小時,要眯會,一眯就眯到了兩點半.期間,我在玩電腦.

原本,他説下午沒什麼事,訓練讓別人帶,要跟我過個好節.但是,兩點四十五分的時候,營部來通知他去開會.他留了塊西瓜給我,説等你把西瓜吃完,我就回來了.這塊原本五分鐘能吃完的西瓜,我吃了兩個多小時,五點,他終於開會回來了.

五點,剛進房門,把帽子一扔,又去準備第二天考核的事了.

五點半,我看到他在下面,給他打了個電話,他説,我馬上就好了,協商好就回來.這一個馬上,就到了五點五十.期間,我還在玩電腦.

五點五十,終於跟一個排長一起回來了,可能餓了,他給副指和排長都裝了一碗釀苦瓜,狼吞虎嚥的吃起來,那一刻,我一點都抱怨都沒有了.

六點,集完合回來吃飯,我問他,晚上有事嗎,他説有,七點開會,沒事,你在這玩會,等我開完會就好.我説開多久,他説半個小時.我再問,開完以後呢,他説還要準備一下.

低頭吃飯,吃完飯六點半.我説送我回去吧.今天能不能送我上車.他説來不及啊,七點要開會.我説,服務態度越來越差了.他説,沒辦法,忙啊.我板着臉,不理他,豈有此理,我的端午節都玩電腦去了.

最後,他還是送我上車了.等車的時候,我讓他回去,因為我知道一等有可能就等半個小時,他説沒事,來一趟不容易,反正時間過了,今天我無論如何都要送你上車.帶着內疚,上了車,覺得自己還是太任性了,其實他也挺辛苦的.結婚後的端午節能跟他一起過,我已經很滿足了,即使我們説話的時間都沒有多少,我覺得還是幸福的.

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2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説: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與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説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説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3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説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裏,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着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着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着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着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着清香的竹葉裏,投到了江裏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着天空説: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抬起頭遙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着籠罩着的濛濛工業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着人們太多的慾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製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麼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嚮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4

七年級吃糕;八年級吃粽子;九年級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唱着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接着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非常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的時候,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説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過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5

大家來猜一猜這是什麼吧: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巖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飽飯,拿跟繩子栓住我。你們一定知道,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粽子。

今天我們就來説説粽子的來歷和怎麼包粽子。粽子的來歷大家應該都有點知道,是為了紀念我國的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在屈原投江後,楚國人非常想念他,於是每年的端午節大家都駕着船帶着飯來到汨羅江上,把飯投入江中祭祀屈原。有一次,人們夢見了屈原,他對人們説:“謝謝你們把飯送給我,可是你們送來的米飯都被魚蝦龜蚌吃了,只要你們把飯用竹葉包起來,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見了以為是菱角,也許就不會吃了。”人們按照屈原的話做了,把做成黍的飯投入江中。又過了一年,人們又夢見屈原對他們説:“你們送來的角黍我只吃了一點,大部分還是給魚蝦吃了,你們用船送的時候,把船裝扮成龍的樣子,這樣水族見了以為是龍王送來的飯也就不敢吃了。”從此以後,端午節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今天就是端午節,我纏着媽媽教我包粽子。媽媽先是把粽葉泡在水裏,再把要準備的米,包在粽子裏面的肉準備好。最關鍵的一步是把粽葉洗乾淨之後千萬不能晾乾,這樣粽子蒸好後就不會粘到粽葉上,這樣的粽子才算到家,我先看看媽媽怎樣包,只見她熟練地拿起一張粽葉,襄成漏斗狀,但是下面沒有漏洞,把米放進去一半,再放上肉,然後再加米,最後用準備好的繩子綁住,大功告成一隻粽子就包好了。

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前面幾部還是挺順利的,到了加米時,我不小心把米加多了,一顆顆米像斷了線的珠子不停的往下落。原來包粽子也有許多技巧,還有最後綁繩子也太難了,學了好長時間才把粽子綁住,終於一個不是很像樣但是完整的粽子包好了。

我們在學習某件事情時,一定要認真學,決不能半途而廢,我們的學習也要這樣。

標籤:端午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