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家鄉的春節國小生作文彙總6篇

作文1.2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春節國小生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家鄉的春節國小生作文彙總6篇

家鄉的春節國小生作文 篇1

我過了非常多次春節,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20xx年的春節,因為那一天是我最難忘的一天,而且也是我最快樂的一天。

馬 上要到春節了,我非常興奮。晚上我睡覺時,一直都睡不着。直到十二點鐘時,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外面五彩繽紛的煙火連成一片,好似一片花海,在這樣的環境下,我不知不覺地睡着了。

別的地方都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飯,而我們家鄉的習俗卻不一樣,我們都是除夕的早晨與七年級的早晨非常早就吃飯了。最早的有二、三點就吃飯了,最晚的也只到五、六點就吃飯了。你們可能會問為什麼,這是因為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傳説:傳説古時候,我家鄉那個地方非常窮,為了避免那些債主上門來討債,他們只能在過年那天非常早非常早的時候起牀做年夜飯吃。所以,每年春節,我們這裏的人們都五、六點鐘就起牀做飯。

“起牀啦,過年啦,吃飯啦!”爺爺奶奶大聲喊道。正在睡夢中而又迷迷糊糊的我還不想這麼早起來吃飯,便一直賴在牀上不起來,直到爸爸發令:“還不起牀?”我只好硬着頭皮起了牀。我起牀刷了牙、洗了臉,香噴噴的飯菜上桌了。

“嗯,嗯!真好吃!”爺爺奶奶看着我這樣説都會心的笑了。

這個春節在團圓的氣氛中度過了……

家鄉的春節國小生作文 篇2

我美麗的家鄉在橫坑,這是一個很小的鄉村,但僅管如此,我們橫坑村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着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我先從春節開始説起吧!除夕之夜時的家家户户五點就開始吃年夜飯,“白粿”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它的顏色是白色的,白裏帶黃!象徵着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後,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説:“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我們放煙火放得起勁!

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好運連連……除夕過後,換來的正月七年級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後就先喝一杯“冰糖水”,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後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我們得到壓歲錢後可開心了,但七年級至九年級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着大人們在這一年裏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女孩在家幫父母幹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裏去燒香,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家鄉的春節國小生作文 篇3

中國的傳統節日數不勝數,但要説最盛大,最隆重,最著名的還要數春節。不同的地區就有不同的春節,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山東的春節。

春節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怪物——年,相傳在古時候每到大年三十那天總會有一頭怪物出現,踐踏莊稼,危害人類,當它出現時人們總是束手無策。終於有一年,有個人發明了一種叫炮竹的東西,年獸異常害怕,人們又發現每次年獸就像老鼠不敢接近貓一般不敢接近那些燈火通明的人家,得知年獸害怕紅色。於是每年年獸來臨時,家家户户都放鞭炮,聲音極其震撼,合起來如同巨浪,有種吞噬人心的力量。還貼春聯,整夜燈火通明,整個村子好像有意模仿花海的顏色。這樣年獸便不敢靠近,到了第二天早上,大家都會説:“過年好,過年好。”這便是放鞭炮的由來。

農村的春節是十分漫長的,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是熱熱鬧鬧的。正月七年級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出去拜年,每次我都會穿上新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挨家挨户的拜年,而長輩留在家中招待客人。拜年時最讓我興奮的是那些蜜棗,花生,桂圓,糖果等,每次想到,心情總會格外愉快。拜完年後爺爺奶奶總會抓一大把塞在我的口袋裏,一上午下來總是收穫滿滿。當然,還會有些壓歲錢,雖然不多,但也就為討個好彩頭。每次拿到錢時,總會憧憬着要買些什麼,要做些什麼,心早就飛到九霄雲外去了。

説到這,可就不能忘了春節一個重要的習俗——吃餃子。雖然平日裏也常吃,但春節的餃子可和平日裏有些不同。每次媽媽總會在裏面包一些硬幣,小金橘等,吃到這些越多,來年就會越有福氣。挑餃子也有方法,餃子有什麼不同呢?有!皮薄的餃子偶爾會看到裏面包的小金橘,這樣就會多吃到些“吉祥的餃子”了。當然我也會為了做那個最有福氣的人而多吃些餃子,希望能吃到些小金橘。每次小肚子都像小金豬一樣吃得鼓鼓的。有一年我和小弟比賽吃餃子,結果是他贏了。還記得他當時開心得哈哈大笑,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好像在説:“你看,我贏了!”

春節的習俗真是説也説不盡,數也數不完,每次過完春節總會期待着,期待着下一個春節的到來。

家鄉的春節國小生作文 篇4

我在我的家鄉過了一個非常難忘的春節,春節的事情要從大年八年級開始説起。

我大年八年級中午回到了老家,老家的家人看着我説:“長高了沒,長高了沒?”

我媽媽高興的説:“當然長高了。”

大家都了呵呵的,大家的肚子都餓的咕咕嚕嚕的直響,大家都哈哈大笑,之後我外婆就去做飯,飯菜香及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都覺得可以和飯館比較了,大家吃完飯在外面走走。

家鄉的風景如畫家畫的畫,每個人的家鄉如畫,每個人的家鄉都有不同的事情比如好玩的、有趣的、開心的、難過的都有,很多人都在開心的玩耍,在自己的老家遊玩,每一個風景都逃不了每一個人的鋭利的眼睛,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過好年。

大年已經過去了但是我的心裏永遠期盼着大年的家人團聚,和家人一起玩耍,還有鞭炮聲的優美的聲音,還有過年的'紅包,家鄉的過年我永遠記着永不忘記,這就是我的美好的回憶和時光,我會一直等着你:過年。

那些美好的回憶終是不能忘去,應為家鄉永在我的心中。

這就是我的家鄉,這就是我的家鄉,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篇六:家鄉的春節

我的家鄉在東金店,每逢過年,我都要回老家。看到春節這樣美好,我便想把它寫下來。可這一個多月我不能把他都寫下來,所以只好挑這幾個我認為最熱鬧的了。

臘八這一天,家家都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八粥又滑又香,味道好極了。每年的這一天,我都會央求媽媽給我熬些臘八粥。臘八蒜是在臘八這一天將蒜瓣泡進醋裏,封住蓋。如果你用大肉作餡包餃子,用臘八蒜做汁的話,那餃子會更好吃。

大年七年級我認為也是十分好的,原因沒有別的,就因為在這天,你的姑姑、叔叔、哥哥、姐姐都來了,你會拿到許多的壓歲錢。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比除夕夜吃團圓飯、守歲更開心、更好、更熱鬧。

正月十五,元宵上市了,家家户户差不多都吃元宵。元宵也叫做湯圓,意味着團團圓圓,大家都是圖個吉利。吃完元宵,就去街上看燈,我也會在這幾天回到城裏來,好欣賞政府為我們舉辦的煙火晚會和那些美麗的燈,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讓你應接不暇。

春節是快樂的日子,是祥和的日子,讓我們一起來慶賀新春,來歡度春節吧!作文

篇七:家鄉的春節

我的家鄉在廣西北流,按照我們的家鄉的習俗。過春節從臘月十二的年夜就開始了。

小年夜這天,人們要包粽子,還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買鞭炮和玩具,貼近除夕就去買年畫了。

到了除夕可真熱鬧!家家户户趕做年菜,貼對聯。掛燈籠。掛年畫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家家燈火通明,鞭炮和煙花徹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們還要守歲。

大年七年級更熱鬧。一早,人們走出家門,到親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時,風景區。遊樂園。網吧等也更熱鬧了。大人小孩特別喜歡去遊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熱鬧的時候。除夕很熱鬧,可是沒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當空。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燈火通明,家家的燈籠不一樣,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紙燈。宮燈,還有的燈籠裏面有叮噹作響的小鈴鐺呢。外面有燈,家中也有燈,走馬燈。紗燈。冰燈除了看漂亮的花燈。人們還會吃湯圓,湯圓有用紅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還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飯,人們預示新的一年快樂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往常的生活。

篇八:家鄉的春節

春節快到了,左鄰右舍都開始忙碌起來了。買對聯、買鞭炮煙花、買甘蔗、買香……大家都是大包小袋地往家裏搬,買這麼多東西,要做什麼呢?不急,一會你就知道了。

我的家鄉有一種習俗,過年時要把兩根連根帶葉的甘蔗立在大門後,預示着新的一年,美好的生活像甘蔗一樣“節節高”。春節時,家家户户都會燃放鞭炮煙花、貼春聯窗花辭舊迎新。節日裏,還有祭拜祖先的習俗,每次我都會站在外婆身後,聽外婆虔誠地許願,然後外婆會摟着我,一起向祖先鞠躬致禮。現在我知道了,人們是想感謝祖先,感謝老天爺的關照呀!對了,祭拜時還要供上豐盛的祭品,有魚有肉,有乾果水果,擺滿一大桌呢。

春節時,挨家挨户去拜年,是我們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了,不僅能得到大大的紅包,還能吃到各種各樣的小零食,這可是平時家長三申五令不許多吃的東西,可在過年裏,就可以敞開肚皮吃個痛快了。怪不得一想到拜年,我的嘴巴都咧到腦袋瓜上去了。

我們家鄉過年的習俗真是豐富多彩啊,盼望着春節快點到來吧!

家鄉的春節國小生作文 篇5

“火柴一擦,火花一現,火光一閃”,便燃了那紅火的鞭炮——春節來了。

湖南的春節,雖是大雪紛飛,但無論是何處,都洋溢着歡聲笑語,熱熱鬧鬧的。它一般從小年開始,那天主要是將家中的上上下下都清理一遍,也叫大掃除。另一層含義,便是把舊年的黴運都趕出家門,好辭舊迎新。

“池魚思故淵,羈鳥戀舊林”,過年的腳步近了,不管身在何方的遊子,一年的奔波勞碌之後,都整整齊齊回到家鄉來了。一家子將新年的食物、日用品備完後,也就到了除夕。大人們忙忙碌碌準備着年夜飯,小孩則幫着大人準備食材。有養豬的人家,一般一大早就起來了,進行一場喜慶的屠宰儀式後,鄰里們便可圍在一起談笑風生了。關係好的提兩條五花肉,鄰鄉的意思一下,便也能拿到上好的肉回家醃製臘腸。鄉音悦耳,氣氛融洽,人們的眉眼中都是藏不住的喜悦。

年夜飯的儀式感最強了。兒女們和老爸媽圍成一圈,晚輩們祝願父母身體康健,長輩們乾兩杯糯米酒,不一會兒就老淚縱橫了,回憶着,傾訴着......

大年七年級是要早起的,孩子們穿上新衣去給長輩拜年,便能拿到壓歲錢,這應該是小孩最興奮的事兒了。八年級也要拜年,卻是去給外公外婆拜。一番下來,快樂與壓歲錢同樣厚重。

春節在十五元宵結束,晚時到外祭拜,是要把祖先從家中送走。

聚散別離,温馨而又短暫的時光承載着千萬家庭的幸福,全家福裏,定格着那一年又一年,最美的瞬間。

家鄉的春節國小生作文 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我吟誦起《元日》,就不禁想起家鄉的春節來。

我的家鄉在文成,那裏的春節熱鬧非凡。在除夕的前一、兩天,家家户户都忙着準備新年的物品:衣服、春聯、小零食。當然,做年夜飯的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還買了燈籠掛在門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進行大掃除,用乾淨的環境迎接全新的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的人數不勝數,為的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則是過年的一大“重頭戲”。還沒等到天黑,炮聲早已“噼裏啪啦”地響了起來。長輩們顧不上看風景,手忙腳亂地把家裏佈置好,而媽媽則跟姑姑、阿姨們一起精心準備年夜飯。天空變得更加漆黑了,遠處煙火的光芒卻沒有減弱。孩子們趁着這個時間從屋內跑出來玩。女孩子們聚在一起,互相述説着自己對新年的期望。而男孩子們,總是愛調皮搗蛋。玩火、扔石頭、放危險的鞭炮,他們哪一樣沒做過?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家長們忙完後會把孩子們老老實實地關在屋裏,不讓出門。

春節聯歡晚會大約在七、八點就開始播出了。這時,年夜飯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長輩們允許吃飯後,才能動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團聚在一起,吃着豐盛的年夜飯,看着歡樂的春晚,整個縣城洋溢着濃濃的年味。吃完飯後不能睡覺,要守歲。這時,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時不時能聽到幾句表示讚歎的家鄉話。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個縣城的街道上空蕩蕩的,全縣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牀了。穿上新衣,爭先恐後地去親戚好友家裏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像我們這樣的小孩子,都要説祝長輩們萬事如意、壽比南山之類的話,才能拿到壓歲錢。不過,拜年的目的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大家能夠在新的一年裏能夠更好地生活。

元宵節到了,家家做湯圓,到處都能聞到湯圓甜美的味道。

過了元宵節,春節差不多結出了。春節悄悄地到來,又隨着我們的歡笑聲悄悄溜走。春節,承載着我們的期望與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