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有關鄉情為題的作文4篇

作文2.43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情為題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鄉情為題的作文4篇

鄉情為題的作文 篇1

追逐着記憶的星河,彈撥那一顆顆記憶沙粒,對故鄉的思緒如潮水般由遠漸近。

——題記

炫麗的湖光山色

想起我的家鄉——宮前,那裏的景色是給人多麼豐厚的精神享受啊!平靜的湖水泛起微微波紋,低空飛行的白鷺不時伸出只腳劃過湖面,給平淡的水波加以點綴。湖邊岸上,金黃的稻子搖擺不定,似陶醉,又似歡笑……

誘人的美味

走在街上,欣賞着路邊新鮮的玩意兒,與人們互相肩碰肩,總能有股味兒把你吸引了去,那便是名聲遠揚的“宮前燒餅”。

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手捏麪糰,另一手抓起香葱與黴乾菜就往上灑。緊接着一個嫻熟的“翻餅”動作,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倒上肉粒,做包子似的把餅給做好了。最後,他抓起餅往烤爐內壁一貼,總算是完工了。

幾分鐘後,香氣撲鼻的“宮前燒餅”做好了,圓鼓鼓,脹騰騰的,表面一層油亮油亮的.,帶着點焦紅。咬上一口,油汁溢出,流入你的舌間,滋潤你的味蕾,讓你的每個味覺神經都為之振奮,使你忍不住“再來一盒”。

我愛家鄉的美食!

熱鬧的龍燈

每逢春節,龍燈背得最帶勁,迎得最熱鬧的要數我的家鄉了。兩百多節的大板龍由四百多個大漢來背,色彩斑斕的龍頭在空中霸氣地左右“尋視”,每到一個路口,漢子們都會操起胳膊用力拉,左邊右邊,把龍帶“活”了。與此同時,家家户户都放炮,長條的,連炸的,直響的,全都一股腦兒點燃放了出去。夾雜着人們的歡呼與吶喊,把熱情推向了高潮,把氣氛推向了極致。它們歌誦出了我的熱情,也唱出了我的心聲!

宮前的美是獨特的,不帶一絲雜質的美,它濃縮了人們的熱情,裝點了我對它的毫無保留的熱愛!

鄉情為題的作文 篇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題記

時光飛逝,轉眼入秋。不知不覺,又一年重陽節來臨。我,就像一隻飄泊在外的船兒,待我滿載而歸,回到那思念已久的故鄉。

家鄉的重陽節是別有風味的。

家家户户的房屋錯落有致,矮小的牆墩,我們這羣“機靈鬼”直翻而過。身體輕輕一躍,“砰”的一聲,矯健的身姿穩穩當當地落地。從村南到村北,呼朋引伴一起向着青山綠水處奔去。重陽節時,青山顯得格外的深沉,一棵棵拔地而起的大樹像是大山的守衞,而我們一羣闖關的遊俠,呼哨一聲,左躲右閃,幾步就竄出老遠。從山下跑到山上,用不了幾分鐘,我們總是一口氣衝頂,然後坐在青石上大口喘氣。黃昏時,家家屋頂上升起裊裊炊煙,飄呀飄,就到了天上。小的.時候,我總天真地以為天上的雲霞就是我家的炊煙蒸騰的。我們採來山花野草,幾彎幾折,一頂頂花冠、草帽就帶上了頭。這時候大人們是不許我們下水玩的,“撲通、撲通”的聲音仍然不絕於耳,那是我們在水潭邊上比賽打水漂呢!

重陽節對於我們來説,最有趣的還是“蹭飯”。重陽節裏,家家能幹的大嬸嫂子媳婦總是整出一桌好菜。中午拜拜後,晚上就可以動用那一桌的酒菜。我們一羣遊俠很快就摸清楚了哪家的什麼菜好吃。我們時常奔進東家的門,圍着小桌轉着,大聲問着:“東家大嬸,今天做什麼好吃的啊?”而眼睛呢,早就掉到了桌子上、碗碟裏了。東家大嬸還樂呵呵道:“小頑皮們,還吃呢!”邊説邊從廚房裏又端出一盤螃蟹。中秋剛過,北方的蟹正是肥碩之時,蟹肉肉質鮮美,蟹黃肥厚。我們眼前一亮,也顧不上拿筷子了,趕忙用手你爭我搶,一擁而上。桂花和着微風送來清香,桌上也有前年釀造的桂花酒,大人們總喜歡拿酒逗弄小孩,我卻是不喝的。吃完螃蟹,領頭的夥伴便一聲呼哨,此起彼伏的“謝謝大嬸!”之後,我們又閃到了西家。在西家正趕上羊肉面,羊肉肥嫩,湯汁醇厚,麪條香彈,別提有多美味了!大夥兒津津有味地品嚐着這家鄉的美食,老人們看着我們砸吧着嘴的樣子,都樂呵呵的!據説重陽節吃羊肉面,有孩子們快樂成長、長輩們長壽平安之意。每當回想起這兒時的重陽,總有一番別樣的滋味!

閉了眼,彷彿這一切的歡聲笑語、和和睦睦的景象就在昨日,彷彿就在眼前。每每想起,總能勾起我對她無盡的思念。家鄉,我想你了。

曾幾何時,我能再回到記憶中的家鄉啊?

每當我進入夢鄉,我看見你敞開那温暖的懷抱,看見你那佈滿皺紋的臉頰,聽見你那一聲聲親切的呼喚,再次投入到你那温暖而又熟悉的懷抱!你,就如我的母親一般,日日夜夜,無時不刻地牽掛着我。

重陽節的家鄉,我深情地牽掛!

鄉情為題的作文 篇3

  清明前夕,回了趟鄉下老家。適逢家兄家嫂皆不在家,他們到鄰村打工去了。據説,是因為工夫太緊,請不了假,沒辦法,只能由我這個常年在外的為父母掃墓了。

不常回家,見到鄉親們感到特別親切,鄉親們見到我也特別高興。在完成禮儀即將返城的時候,不少人來送我,有的還拿着土雞蛋和炒花生,讓我的心裏十分温暖。

第一個來送我的是元媽。我們地方上這樣在姓氏或名字的後面加一個“媽”字稱呼的,表明她是奶奶輩。元媽過去跟我們是鄰居,兩家共堂屋。並不是她的房屋發生了變化,而是我家的常住地點有過變遷。後來靠元媽的那一間半屋分給了家兄,家兄拆除重建,他便跟元媽成鄰居了。我很小的時候就熟悉元媽,清楚地記得,她經常同我母親邊做事邊拉家常。她身上有狐臭,而且氣味很濃。生活中一般人都討厭狐臭,不知道為什麼,我卻不排斥這種人體氣味,反倒覺得像一股濃濃的奶香。元媽的年紀比我母親要輕,但也輕不了太多,她依然健在,而我母親卻在地下長眠達十三年了。她待我向來不錯,我一回家,她便要與我談起昔日跟母親的交情,令人親切,也令人倍加思念母親。元媽的現任老伴桃公是三十多年前鄉政府一艘貨輪的駕駛員,在一次駕船去益陽送貨的路途發生了事故,被船的纜繩勒去了一隻腳掌,此後他靠假肢行走,一瘸一拐,就難免的了。幾年前,桃公因老年生活保障問題,曾來縣城找過我,我帶他找過相關領導,但終究效果不佳。但我幫他們跑腿的一份情他們卻記住了,且時時念叨着。這次回鄉,元媽送給了我一包土雞蛋和一包炒花生。自己母雞下的蛋數量有限,能讓你一同分享,已經是很客氣的了。

緊接着,元媽的兩個侄媳婦谷山嫂和又堂嫂也來了,她們分別拿着土雞蛋和乾紅辣椒。她們的輩份比我高,屬於嬸嬸輩,但血緣關係一旦出了五代,輩份就容易亂,所以我也就跟着旁人叫她們“嫂嫂”了。谷山嫂的小兒媳是岳陽人,因為跨行政區聯姻,結婚時需要雙方的綜治和計劃生育證明,為此我利用自己住縣城的便利,幫她出過面、辦過事。其實這不過是舉手之勞,卻讓她記憶在心。又堂嫂只搭過我一回便車。那時父親還在,一次我坐朋友的車回家看望他老人家,返城時,正好遇上又堂嫂要到縣婦幼保健院為她的外孫看病,理所當然就捎上了她,我中途下車,請朋友直接將她送到了醫院。這也讓她記着,再次來縣城時,她給我帶了好多農家罈子菜,可惜沒有找着我,害得她只好又帶了回去。

聽説我回來了,孩提時的`夥伴輝龍就立即趕了過來,並給我送來了幾斤早晨從資水河裏撈上來的魚。這種魚味道很鮮美,市場上一般是買不到的,往往是魚還沒有出網,要買的人就等在岸邊了,或者已提前幾天預約了,很俏的。但他對我説:今後只要你想吃魚,我就優先滿足你。我聽了很是感動。這少時結交的朋友,總凝聚着一種別樣的原生態情感。

鬆良是我的國小同學,幾年前從珠海回到家鄉,在羣眾的擁戴下當上了村支書,為村上修公路、改電網、接通自來水,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羣眾很滿意。他是村支書,我們的聯繫稍多一些,這次回家我本沒有打算驚動他,但我為父母掃墓時的鞭炮聲卻驚動了他,他打電話給正在墳山裏忙碌的我,説我忙完後一定要到他家去喝鐵觀音,最好是吃了中飯後再走。

我因有事急着返回,沒有去鬆良家,只在他家門前停了一下車,寥寥幾句打了聲招呼就匆匆忙忙走了。但他的那一番盛情卻被我帶進了城裏,細細品味。

大約有六七年時間了,我每年極少回鄉下老家。説實話,父母親去世後,用我們鄉里的話來講,是家裏的“總蔸根”(核心)沒有了,經常回去已沒了多大的實際意義,不過是平添一些冷清而已,因此我基本上只在每年清明掃墓時回老家一趟。但鄉親們如此熱情厚道,又讓我覺得還是應當常回家看看的。因為,那裏是我的根,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忘了根。

鄉情為題的作文 篇4

轉眼間一年即將過去.回首往年的點點滴滴讓我有太多的感觸.異鄉的我一直為自己的夢在努力着。新年將近思鄉更濃。不知何時窗外飄起了綿綿的細雨;午夜的風聲在敲打着我的窗櫺,思鄉的心猶如一粒浸透了的種子,無端地膨脹起來。

想想幾年前一個人隻身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曾一度認為自己過慣了朝八晚五的日子,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裏,故鄉的一切,已漸行漸遠。驀然回首,才發現那塵封於心底地芳香,自己就像放飛的風箏,無論身在何處的心靈之繩永遠栓在故鄉門前的梧桐樹上。

故鄉的一切都在我的記憶中閃爍。在我孤寂的心靈中思緒如魚在暢遊。一度沉湎於生活的失意,然而那山那水,那純樸的人家,故鄉的恆古不變的姿態,而我的靈魂早已遊離出去,透過千山萬水,迴歸了故里,正吃着母親親手給我包的餃子,那種感覺好踏實。

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點點滴滴可聚成一本厚厚的書,只有自己才能領悟其中每一字、一頁和一個標點的含義。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哪怕你是在努力着或是已成功,同樣都會面臨人生坎坎坷坷。那怕是深處困境,不要氣餒,要用一種積極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不要把他鄉生活當做煎熬,也不要把經歷當做流浪,我們要把它看做是人生旅途中歷練的`過程。

人生的舞台很大,要看自己如何去表演。讓自己明白理論與實踐的距離,什麼時候都要不斷學習,才能體會,當是消遣也罷,打發時間也好,只要生活的有目標,不要在乎別人的美酒咖啡,拋棄內心的埋怨和鬱悶,相信自己,這樣的平淡生活同樣有意義。

不知不覺中,天快亮了。

生活中因有夢而絢麗,自己永遠是最棒的,因為我一直在為奇蹟的出現準備着。

轉眼間一年即將過去.回首往年的點點滴滴讓我有太多的感觸.異鄉的我一直為自己的夢在努力着。新年將近思鄉更濃。不知何時窗外飄起了綿綿的細雨;午夜的風聲在敲打着我的窗櫺,思鄉的心猶如一粒浸透了的種子,無端地膨脹起來。

想想幾年前一個人隻身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曾一度認為自己過慣了朝八晚五的日子,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裏,故鄉的一切,已漸行漸遠。驀然回首,才發現那塵封於心底地芳香,自己就像放飛的風箏,無論身在何處的心靈之繩永遠栓在故鄉門前的梧桐樹上。

故鄉的一切都在我的記憶中閃爍。在我孤寂的心靈中思緒如魚在暢遊。一度沉湎於生活的失意,然而那山那水,那純樸的人家,故鄉的恆古不變的姿態,而我的靈魂早已遊離出去,透過千山萬水,迴歸了故里,正吃着母親親手給我包的餃子,那種感覺好踏實。

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點點滴滴可聚成一本厚厚的書,只有自己才能領悟其中每一字、一頁和一個標點的含義。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哪怕你是在努力着或是已成功,同樣都會面臨人生坎坎坷坷。那怕是深處困境,不要氣餒,要用一種積極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不要把他鄉生活當做煎熬,也不要把經歷當做流浪,我們要把它看做是人生旅途中歷練的過程。

人生的舞台很大,要看自己如何去表演。讓自己明白理論與實踐的距離,什麼時候都要不斷學習,才能體會,當是消遣也罷,打發時間也好,只要生活的有目標,不要在乎別人的美酒咖啡,拋棄內心的埋怨和鬱悶,相信自己,這樣的平淡生活同樣有意義。

不知不覺中,天快亮了。

生活中因有夢而絢麗,自己永遠是最棒的,因為我一直在為奇蹟的出現準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