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優)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作文1.89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活中的數學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優)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

早晨,媽媽想做五個燒餅給我們吃,可現在已經7點10分了,吃餅時間要10分鐘,7點半我要去讀英語,爸爸要上班,爺爺奶奶要去超市,因此媽媽要在7點20分做好餅。

媽媽説“一個鍋,最多隻能做兩個燒餅,每面要烙兩分鐘,正反面一起兩個餅就是4分鐘,另兩個餅一起烙又要4分鐘,最後烙一個餅,雖然是烙一個餅可正反面都要烙,還是要4分鐘,這樣5張餅需要4乘3等於12分鐘,這樣來不及了呀,怎麼辦?”

我跟媽媽説,媽媽來得及的,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烙好5張餅。媽媽説:“那是怎麼烙呢?”我説:“這樣烙,先一個鍋放第1、2個餅,正反面都烙完用4分鐘,再用2分鐘烙第3、4兩張餅的正面,烙完正面拿出第4張餅,先不要烙它的反面,再拿第5張餅的正面和第三張額反面一起烙2分鐘,這時候第三張餅烙好了,最後把剩下的第4張餅的反面和第5張餅的反面一起烙2分鐘就全部烙好了,總共花了4+2+2+2=10分鐘,正好烙完5張餅的時間是7點20分,大家都吃上了餅,也沒有耽誤事情。

媽媽説你怎麼會想到這個好方法的呀?我説:媽媽其實這個問題就是我們數學課堂上學過了烙餅問題,想不到它就在我們身邊。媽媽高興地笑了,她又問:“那你説烙7張餅最快需要多少時間呢?”“很容易呀,原理很簡單,每次烙餅可以烙兩張,就是相當於有兩個位子,每次不要讓這兩個位子空着就是最節省時間,7張餅就2乘以7等於14分鐘。如果是9張餅就是2乘以9等於18分鐘,N張餅需要最少2乘以N的時間。”媽媽聽完後誇我説:你真會學以致用呀!

原來數學就是來源於生活,學好數學就是為了能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我今後還要更努力學好數學,發現生活中的'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2

週末,爸爸開車帶芳芳去鄉下叔叔家玩兒。

一路上,芳芳不停地問道:“爸爸,還有多久才到叔叔家呀?”“還早呢!”爸爸説。。“你快告訴我呀!”芳芳急了。“還是老規矩,我出題,你來計算。我的車速大約是每小時90千米,從我們家到叔叔家大約有280千米。你算算我們3小時能不能到叔叔家?”

“不能。”

“你是怎樣算的?”説來聽聽!”

“用28090=3(小時)……10(千米)。一共是3小時,還餘下10千米呢!”

“你還有別的方法嗎?”爸爸問。

“別的方法?”芳芳自言自語道。突然,芳芳高興地説:“有辦法了,用90*3=270(千米),從我們家到叔叔家大約有280千米,這樣算的話,還餘下10千米,也不能到叔叔家。我們已經走了很長時間了,還有多久才能到叔叔家啊?”

“我們大約行了88千米,你自己算算大約還需要多長時間吧!”爸爸又補充了一句,“最好能想出多種方法。”

“第一種,車速大約是每小時90千米,已經行了88千米,也就是説差不多1小時。第二種,用280-88=192(千米)。192\90=2(小時)……12(千米)。”爸爸聽了點點頭,表示同意。

這次的`旅途給芳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懂得了數學來源於生活,要聯繫生活實際才能學好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3

星期天,媽媽帶我和表弟去超市購物,我們高興極了,跟着媽媽很快到了超市。

超市裏的商品可真多啊!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我們分別挑選了幾樣自己最喜歡吃的食品,等待結賬。這時,媽媽問:“郭獲嘉,有個問題我要考考你們,看誰是最善於思考的孩子。”我和弟弟馬上來了精神,豎起耳朵認真聽媽媽的問題。“你前面有5個人,後面有6個人,共多少人?”“12人!”還沒待我開口,表弟已經搶先説出了答案,我氣餒地低下了頭。媽媽笑着説:“彆着急嘛!等結完帳我再好好考你們!”

結完帳剛到家,我們就把巧克力打開,分給奶奶、爸爸、媽媽每人各一塊後,便迫不及待地吃起來。媽媽説:“小饞蟲們,問題來了!一盒巧克力,橫着數有6塊,豎着數有5塊,這一盒共有多少塊巧克力?”一年級的弟弟伸出手指頭一個一個地數起來。我想:這不剛好可以用到我們最近才學習過的乘法嗎?五六三十啊!“30!”我大聲説出了答案,全家人都向我投來了讚許的目光。表弟佩服地説:“哥哥,你好厲害!怎麼那麼快就算出答案啦?我還在發愁手指頭不夠用呢?”聽到他可愛的.話語,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媽媽接着説:“現在奶奶、爸爸、媽媽各吃了1塊,你和弟弟各吃了2塊,還剩多少塊?”“30-3-2×2=23(塊)!”我不假思索説出了答案。媽媽説:“對!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數學!數學看似只出現在課本里,其實它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哦!”我和弟弟都連連點頭。

這一天,我們既品嚐到了食物的美味,又鞏固了才學習過的知識。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4

新學期我們就要學習圓柱體的體積了,經過預習後我知道了:圓柱體可以轉化為長方體,我很好奇,於是我也想照着書上的樣子親自嘗試一下。

我跑進廚房,用我的火眼金睛仔細搜索我想要的材料,發現了媽媽昨天買回來的一個土豆挺像圓柱體的,我立刻拿出小刀,興致勃勃地做起實驗來。我先將土豆切成標準一點的圓柱體形狀,然後左手摁住圓形的面,右手用刀將它垂直切成了許多條,一正一反地拼起來,我認為肯定能拼成一個規規矩矩的長方體,但事與願違,拼成的東西與長方體一點兒也不像,而是像一條參差不齊的大波浪。我皺起了眉頭,看着拼成的東西,想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大波浪”看着我,得意洋洋的,彷彿在對我説:“你真笨,連這都不會!”我不由得怒火中燒,暗暗發誓,一定要搞定它。我又看了一下書,恍然大悟:書上是平均分的,我是隨意亂分的。於是我又拿出一個土豆做了起來,這次更加小心翼翼了。不一會兒一個完美的長方體就出現在面前,我高興地叫起來:“哦耶!我成功了!”

通過仔細觀察,我發現拼成的長方體的高等於圓柱體的高,拼成的'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體的底面積。因為長方體的體積等於長方體的底面積乘高,所以圓柱的體積也可以用底面積乘高來計算。發現這個祕密後,我喜笑顏開,哼起了歡樂的小曲兒!原來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5

最近,我校開展了“探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活動。經過反覆思考,我發現這樣一個數學問題:怎樣才能算出一個不規則的茶壺能裝水多少毫升? 茶壺的形狀是不規則的,不好直接利用公式來計算它的容積,但我們可以將茶壺中裝滿水,再將水倒入一個規則的量杯中,這樣,茶壺的容積不就可以利用公式計算出來了嗎。

首先,我找來一個不規則的茶壺,將其倒滿水;再將水滴水不漏地倒入一個規則的長8cm,寬5cm的長方體量杯中;然後,我再量出量杯中的水高,是16.5cm;最後,利用求長方體體積的公式便求出了這個不規則茶壺的容積了:8×5×16.5=660(立方厘米),合660毫升,也就是這個茶壺能裝水660毫升。

這個問題,我還想出了另一個解決的方法:我們可以先稱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多少千克,再稱出裝滿水後的茶壺中水的重量,這樣,同樣可以算出不規則茶壺能裝水多少毫升。 我先稱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1千克,然後我又稱出裝滿水的`茶壺重0.895千克,空茶壺重0.238千克;用0.895-0.238=0.657(千克),就是裝滿水後的茶壺中水的重量。0.657÷1=0.657(立方分米),合657毫升,也就是這個茶壺能裝水657毫升。

沒想到這兩種方法的誤差這麼小,我想這兩種算法都是可行的吧。

通過這次實驗,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竟這麼有意思。讓我們在探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掌握更多有益的知識。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6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媽媽起了個早,忙着買菜剁餡兒包餛飩。

媽媽包好了,把餛飩擺在了餐盤上。媽媽問我:“現在我們包了幾個餛飩了呀?”正當我準備一個一個數的時候,媽媽阻止了我:“你們已經學習了乘除法,得用上新方法哦!”我看了一下,媽媽一共包了五行,每行九個,五九四十五。我對媽媽説:“這太簡單了,是四十五個。”此時,媽媽又包好了六個擺在了餐盤上,問我:“現在是幾個了?”我大聲的説:“再加六個,是六十一個,媽媽,這個也很簡單。”媽媽笑着説:“對呀,這就是生活中的數學,數學應用到生活中,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簡便起來。”

媽媽一邊包,我一邊數,不知不覺,媽媽已經包好了100個餛飩。這時,媽媽問我:“每個人吃十個餛飩,可以分幾碗呢?”我不假思索的回答:“十碗!”媽媽又説:“現在家裏有九個人,該怎麼分呢?”這下子可把我難住了,我拿出紙筆算了起來。100除以9,得11餘2。我對媽媽説:“是11碗,還多了兩個餛飩。”“那還多的兩個餛飩該怎麼分呢?”媽媽又問我。我想了想説:“還有兩個就給媽媽吃吧,媽媽包餛飩辛苦啦,應該多吃點!”媽媽開心的.笑了,直誇我是個愛動腦筋又孝順的好孩子。

生活中的數學可真有意思,我們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7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而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數學問題,並因此發生一些與數學有關的故事。而我今天要講的有關數學的故事則起源於數學練習捲上的一道解決問題的其中一道小題。這道題和它的那道小題是這樣的:

師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師傅獨做需要10天完成,徒弟獨做比師傅多做5天才能完成,現在兩人合作了4天,已經完成了240個零件。

(1)兩人合作幾天能夠完工?

這道題的小題看上去十分簡單,可是我卻對其中的一個詞產生了誤解,這個詞就是“完工”。我一開始認為“完工”就是在原有一些已做部分的情況下做完剩下的,便毫不猶豫地用我的筆在上面用兩人合作四天後剩餘的工作量除以師徒二人的工作效率之和。最後求出來了答案,是2。

然而當我回過頭來檢查練習卷時,我又突然認為“兩人合作幾天能夠完工”是和“現在兩人合作4天”無關的,應該是要用工作總量除以師徒二人的工作效率之和。我內心在糾結着:這道題的意思究竟是讓我求師傅和徒弟合作做完剩下的工作量所用的天數還是讓我求師傅和徒弟合作做完工作總量所要用的`天數?如果是第一種解釋就不太合理;但是如果是第二種解釋,那麼“現在兩人合作了4天”只是為了第二小題而設置的條件嗎?

就在我的思索中,時間不知不覺地溜走了。當我看到手機上顯示的時間時,我便立馬下定決心,認可了第一種理解,並沒有改它。我的理由就是:“完工”應該是指做了一部分後再把工作完成。然而,第二天,我才發現:我的第一種理解並不正確。

沒想到一道簡單的題竟然被我複雜化了!這就是我要講的有關數學的故事。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8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很多椅子的腿設計成三角形結構就是運用了數學中的“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點原理,還有自行車停放支架也是這個原理。

記得在上興趣班的時候,我就運用了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做了一次很成功的實踐。那次,老師佈置了一個讓我們手工製作小玩具的任務,我苦惱的是動手能力不強,但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做一個我並不太瞭解但覺得非常有趣的紙皮小貨車玩具。

我找來一大一小兩個小紙箱做成車頭和車身,但因為紙箱的顏色雜亂無章,不符合我的玩具設計,所以決定用心愛的彩紙給我的玩具小貨車貼上一層漂亮的“外套”裝飾。這時就需要計算玩具小貨車貼紙部分的表面積了,要怎麼算呢?首先把正方體車頭部分的稜長量出來,用尺子測量後稜長為8釐米,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是:稜長×稜長×6,所以它的.表面積是:8×8×5,為什麼是乘以5呢?因為車頭部分有一個面是粘在車身上的,並不用計算在內,你想到這點了嗎?

接下來算車身的表面積了,車身的長、寬、高分別是15釐米、10釐米、6釐米。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是:(長×寬+長×高+寬×高)×2,所以車身的表面積就是:(15×10+15×6+10×6)×2,這樣算出來的表面積再減去一面車頭的面積就是需要貼紙部分的表面積了。

現在需要貼紙部分的表面積有了,接下來就按需把彩紙剪下貼上去就行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彩紙一面一面地貼上去。貼好之後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滿意,原來我的手工製作能力也不算太差嘛!第二天課堂上當把我的“作品”展示的時候,老師還給我投來了讚許的目光呢,我心裏樂開花了。

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太實用了。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9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通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合適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真理。 數學屬性是任何事物的可量度屬性,即數學屬性是事物最基本的屬性。可量度屬性的存在與參數無關,但其結果卻取決於參數的選擇。例如:時間,不管用年、月、日還是用時、分、秒來量度;空間,不管用米、微米還是用英寸、光年來量度,它們的可量度屬性永遠存在,但結果的準確性與這些參照系數有關。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簡單地説,是研究數和形的科學。

由於生活和勞動上的需求,即使是最原始的民族,也知道簡單的計數,並由用手指或實物計數發展到用數字計數。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總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塊。其基本概念的'精煉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內便可觀見。從那時開始,其發展便持續不斷地有小幅的進展,直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因著和新科學發現相作用而生成的數學革新導致了知識的加速,直至今日。 今日,數學被使用在世界上不同的領域上,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數學對這些領域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導致全新學科的發展。數學家亦研究沒有任何實際應用價值的純數學,即使其應用常會在之後被發現。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0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説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月之繁,無處不用到數學”特別是二一世紀的今天,數學的應用更是無所不在。

今天難得的假期,興趣班放假,我便拉着老爸老媽去逛街。其實説是逛街,還不如説是幫我買書呢!

老爸老媽也識破了我的心思,便説:“買書可以,但是你要算出書打折後的價錢,怎麼樣,可以嗎?”我爽快的答應了。

第一本要買的是《伊索寓言》,這本書的價錢是10元,但因為是假期,所以打9折,應該乘0.9,可我還沒學過怎樣用有小數點的`數字做乘法,便想用簡便的計算。“哦,有了,可以把0。9看作1,那麼10x1=10,10分之一是10÷10=1再用10——1=9(元)哈哈,我算出來了!”老爸笑了笑,説:“那如果一本書是20元呢?”對呀,如果不是整數,那不就不好算了嗎?於是,我又冥思苦想起來。:“咦,我知道了!”可以把0.9擴大10倍,也就是9,再用9x20=180既然我們算的時候擴大了10倍,那麼現在就要縮小10倍也就是180÷10=18(元)

於是,我便滿懷信心地説給老爸聽,這次,老爸露出了讚揚的笑容!我也得到了我想要的書。

這讓我真正明白了華羅庚的那句名言,我想:隨着年級的升高,一定要懂得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課堂中所學的內容,才能進一步提高成績呀!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1

空氣無處不在,同時沒有味道,但我們卻缺它不可。數學亦是如此。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説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化工之巧,地球之便,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當我們呱呱落地開始,數學就圍繞在我們身邊。滿月,百天,週歲………年齡增加的計數。長大一些,開始接受數學的系統教育,學習數數、加減乘除的運算。

買菜時,給錢又找錢是數學;剪紙時,紙的大小和麪積是數學;吃飯時,把食物平均分配給每個人是數學。記得第一次一個人去菜市場買菜時,一邊挑着自己和父母愛吃的菜,一邊用心地算着賬,最後一筆錢也沒有找錯。還有第一次去超市,我精打細算,換回了好多吃的和日用品。

運用數學,一些麻煩總可以化繁為簡、迎刃而解。在學象時,如何表述走棋?大家將棋盤上的線標上數字後,就可以用“跑二平五”、“車三平四”這種簡單的棋譜,很完整地描述一盤棋,正是因為有了棋譜才有了盲棋。

數學就像是埋藏在地下的寶藏,需要我們去慢慢地挖掘,要學好數學,就要嚴謹踏實,勇於嘗試。在學習中,我一遇到困難,就會從題目中挖掘隱含條件,如年、月、日中的時間、三角形內角和等概念,從中尋找解題思路。當我學會使用後,就會驚喜地發現,我又掌握了一種技能,就會興致勃勃地去發掘下一個謎題並迫不及待地想解開它。

數學無時無處不存在,我們將數學使用在生活中,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老師將數學和工作聯繫在一起,為他們圓滿完成工作提供了保障;科學家將數學和科學結合起來,為我們的`科技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偉大貢獻。

數學如同空氣,沒有味道,卻是我們學習、生活、工作和發展科技不可缺少的重要存在。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2

大年七年級,我和媽媽、爸爸一起去外婆家。外婆家離南京比較遠,開車要好幾個小時。其實我心裏一直有個疑問,外婆家離我南京的家到底有多遠呢?

我問媽媽:“媽媽,我想知道外婆家有多遠呀?”

“用你四年級學習的兩位數以上的乘法,可以計算出南京家到外婆家的公里數了。”媽媽回答。

“要怎麼算呢?我知道大概要開3小時,是不是找到爸爸每小時開車的速度就可以算出來了?”

媽媽摸了一下我的`頭,微笑着説。“是的,按照以往爸爸開車的情況,大年七年級高速上沒有什麼人,車速可以開到平均100公里每小時,在高速上行駛的時間差不多是2小時;剩下的1小時,平均速度在45公里每小時左右。”

我興奮地扒拉着手指開始算:“2*100=200,加1*45=45,合起來是245。哈哈,我算出來了,距離是245公里。”

“你們不知道吧,我出發的時候記了車輛的里程數,等到了你外婆家再看一下最新的里程數,用最新的里程數減去我們出發時的里程數,就可以得到南京家到外婆家的準確距離了,到時候看看你估算的準不準。”這時一直在認真開車的爸爸説道。

我爽快地答應了:“沒問題。”

一路暢通無阻,3個小時零5分鐘我們到了外婆家,我迫不及待地用里程錶計算行程,得到的公里數是243公里,與我和媽媽估算的245公里基本一致,我開心地蹦了起來:“耶!耶!耶!”。

一下子學會了兩種計算距離的方法,又解開了心裏盤旋好久的疑惑,我心裏別提有多開心了。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3

數學是一門學科,以前我一直認為,只有公式算式才會是數學,後來我發現,我錯了,其實生活中也存在着數學的“影子”,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

現在正在換季,秋天已經快過去了,冬天到了,我發現家裏沒有羽絨衫了,媽媽就決定帶我去買衣服。我們來到了商場門口,只見外面掛着一個牌子“換季大甩賣,滿300送100,滿600送300,滿1000送500,快來搶購吧!”我看了開心極了,心想:“正好給我們趕上了,真是太棒了!”我和媽媽走進了商場,過了一會,媽媽就看到了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她很喜歡就把它買了下來,這件衣服正好600元,我呢也買了兩件衣服,用去了300元,後來我又買了一雙運動鞋,正好是100元,這時媽媽問我:“我來考考你!你説説看如果我再買一雙250元的運動鞋,怎樣用劵最實惠?而且這個劵是不找錢的,你要用250元,給商場500元的卷,他是不會找你錢的哦!”我仔細想了想:“滿300送100,滿600送300,滿1000送500,250元更接近300,所以用三百元比較划算!”我立刻説道:“用300劵比較划算!”媽媽説:“恩!對了,遇到這種問題,應該考慮周全,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一遍,這樣才可以做對題目!”我點了點頭。

原來生活中也會用到數學,學好數學就可以省很多的事情,更加方便!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4

在我們五彩斑斕的生活中存在着一門迷一樣的學科——數學。數學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學不好國小數學也會引來不少笑話,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下生活中的數學這篇日記吧!就拿我兩年前發生的一件事來説吧!

那天,我起得早,媽媽讓我幫她到樓下去買些早點,説完我就帶着五元錢下樓了。來到樓下,買了早點,就付了錢。老闆説:“這些總共是二元五角,我找你二元五角。”説完,就把錢交給了我,我見了,連忙説:“不對不對!你少給了我一元,應該找我三元五角才對呀!”老闆聽了,傻了眼,猶豫了一會兒,對我説:“小朋友,是你算錯了,就是找你二元五角呀!”我一聽,急得爭了起來:“叔叔,是您算錯了,明明就是三元五角嘛!”一旁的老闆娘見了,用一口帶有生氣的方言,對我叫道:“瞧這孩子,年紀不小了,怎麼連最基本的算術都不會!”在那兒吃飯的人聽了都“哈哈哈”地笑了起來,我看了看,難過地跑回家,把事情的前因後果都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聽了,也笑得前俯後仰,我生氣地説:“連你們都笑我!”爸爸連忙解釋道:“不是我們愛笑你,這是因為你沒理解,沒去思考數學中的‘元角分’。那我問你兩張五角等於多少。”

“一元。”“那兩張二元等於多少?”“當然是四元嘍!”最後,我終於在爸爸的.解釋中明白了自己的不認真。從此我再也沒犯過同樣的錯誤。這個笑話,我都不會忘記,它給我一個教訓,永遠印在我的腦海裏。

描寫生活中的數學是不是對同學們有幫助呢?希望同學們認真閲讀,祝大家學業有成!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5

星期六,我和媽媽來到了外婆家,看到了外婆家養的兩隻小狗,它們都非常可愛。一隻長得胖嘟嘟的,像個圓滾滾的小球,灰色的皮毛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另一隻則長得小巧玲瓏,渾身潔白如玉,就像穿了一件雪白的外衣,依偎在狗媽媽的懷裏,太温馨了!根據出生的`時間和顏色,外婆還分別給它們取了名字,老大叫灰灰,老二叫小白。一到“狗屋”旁,我就被活潑機靈的小狗們吸引住了,外婆不知不覺的已經來到我的身邊。外婆説:“小晴呀,你已經上到四年級了,今天外婆就考你個問題,看你能不能答出來?”“小case!”我自信地回答。

外公指着小狗説:“這兩隻小狗的出生日期非常有趣,老大和老二出生在相鄰月份的1號,這兩個1號分別是星期三和星期四,你知道是哪兩個月的1號嗎?”乍一聽,這個問題挺難的,但不服輸的我還是積極動起腦來,於是不由自主地就聯想起三年級時學過的年月日知識:由相鄰兩個月的1號是星期幾,如果只差一天,説明第一個月的天數除以7餘1天,哪個月的天數是這樣的呢?哦,有了,29除以7餘1天,一年中只有二月份有可能出現29天,由此可以斷定老大、老二分別出生在二月、三月的1號。我把想法告訴了外婆,外婆高興地直誇我真聰明,我調皮的説了一句:“so easy!”那兩隻小狗好像也為我猜出了它們的生日,而歡快地跳來跳去呢!

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善於動腦,你就會覺得自己好像身處在數學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