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我學會了閲讀作文範文

作文2W

顏真卿曾經説過: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這句話告訴我們要讀書,如果年輕時不讀書,那老了連後悔也來不及。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我學會了閲讀作文範文,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我學會了閲讀作文範文

  我學會了閲讀作文1

小時候,我愛看書,是因為書中有五顏六色的圖片,漂亮極了;讀幼兒園的時候,我愛看書,是因為書中有稀奇古怪的故事,有趣極了;現在讀國小了,我依然酷愛看書,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書中的什麼緊緊地吸引了我?

有一次造句,我為了完成任務,三言兩語,草草了事,結果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後來,在老媽的指導下,我用上了語文課學到的有用的詞語,頓時使句子變得既生動又形象。從此,我懂得了:原來書中的優美的語言具有那麼大的魅力。

前不久的一次作文比賽,我用上了吃奶的勁兒,寫出了一篇自我感覺很不錯的文章,喜滋滋的拿去給媽媽看,結果她搖搖頭還是不滿意。她讓我把文章最精彩的一個片段放到開頭去寫,説起來奇怪,就是這麼一個簡簡單單的改變,卻使我的文章彷彿被注入了魔力,立即變得與眾不同了。於是,我明白了:原來書籍的魅力還是來自於它的巧妙構思。

以前,在學習上總有一種怕吃苦的思想,總希望不付出努力就能收穫好成績。可是,當我讀了《寶葫蘆的祕密》以後,小主人公王葆的遭遇深深的刺激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道理。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了不勞而獲的想法,而是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我明白了:原來書籍最大的魅力來自於他所藴含的深刻道理。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書的吸引力是什麼?我更明白了,要讓書本作為我最忠心的朋友,陪伴我的終身。

  我學會了閲讀作文2

有一天,我坐在陽台上背一篇課文,死記硬背,怎麼也背不下。這時爸爸告訴我,“讀書有三道,心、眼、口都要用上,你這樣背是記不住的”。從此,我懂得了讀書的方法。

説起讀書,大家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讀書誰都會,怎麼還用學呢?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書到用時方恨少”,這是幾句關於書的諺語,説明了讀書的重要性。讀書的時候首先要想清楚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是感謝別人的`?還是懷念誰的?其次,要看作者用了哪些好詞好句,並把它們記錄下來。讀完一篇故事後,要把故事的簡介寫下來,想想我得到了哪些啟發,再寫一篇和它相似的故事。

如:《亡羊補牢》這篇故事,它是教育我們知錯就改的,好詞如:後悔、結結實實、勸説……好句子如: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等等。內容簡介是:有個人家裏丟了一隻羊,是因為羊圈爛了個窟窿,狼把樣叼走了,街坊勸他他不聽,第二天又丟了一隻,他接受了街坊的勸告,於是把羊圈修好了,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別人的勸告,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讓我們用這種方法讀書吧!相信自己也會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大作家。

  我學會了閲讀作文3

大文豪高爾基曾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銻;書是人類知識的源泉。的確,讀好書好報對我們的學習`工作有莫大的幫助。但是,選擇好書固然重要,掌握讀書的方法同樣重要。

《讀與思》文中寫到:清代作家袁枚説:“蠶食桑,而吐者死,非桑也;蜂採花而釀者蜜也,非花也。”袁枚的這番話旨在説明:“讀書要經過思考不可以不求甚解,還要有自己的創新的解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收穫。”有些同學讀書經常只是讀懂他裏面藴含着的意思或道理。

在文中所舉的例子裏也可以體會的到。我國東晉著名思想家,醫藥家和製藥家葛洪,年幼時因家貧而廢讀,故開始讀書時認識膚淺,“大義多所不通”,但他並未淺嘗輒止,而是隊所讀之書暗中背頌,逐步進行加深理解,仔細揣摩體會,最後終於達到“博聞深洽,江左絕倫”的境界。我有一個朋友,雖説他屋裏有非常多的書,他都看過,但他只是粗粗地流覽一遍。他的書固然多,收益卻很少。這樣看書,我寧願用看十本書的功夫來細讀一本書。

著名的作家老舍不願死記硬背內容,因為他不想成為一本供人查閲的字典。有些人卻恰恰相反,讀的書雖然多,但在頭腦中是沒有經過思考的,不能發揮作用。這是應為他們不能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概括,不能靈活地運用到生活當中去。

南宋大膽家朱熹書説;“讀書之法,讀了一遍,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讀一遍。讀者,所以助其思量,常叫此心在上面流轉,諾只口讀,心裏不思量,無論如何也記不仔細。”這樣朱熹在領會意思的基礎上,才能把感性內容上升到理性階段,把他人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

且是僅僅限於這一步,還是不夠的,還應該有自己的創解。“行成於思,毀於隋。”對古人思想知道的再深入也能做出翻譯,能有自己創新的見解才是真正目的。善於思考者巴斯德説:“在觀察的領域中,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思想準備的人。”

同學們,掌握了正確的讀書方法,用這些方法讀好書好報,你會獲得更多的益處,希望你能在書的海洋裏盡情遨遊。

標籤:範文 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