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我家端午節的故事作文四篇

作文1.21W

我家端午節的故事作文

我家端午節的故事作文四篇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是因為可以吃上好吃的粽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説,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就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簡把米裝起來投入江中,可是這些被蛟龍偷吃了,後來人們知道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稱為長命縷。名字要插“五端”: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色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有用雄黃酒在兒童的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習俗,還有做粽子的方法很有趣。

端午節的那一天,我早早的起牀,就看見媽媽在廚房裏做粽子,每個粽子都是三角體的,而且還是肉餡的,每個粽子看起來都很誘人,我饒有興趣也參加包粽子的活動中。我學着媽媽的模樣拿出包粽子的粽葉,在粽葉上加點糯米,糯米里也塞了點肉,然後把粽葉一片一片地把它包住,再後,就用繩子把粽子打個結。雖然技術是很差,不像媽媽那樣心靈手巧做出的粽子,包的很好,糯米也沒有掉出來,簡直和我做出來的粽子,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我不放棄,我繼續做,連做十幾個的時候,我的技術越來越好,包的粽子也快比上媽媽了,就這樣,我和媽媽做了20多個,有十幾個送人了,還有十幾個就都給自己吃了。而我也偷偷收藏了幾個,為的就是把粽子投進河中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而我也最喜歡端午節,因為我敬佩屈原。

我家端午節的故事作文二

在每一年的節日中除了春節,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因為在這一天我不僅可以吃到香香甜甜的粽子,而且還能親自動手包一包粽子。

説到端午節,我先來跟大家講一講端午節的來歷吧。這一天,人們為了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因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給皇帝提個意見,皇帝聽了,怎麼也不同意他的意見,他就很生氣,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他走到江邊,投江入死。人們在這一天,就划着船在河面上尋找屈原的屍體,可是,怎麼也找不到屈原的屍體。就把包好的粽子一個一個的投進江河裏,不讓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讓魚蝦把粽子吃飽,就不會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所以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有賽龍舟,包粽子的習慣,就延續下來,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

今年的端午節,我也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綠豆、肉等做餡,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粽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粽葉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奶奶告訴我,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在想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經過千辛萬苦,我的粽子總算包好了。放到鍋裏煮的時候,我不停地打開蓋子,嘴裏還念着“好了沒有、好了沒有。”把家裏人逗得哈哈大笑。終於粽子出鍋了,我狼吞虎嚥的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想:我的粽子雖然難看,但太好吃了!

這真是難忘的端午節呀!

我家端午節的故事作文三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必做的事。

在鄉下,端午節的前幾天,婦女們便成羣結隊的去採箬葉,採回來的箬葉洗淨後,平整地鋪在竹篾上,待曬乾後,整整齊齊的收起,用細白線將其捆成一疊疊,一部分自己家用來包粽子,另一部分則拿到集市上去賣,補貼家用;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開始準備包粽子,淘糯米,備餡料,各家都有自家獨特的餡,有火腿,有紅豆,有紅糖,有花生,琳琅滿目。包粽子一般都是婦女來包,因為婦女心靈手巧,包出來的粽子也就精巧,小孩子好奇,總喜歡來湊個熱鬧,插上一手,不過常常因為笨手笨腳,被婦女嬉笑着驅趕開,孩子們又嘻嘻哈哈地去打鬧。端午節這一天,一些家庭會在家門前,掛上艾草,祈求平安,但最重要的還是吃粽子,前一天包好的`粽子被連成一串放入沸水滾滾的鍋中,小孩子嗅着香味而來,揭開鍋蓋,向裏邊望,大人此時就走過來,把小孩子拉到身邊坐下,讓他們慢慢等,小孩子總待不住,迫不及待地去看。

在城市,吃粽子依舊是最重要的事情,對於一些家庭包粽子卻不屬於其中。城裏人直接到超市買包好的粽子,只用煮就可以完事。吃粽子也只是解一下饞,應付一下高高興興過節的小孩子。但煮的過程依舊讓人期待,嗅着香味,坐在電腦前垂涎三尺,眼珠盯着屏幕,心卻早已飛到鍋中去了。

外婆一直是家中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一把手,包粽子的手藝也是另人讚不絕口的,家中的粽子都出自外婆之手。準備好材料,外婆開始包粽子。

一片粽葉,寬大墨綠,味道清幽,在外婆手中被捲成圓錐形,圓錐形的尖底不能漏,再盛入已經與火腿拌勻的糯米,一片墨綠的粽葉包住紅白餡料,封好圓錐形的底,最後用棕櫚葉一圈又一圈紮緊。一個有四個小角的尖頭粽子就包好了。一片片粽葉在外婆手中翻飛,糯米餡爭先恐後地跳人葉中,棕櫚葉飛快奔跑着,外婆如變戲法般變出一個又一個的粽子。

我把五個粽子劃為一家,連成一串,放入沸水翻騰的鍋中。然後坐在旁邊,聽着水的咕嘟聲,嗅着粽葉的撲鼻清香,閉上眼睛,唾津潛溢,飛流直下三千尺。

我最喜愛的粽子餡還是純糯米。用剪刀剪去棕櫚葉,剝開粽葉,香氣四溢,忍不住大大地咬一口,咬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糯米的爽滑和彈牙。要是再沾上蜂蜜就更完美了,滿口香甜。

端午節,粽子情結。

我家端午節的故事作文四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中國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小孩子手腳上還要扣五彩線。這些都是紀念屈原和驅邪的必要。早晨取龍鬚水——因為傳説五月五日是龍的生日,這一天龍抬頭噴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們在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溝、水溝、溪河取水,置於自家水缸裏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葉在門上——因為艾葉能僻邪,這一天插艾葉在門上能保平安。上山採青草——因為這一天是龍抬頭噴發龍鬚水於大地青草的時間,人們上山採一些草藥,像天冬、麥冬、金銀花、山葡萄等來家備用,都比往日來的有價值。另者上山採青草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氣也十分有意義。

賽龍舟——來自對屈原的懷念。沿江水鄉在端午節前後組織龍舟競賽。今天,外婆來我們家包粽子。我學着外婆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着外婆的樣子折出一小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在塞上一個大蜜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一點也看不出來裏面還有一個大蜜棗。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了,心想:包粽子那麼簡單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氣的我臉紅的像一個西紅柿。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關鍵時刻外婆替我“解了圍”把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裏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了。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放心的交給了外婆。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的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藴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