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讀後感的作文7篇

作文2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讀後感的作文7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神祕島》是儒勒·凡爾納著名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另外兩部分別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 《海底兩萬裏》。在這部小説中,他花了大量的筆墨敍述了前兩部小説未能敍述完的故事情節,讓三部小説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神祕島》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講述了工程師史密斯、通訊記者史佩萊、水手潘克洛夫、史密斯的僕人納布、好學上進的少年赫伯特這五個人北方人被圍困在南軍城中,他們利用氫氣球逃跑,流落荒島並自力更生的故事。五個人在史密斯的帶領下,利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了幸福的生活。在林肯島上,他們充分利用科學知識來求生存。他們用海豹皮來之主風機,用海豹脂肪來製造蠟燭,用落潮的水流運輸木材,他們還馴化了猩猩傑普,挽救了“野人”艾爾通。

林肯島上的一切都讓人十分好奇,我好奇石窟、納布港、吉丁角、聯合灣、華盛頓灣、富蘭克林山、格蘭特湖、盤蛇半角、爬蟲角、鯊魚灣是怎麼形成的?還有南鄂角、北鄂角、爪角、慈悲河、安全島、眺望崗、遠西森林、花崗石宮、達卡洞、紅河、甘油河這些都是什麼樣的?讓人隨之嚮往。

可惜,他們一向依賴生存的林肯島在一次不可阻擋的火山爆發中灰飛煙滅。他們開墾了這個荒島,熱愛這片土地,還想使這裏變得更加繁榮。但是,無數的心血都白耗了……

雖然林肯島不存在了,但是他們所體現出的品格,包括毅力、團結、善良、忠誠和智慧都是我們要學習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暑假終於到來了,媽媽給我買了好幾本我十分喜歡看的沈石溪的動物系列叢書。 《瘋羊血頂兒》這本書是沈石溪寫的所有動物書中的一本。我還讀過他的許多書,如:《狼王夢》、《駱駝王子》、《鳥奴》、《黑熊舞蹈家》、《斑羚飛渡》等等十幾本呢。

這本書講的是:有一隻盤羊叫血頂兒,它的母親猴戲在生它的時候,被一隻母狼盯上了,結果被母狼吃了,它的最後一口血噴在了血頂兒的額頭上。它的名字由此而來。雖然血頂兒經過風吹日曬,頭上的血早已經幹了,可是它認為那團血永遠不會幹,它要替母親報仇。它每天都要把頭上的角磨尖,好去對抗那隻母狼,最終它的努力沒有白費,它的角變的又尖又長,它的身體練得強壯有力。有一天,它終於看到了那隻母狼,就撲上去與那隻母狼發生了激烈的對抗,最後那隻母狼體力不支,落荒而逃。 這本書帶給了我很多動物知識,讓我重新認識了神祕的大森林,重新認識了許多可愛的動物。當我每天拿起書的時候,我總會非常期待裏面又會有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又會有許許多多機靈、勇敢的小動物出現。只要一看起來就會忘記時間,忘記所有,彷彿我也穿越到了那片大森林裏,與那些動物們打鬧、嬉戲、戰鬥……

我很欣賞作者的寫作手法,比喻、擬人、誇張的各種修辭手法被作者運用的遊刃有餘,恰到好處。令人身臨其境,愛不釋手。我也很崇拜作者的寫作精神,這套叢書耗費了作者十幾年的光陰,在雲南與動物為友,與各種動物一同生活,才能有五百萬字生動的文字躍然紙上。 其實動物與人類一樣,都是大自然的生物,本應該和諧共處,讓我們停止殺戮,愛護動物。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作為新進企業的員工,我剛經歷了從學生向職工的轉變,而通過閲讀了這本《喚醒心中的巨人》,我瞭解了踏上社會後不同於學校的一些處事方式,同時也學到了怎樣才能使我們更好的工作。把這些書中的理論與現在理貨員的工作相結合,我有了很多收穫。

這本書共分為二十六章,每一章都講述一個通向成功的方法。結合我們理貨工作,我覺得最能帶給我們啟發的是以下兩個章節的內容:

人生之夢

我們每個人都心中有夢,有的人希望能過着高品質的人生,有的人則希望能改造這個社會,然而因為生活中的諸多挫折和日常瑣碎,許多人的夢就此縮水,甚至再也提不起勁想去實現。各位可知道,當沒有了夢想,人生也就註定了永遠不會成為贏家。有了夢想,我們才談得上人生,沒有了夢想,我們僅僅是活着而已。

我們的人生中可能會充滿許多夢想,然而真正身體力行去行動的人卻不多。所以,要達成我們的夢想,必須要拿出行動。作為剛進入理貨公司的學生我們是充滿着朝氣、充滿着夢想的。但是我們在基層從事的理貨工作,從很大意義上説是重複的機械式工作,在這天覆一天,年復一年的工作中,我們的夢想和志向可能被磨去,對生活得過且過,從此一生碌碌無為,這是我們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我們應該在做好平時工作的同時不放棄自己的夢想,繼續孜孜不倦的追求,而且要爭取將夢想與我們的理貨行業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在追求夢想的同時又很好的完成了工作,這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善用你的時間和生命

理貨工作是實行12小時翻班,這就意味着我們比普通常日班的人們多出了比較多的在家休息時間。而上班時有時會遇到待工的情況,我們也會有較長的一段空餘時間,那麼,我們該怎樣對待這些空餘的時間呢?

書中給我們定下了一個目標:學會如何利用時間來充實自己,而不要讓它成為你的壓力。我概括了下書中列舉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對時間要有緊迫性和重要性的認識,從思想上重視起來,時刻督促自己,才能從行動上做好。然後就是對待空餘時間的利用要有目標,不能什麼都想做,到最後註定一事無成。結合我們具體來看,平時在家休息的時間,我們可以制定一個長遠的進修計劃,提高自己的專業和業務水平。待工的時間則可以看些對自己有提升的書籍或進行諸如理貨常見單詞語句的學習等適合見縫插針的學習。

充滿夢想和善用時間,這就是我通過這本《喚醒心中的巨人》所感悟到的,結合我們實際的工作來看,這兩點對於我們將來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也能閲讀一下這本書。我想,大家都會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併為之努力,創造自己美好將來,也創造出上海外理燦爛輝煌的將來!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重慶的市樹"黃葛樹",在我的老家,剎那間,我的自信完全丟失了。然後,白色晶瑩的雪花兒在天空中落下,下出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同學們都驚呆了,想不到一向嚴肅的吳老師還會跟我們做遊戲?小雨點從小和爸爸長大,自然沒有收到好的影響。後結集攢成系列圖書出版,至今旺銷。

他是一個小説中的人物,一個XX,曾經破過許多撲朔迷離的案子。他的破案極不尋常,破案能力堪稱一流,以至於沒有一個警探能夠比得上他。他非常幽默,總是喜歡叼着一支煙鬥。他,就是英國著名作家柯南道爾的唯一一部偵探小説創造的神探夏洛克.福爾摩斯。人們喜愛福爾摩斯,因為他已經成為正義、智慧、勇敢的化身,成為幫助人們戰勝罪犯、弘揚正義的偶像。

對福爾摩斯來説,他就是神奇。從一個人的外貌和穿着就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職業習慣和愛好,偽裝得再逼真的罪犯,都不能逃脱他那鷹一樣的目光。他有着智慧超人的腦子,靈活、敏捷的思維,能觀察細微事件的眼睛和超乎常人的體能和武功。在每一個故事中,福爾摩斯都和自己的助手華生一起,出乎意料地把真相揭露在讀者面前。同時,他在面對複雜的案件時,通過對細節精確觀察,從而進行嚴密推理的方法,也讓我們讀者受益匪淺。

只要你讀《福爾摩斯探案》讀得夠仔細,而且夠多遍,你自然會想到每一個精彩故事情節,每個經典對話,有時,你還可以跟着學“聰明”。福爾摩斯不但讓罪犯無處藏身,也讓你我的腦細胞熱情激盪。

我最喜歡福爾摩斯先生所説的一句話:排除不可能的,剩下的就是可能的。成為一個既有信心有細心的人,並且勇於嘗試,將來的成功就是完全可能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教育的奇蹟》主要講了教育的驚人作用,一些當代的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後來卻成功了: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塗蟲”、達爾文——愛“説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麼?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老師也希望自已的學生個個是天才。但是,什麼樣的孩子才是聰明的孩子的?讓孩子上各種名目繁多的才藝培訓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嗎?為了培養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僅僅是錢的問題?這就是中國式的傳統教育和外國教育的不同,國外更注重對孩子的天真可愛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們有充分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説:“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實際上,我覺得只有健康成長才可能成才,無法健康成長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雖然不是絕對,但也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會對孩子起着絕對的作用。老師、家長們應該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過高的壓力,強迫孩子去成長。希望就在眼前,祕密就在身邊,打開此書,悉心閲讀,你會發現——天才就在身邊!

美國教育家老卡爾﹒威特説:“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縱觀有史以來的偉人和天才,他們有着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倘若能給他們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們一定會更偉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寬大、更出色、更聰明、更正直、更博學、更謙虛和更堅強。一言以蔽之,只要滿懷虔誠的心態,施以更加優良的教育方法,這些人就會成為更加盡善盡美的偉人和天才。”是呀,每個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優點,就看你能不能發現他們的優點並且好好地挖掘他和培養他了。《教育的奇蹟》是一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過一些偉人小時候的故事,告訴我們其實這些偉人小時候和我們平常的孩子小時候是那樣的相似,只不過是他們遇到他們人生中的伯樂,讓他們最終成才。讀完這部書之後,感觸也挺大。

如果我們細細分析一下這些“笨小孩”“問題孩子”,我們就會發現,他們並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問題,他們身上也有“閃光點”。如果每一位父母仔細地觀察自己的孩子,總會驚喜地發現,孩子身上具有許多優點,也許他可能缺乏紀律觀,但是,他卻非常愛好勞動,喜歡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許他可能學習成績並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歡畫畫,畫的作品非常有新意。在孩子上身上其實有着異乎尋常的潛能,關鍵是父母和老師們如何去挖掘。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和父母能夠帶着常識的眼光去看待去孩子,總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孩子就是一個天才孩子。

著名認知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有其特殊的智能綜合形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如語言的、邏輯的、數學的、空間的、音樂的、身體的和內省的。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學習風格,有些人對視覺反應極敏鋭有些人對語言比較敏感,有些人則敏於觸覺。由此可見,每個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他們都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特有的天賦,因此,多加觀察孩子,從中發現孩子的智能結構特點,進行適當、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訓練,使每個孩子的天賦潛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和成人相比,孩子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們不受束縛,無章可循,無法可依,心理上很少受概念的約束,因此,他們不可能去認真思索一個問題,注意力也不可能長久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這反而使孩子能夠無拘無束地想他們所想。比如,孩子在繪畫時,就常常任意地把天地間的東西進行無情地破壞或者重新組合。兒童任意的杜撰和能夠馳騁活潑的意象,是孩子幻想的發源地,他們超出成人的想象,創造出了令人驚異的場景。

書中一句話很好的概括了這部書中所要傳達的一個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講:“在孩子的培養問題上,首先一定要先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這樣也能讓他們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正是如此,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如何讓孩子在上面繪出燦爛的彩虹和美麗的圖畫是我們每個教育者都要考慮的問題,有時間看看這部書吧。 讀了《教育的奇蹟》我受益匪淺。

《教育的奇蹟》主要講了教育的驚人作用,一些當代的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後來卻成功了: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塗蟲”、達爾文——愛“説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麼?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老師也希望自已的學生個個是天才。但是,什麼樣的孩子才是聰明的孩子的?讓孩子上各種名目繁多的才藝培訓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嗎?為了培養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僅僅是錢的問題?這就是中國式的傳統教育和外國教育的不同,國外更注重對孩子的天真可愛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們有充分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説:“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實際上,我覺得只有健康成長才可能成才,無法健康成長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雖然不是絕對,但也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會對孩子起着絕對的作用。老師、家長們應該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過高的壓力,強迫孩子去成長。希望就在眼前,祕密就在身邊,打開此書,悉心閲讀,你會發現——天才就在身邊!

美國教育家老卡爾﹒威特説:“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縱觀有史以來的`偉人和天才,他們有着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倘若能給他們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們一定會更偉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寬大、更出色、更聰明、更正直、更博學、更謙虛和更堅強。一言以蔽之,只要滿懷虔誠的心態,施以更加優良的教育方法,這些人就會成為更加盡善盡美的偉人和天才。”是呀,每個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優點,就看你能不能發現他們的優點並且好好地挖掘他和培養他了。《教育的奇蹟》是一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過一些偉人小時候的故事,告訴我們其實這些偉人小時候和我們平常的孩子小時候是那樣的相似,只不過是他們遇到他們人生中的伯樂,讓他們最終成才。讀完這部書之後,感觸也挺大。

如果我們細細分析一下這些“笨小孩”“問題孩子”,我們就會發現,他們並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問題,他們身上也有“閃光點”。如果每一位父母仔細地觀察自己的孩子,總會驚喜地發現,孩子身上具有許多優點,也許他可能缺乏紀律觀,但是,他卻非常愛好勞動,喜歡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許他可能學習成績並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歡畫畫,畫的作品非常有新意。在孩子上身上其實有着異乎尋常的潛能,關鍵是父母和老師們如何去挖掘。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和父母能夠帶着常識的眼光去看待去孩子,總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孩子就是一個天才孩子。

著名認知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有其特殊的智能綜合形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如語言的、邏輯的、數學的、空間的、音樂的、身體的和內省的。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學習風格,有些人對視覺反應極敏鋭有些人對語言比較敏感,有些人則敏於觸覺。由此可見,每個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他們都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特有的天賦,因此,多加觀察孩子,從中發現孩子的智能結構特點,進行適當、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訓練,使每個孩子的天賦潛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和成人相比,孩子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們不受束縛,無章可循,無法可依,心理上很少受概念的約束,因此,他們不可能去認真思索一個問題,注意力也不可能長久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這反而使孩子能夠無拘無束地想他們所想。比如,孩子在繪畫時,就常常任意地把天地間的東西進行無情地破壞或者重新組合。兒童任意的杜撰和能夠馳騁活潑的意象,是孩子幻想的發源地,他們超出成人的想象,創造出了令人驚異的場景。

書中一句話很好的概括了這部書中所要傳達的一個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講:“在孩子的培養問題上,首先一定要先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這樣也能讓他們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正是如此,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如何讓孩子在上面繪出燦爛的彩虹和美麗的圖畫是我們每個教育者都要考慮的問題,有時間看看這部書吧。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寒假裏,我看了很多書,讀了很多故事,但我最喜歡的還屬《瞎眼山羊把歌唱》。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野風車》。這個故事主要講風車主人“二疤眼子”以及他全家為了控制風車,而導致父親斷腰、房子被吹走等悲慘情節。並講述了“二疤眼子”家窮,沒米飯吃而去偷、哭等情節。最後二疤子眼“在快要家破人亡的一瞬間,奮力跳上風車,拉緊繩子,扳 倒 風車蝶葉。”二疤眼子“以堅毅、勇敢的精神戰勝了風車。我覺得二疤眼子很有精神,在父親斷腰、房子被吹走後的情況下,他們並沒有退縮,而是更努力的去實現目標。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只有戰勝了困難,戰勝了恐懼,才能獲得成功的喜悦。

有志者事竟成,在生活中處處都有困難,也到處都是成功的喜悦。去年兒童節爸爸買了輛自行車給我,拿到車子後我便興致勃勃地想要學,看着別人騎車是如此的簡單,等到了自己來時卻發現很難,車子在我手中根本不聽使喚,車子像抓狂了一樣將我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但我心有不甘地爬了起來。按照爸爸講的方法又騎了起來,咦,這方法可真靈,我暗暗心想。可好景不長,才騎了一會,就又被甩了出去。手紅了,腳破了,整個身體法疼。但是我沒有放棄,而是再一次勇敢的從地上爬了起來,扶起了車子,繼續堅持着,一次、二次、三次,每一次的失敗都是離成功更進一步,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堅持和努力下,幾天後的我終於學會了騎自行車。

這本書讓我更加堅信只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在困難面前永不低頭,那你終有會成功的一天。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晨時的陽光甚是熹微,穿過輕輕搖擺着的枝葉,映在桌上的大小光斑,倒也織成了別具一般的錦衣。我便在這小花園裏,拜讀了《詩經》——竟像是夢迴千年,我也隨着《詩經》悟了回生死離別,震了番氣勢洶湧,奏了曲怦然心動,歎了首國破家亡。

若我提起詩,人人心中必定叨唸着冰心的《繁星春水》呀,泰戈爾的《新月集》《飛鳥集》啊諸如此類的。但孰能想到《詩經》呢——這可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古代詩歌的開端呀,還是一部儒家經典。《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所謂“風”,則為各地的民歌,“雅”為宮廷正樂,“頌”為宗廟祭祀的詩歌。

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風有兩首——《子衿》和《無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女子用戀人的衣飾子衿子佩,來借代自己的戀人。而“挑兮達兮,在城闕兮”,描繪的則是女子在城牆上等候戀人歸來的焦灼與思念。“子寧不嗣音?”“子寧不來?”“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大量的心理描寫,恍惚間彷彿使我踏續回到千年前,目睹了女子在城牆上的張望與守候,愛戀與埋怨。我亦聽着那想念倒也傳了千里,叫她夫君聽見。

不同於《子衿》綿延敍述思念,《無衣》則為一首先秦時代的戰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這是首多麼慷慨激昂、同仇敵愾的戰歌啊!士兵團結互助,共同抵抗外來的入侵。難道説沒有長袍?沒有內衣?沒有下裳?我與你同穿長袍,同穿內衣,同穿下裳!周王發動xx,修理我的戈矛、矛戟、甲兵,與你同對一個仇、與你一起有所作、與你一起前往沙場!這般的高昂士氣,愛國主義精神躍然紙上!説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也引起了我的共鳴。“8.12”天津重大火災爆炸事件,羣眾們齊心協力互幫互助,獻血的預約竟早已排滿,各地人民也紛紛捐贈祈福。這就是與子同袍啊!

在《詩經》的雅中,我最愛的則是《白駒》了。這是首別友思緊的曲——“皎皎白駒,食我場苗”潔白有光的白馬呀,正在吃我農場裏的豆苗。全詩由描寫友人的白駒開始引出下文。“縶之維之,以詠今朝”。主人熱情好客,對着這位過路的友客很是相見恨晚,渴望挽留他。若在現世,也許會留下各種各樣的聯繫方式——手機號、微信諸如此類。可在古時,友客則為隱世之人,不可寫信與他。殷勤好客的主人則想拴住他的白駒,留馬為留人。“所謂伊人,於焉逍遙。”“所謂伊人,於焉嘉客。”所説的那個人呀,在這兒可以逍遙。所説的那個人呀,在這兒可是好客人呢。這兩句,倒也體現了主人的熱情好客,對友客細心的照顧;以及客人與主人的相見甚歡。可是友客終究是婉拒了主人的挽留,騎着白駒而去。已去成相憶,主人唯有依依不捨的遺憾。“慎爾優遊,勉爾遁思”“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謹慎您的遊樂,可別隱遁不來啊!別愛心你像金玉似的聲音,而對我有疏遠的心啊!依依不捨之情躍然紙上,飄緒至明年畢業之際,我們同學間也會不會像繫住白駒般不捨對方離去呵。

讀了《詩經》,倒也有了些小感悟,當了回千年前的古人,聽了回青青子衿的焦灼思念,感了回沙場上的情同兄弟高昂士氣,看了回望留馬為留人的不捨之情,可謂幸哉!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