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中元節作文(精選32篇)

作文3.19W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佛教則稱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它的誕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元節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元節作文(精選32篇)

▼目錄▼
【1】中元節作文300字【4】中元節作文600字
【2】中元節作文400字【5】中元節作文700字
【3】中元節作文500字【6】中元節作文800字

中元節作文300字 1

昨天正值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節。)由於是中元節仁慈的上天也是落淚滴下幾點小雨。去燕爾窩放鬆自己的心。一路望去,公墓烈士陵園車水馬龍。堵車相當嚴重。

路邊的香燭生意異常的'好。燕爾窩依然是孤靜幽香,走在鬆軟的草坪,尋覓山花的俊美、古樹的幽暗、躺在草地仰望藍天白雲,樹欲靜而風不止,那樹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着。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

那雲那天都是你懷抱的美麗。覓幽,陌纖,看古,讓自己的思緒在碧綠的草地、黃菊、戲水、石橋深巷涼亭處處。不由得想起:枯滕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遙望遠方啤酒奠撤於大地,默默祝願在天國那些善良愛戴我們的人,依然安好。

中元節作文300字 2

這兩天不知道為什麼空氣重總是瀰漫着一股紙張燒焦了的味道,還時不時地又人燃放鞭炮,讓我不敢開窗户也不敢出門,因為空氣質量太差了。於是我就問老媽這是為啥?老媽告訴我中元節快到了,大家在燃燒紙錢祭奠先人,所以空氣總是不太好。我很好奇到底什麼是“中元節”呀,於是我就上網去查有關的資料。經過查詢我知道了“中元節”它是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日‘就是俗稱的“鬼節” 。

説道“鬼節”我想同學們可能更熟悉的是“萬聖節”吧!它是西方的“鬼節”,在這一天小朋友可以裝扮成各種奇怪的'樣子問鄰居索要糖果……完全沒有我們中國的“鬼節”的“硝煙瀰漫”“雲山霧繞”讓人不敢深呼吸,因為一不留神就會吸入過量的煙霧讓人極不舒服。

真希望我們的“鬼節”也像西方一樣是一個鄰里之間和睦,開心的節日,而不是“硝煙瀰漫”、“雲山霧繞”讓人不敢出門的日子。

中元節作文300字 3

今天,是農曆7月14,中元節,當地人稱“鬼節”,是個很隆重的節日,每家每户都要吃鴨肉。包餈粑,真熱鬧,我們家裏也做了很豐富的的菜,可我最喜歡的是爸爸買回來的海鮮,有九節蝦,青蟹,三文魚,青蟹的個子綠綠的,有兩個像鉗子一樣的大腿,爸爸拿刀把青蟹切成兩半,一不下心就被夾子夾住了,爸爸驚心膽跳的.,急忙拿刀來拍打,當你想摸他的時候,它就會用大夾子保護自己攻擊別人,,他有又硬又小的眼睛,一碰他,就會縮回去,真逗人,九節蝦在袋子裏活蹦亂跳,別看海鮮長得不好看,放進開水裏,就會大變身,金燦燦的,真誘人,看到了就想吃。

今天過節真開心!

  返回目錄>>>

中元節作文400字 1

中元節就是傳説中的鬼節,在農曆的七月十四,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會,民間俗稱鬼節。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主的回家去,沒主的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人跡可至的地方吃東西。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裏以誦經做法等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他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我們家在這一天忙的不可開交,點油燭、燒香、拜祭先祖、放鞭炮、燒紙錢。這是一種信仰,是一種對先祖的懷念,是一種對美好願望的'寄託。據説鬼魂在陰間是看不見東西的,所以要點油燭為他們照明;燒香、燒紙錢則是給他們的禮物,希望先祖們能在陰間過得幸福,什麼也不缺;放鞭炮則是迎接、送回鬼魂的方式,放鞭炮時會發出很響的聲音,表達我們對先祖的熱情。

有些人説鬼魂、陰間根本就不存在,這種祭拜純粹是一種迷信;也有人説如果不祭拜,遊蕩的陰魂會生氣,會上門找麻煩。我認為中元節的祭拜是一種信仰,是人們對美好意願的一種寄託。現在,在中元節祭拜的人越來越少了,甚至有許多中國人都不知道中元節的存在。我覺得,這種習俗是先祖給我們留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後人的我們應將這種文化繼續傳給我們的後代。

中元節作文400字 2

中元節又稱七月半 ,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 鬼節 。按照習俗在這天,家家户户都要給自己已故的親人敬上一品香然後燒燒紙錢,用以表示後人對先人的孝敬。

離過節還差幾天,大伯就提前通知我們中元節這天在他們家過節。

今天剛好是七月十五中元節。上午我和爸爸早早地就到了大伯家,禮貌地和大家打完招呼後,爸爸就帶我走進一個房間。

一進房間就看見一張桌子,桌子上面供着爺爺、太公、太奶的肖像。相片上爺爺坐在凳子上,太公和太奶頭髮白了,看起來像是七十多歲的樣子,但是面容十分慈祥。我和爸爸在香爐裏上了一品香,在肖像前跪了幾跪,就離開了。

午休以後沒什麼事,我正在菜園裏摘油菜花,遠遠就聽見大伯在喊我: 聿坤,過來幫忙,要燒貢品(紙錢)。 我趕緊過去,大伯先報把火磚壘起來。底下放好柴火,打火機一點,那些貢品不一會兒就燒起來了。

之後,我同媽媽和大嬸就把它用桶裝好,提到不遠的小河邊,倒入河裏,這時聽旁邊也在倒紙錢的人喃喃自語:太公、太奶會在這條河的某一處等着收。

我曉得這都是迷信的.東東,其實這個節日的很多活動是想告訴我們要記住先人、孝敬前輩,不要忘記先人曾經對我們付出的愛。

中元節作文400字 3

在七月初的時候,我們家就會開始為七月半鬼節做準備——寫包。我老是記不住該怎麼稱呼逝世的姥姥、爺爺他們,這時候媽媽就會耐心地教我。説在寫包的時候,稱姥姥為曾祖,稱爺爺為祖考,結尾為老大人,若是女性,則結尾稱呼為老孺人。

寫了包之後就是數紙錢裝包、封包。

在七月初九的早上,我家會開始做其他準備。如,將八仙桌擦乾淨,倒乾淨香爐裏面的沙子和香灰,買好過節用的.紙錢、紙箱,和祭拜用的瓜果等。

在傍晚時分,我家會將八仙桌擺在堂屋的正中間,香爐倒上一些沙子擺在桌面的上方處。而在桌子的左右和下方處則分別擺上一條長凳。在桌子正對大門的那一方,會在桌子腿上方繫上一面方正的步,我們如果要燒紙錢,就要從布的兩側遞到桌子下的盆子中。

等到準備完畢,吃過晚飯、洗過澡我們家就會由爸爸帶頭引着我們去外邊“接客”。爸爸的手上會拿着幾支香燭、一些紙錢,一邊走,一邊嘴裏唸唸有詞,似乎是説“接您回來看看”之類的……

等走到一定距離後就會開始在地上或小土堆上插上香燭,然後點鞭炮。鞭炮點過後,我們就要鞠躬拜祖。

中元節作文400字 4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元節我要去給外婆掃墓。

一大早老媽就把我叫起來,倒計時上去買燒紙也就是所謂失去親人的“錢”到啦集市上各種各樣錢看得我眼花繚亂。有一元。兩元一千元的紙幣上面還有玉皇大帝的頭像。還有金銀元寶,紙銅板……

買好燒紙後我們往回返。

外婆的墳墓在一大片玉米地裏,由於玉米的`葉子非常鋒利,很容易刮傷我們於是我們各自都做好啦防護。姑外婆和老媽都穿個破褂子,帶頭衝進了玉米地我也不甘示弱披上雨衣也衝進玉米地在地裏,在地裏我雙手向前伸直,把玉米葉撥向兩邊這樣就傷不到我了。

這樣過了十分鐘左右,我們來到拉墳前用手劃拉一個十子架,接着用打火機點燃啦“錢”火嘩的一下燒拉起來由於玉米地裏本來就悶熱再加上燃燒的火焰使本來就汗流浹背的我們更熱啦,汗珠啪嗒啪嗒的往下落,但老媽卻説“老媽收你的錢在那邊要捨得花錢,別省吃儉用……”此時老媽的表情是那麼嚴肅。痛苦。

中元節,這個悲傷哀痛的日子;這個思念親人的日子;這個令我永生難忘的日子。

中元節作文400字 5

又是一年七月半。農曆七月十五是鬼節,又稱中元節。在這一天的前後幾天,都是人們祭拜先人的日子。我家也不例外。

對於七月半,由於自我懂事後沒有親人離世,因此我更期待這一天的食物。在中元節,媽媽會準備一些瓜果、糕點、炒貨進行祭拜,而我就等着這些美食的祭拜完畢。

一大早,媽媽就上街買了蓮藕、涼薯、蘋果、荔枝,還有一些薄荷味、桂花味的糕點。當然,西瓜子、葵花籽和花生也是少不了的'。

平時我不太願意上街提東西,但這一天我很樂意!

當我們吃過晚飯,媽媽吩咐我早點去洗澡。洗完後,我就會洗乾淨部分蓮藕、蘋果、涼薯等好吃的,切成一片片的擺在碟子裏,最後和擺好的糕點碟子一起擺在八仙桌上。之後,在爸爸的帶領下,將姥姥、爺爺等逝者“接回家”後就開始了祭祖。

我們先是點了鞭炮,然後對着八仙桌拜了幾拜,等待先人用食。大約十分鐘過後,爸爸再次燒了紙錢,表示可以吃東西了。此時我雖然很激動,但會忍着不表現出來,否則會惹來媽媽的責罵。

不過,罵幾句算什麼,只要能吃到好吃的就好了。我吃一口藕片,又吃一口涼薯,嘴巴里甜甜的……

中元節作文400字 6

風起,雲稠,鳥哀,花泣;不日又要到中元節了,多少相思無從寄,億萬冥幣、半車冥紙,即使再多也無法割捨那份永遠失去的親情!

萬壽園,車來車往,絡繹不絕,遠遠就能聞到天空中瀰漫着殘香與紙灰的氣味,近處更是煙霧繚繞,朦朧如野;也許如此更能讓活着的人以之安撫,對逝去的親人加以告慰吧!

穿梭在煙霧繚繞的人羣中,偶聞一處暢然歡笑,居然是在這一片逝者的淨土上,絲毫沒有悲哀的情緒,可悲!然,汝奈吾何!?

雙手輕撫您的墓碑,眼淚悄然滑落,四年了,您還好嗎?有沒有想念梅兒?在梅兒心裏,您依舊安詳地躺在老宅裏,依舊在那個盛滿歡笑的家裏,只是在這裏為您立了墓碑而已;紅塵陌路到處都是您的.影子,無所不在,累了、痛了都會與您傾訴,只是習慣了沒有迴應的對答;您也一樣,有所不快也與梅兒説説、倒倒,別苦了自己。如今梅兒也只能偶爾來陪陪您、為您祭祀焚香寄冥幣了,以此來告慰您在天之靈;您還記得我們的相約吧,來世,我們母女互換,讓梅兒來照顧您一生一世,以報答您的恩德。

瞧,天也落淚了,也捨不得您離去,如果可能,我願用一切再換回您我無時無刻都思念的母親!您安息吧!

中元節作文400字 7

很多人一提起盂蘭盆節就會想到日本,其實,這個節日發源於我國,在道教中也稱之為中元節。

據傳,在中元節這一天,地獄的大門會被打開,許多鬼就可以趁此時機回到他們生前的家裏,享受後人的祭拜。而這個節日我家自然也不會錯過。

今天我們家準備燒包。每到這幾天,天氣就會有些發涼,空中也可見一絲絲的細毛毛雨。陰陽相隔,想要見的人都已不在,也許老天也在為此而悲傷吧!

爸爸媽媽在家裏準備晚飯,我和弟弟跟着親戚帶着紙包、紙箱等來到野外開始燒包。

我和小孩子負責把附近的樹枝、樹葉掃開去,以免待會燒到別的地方去。而大人則開始分開那些捆成一捆捆的`紙包,待拆開繩子後,則將紙包或側放或豎放的擺好,確定待會燒起來之後能夠更容易燒開。

伯伯用打火機點了三支香和一支燭,插在土裏拜了幾拜,然後引燃紙錢,一把把地撒向紙包,確保紙包能夠燃起來。我則和孩子們一人拿着一枝小樹枝,撥弄紙包,將那些沒有燒起來的紙包撥到火那邊,或是將倒下來的紙包撥正……

火光映照在我們的臉上,空氣暖了起來,希望逝者和生人都能這樣温暖下去……

  返回目錄>>>

中元節作文500字 1

七月十五中元節,人稱鬼節。

其實,從農曆七月七年級開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民俗相信,在這一段時間會有許多的孤魂徘徊在陽間。

中元節,是華人很重視的一個日子,每一年的中元節都會有許許多多普渡祭拜的盛會舉行。

這個鬼節也是眾多的華人節日中規模最大,花錢最多的一個節日。

中元節,也是佛教的.“盂蘭節”。有關盂蘭節民間一直是流傳着目蓮救母的故事。話説,目蓮的母親劉青捷被打入地獄。

目蓮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親墮入惡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嚨很小,不能進食,餓得很辛苦。他見狀,拿了飯要喂母親,可是飯一進口,就燒成灰炭。

目蓮感到悲痛極了,要求釋迦解救。釋迦告訴他説: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羅列百味,供奉眾僧,才能解他母親倒懸之苦。

終於,他幫助了他的母親脱離倒懸之苦。後人因此應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華人社會在這一個月會開始供拜,有些地方則會舉行普渡大拜拜。盂蘭盛會是華人除了農曆新年,第二大的節日。

七月鬼節,你不難在街頭巷尾的空地上、廟宇看到設壇祭拜。一些較大的祭拜,會供拜鬼王。鬼王也稱普渡王,傳説是觀音大士的化身。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祭拜方式。私普,是個人家裏祭拜。街普是個別擇日祭拜。市普則是以市場為主體的大普渡。

七月三十日鬼門關,一個月的中元就這樣結束。

中元節作文500字 2

每當看到水面上到處都是河燈在隨風漂游時,我便會想到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中元節。

中元日是七月十五號,那天之前,農家婦女們會做各種各樣的麪塑送出去。七月十五看麪塑,已經成了農家婦女一展靈巧手藝的節目了。

到了那天,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據説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那天夜晚,我們會去放河燈。先拿出如小烏篷船的河燈,然後在底座放盞蠟燭,最後將河燈四平八穩地放入水中。

這時,我再將目光轉移到人們身上,他們的臉上被融融的橙光照着,有的雙目緊閉,在祈禱保佑,透露出一股安詳恬靜的氣息。

地與湖的界限被夜色籠罩着,並不是那麼清晰,但萬盞燈火挖出了一條輝煌的隧道,它們就像紅鑽綴成的大衣,披在湖面上。我沿着湖邊走,都快目不暇接了,河燈都是荷花樣式的,有粉紅色、淺藍色、鵝黃色、亞麻色,種種色彩交織在一起,通過朦朧的煙靄,在暗暗的水波里,染起一絲絲漣漪。不安分的鱗波閃着橙黃色的光芒,像梭子般在沉入水底的月亮與人影之間穿行,攪起滿湖碎金。一切生物都融化在這暖洋洋的橙黃色之中。

不知不覺中,中元節在夜色裏悄悄溜去。中元之日,我愛的節日。

中元節作文500字 3

中元節又稱鬼節,記得是在農曆七月十五,據説是地藏菩薩打開地獄之門,放出餓鬼來尋覓食物,我們家鄉習慣做一些叫“什麼錢”的東西。它是這樣做的:首先,用糯米粉沾水,然後把沾水後的糯米粉揉均勻,捏出一塊,像揉橡皮泥一樣揉出一個圓,壓扁,在中間按一下,最後下鍋煮,等到浮上來後,放在薄塑料片上,就完成了。

奶奶説,這天的陰魂會在街道遊行,所以不能出去。因為這樣,我們這一天就整天的悶在家裏,不能出門,很不爽——啊——傳説,在這天出生的人,會看見常人看不見的東西,像孤魂野鬼之類的東西,長大後就慢慢的看不見了。

相傳目犍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知道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飯一到口邊就化為灰焰,佛祖告訴他,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其母方能濟度,目犍連依佛主之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脱。後來這一傳説形成一種民間習俗,並逐漸演變,從供養僧人演變成供養鬼魂。

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用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為禍人間。久而久之,就有了盂蘭盆節(中元節)這一節日。可見中元節的傳説還真不少呢,你們知道這些傳説嗎?

不知你們家鄉會怎麼過這個節日呢,如果你知道,請你告訴我,讓我多學點知識。

中元節作文500字 4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今天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是怎麼過中元節的。

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被佛教稱為“孟蘭盆節”,中元節在農曆的七月十五,站分也有在農曆的七月十四日過的,節日這天,人們會帶上祭品到祠堂中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差不多。

我們家鄉的中元節在農曆的七月初旬就開始了,一直到農曆的七月十五日結束。我們家鄉的中元節一般都定在七月八日。在這天上午大人們就到祠堂中做準備,如:將祠堂打掃乾淨,把八仙桌擦乾淨,買好過節要用的紙錢和祭拜要用的瓜束等。在傍晚時分將八仙桌放在祠堂正中間,把香爐放在八仙桌的上方,桌子左右兩邊放上長筧,桌子正下方放上一個盆子用燒紙錢約。

準備完畢,我們小朋友會洗過澡跟着爸爸媽媽來到祠堂,由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帶頭引着我們去外“接客”。接到祠堂後我們們就會放鞭炮和鞠躬拜祖,拜完祖後大人們會坐在一起商量哪一天輪到自己家去“接待祖先”。輪到我們家接待“祖先”那天媽媽會在早上和中午做上豐盛的早餐和午飯去招待“祖先”,下午四點左右帶上點心和茶水再去祭拜一次。一直到農曆七月十五日傍晚時分,大家帶着香燭和冥幣封的“封包”去祠堂燒包。大家再次放上瓜果、祭品祭拜“祖先”,等祭完才算把祖先送走了,中元節巴就過完了。

中元節是為了讓人們記住“祖先”的節日,我覺得我家鄉的中元節有特色,對於小朋友來説還挺有趣!

中元節作文500字 5

早晨,鬧鐘的“叮鈴鈴”聲把我從美夢中“喚”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無意中看了一下日曆,今天是8月24日,下面還標註着“中元節”三個字,中元節?沒聽説過。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我問老媽什麼是中元節?老媽告訴我:中元節是人們紀念祖先的日子。哦,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最近老媽經常疊元寶呢!

到了中午,我們都忙開了:我負責疊紙,爸爸、老媽負責燒飯菜。我來到桌前(桌上放着今天我應該疊的紙),哦,天啊!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桌上的那疊紙足有3釐米厚,事不宜遲,我立刻動手幹了起來。我按照爸爸教我的快捷方法:先拿出一些紙,把它們平均分成幾份,再把它們捲起來,壓平,最後它們一張一張地抽出來,就行了。過了三十幾分鍾,我把紙疊好了,老媽那邊也好了。我幫老媽擺好飯菜,碗筷,爸爸拿了一根樹枝和耐燒的舊臉盆,再點燃蠟燭,一切準備就緒。

爸爸先從紙堆裏抽出一張紙,點燃後,一張放在大門前,再用另一張引火放在舊臉盆裏,待火燒起來後,爸爸把兩捆紙放在舊臉盆裏,過了一會兒,紙燒成了灰,爸爸把元寶放入舊臉盆中,3分鐘過去了,元寶也燒完了,等火滅了,我們趕緊磕了頭,磕完頭後,我吹滅了蠟燭,爸爸把舊臉盆端走倒掉,我們把桌子重新收拾好。

中元節是祭祖的日子。我們不能忘記:沒有祖先的勤勞,我們也不能過上如今幸福美好的日子!

  返回目錄>>>

中元節作文600字 1

農曆七月十四是傳統的中元節,俗稱鬼節。今天,爸爸帶我一起回老家過節祭祖。

一路上,爸爸與車上的叔叔談的很投機,竟然忘記在街上買冥錢冥衣等物品了。到了爺爺家,爸爸看到正騎着摩托車到街上購物的叔叔,連忙叫叔叔帶東西回來。叔叔回來後,爸爸問多少錢,叔叔説算了,只有幾元錢。爸爸堅持要付錢,爸爸説:“祭祖當然要誠心,我是誠心誠意買的`,錢當然只能我付!”叔叔笑了笑,把錢接了過去。

吃過中飯,爺爺奶奶開始舂粑粑。他們把浸泡過的黏米放進石臼裏,用一根很長兩頭粗的棒槌用力舂,然後將舂過的米粉過篩子粗的繼續放進石臼裏舂直到米粉細滑到滿意為止。接着奶奶把舂好的米粉加水揉成團,在用手捏成一個個長長的橢圓形的粑團,然後用水洗乾淨的桐樹葉包好,放進蒸鍋裏,蒸熟。揭開鍋蓋,香氣四溢的黏米粑粑唾手可得。我猴急猴急地伸手就要去拿,奶奶立即阻止了我,她告訴我説:“只有讓先祖吃過後,我們才能吃。”我莫名其妙,不情願地走出去玩了。

天漸漸暗了,爺爺奶奶、叔叔和爸爸一起架起了祭壇,擺上祭品,斟上酒,把冥紙冥衣冥錢等東西解開堆在一起。一切準備就緒,我們按照長幼次序排定,燃放煙花,點燃冥俱,祭祖正式開始。只見爺爺口中唸唸有詞,左手拿起燃燒的冥紙,右手拿起酒壺,祭天祭地祭祖。禮畢,大家一起雙手作揖,三鞠躬,向先祖祈求平安與幸福。

祭祖一結束,我立即從桌子上抓起一個粑粑,就吃了一口,頓清香撲鼻,軟甜爽口。想不到祖先嚐過的粑粑真的太好吃了,這也許是託先祖的福吧!感謝先祖們,給我們以美食、平安、快樂和幸福。

中元節作文600字 2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它擁有遼闊的面積,擁有豐富的資源,還有豐富多彩的古老節日。我們中國的節日,有歡天喜地的春節、有歡聚一堂的中秋節,還有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端午節等等。可是紀念死去的親人的節日有清明節,還有七月半的中元節。

中元節那天到了,我和爸爸在草場上悠閒地散步,草場上燒紙的.人可真多,燒紙錢發出的火光讓黑夜一片明亮。

有的人不僅燒紙,還放孔明燈。當孔明燈飛起來的那一刻,那家人就像離去的親人要走了一樣,是那樣的悲痛,那樣的不捨……充滿悲傷的眼睛一直看着孔明燈慢慢地飛向天際,再也看不見……

爸爸對我説:“兒子,我們回去吧!”“好吧。”我和爸爸加快了回家步伐的速度,不一會兒就到家了。

一進家門,就看見媽媽準備好了紙錢。我們來到一空曠處,媽媽把火點着,就叫我過去和她一起燒。火光映着媽媽的臉龐,我看見媽媽的眼神中有着一絲絲悲傷。

我想:媽媽應該是想念姥姥了吧!燃燒的紙錢火苗在跳躍着,透過火光中,我隱隱約約看見了姥姥慈祥的面容。

我想起了她老人家在世時對我的好。姥姥總是先把好吃的給我,爸爸媽媽知道後讓我把那些好吃的還給了姥姥。可是姥姥又偷偷地把吃的給了我。那時我還小,可是現在有好吃的,她老人家卻吃不到了。

小時候,我犯錯,爸爸要打我,姥姥就護着我。現在我長大了,聽爸爸媽媽的話了,不用在被誰保護了,可姥姥她老人家卻不在了。

給姥姥燒完了紙錢,我們就要回家了。這時一陣微風吹過,吹拂起了燒盡的紙錢黑色紙灰,那一片片紙灰翩翩起舞,有如一隻只美麗的黑蝴蝶。我彷彿又看見了姥姥那慈祥的面容。

我想您,姥姥!

中元節作文600字 3

中元節也叫鬼節,我的家鄉對於這一個節日可是很有講究的。

在離中元節還有幾天的時候,我們就輪流開始了這個節日,我們那的風俗是在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拿上炮竹,香,以及錢紙到一個特定的地點準備接祖。在我們開始這一步驟的時候,家裏面的大廳裏,以及大門外面都已經搬上了桌上,在桌子上都擺好了吃食。等到鞭炮聲響起,這也就意味着家裏的祖先被我們迎接了回來。在當天裏,我們有很多的禁忌,比如晚上的時候最好不要外出,不能將一些不吉利的話,同樣態度也要擺端正,不可以吊兒郎當的等等。

在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要準備好早餐,將早餐端在餐桌上,我們必須等到先祖們用完後才可以去吃,至於怎麼去判斷,我們就是根據上菜的時間,以及飯菜在桌子上擺放的`時間來判斷。這段時間裏,我們要保持香火不斷,蠟燭要亮。以前我也挺迷糊的,為什麼一定要點蠟燭,後來一些長輩們告訴我,蠟燭的光,是為了照亮先祖們的路。我們這個接祖的活動是前一天傍晚的時候開始,後一天同樣傍晚時分結束。結束的時候同樣需要炮竹,需要迎接時一致的用品,只不過,炮竹的方向變了,接的時候從外往內放,送的時候從內外放。

中元節雖説是一個鬼節,但在我看來更像是一個懷緬的節日,在這一天裏是我們表達對仙逝先祖的一種懷念,也可以説是一種尊敬。我越長大就越能聽到一些雜説,很多人對於這麼一個節日的活動似乎都認為是一種迷信的行為,這未免太在乎這個節日表面上的含義了,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節日?節日本身的意義又在何處?其實不過是人類一顆思念、一顆懷源的心罷了。

中元節作文600字 4

我是紹興人,紹興是水鄉,紹興人天生對水有一種敬畏之情,特別在七月十五這一天尤為突顯。

七月十五為中元節,這一天雖不很喜慶,但那氛圍卻很隆重——我們那兒許多人都齊聚河沿,可不熱鬧嗎?那為什麼要聚在河邊呢?為的是祭拜河中判官。這一天,奶奶買了許多瓜果糕點,就是為了這件事。在七月十五的下午,老老少少趕至河邊,老人們要擺好供品菜肉,還要預備蠟燭紙元寶之類的東西,小孩子們並不是很在意這種祭拜,而老人們這種事卻一向很是重視。

在做好了一系列準備之後,祭拜才正式開始。人們點上蠟燭與香,開始祭拜河判官。一堆火在河沿熊熊燃起,祭拜前所備好的紙元寶之類的統統放了進去,熊熊的火光與隆重的儀式吸引了不少他鄉之人甚至外國人駐足觀之。

祭拜儀式結束後,人們先回家休養並準備湖燈。據奶奶説她小時候,雖然也放湖燈,但用的卻是河蚌殼加香油。以前的湖燈多麼樸素哇!隨着生活條件之變,湖燈之狀也有所變了,如今之湖燈較以前精緻之許多呀。

許多人家都拿着自家制的`湖燈趕來了,此時天還未黑,如若天黑了下來,那時便有更多人了。所以一些人在這一天傍晚會早早吃完飯便趕去河邊。

這湖燈先前全得靠人推動水才能移動,有的運氣差的湖燈飄到橋的另一邊,偏離航向,則無法挽救;有的好運的湖燈順着風與浪一路向前,火力全開,便一帆風順。據説,在放時飄得越快越遠越好。

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的特色,各處地區有各處地區的風俗,但我相信每個人最難忘的節日風俗來自故鄉。這就是我所看到聽到感受到的節日,它是故鄉的中元節。

中元節作文600字 5

今天是農曆七月半,俗稱鬼節,史上也叫中元節。在老家,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燒包封。包封像信封一樣,裏面裝滿了冥錢,封面上寫上收的先祖名字。用奶奶的話説,老祖公們回家在了半個月,今天要回那邊去了,我們要多多的給他們準備一些,去了那邊才有錢花。

幼時,每年快到七月半,就要幫着奶奶做紙殼,有金紙殼,也有銀紙殼,做成金元寶,銀元寶的'樣子。除此之外,奶奶還要做紙衣,紙褲,紙帽,紙包等,做了堆在一個大籃子裏。到了七月半這天,還要殺雞,買魚,買水果,買酒,買茶等當貢品,等太陽落山後,全搬到門口,點上蠟燭焚上香,三跪九叩首,把所有物品一一敬獻後,再把各種紙做的物品一一焚化。

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後祖父還教我填過包封,包封四周印着紙人紙馬,兩邊是對聯的形式,上聯是:虔具 冥財一封上奉 ,下聯則是:魂下火中收用。中間的空格就是自己填寫,格式和稱謂都很講究,比如要豎行填寫,從右至左,稱祖父應稱:祖考陳氏老大人,亡妻稱妣,陳氏老儒人,對應的曾祖稱曾考,高祖稱大學聯考,父親則可以叫父考或是顯考。填完後還要翻轉過來,在背面大大的寫上一個“封”字。祖父向來是不信鬼神的,但每年七月半,他卻會揮毫潑墨,用毛筆在包封上工工整整的填寫先人們的名字,也許,這是緬懷先人的方式,寄託的,是一個孝子的哀思。

離開家鄉已久,對燒包封的習俗感覺已經很遙遠,但每年這一天,我仍會感到悲涼,身處鋼筋叢林的都市,我不會也不可能給故去的祖父祖母燒包封,只有在心裏默默思念他們,如若泉下有知,祝他們一路走好!

中元節作文600字 6

本月31號是中元節,看日曆表才發現,什麼是中元節?我很疑惑。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説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道藏》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脱"。民間則多是在此節日懷念親人,並對未來寄予美好的祝願。

道教節日能與傳統民書相應,主要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即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後,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後,已成為民俗節日。

正月十五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哦,原來中元節是鬼節啊,好嚇人啊!

  返回目錄>>>

中元節作文700字 1

我今天在日曆上注意到了一個從前從未關注的節日——中元節,也就是今天。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是我國主祭祀的傳統節日。它與寒食節、清明節合稱我國古代的三大鬼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中元節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説法。道教有“三元説”,“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並相沿迄今。

中元節時,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七年級到七月四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節日,近年來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還有幾個人記得這個節日?還有幾個人會去過這個節日?像中元節一樣被人們幾乎話遺忘,節日有很多,比如寒食也是這樣的,越來越多的傳統節日被我們忘記,這些節日千古流傳,我們要一直記着它們,傳承下去。

中元節作文700字 2

盼啊,盼啊……終於盼來了家鄉熱鬧的中元節了。這一天,可熱鬧了……

中元節,俗稱“鬼節”。掌管地府的是地藏菩薩。他的母親被關在了地府裏。地藏是個孝順兒子,不忍母親被折磨得不成樣,在七月十五這天晚上,徇私把母親放了出來。沒想到牢房裏的小鬼蜂擁而出,成了各個地方的“遊鬼”。所以,人們在七月十五這天晚上,都要“盛情款待”各地的遊鬼以保平安。我覺得地藏菩薩真的好勇敢,好有型啊,覺得連傳説中的鬼怪似乎也不那麼可怕了。

到了中元節,家家户户都擺出各種富有地方特色的供品,發粿、水粿、雞,特別是我最愛吃的鬆粿,真是吃了忘不了的美食。聽説做的大米要放到井裏浸泡幾天呢。蒸熟的鬆粿雪白雪白的,鬆、糯、軟、冰,夏日裏能吃出一片冰涼,比冰淇淋還好吃,且更綠色。現在因為商場多了起來,購物比做這些小吃簡單多了,所以在七月十五的前幾天,大人們則會次數繁多地帶我們去逛商店,讓我們“大開殺戒”。但我還是很懷念鬆粿的味道,回味和大人們製作中的樂趣。

中元節這天晚上,不等太陽公公説再見,大家就開始準備上香了。六點多時,剛開始還只是一兩户人家,可過了一會,就陸陸續續的愈發多了起來。香煙繚繞,燭火搖曳,煞是熱鬧。絡繹不絕的'香客摩肩接踵,鄉音中熱情地相邀,於是乎甩開膀子的酒客吆五呼六,微醺中大笑開懷,圍坐一羣的茶客茵茵水汽中娓娓莞爾。夜色漸漸的來了,孩子們喜上眉梢,因為屬於我們時光到了,小夥伴們紛紛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火炬——青青的竹竿灌上煤油,塞了毛巾,點燃了,呼朋喚友,蜂擁着遊走於阡陌、田間,嘻嚷着誰家的火光明亮,哪家的火炬持久,宛如一條夜行的火龍映照着燦爛的童顏,徹夜不眠。於是,大人們品味着鄉俗,放鬆着盛夏下的身心,孩子們追逐着鄉俗,娛悦着66無慮的童年……

故鄉的底藴深厚,“鬼節”的傳説中也洋溢着濃濃的鄉情!我希望我們的故鄉——閩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中元節作文700字 3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民間傳統節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着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傳説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在這天大家都會放孔明燈,在道路旁放着蠟燭。

記的有一次,我和爸爸老媽在街道上看孔明燈。但是我們左看右看都沒看道大孔明燈,只有小小的孔明燈,於是我便向小賣部的老闆問問,一打聽原來還在作呢!沒辦發,於是我們便在路邊等啦!終於做好了大孔明燈,那孔明燈依就像重前那樣,在孔明燈旁邊裝這許多的煙花,當它升空時瞬見煙花飛賤落道許多的地方嚇的人們鳥獸散。雖然在連續放了許多的大孔明燈,但是我以經看膩了。我們走着走着,在路旁發現了許多的孔明燈,我都看的眼紅了。於是我便問老媽要錢買孔明燈,沒想道老媽竟然爽快的答應了我的要求,於是我買了兩個一紅一黃的孔明燈在校園放。一開使我們放個紅色的,但是我們不懂怎麼放在沒有充滿熱氣時就放飛,結果燒的'孔明燈黑晡溜羞的。我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我們等道充滿氣時才把孔明燈放飛,我就像一個成功的小孩子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還大叫着成功了,成功了。

這個中元節我過的很快樂。

中元節作文700字 4

鑼鼓喧天,月色迷濛,河面如眾星灑落,荷花燈隨波而去,便是中元。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在那天,我們這兒是要祭祖的。

搬來一張八仙桌,在桌上點兩支紅燭,置一香台。菜要六樣,三葷三素,或多或少都不成。酒也是有規矩的,酙三次,以表敬意。

待菜擺好後,就要請祖先了。

請祖先的規矩着實繁瑣,是按輩份逐次焚香的,急不得。焚香後,還得三拜——一拜家和,二拜財源,三拜平安,像我這般輩份小的還得跪下磕個響頭,説些吉祥話,這才算是請祖先完成了。

奶奶跟我説過,祖先們得“吃”半個時辰,在這期間,切不可喧譁吵鬧,更忌諱手觸長凳,説是碰了會沾鬼氣,走黴運的。

在半個時辰快到時,就是舍妹最為開心的環節——燒經文。生鏽的鐵鍋中燃起火紅泛藍的焰,紙元寶、經文微微一觸,就從明黃化為灰燼,飛入空中,散着點點火光。誰也不知道它們會去哪裏,只有仰頭望着它們越來越小,最後無影無蹤。大家都沉默着,唯有舍妹不諳世事,不曉得生死離別,獨自絮絮叨叨,又笑又跳的看這灰燼滿天。

燒完經文,用過晚飯,餘輝已燃盡了。是青黑的夜,月色似雪,似玉,卻羞的躲在輕薄的雲錦後,只透出幾絲微光。人們踱着碎步來到河畔旁,步子很輕,沒人願意打碎這份寧靜。他們手裏都拿着一盞紙燈,有的拿荷花燈,一些拿白菜燈,甚至,有捧蝦蟆燈的。人們不由自主的排成行,千千萬萬微弱的燈光匯成一條星河!這道星河穿梭黑瓦白牆之間,嬉於竹林危樹之中,終於,到了最終的地點。

放燈的.人極多,有老人,有孩子,有男人,有女人。有的,就是不放燈,也來湊個氣氛。觀燈者有貓狗,有鴉雀。

燈在河中起起落落,沉沉浮浮,晚風繼續吹着,搖曳着燭光,冷卻了野火堆。燈如星灑落河中,如此靜謐。人們在岸邊雙手合十,祈禱着平安、幸福。

當曉風拂時,星火隨波飄於遠方,不知所蹤。

以往,我不知放花燈是為何。現在,終於懂得了。小小一盞燈,寄託着的是人們對生活的憧憬,對美好的無限嚮往……

中元節作文700字 5

早晨,窗外一陣陣鴨叫聲把我從美妙的夢境中拉了出來。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從房間裏走向客廳。我習慣性地看了看日曆,今天是8月27日,下方註釋着“中元節”這幾個字,所謂中元節,就是人們農曆七月十四殺鴨祭祀祖先的日子。

“我回來了。”只見媽媽拎着大袋小袋,滿載而歸,跨進家門。

“媽媽,您起得真早。”我看着滿頭大汗的媽媽説,“怎麼不叫我一起和您一起去購物呢?”

“ 呵呵,等你起來,街上的東西都賣光了。”媽媽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中元節,購物的人非常多!”

媽媽買回來的是今天晚餐的主食和用來祭祀祖先的祭品。到了中午,我們全家都忙開了:媽媽殺鴨,外婆煎魚,我煮豬肉。一個小時後,我把煮熟的菜擺放在一張桌子上,媽媽再擺上五杯酒,兩雙金筷子,這就是祭品了。最後我跟媽媽把桌子抬起放在陽台,再在後院插上幾根香,就大功告成了。

接下來就是燒紙錢,外婆拿了一隻簸箕和一捆紙錢,一切準備就緒。外婆先從紙堆裏抽出一張紙,點燃後,一張放在大門前,再用另一張引火放在簸箕裏,待火燒起來後,外婆再慢慢地把一捆紙錢一張一張放在簸箕裏,過了一會兒,紙錢燒成了灰,再用“酒”把火給滅掉,外婆就把簸箕拿走倒掉,外婆一邊燒紙錢,一邊嘴裏低聲地念着,大概的意思就是希望祖宗保佑我們幸福安康!生活美滿!

傍晚,在外打工的'爸爸也急匆匆地趕了回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桌前,享用可口的飯菜,因為我們全家難得能圍坐在一起吃一頓晚飯,所以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感到十分開心,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開心地説:“過中元節,能祭祖,又能吃鴨肉,真好!”外婆不住地點頭:“好,現在的生活就是好!”

中元節是祭祖的日子,我們不能忘記祖先:沒有祖先的勤勞,我們也不能過上如今幸福美好的日子!

  返回目錄>>>

中元節作文800字 1

又到每年的“中元節”。母親還隔好幾天就開始準備“接祖”要用的東西,器皿、菜餚、點心和水果,零零碎碎象螞蟻搬家一樣地用拖車一次次往家裏運,我勸她不用這樣辛苦,到時我們開車一次性地買回家就行了,可她固執地不聽,她怕我們買不齊整或不及時而誤了她的大事。

母親年輕時是一個徹底的無神論者。爺爺奶奶在時,手把手教她接祖時祭祀的全套禮儀,她學會並記下了,但在心裏從來都沒有虔誠過,因為她不相信這一套。

可是現在步入老年的她卻越來越迷信鬼神的存在,也許她更加願意相信逝去親人的靈魂還存在於這世間,那些已遠逝的親人的眼睛隨時在天上看着我們,這樣,她就經常可以在心裏和我那天上的外婆和父親對話。也許她已意識到這樣的節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來,對於這個節日的意義,她的思想從抗拒到接納,從朦朧到清晰,從思念到恐懼,從恐懼到坦然。

迎接儀式完成後母親就説:“你爸其實早就回來了”。

我們自然都沒有看見,可母親分明感覺到了,她説:“今天一大早我在擺碗碟的時候手幾次抽筋,拿東西不穩,我的手從來不抽筋的,我知道是你爸爸不准我做,他老説我慣了兩個兒子,不讓他們幹活,看到我忙上忙下,怕我辛苦,不准我做事。我對他説,你莫精怪我,讓我把事做完,我還有好多事呢……”

聽她這樣説,我想笑,可是我的淚水卻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滑落了下來。

頭一天晚上母親就交待我們第二天早上買點包子、饅頭做早餐,因為這些東西好做供品。

早上天才亮她又打個電話給我,聲音哽咽:“你説怪不怪,昨晚我夢見他們了,你奶奶和你爸爸。好多年好多年沒有夢到他們了,他們真的回來了。你奶奶對我説,妹子呀,買點麻圓囉,團團圓圓的.嘛。你奶奶説得對,你買早餐時帶點麻圓回來吧。”

我也寧願相信這世間的確有鬼魂的存在,也相信是奶奶真的想吃麻圓了。

史鐵生説過:“一棵樹上落着一羣鳥兒,把樹砍了,鳥兒也就沒了嗎?不,樹上的鳥兒沒了,天堂不是一處空間,不是一種物質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恆途。”

是的,我們逝去的親人的肉體所棲身的這棵樹被上天砍了,可是他們給予我們的愛和温暖仍然棲息在很多地方,我們隨時都能看到、感覺得到。

也許這就是中元節幾千年來越傳越盛的原因吧。

中元節作文800字 2

我的家鄉在海南,這裏有許多祖輩人傳下來的民風民俗,有的已經成了節日特色。在這些節日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元節。

在中元節的前些天,大人們都忙着買紙衣、紙帽、紙錢等等。最有趣的是折元寶,每次我都會參與。有時我還會和姐姐比賽,在規定時間內看誰折得最多、折得最好。比賽開始了,我迅速地拿起一張紙,這張紙在我手指間靈活轉動,很快一個漂亮的元寶,就閃亮的出現在我眼前了。但是我不能得意,因為姐姐也很快趕上了我。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一張又一張的紙,經過我的手指間,都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漂亮的元寶。“滴”時間終於到了,我的手指也有了些疲勞。但最終還是我贏了,疲勞中也摻雜着一些開心。這些天我都忙着樂不可支。

到了中元節那天,就要燒紙錢了。爺爺把紙錢、紙衣、紙鞋、元寶等都分配均勻。到了中午或下午,就開始進行焚燒。這也讓我們小孩子好奇,也跟着去看。大火熊熊燃燒照着我臉通紅通紅的。大人們説:“燒的紙錢、紙衣、紙鞋等等,都是給祖先送過去,讓他們在那邊過的安穩。”於是我心裏許着一個願望:希望我今後每天開開心心,學習更上一層樓。希望他們在那邊收到錢、衣服、鞋子和我的'願望,祝我如願以償。

晚上來臨,我們幾個孩子去挖了一堆沙子,用塑料杯裝了起來,裏面插着蠟燭和香,把他們放在家門口的周圍,圍成一個長方形。點燃蠟燭和香,瞬間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金黃的“火球”隨着風,活潑地跳躍了起來。不到一會兒,家家都點燃了蠟燭。放眼望去,那些小“火球”似乎在和我打招呼。可是在今天不能外出,因為大家怕被不乾淨的東西纏上身,否則我一定出去看看。大人們都忙着擺祭品、燒紙錢,説是燒給那些孤兒、流浪漢的靈魂,因為他們沒有親人,就在大街上。所以人們就燒些紙錢、紙衣給他們。也怕萬一,他們纏上我們某人。聽説在今天,鬼門會打開,所有的靈魂都會跑來人間。雖然我有點不相信,但是這節日過得挺有趣的!

七月十五,過中元節。多姿多彩的習俗豐富了家鄉人民的生活,我喜歡中元節的習俗。

中元節作文800字 3

每到鬼節,仰望着天空,害怕着刺眼的“鬼”字,而膽小的我更是如此,那天甚至連離開父母半步都不敢。不過如今回想起來,要論最害怕,要論最可怕的,還是上次鬼節。

早上,陽光明媚,偶爾一片雲將陽光遮住,街上人來人往,我靜靜地望着人羣,出現在我的眼前,又消失在茫茫人海,不覺間,朋友們已經來到我身旁,輕輕地叫一聲,把我嚇得半死。

“啊!”我尖叫起來,“你們幹嘛?”望着他們笑得前仰後合,暴跳如雷。

“呵呵呵!影,今天是鬼節喲,像你那麼膽小,你還是躲在家裏吧!”他們彷彿是故意挑釁我才説的,依然嘻嘻嘻地嘲笑着。

“切,我才不怕呢,有什麼計劃就直説吧,少賣關子了!”我很輕蔑地説,但心裏是恐懼萬分。

“那麼好吧,今天晚上7點,我們去山上走走吧!”説完,就走了。望着他們消失在我眼前的背影,不禁覺得恐怖。

中午,我一直想着:“是去呢?還是不去?如果去的話,肯定會被嚇得半死;但如果不去的話,肯定會被他們嘲笑的`,那麼還是去吧,説不定沒自己想象那麼恐怖呢!”於是,我決定了,和他們一起上山。

到了晚上7點,我如約地出現在他們面前,這次由我、小杰、小葉和小洪一起去上山散步,剛剛開始,我還跟在大家後面,不一會,小杰説他發現奇怪的東西,叫我過去看看,原來是一個小球,而這時,小葉和小洪已經不不見了,於是我問小杰哪裏去了,小杰説可能是他們先走了吧,剛開始覺的不大可能,不過想想也是,他們又能去哪呢?難不成給鬼抓走了?一想到鬼我就害怕,於是叫小杰也走快點。

走了許久,一股撲鼻而來的臭味讓我想吐,心想不會是腐爛的屍體吧,越想越害怕,於是沒注意踩到什麼東西滑滑地摔了一跤,害怕地尖叫,這時,小杰過來了我馬上抓住他的手,叫他扶我起來,當我鎮定一些的時候,他拿電筒一照,原來這裏是垃圾堆!虛驚一場。

再往前走,我走在前面,而這時有個光點吸引了我,沒注意在後面的小杰,隨後聽到一聲尖叫,回過頭去,發現小杰的電筒還在那閃着,人卻不見了,我心想:“難道那裏有個洞?還是被鬼抓了?今天是鬼節啊!”於是我叫了叫他,依然沒有反應,壞了壞了,這活生生的一個人就這樣不見了,難道小洪和小葉也是······這時我的腿已經發軟了,我想都不敢想,拿起小杰的電筒,撒腿就跑。

當我見到前面的光的時候,我跑得更快了,當我跑出來時,發現小杰三人手裏拿着冰棍津津有味地吃着,這時當小葉看見我時,跟我打招呼,我一下子全明白了,原來小杰故意叫我,然後讓小葉和小洪先走,後來讓小洪拿電筒來吸引我,後面小葉就帶小杰走了,而不小心電筒掉了,為了不讓我懷疑,就尖叫一聲讓我恐懼。想到這我憤怒地望着他們,恨不得將他們碎屍萬段。

想到這,我不禁笑起來。

中元節作文800字 4

終於,又來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元節。中元節又稱為“盂蘭盆節”,但要説最響亮的,應該就數“鬼節”了吧。傳説這一天鬼魂出沒,至夜晚時,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間房屋裏鳴放鞭炮,來嚇走鬼魂。但説到“鬼節”,許多人並不知道,中國有四個鬼節,分別是三月三、清明節、七月半、十月七年級,再加上西方引進過來的“萬聖節”,也就湊成了現在的五個鬼節了。萬聖節的形式在於“不給糖果就搗亂”,而中國的鬼節,形式則在於燒紙放炮。

下班時,坐在公交車上,便看見了洋洋灑灑的一片“燒紙”風光,無論是路邊,還是房產開發區的圍牆旁邊,都會看到火光前的幾個黑影,人們的臉上掛着憂傷的表情,就連説話都不敢大聲,也許是打心底裏流露出來的敬畏吧。唯一歡快的,就是那一堆堆熊熊燃燒着的火焰……

在中國大部分的地區,燒紙已經演變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文化。在很多的節日裏,燒紙都變成了必選項。因此我的記憶中,也充滿了燒紙的影子。我是在父輩們鬼怪故事的薰陶下長大的,也正是因此,燒紙在我的印象中是詭異的。甚至有人説,生病了也能用燒紙救治,因為有些“病”和正常的生病不一樣,得通過“燒紙”打開靈異的結界,賄賂賄賂鬼魂,鬼魂也就不會再來打擾了。一開始對於鬼神之説,我是深信不疑的。一直到了國中學到了自然物理,我才漸漸地懷疑父輩們説的話。但那時只要一聊起“鬼話”,似乎就能打開每個人的話匣子,而且幾乎每個人都能繪聲繪色地講述一段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鬼故事。然而真的有那麼多的鬼故事嗎?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所説的那些“鬼故事”,在書中都能找到影子。怪就怪自己才識淺薄咯。雖説那些只是故事,但每次陪伴着父輩們去祭奠祖先親人,我的心中還會莫名的害怕。也許害怕來源於無知,也許這正是人們對未知事物恐懼的原因吧。但如果人類不無知,也許就不會有這麼多巧妙有趣的文化了。

相比於先人,我們所掌握瞭解的`知識多得太多,但我們也失去了太多太多。我們擁有着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卻無時無刻不在享受空虛寂寞;我們享受着各種各樣的美食,卻也無時無刻不在遭受着美食的侵害;我們一直在艱苦奮鬥,但卻還要教下一代不停奮鬥……在我們的生活中,似乎有很多這樣的人都在重複着這樣一個循環,不惜糟踐自己的身體去掙錢過上幸福生活,結果卻往往是錢沒掙到多少,身體卻搞垮了,於是又把掙來的錢給自己看病……然而惡傷既出,真得有那麼容易治好嗎?有人受傷,於是有人開始養生,其實説到底,還不是想靠着養生掙點錢?養生確實很好,大部分的養生卻都是為有錢人服務的,因此大部分人的首要任務還是掙錢。

陰間大概和人間一樣吧。也在忙着掙錢,因此很多家庭在“燒紙”上毫不吝嗇。一燒都是幾個億,甚至幾十幾百個億,雖然是冥幣,但感覺就是面子,就是闊氣!我想活人的心裏大概都是這麼個思維吧,活着沒有富過,死了一定要做一個有錢的鬼。但唯一讓我疑惑的是,我們對於活人,何時有過這樣的闊氣呢?

其實我很不喜歡燒紙,但不代表燒紙就是壞事。之前很多人説中國人沒有信仰,其實我是不贊同的,至少燒紙算是一個代表,這是孝道。中國人能被人説成沒有信仰,也情有可原,因為有些人認為賺錢有捷徑,因此就有了拐賣、傳銷詐騙、職業乞討、專業碰瓷……世上本無鬼神,人心有鬼,便真的有了鬼神。也許我們能力有限,改變不了世界,也會有很多人説要改變自己去適應社會,改變自己是必不可少的,但無論如何,都不能變成一個壞人。

不能變成一個壞人,這是我從一位90後學生的演講中聽到的。我的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當時她説,記住,一定一定,不能變成那個當初自己討厭的人。而我要説的,則是千萬千萬,不要變成那個心中有鬼的人。

中元節作文800字 5

説是“鬼節”,其實就是家鄉的七月半,即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三。因家鄉的俗語“七月半,鬼亂躥。”而得名。聽外婆説,每到這一天晚上,鬼們都會來吃刺梨。倘在寂靜無聲的時候,手拿一面竹篩,一塊明鏡,來到刺梨蓬邊,細聽有“沙沙”作響的聲音,便用竹篩迅速地罩住刺梨蓬,再掏出明鏡一照,便可捉到鬼……我往往被嚇得毛骨悚然,因此也不敢鑑定外婆的話的真偽,只是每年月半過後,刺梨便全是蟲蟲眼眼,大人們都説,那是鬼吃過了的,我便也確信了。可這驚嚇並未減輕我對家鄉“鬼節”的喜愛,它讓我樂趣無窮。

月半這天,依據家鄉的習俗,每家每户都要插香瓜、插搖錢樹、給先人們燒錢紙(香紙)。所以這天要是誰家小孩摘了誰家的瓜,大人們都不會較勁。一大早,我和小夥伴們就到附近菜地去偷南瓜。大孩子就往個大渾圓的中等瓜摘,小小孩力氣小,就往個小的摘,拿回來後分好類,拳頭大的瓜就把它插在竹杆頂上,然後往瓜上插滿香,又一小撮一小撮小心地把香捆綁好,再一小撮一小撮香點然後解開帶子,一個星星點點的空中火球就做好了,這時大人們就會幫着扛到寨子的大樹腳下參加展覽,比一比誰家的香瓜插得又圓又好。而稍大的瓜,我們就用刀小心翼翼地把瓜帝揭開,把裏面的'瓜瓤掏出來,然後就在瓜壁上精心雕刻各種字樣和簡單的圖形,有“七月瓜燈節”、“雙龍戲珠”、“某某瓜燈”……裏面點根蠟燭,遠遠看去就像一個燈籠,用繩子繫好瓜燈後就可在小夥伴面前相互炫耀。至於搖錢樹,則是把點然的香一層層掛在竹丫上,香火在夜色中閃閃發光,亦真亦幻,窄一看,還真像一棵聖誕樹。

此外,每家每户還會從自家門口路兩旁一直把香插到岔路口,把為先人準備好的包(裏面裝有錢紙,用一個像信封一樣的包裝好,封面像寫信封一樣要寫上各先人的名字,據説這樣他們才能收到錢,要不會被孤魂野鬼們搶去)也拿到這裏來燒。而我們這時早也忘卻了那讓人恐怖的鬼,搶着和大人們插香、燒紙,這些火光成了我們夜色中最温馨的夥伴,我們就在這火光中放縱着自己的快樂。

中元節作文800字 6

農曆七月,在古代這是陰陽交替的一個月份,也是地獄打開大門,鬼魂遊歷人間的時節。小的時候經常聽長輩們説,七月到,不準走水邊,不準説“鬼”、“死”字,不準晚歸。如今,我已經漸漸長大,卻依然謹記着他們的這些話語。我想,某一天我可能也只有如此來回憶他們了。

正規的鬼節在正七月半,也就是農曆七月十五。然而,在我的家鄉,很多家庭並不是在那天。就如我家。我家是七月初九“接客”,初十“送客”,而隔壁鄰居家則推了一天。

什麼是接客與送客?這是我們當地話語。接客,接的是逝去的長輩們的魂;送客亦然。

在初九的晚上,作為家中後輩女子,因我已經長大便可以隨着父母、弟弟一起去接客。在以前,這是不可能的。我説不出其中的原因,只知道這是習俗。

父親走在最前面,母親緊挨着父親,接着便是我與弟弟。父親手中擎着紅燭、香,母親則拿着一沓紙錢。母親邊走邊點燃紙錢,隔段距離便停下來在路邊燒些紙錢,一直到接客的地方。其實,這個地方並不固定,但總歸要與家有段距離,而且必須空曠,以免待會燒紙錢把其他東西給燒了。

等到我們拜了幾拜,燃起香燭與香之後便放起爆竹。等到鞭炮響完,我們便開始一個個輪流鞠躬拜祭。之後便以弟弟打頭回家,途中,誰也不許往後看,否則父母定要責罵。

這天晚上,八仙桌上的香不能斷,桌子邊的椅子也不能碰。

到了第二天,重新換一隻香,把茶水杯洗淨倒上乾淨的茶水,等待親戚的到來。這天中午,依照家裏的習俗,我們一般是吃麪。媽媽將肉剁得碎碎的,放上些酸菜、葱等調料,先炒然後放入水做湯。這樣的.臊子只有家裏的味道才最好吃。

等到下午時分,我們會挑選幾個人去接客的地方燒包。燒完後差不多就快到五點了,此時晚飯已經擺上了八仙桌,但必須先讓先人們“享用”,十分鐘後差不多就可以燒紙錢放鞭炮了。等每個親戚一一祭拜後,我們就可以撤掉香台上桌吃飯了。

吃完飯差不多大部分親戚都會回家,準備他們家裏的中元節。而我家則會切好水果,洗好碗,將撤掉的香台再次擺到八仙桌上,然後一起出門送客。送完客就可以將桌子放回原位,吃祭品。而這個中元節也就過去了。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