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家鄉的節作文彙編8篇

作文8.2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家鄉的節作文彙編8篇

家鄉的節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祖國的大西北——新疆吐魯番市,被稱為“水果之鄉、旅遊勝地”。每年3月,春風徐徐吹來,吐魯番大街小巷處處都會穿上綠裝,隨處可見大片大片盛開的杏園。綻放的杏花白的像雪,粉的像霞,漂亮極了!陽光明媚的日子裏,蜂飛蝶舞,杏花芬芳,裝扮着吐魯番的春天,美麗極了。

吐魯番氣候條件特殊,杏花花季較早,素有“新疆第一春”的美稱。杏花開了,標誌着吐魯番的杏花旅遊節即將來臨。每年3月24日——4月5日吐魯番都要舉辦“杏花節”,在杏花香氣中瀰漫着歡快節日的氣息,大家期盼已久的吐魯番杏花旅遊節開幕式拉開了正式帷幕。在杏花節裏,人們每天駐足杏園與花為伴、與蝶

為伍,人們一邊賞花,一邊還能一飽眼福,欣賞民族風情歌舞表演、品嚐農家樂餐飲美食、觀民俗工藝品、穿民族服飾伴舞、觀攝影作品展等,節日裏吸引着眾多國內外旅客前來觀杏花、遊火洲。

每年吐魯番市杏花節開幕式都會在亞爾鎮上湖村的杏花園裏舉辦,放眼望去杏花園滿樹花團錦簇、蜜蜂翩翩飛舞,杏花淡淡的香氣裏處處是架着“長槍短炮”拍照留念的遊客,還有一大早就忙着準備迎客的村民們……整個杏花園裏熱鬧非凡。開幕式上,傳統的吐魯番木卡姆表演、樂器彈唱《春天來了》、本土歌手演唱的《杏花開了》……觀看節目的人羣湧動、喝彩聲跌跌起伏不絕。除了精彩的開幕式表演,還準備了本地特色的餐飲一條街和手工藝品展銷活動。飄香的烤肉、抓飯、羊雜碎,甘甜的西瓜、草莓、葡萄乾,手工刺繡的枕頭、包包、飾品,吃喝賞購應有盡有!

“杏花仙子”3月初海選,幾百人經過形體、容貌、氣質、綜合才藝和文化水平等的海選、初賽等環節選拔評選,最後評選出8名才藝俱佳的“杏花仙子”進入開幕式在遊客面前授冠,遊客們也可為自己喜歡的'“杏花姑娘”合影留念。

杏花開放時節,吐魯番市高昌區、鄯善縣、托克遜縣一座座杏園和農家樂旅遊點便成了眾多遊客踏青的好去處,賞花、看歌舞表演隨處可見。每當此時,杏花露出秀氣的臉龐,觀看着這個熱鬧紛飛的世界。遊客們遠遠望去那一片片銀白,一樹樹的杏花,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猶如走進了花的海洋,呼吸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每當遊人駐足近前仔細觀看眼前的杏花時,粉紅的、白中透粉、粉中透紅……,就像剛搽過胭脂一樣漂亮,有的花骨朵,像幼兒園的小朋友哭喊着:“春姐姐,為什麼不讓我開啊?”有的花含苞欲放,噘着小嘴,鼓着臉蛋,一副惹人疼的模樣;有的綻放四射,像少女的臉,紅撲撲的,亮晶晶的。一簇一簇的,粘在枝

條上,似乎慶祝着自己的節日,不時成羣的蜂蝶張開雙臂飛舞盤旋在花海中。每天朵朵綻放的杏花用她妖豔魅人的魔力讓各地遊客雲集神遊杏園和各大旅遊景點,車水馬龍的各種車輛、中青老少的遊客們成為吐魯番早春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此時,攝影愛好者們也爭先恐後地比賽着拍杏花美景;遊客和果園的村民們沉浸在花的世界,一家老少其樂融融地賞析着“幸福之花”……一時間吐魯番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當我歡喜地望着杏園裏賞花的遊人們,欣賞着滿樹“幸”花,盯着杏花花蕊、看着杏花如雪般落下時,我十分欣慰開心自己是吐魯番人,心中無比感到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快樂的人,感謝父母能讓我天天與幸福生活相伴!

家鄉的節作文 篇2

在祖國這個多民族大家庭裏,我的家鄉雲南騰衝傈僳族的刀杆節上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和獨到的民族風采,最能征服觀眾。

刀杆節有兩項主要內容: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下火海,即“洗火澡,在二月初七晚上舉行。意為洗去污濁,上刀杆才沒有危險。傍晚來臨,幾千傈僳族人身着五彩繽紛的民族服裝,在平地上燃起一堆堆巨大的篝火,男女老少圍着熊熊烈火“跳嘎歡唱。待柴火燃成紅彤彤的火炭時,一羣身着紅裝赤着雙腳的壯漢,豪飲數碗壯懷酒,在一陣緊鑼密鼓聲中大吼一聲縱入“火海。他們在火海中跳躍、翻滾,跳動的雙腳濺起萬千紅亮的.火星,使人眼花繚亂。繼而,又見他們雙手捧起通紅的炭火,在臉上擦洗、搓揉,進行火的“洗禮”,然後又從火堆中撿起燒得通紅的鐵鏈你拉我扯。表演者履火海如走草地,抓火球如戲玩具,使觀眾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跳過火海後,身着節日盛裝的傈僳族男女又繼續跳嘎、對歌,直到東方發白。

第二天,即二月初八中午,是更令人驚心動魄的上刀杆(即上刀山)活動。它比“下火海場面更大,氣氛更為壯烈。這一天,到處人山人海,一羣羣傈僳族小夥子磨刀霍霍,然後將36把或72把鋒利無比的長刀做橫檔,綁在二十多米長的兩根粗木杆上,再把它豎立起來,一頭栽到地上,一頭直搗雲天,遠遠望去,就如同一架直通雲天的天梯。當作梯檔的利刀,刀口向上,寒光閃爍。正午時刻,一聲炮響,鑼鼓齊鳴,十幾個身着民族服裝的傈僳族漢子來到梯下,赤手抓住刀鋒,赤腳登上刀刃,迅速而鎮定地一個接一個往上攀登,一二百斤重的身軀在寒光閃閃的刀口上,如履平地一般。這時觀眾提心吊膽,屏住呼吸,目瞪口呆,渾身出冷汗。有的閉上眼睛,不敢再看。在緊鑼密鼓聲中,幾副刀杆上的傈僳族漢子陸續登上了半空中的梯頂。此時演出進入了高潮,達到白熱化程度。只見他們一個個凌空打倒立跟頭,表演各種驚險動作。然後取下插在梯頂的小紅旗,順東西南北五個方位下投插在地上。接着,他們又在空中鳴放鞭炮,令觀眾歡聲雷動,令羣山發出迴響。

説起刀杆節的來歷,還是十分感人的。明朝中葉,外族侵擾騰衝邊境,多少身強力壯的傈僳族青年被殺戮,多少孤苦無依的老人被逼死。自公元1441年開始,朝廷派兵部尚書王驥先後三次率兵約35萬人進行征討,最終在傈僳族人民的配合下,打敗了外族,而王驥卻在二月初八這一天被奸臣用毒酒害死。噩耗傳到傈僳族山寨,男女老少無不捶胸頓足。為此,他們舉行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活動來紀念王驥,並將每年二月初八定為“刀杆節。

改革開放後,上刀杆這項民族傳統活動已經走出騰衝,走出雲南,走向全國。它參加了在昆明舉行的第三屆中國藝術節,並先後到上海、海口、瀋陽等地成功地進行了演出,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報刊、廣播、電視台對這一民族活動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把它譽為“中國一絕”。

家鄉的節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個特別熱鬧的日子。

在前幾天,我的奶奶和鄰居就開始忙碌了,打掃衞生,佈置廳堂……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每一個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户都在廳堂裏擺上了供品,然後畢恭畢敬地等侯着。隨着一聲聲震耳欲聾的鞭炮響,遊神的隊伍浩浩蕩蕩地來了,有威武的古代衙役,可愛的金童玉女,還有恐怖的黑白無常,最後才是微笑地俯視着人們的“娘娘”……。我們跟在隊伍的後面,走街串户,放鞭炮,吃供品,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個日子是我們的`日子,因為有着娘娘的庇佑,我們就是犯了錯,大人也不會責罰小孩的。

正月裏雨經常會淋淋瀝瀝地下着,天陰沉沉的,很是討厭,可是十五這一天是我最喜歡的日子,因為那一天天是最藍的。我愛家鄉的元宵節。

家鄉的節作文 篇4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又來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了!七夕情人節來源於古代,據説是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所以我們後人稱之為“七夕”是我們中國的情人節!有着許多地方都非常關注這個節日的,是所有情侶或者夫妻在這個節日裏都享受着情人的愛戴和特別關懷備至和別出新意的節目。

今天就讓我來講述一下我家鄉的七夕情人節是如何度過的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家鄉是佛山順德,在我們順德里,“七夕”這個被稱之為中國的情人節,是非常關注的,所有的.情侶或者夫妻在那天是非常恩愛和開心的,就連街道上一些大型商場裏都擺放着牛郎和織女的頭像來應節,氣氛跟春節沒有兩樣的。我的爸爸媽媽每年過這個七夕情人節的時候都是非常恩愛的,每年七夕情人節的當天,都會想出好多節目來跟我的媽媽一起來度過的,每年我都在旁邊看到他們這麼恩愛。我也想自己的另外一半也要好像我的爸爸媽媽那樣恩愛度過我們中國的七夕情人節。

在這裏!我要向所有的情侶或者夫妻説聲,“七夕情人節快樂!希望你們有情人終成眷屬!”

家鄉的節作文 篇5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現在的重陽節,我們的爺爺奶奶們都能在家享受天倫之樂。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也不免會更加思念自己的親人。我們村的村長每年在這個佳節裏,都會組織村莊上的一些少年兒童去敬老院開展送温暖活動,這已成了我們村的一個光榮傳統。

記得去年重陽節,我也很榮幸地參加了這次送温暖活動。那天,太陽公公早早地露出了笑臉,小鳥在枝頭歡唱,我們排着浩浩蕩蕩的隊伍,帶着用自己平時積攢下來的零花錢買的一些水果等禮品出發了。一路上,微風輕拂着我們可愛的臉龐,鮮豔的紅領巾在胸前跳動。我們像快樂的小鳥,蹦啊,跳啊,唱着《快樂的節日》這首歌,不知不覺就到了敬老院。

敬老院風景優美。院子周圍的樹木高大挺拔,長得鬱鬱葱葱,花壇裏菊花欣然怒放,空氣清新甜潤,院子後面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我們歡歡喜喜地來到爺爺奶奶的面前,獻上我們帶來的禮品。爺爺奶奶們一邊吃着香甜可口的水果,一邊欣賞我們精心準備的精彩節目,他們的臉上一個個都洋溢着幸福甜美的微笑。節目表演結束,我們又分頭行動,幫爺爺奶奶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有的打掃衞生,有的洗衣服,有的幫爺爺奶奶捶背、按摩,有的幫奶奶梳頭……

我想:爺爺奶奶們辛苦了一輩子,我應該幫爺爺奶奶洗洗腳。説幹就幹,我迅速找來一個腳盆,來到他們的廚房,裝了一些熱水,又摻和了一點冷水,用小手試試温度,正好合適。我就彎着腰,弓着背,端着一腳盆水,邁着八字步,一搖一晃地來到一位爺爺跟前。儘管我非常小心,一路還是灑下許多“珍珠”,兩隻褲腿也被水濺濕了。

我忙請爺爺坐下,幫他挽起褲腳,脱下鞋襪,這時我發現爺爺的皮膚很粗糙,腳背上一條條青筋,就像一條條蚯蚓。我小心翼翼地把爺爺的一雙腳一邊浸泡在熱水裏,一邊按摩着。幾分鐘過去了,我又學着媽媽平時給我洗腳的方法,先洗比較髒的腳趾之間,再洗腳板,我摸着爺爺硬硬的腳板禁不住問:“爺爺,你的腳板咋怎麼硬呀!”爺爺笑呵呵地説:“孩子,這叫腳繭。”“那我的腳板為什麼那麼軟而沒有腳繭呢?”我好奇地追問道。爺爺認真地告訴我説:“因為爺爺為了生活,一生到處奔波,走的`路多了,也便有了厚厚的腳繭”。我聽後,心裏非常感動。

洗完腳,我用毛巾幫爺爺把水擦乾。爺爺用枯樹枝一般的手撫摸着我的頭連連稱讚我是一個孝順的孩子。我心裏比吃了蜜還要甜呢!我想: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讓更多的老人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家鄉的重陽節是多麼難忘啊!

家鄉的節作文 篇6

我的家鄉是少數民族地區,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有很多誘人的風景:如賀蘭山、西夏王陵、沙湖、影視城,等等。每到開齋節,遊人穿梭,非常的熱鬧。每到節日的時候,人們都面帶笑容穿着民族的服飾,先去清真寺,進行宗教活動,然後去先人的墳墓上進行祭拜活動。家裏炸饊子、油香,還有做一些豐盛的食品。親友們都開心的互相祝福着。

我也參加這樣的活動,父母們都特別的高興、開心、快樂,因為這是自己民族的節日。還有許多其他民族的`朋友也來慶祝大家的節日和大家一起過着高興、開心、快樂的開齋節。開齋節,讓我學到了穆斯林人的善良、虔誠和寬容,懂得了穆斯林人的團結、好客、熱情。我因有這樣的節日而感到驕傲

大家的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日,只要民族團結了,大家的國家才能更加強大。家鄉的回族們,在開齋節這個盛大的日子裏,和互相祝福,互相走訪,是那樣的和諧與快樂,到處沉浸在幸福與快樂之中。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大家的節日—開齋節。

家鄉的節作文 篇7

晴朗的夜空像一匹光滑柔美的深藍綢緞,柔和似絮,輕勻如絹的浮雲,簇擁着雪白髮光的圓盤。清輝把圓圍映成一輪彩色光圈,由淺至深,若隱若現。雖然不像晚霞那麼絢爛濃豔,但正因此而更顯樸素淡雅。這便是中秋的圓月,家鄉的圓月。

在家鄉,八月十五,多麼美好的`節日!那天可以放下做不完的功課,和家人團圓,坐在家中吃着美味的月餅,與朋友聊天,在那一天的早上,我隨爸爸媽媽上街去買月餅,街上到處喜氣洋洋,小孩們個個笑容滿面,商販們把好吃的月餅堆了一排又一排,一層又一層。我們走着走着,不一會就買了許多每位月餅,到了奶奶家。奶奶、大伯正在把飯菜端上餐桌,兩個妹妹正歡天喜地的手舞足蹈,哥哥則安靜的坐在一邊看書,爺爺見我們回來了,笑着説:“會來得正好,來來來,大家過來坐下,開飯了!”

吃飯的時候,大人們頻頻舉杯,互祝節日快樂,我看着,急了,喊着:“哥哥,我們四個小的也不能落後呀!”説着,我就舉杯與哥哥碰杯,祝他“學業有成,身體健康”,他也祝我“萬事如意,事事順心”。晚上我們大家坐在院子裏,賞月吃月餅……聽媽媽説,在很久以前的八月十五,有一位叫嫦娥的女子,因為吃了仙藥身子立刻飛離地面,轉化成仙,她因思丈夫,——后羿而飛到離地面最近的地方——月亮,此後就有了中秋節這個節日,多美好的傳説呀!多麼有意義的節日呀!我不禁想到中秋十五,多少遊子借皎皎圓月遙寄思念,他們為了祖國的建設事業而奮鬥在祖國的各個角落,連八月十五都不能與家人團聚,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呢?這就是中秋,這就是家鄉的中秋!

家鄉的節作文 篇8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日子。今年暑假,我有幸在外婆家過了一個快樂、温暖,又意義非凡的七夕節。

早晨,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我聽外婆説每年在七夕這一天,大多是要下雨的,或大或小,或早或晚,或喜或悲。傳説這是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後,訴衷腸淚滿襟,他們的眼淚,也便化作這濛濛細雨,從空而降,可到了晚上,天空晴朗,人們抬頭就可以看到織女星和牛郎星隔河相望。

午飯後,人們開始張羅了,年輕人開始搭棚,老人們開始拂娘娘,他們用稻草做成身子,有訂做好的固定頭像,再用一些漂亮頭花做裝飾,接着給身子裝上裝飾好的頭像,最後穿上顏色鮮豔的、漂亮的衣服,一尊栩栩如生,和真人大小一樣的王母娘娘就做好了。不一會,英俊瀟灑的牛郎和婀娜多姿的織女也做好了,他們分別站在王母兩邊,好似小心翼翼的侍奉着至高無上的王母娘娘,以換來如此一天短暫的相聚。

在王母娘娘前人們放了一張很大的八仙桌,傾刻間桌子上已擺滿了各家各户端來的貢品,有自己蒸的花食;有買的糕點和各種水果;還有專門養的綠油油的豆苗,簡單而隆重,熱鬧而虔誠。此時,還放了許多鞭炮,以感謝我們生活的幸福和安康,祈禱明年的風調雨順。

這個時候大人會帶着自己的孩子很恭敬的磕頭,以保佑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學有所成,可孩子們就不那麼虔誠,他們一會兒拽個葡萄放進嘴裏,一會又掰個香蕉吃了;一會安靜、一會兒又淘氣。總之大人們看在眼裏,卻樂在心裏,滿眼都充滿着對孩子的包容和愛。我也不例外,也被外婆拉去磕頭,儘管有些羞澀,卻也沒拒絕,學着前面幾個小朋友磕頭的樣子,也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並且從心裏告訴自己儘管這是一種迷信活動,但卻寄託了許多人對自己孩子的希望和祈盼。

王母娘娘從一而終都端坐在中央,接受着人們的拜祭,虛心地聽着人們的'禱告,沒有一絲厭煩,我都有些懷疑那個從小聽到現在的《牛郎織女》故事中,那個惡毒的娘娘和這個面帶笑容的娘娘是不是同一位神仙?這樣的祭拜要到很晚很晚,一般孩子們是不會等的,只有大人會等到放着鞭炮結束的時候,拆了的人物頭像要專人細心收藏起來,稻草做的身子要燒掉,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家鄉的七夕節,別具一格,是大人、小孩們都喜歡的節日,我有幸在家鄉親自經歷這次七夕節,令我懂得了許多知識道理,並且我們傳統節日的習俗而感到驚奇,家鄉的人們用純樸的民風,傳承了民族文化。

標籤:彙編 家鄉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