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必備】讀書成長作文三篇

作文6.81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成長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讀書成長作文三篇

讀書成長作文 篇1

書,人類的朋友。一個人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受益將是終生的。孩子有書相伴的成長年代,一定是豐富多彩的。

記得孩子剛剛牙牙學語的時候,把一本書放在其面前,她會馬上安靜下來。翻看色彩豐富的圖片書,享受着那份新鮮;從此開啟父母陪孩子讀書的時代。夜晚,躺在牀上,和孩子共捧書,孩子看着書中的插畫父母用聲音給孩子詮釋書中的故事,氛圍是温馨的。孩子小的時候,都是講述有愛的故事,讓孩子在愛的故事中成長,感受成長的温馨。

長大些了,每月帶孩子去“逛”書店,挑選適合孩子讀的書。做父母的也會挑選一些育兒、家庭教育的書,充實自己。開始的時候,父母會根據自己的判斷,為孩子選擇適合孩子讀的書。孩子大些了,會自己選擇喜歡的書。每當走出書店,看到了挑選到的心儀的書,看到孩子滿意的表情,幸福感真的油然而生。

書,豐富了孩子的知識,也增強了家長的教育觀念。社會大課堂中,沒有如何做家長的學習班,每個做家長的都是在實踐中總結教育,為教育孩子提供了學習的源泉。書,成為了實踐補充的動力。從書中,汲取經驗的養分,理論結合實踐,豐富了家長,孩子從中也受益了。

孩子的讀書,會分幾個階段。不識字的階段,主要是看些圖畫書,認知顏色、事物,聽爸爸媽媽講書上的故事。父母在給孩子讀書時,讓孩子看着書上的字,讓孩子也有聞到墨香的感覺,讓孩子愛上讀書。孩子學習拼音後,選擇一些帶拼音的書籍,讓孩子來讀,孩子會從書中自己讀到自己能掌握的東西。慢慢的認識的字多了,孩子就能獨立閲讀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獨立選擇自己喜歡的書,開啟孩子真正的讀書之旅。

讀書,是個堅持的事兒。做什麼事情,認真和堅持是最需要的,讀書也是。認真閲讀,堅持閲讀,就會變成一種習慣。養成眾生讀書的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是有益的。讓我們在讀書中快樂的成長吧。

讀書成長作文 篇2

走進我的書房,赫然映入眼簾的是書架上擺放整齊、裝裱精美的書。隨手翻開一本,一股淡淡的書香便瀰漫了整間屋子。就是這些書,陪伴我走過了幾千個日日夜夜。它們或厚或薄,或深奧或淺顯,都讓我汲取到健康成長所需要的豐富營養。

記得剛上幼兒園時,我非常喜歡看《狼來了》、《木偶奇遇記》等精彩的漫畫書。它們讓我懂得了:不能撒謊騙人,否則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或鼻子變長,成為一個醜八怪。

隨着年齡的逐漸增長,我升入了二年級。《安徒生童話》、《十萬個為什麼》又成了我的好朋友,我為賣火柴的小女孩而哭泣,為醜小鴨變成美麗的白天鵝而雀躍。知道了兔子的耳朵為什麼那麼長,馬的耳朵為什麼會常常擺動……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升入了五年級。我已不再讀那些通俗易懂的書了,《愛的教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國演義》這些名著每天陪伴着我。《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愛,是開啟心靈的鑰匙;愛,使我勇敢承認錯誤;《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學會了在困境中磨練自己。《三國演義》讓我懂得了:當取得進步時,不要忘乎所以,驕兵必敗。不能像曹操那樣被勝利衝昏頭腦,百渡之戰後急於統一天下,最後落了個火燒赤壁的慘敗。

書,像明燈一樣照亮了我的雙眼;書,為我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書,將我成長的道路點綴的芳香瀰漫。它們既培養了我良好的行為品德,又讓我懂得了許多深刻的道理。書陪伴我成長,我的成長離不開書的陪伴。

讀書成長作文 篇3

常常會想,要怎樣一副鐵肩才扛得起一個朝代由盛轉衰的.劇變產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夾縫中的芸芸眾生的聲聲歎息?才扛得起中國詩歌在社會劇變中的大課題?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樣用他並不健壯的軀體承載着一切。駕一葉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於暗流湧動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艱難。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註定要弓着腰,低着頭,一點一滴地細數着黎民百姓的苦難,然後蘸着濃於墨的悲哀,含淚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的使命決定了他不可能過得輕鬆。“窮則獨善其身”,多少人用這句話安慰自己,搖搖頭,屈服於黑暗的社會現實,從此只為個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與千千萬萬勞苦大眾連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艱難,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撐出一片天地,容納他們的歎息。於是有了破舊茅屋中的那聲吶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詩: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而咸陽橋上“直上幹雲霄”的哭聲也從此被後人深深銘記。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屬於百姓的“詩史”。

翻開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讓人想起這句話:“文章憎命達”。他仕進無門,困頓十年,方得小職,安史之亂中又流亡顛沛,為人所俘,直至最後,貧病交加而死。當他幼年在自己的棗樹上爬上爬下,把笑聲灑滿整個庭院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命運之神已給他安排下這樣一條坎坷異常的人生之路。幼時身體贏弱的他也一定沒有想到自己將用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個時代的悲哀。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儘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可他從沒把自己的目光拘囿於個人的得失與悲喜,就在他即將撒手人寰,在他為自己舉行告別儀式的時候,還在關心着“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他總是放眼大眾,深入到人們的心中,體察最底層人民的苦難。然後聚焦,醖釀,提煉,揮灑。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於傳統的儒家。儒家説:“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杜甫卻不管窮達,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杜甫卻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謀其政。那些為時代而泣,為百姓而歌的敍事詩中少見直接的抒憤與哀喊,他總是從局外人客觀平靜的視角冷眼旁觀,從一種不動聲色的敍述中進發出更為沉重和濃郁的憤懣。這樣的詩不知使後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燒,淚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詩也許是杜甫最好的寫照:在一個晦暗的時代,你是唯一的靈魂。

都説“男人鐵肩擔道義”,那麼杜甫就是古往今來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卻撐起了中國歷史上一座文學與道義的高峯,讓人遠遠觀望,讚歎不止。

標籤:三篇 讀書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