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熱門】春節的話題的作文合集九篇

作文9.14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話題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春節的話題的作文合集九篇

春節的話題的作文 篇1

新年降臨了,人們都喜氣洋洋的,樂得合不攏嘴,瞧!一大清早,母親就已經忙的不可開交了。我好奇的問母親:“母親你在幹什麼呀?“過年了,要除塵迎新嘛。”我説:“除塵迎新,這詞真有趣!”原來,還有一個除塵迎新的習俗啊!

到了新年的晚上,父親急急忙忙的打開了電視,開始欣賞春節聯歡晚會帶來的節目,正在吃飯的姥爺、姥姥、母親和姑姑都把頭向後轉去,對着電視機。我家春節必做的事,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姥姥説:春節聯歡晚會代表着國家的強大,所以必看。

除了以上習俗外,我還知道一個繞口令:大年七年級的湯圓,大年八年級的面,大年九年級的餃子。大年初四之後的大年初五、大年初六、大年初七什麼都可以隨便吃。我們重慶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習俗,就是大年七年級不準花錢,至於為什麼,我也不知道。估計是想要發財吧!

其實,要説過年的習俗,我家鄉還有個習俗還有大年七年級不能掃地和倒垃圾,大年八年級開始要在親戚家輪流拜年等等。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就是到了元宵節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燈一定要亮,家家要吃湯圓,寓意團圓。

上面的三大習俗,都是重慶人必做的,如果你不是重慶人,你也可以學習一下以上三大習俗。

元宵節一過也就意味着春節結束了,人們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春節的話題的作文 篇2

春節是我國最為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臘八這天,我們家鄉里有些人家都會熬臘八粥,有各種豆子,穀子,等食物熬成的臘八粥,真是美味至極。

臘月二十一之際,就要開始準備年貨了,買爆竹,春聯,吃的,喝的等等,各種需要的都買,買年貨期間商場裏的人可謂是絡繹不絕,每人買的年貨至少都裝滿了一個手推車,街上五彩繽紛的,燈籠對聯,到處紅紅的一片,街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行色匆匆的,悠閒自在的,買衣服買年貨的……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喜慶快樂的神色喜氣洋洋的,精神飽滿。

到除夕了。這天,最重要的就是吃年夜飯,守歲,一大早,家裏就開始忙起來,家家户户都張燈結綵的,小孩們也換上了喜慶火紅的新衣,貼對聯,放花炮等習俗都有,白天忙完之後就開始忙做年夜飯。飯做好春節聯歡晚會也開始了,一家人熱鬧愉快的一邊看春晚一邊吃團圓飯,其樂融融。

接下來的這幾天我們就到處做客,小孩們向親戚説吉祥話,然後獲得了滿滿的紅包,又要想着怎麼亂花。

到正月十五時,又迎來了元宵節這個高潮,這一天,每家每户還要在一起吃元宵,過年的氣氛絲毫沒有減弱,依舊的笑聲,依舊的喜慶,依舊的開心。

春節的話題的作文 篇3

大家都知道,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節日,其隆重程度不亞於外國人聖誕節。中國各個地區春節習俗都與眾不同,有着自己傳統色彩。今天我將要與大家説説關於我故鄉——彩雲之南春節習俗。

雲南春節習俗與北京春節截然不同,從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間才是春節,元宵過了,春節也便完結了。雲南沒有臘月之分,也不吃臘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沒有嘗過北京臘八粥和臘八蒜味道。

先來説説大年三十這天吧!這天早上我們必須去集市趕集,購買年貨和做團圓飯食材。小孩去山上撿松葉。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還有把渾身上下都洗乾淨,因為我們那裏有個禁忌——從正月七年級到正月九年級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這是過春節高潮。大家忙做團圓飯,家家户户煙囱直冒白煙。團圓飯做好後,大人把孩子撿松葉鋪在地上,當孩子看見自己戰利品被大人誇獎時,總是要驕傲地手舞足蹈。吃團圓飯前我們還得燒紙錢祭祖,飯後才把紙灰倒掉。等這一切準備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春節團圓飯。吃完後,大人忙着撿碗,收桌子。小孩子歡歡喜喜開始他們“鞭炮大戰”,大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守着春節聯歡晚會,不想看春晚大人就擺桌子打麻將。這其樂融融景象持續到深夜十二點,昏昏沉沉人民點燃爆竹,震耳欲聾鞭炮聲響徹雲霄,迎來新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人民倒牀而睡。

睡到近午夜三點時,人民又得陸陸續續從牀上爬起來,做飯吃飯。這是四點鐘“迎春飯”,因為正月七年級是一年中第一天,所以要吃飯迎接。吃完飯人民又回到被窩,一覺睡到大天亮……

正月七年級不能去別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這也是雲南一大奇怪習俗。八年級我們就去逛縣城,就跟逛北京廟會一樣,縣城裏琳琅滿目商鋪和千奇百怪玩意兒讓我們留戀不已。元宵節大家不吃湯圓,照樣好酒好菜,不掛燈,但照樣熱鬧,一家人去山上跳腳,也看別人跳腳。

春節過後,該幹活幹活,該回廣州回廣州。熱鬧過後鄉村,又恢復了往日平靜、和諧。

春節的話題的作文 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廣州的春節吧!

濃濃的年味從臘月初就開始了。從車站、地鐵、街上都可以看見拿着大包、小包準備回去過年的外地人。

到了臘月二十四,俗稱“過小年”,只見大街小巷都掛着燈籠,貼着春聯,年味越來越濃,大人帶着孩子紛紛走進各大商場,去購買年貨,只見商場內人如潮,商品琳琅滿目,品種齊全。人們購買糕點、水果、糖果……提着大包小包往家裏搬,臉上盪漾着笑意。

廣州有句俗語叫:“年二八、洗邋遢”,意思是,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要把家裏大掃除一遍,為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爸爸和我一起擦窗户、桌椅、掃地,媽媽洗被子……大家都忙得滿頭大汗。

除夕這一天是最忙碌的時候,這一天親人們要團聚在一起吃一頓團年飯。新年要有新氣象,我和爸爸忙着把房間裝扮得格外漂亮。我在門上貼“福”字,爸爸貼對聯、貼窗花、掛燈籠。媽媽忙着準備食材招待客人。到了到了傍晚,近親來了,大家打着招呼,都坐了下來。有些人在説話,有些人在吃花生……到吃年夜飯了,人們陸續入座,餐桌擺着魚,表示年年有餘。桌子上有肉、有菜、有海鮮,大家都開開心心地吃起來。稱讚聲、夾菜聲、笑聲,溶合在一起,體驗了濃濃的年味。吃完團年飯,大人們則帶着小朋友去逛廣州特有的迎春花市。只見,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景,各大公園都在舉辦迎春花展。主要街道都搭起綵樓,紮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湧來,擺開花市,售花賞花,人潮湧動,十里長街,繁華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七年級凌晨,方才散去。

大年七年級,全中國人民都沉浸在過年的氣息裏。人們穿起了新衣,臉上都帶着幸福的微笑。如果今年是本命年,將要穿上一身紅。七年級當然少不了拜年,大人們一進到親朋好友家,都要給對方送去祝福,主人以點心和水果招待客人。大人會給小孩紅包。小孩們拿着紅包,個個樂開了花。

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又是尾聲——元宵。廣州的公園及娛樂場所,包括街道兩旁和珠江沿岸都張燈結綵。全城不分大街小巷,各式各樣的彩燈琳琅滿目。主要燈有紙紮燈、彩燈、花果燈等。各色各樣的彩燈將廣州打扮在一個五彩繽紛的海洋。元宵晚上,廣州人都吃湯圓,吃湯圓意味着新的一年閤家幸福,團團圓圓。

一眨眼,春節就結束了,春節在正月十七就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照常做事。春節期間,是大家最閒的時候。過完春節,廣州人又勤奮地工作了,外地人又回來了,廣州又熱鬧了。

春節的話題的作文 篇5

俗話説:瑞雪迎春到,每當天空中紛紛揚揚的飄起雪花的時候,春節的腳步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每到這時我的心情就是快點讓春節到來,終於農曆的十二月三十日終於到來了。

春節不但熱鬧還很喜慶,下來就聽我介紹介紹吧!我相信人們都很愛吃餃子,到了春節人們到要歡聚一堂吃餃子,給餃子裏頭放一個硬幣,誰吃到到有硬幣的餃子誰今年就最有福氣。吃完餃子我們就可以看春節晚會了,春節晚會的京劇讓爺爺看的津津有味,笑話讓媽媽看的哈哈大笑,相聲讓我們看的大笑。到了零點人們都要下樓放炮,傳説每到冬季就有一隻叫年的怪獸來吃人,人們聽説“年”害怕大的'聲音,人們就拿炮來嚇“年”,從此就有了放炮的習俗。

大年七年級家家的孩子都要穿着新衣服到長輩們的家裏去拜年。拜完年,長輩們都會給我們一些壓歲錢。

快樂的日子過的真快呀,轉眼,就到正月十五,我們該收心上學了,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

春節的話題的作文 篇6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德化,這裏有着自己獨特的風俗,春節更為熱鬧。

除夕前一兩天

除夕前一兩天,大人們忙得手忙腳亂,買雞呀,買魚呀,買鴨呀......家家户户必須大掃除一次,把屋子和被子都清洗乾淨,到處瀰漫着濃濃的年味。

除夕

除夕那天,家家熱熱鬧鬧。人們在家準備着一年中最豐富,最有意義的團圓飯。煮好後,大大小小必須全部到齊了,才開飯。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收紅包,放鞭炮了。長輩給小輩錢,而且都是用一張紅紙包着,這稱為‘壓歲錢’:意味這一年都富富裕裕。發放完紅包,小朋友們就去放鞭炮了。一整夜,鞭炮聲連綿不斷。煙花‘嘭’的一聲,響徹雲霄,開出了五顏六色的花朵。人人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一首詩這麼寫:“除夕更闡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年。”所以,人人都不睡覺,都要守歲,都盼望着新的一年的到來。

正月七年級

正月七年級沒有除夕那麼喜氣洋洋。吃過早飯。然後,大家都穿得漂漂亮亮,後輩先祝福長輩,長輩再給小輩期望。有句俗諺説:“有心拜年七年級,二,無心拜年九年級,四。”所以,人們爭先恐後地向親戚朋友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正月八年級,三

到了八年級,三,嫁出去的女兒們紛紛回孃家拜年。女兒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一提,什麼餅乾呀,糖果呀,瓜子呀......雖然禮物都頗薄,但禮輕情意重,表達了對家人的切切思念。

......

一眨眼,春節悄悄地過去了,大人和孩子們,在這喜慶而熱鬧的節日裏又迎來了新的一年,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在這裏。祝福家鄉越來越紅火,祝福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

春節的話題的作文 篇7

在蕪湖的爺爺奶奶們家中,差不多除夕前半個月就得忙活起來。為了除夕的團圓飯,這個時候,爺爺奶奶們都要開始做鹹魚、鹹肉。把上等的青魚洗好抹上鹽,在太陽底下晾曬,就可以保存起來了。還有香腸、臘肉,都得做好。

大人們這時則開始購買年貨:瓜子、糖、開心果、蜜餞、各類糕點。以便過年時招待客人、親戚。

忙碌了一陣後,大概休息一個星期,便又忙了起來。過年的前幾天,老人們家裏就要把其它年菜趕做出來了,炸糯米圓子,肉圓子、藕圓子――蕪湖過年時,家家吃圓子。有些家庭還做八寶菜和年糕,把胡蘿蔔絲、鹹菜絲、肉絲等八種菜放在鍋裏炒,做出來的八寶菜又鮮又香,人人愛吃。清閒一點的老人們還得做蛋餃,那一個個小而金黃的蛋餃給過年又增添了幾分味道。人們也都買春聯、日曆和年畫準備過年。

除夕可熱鬧了,屋裏打掃得乾乾淨淨,貼上了春聯、年畫,有的還掛上了燈籠,處處都是喜氣洋洋的紅色,就連孩子們放的鞭炮都是紅的。這一天從早上開始就能聽見此起彼伏的炮竹聲。一些店鋪都在這一天關門,直到初五、初六才開張。晚上,飯菜擺上了桌,酒也倒上了。人們大都回到父母、爺奶家裏吃團圓飯,大家圍在桌邊,有説有笑,温馨極了。

接下來的七年級到九年級同樣熱鬧,每天鞭炮聲都連續不斷,孩子們都到街上去玩,大家都歡歡喜喜。這三天,親戚們也互相拜年,到朋友家去住幾天,聚一聚。

初四是不去拜年的,這是蕪湖的一箇舊習俗。人們都在家中休息,據説是為了迎接財神爺的到來,在新的一年裏財源滾滾,所以這一天鞭炮響個不停,人們都想把財神爺迎進家門。

到了初五又開始熱鬧了,該拜年的繼續拜年,店鋪也陸續開張了。大家逛街,逛公園,好不快活。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蕪湖也是過小年。家家吃元宵,這天放煙花爆竹的比往常都多,讓人目不暇接。

一眨眼,過了元宵節,大家就慢慢恢復了正常的生活,該幹什麼幹什麼了。

這段日子我們辭去了悲傷和煩惱,迎來了快樂和幸福,相信新的一處會更美好。

春節的話題的作文 篇8

照我們揭陽市的老規矩,立春之前家家户户都會大掃除一次,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臘月二十四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

臘月二十七至二十八,家家户户製作各種果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便動手把大門,廳門,房門的舊對聯都撕掉,貼上新春聯,於是,家中門户,秧然一新。

除夕外出家人都行趕回家團聚,除夕月全家吃團圓飯,不管多忙的人都得趕回家。

送壓歲錢是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賺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

七年級拜年,又稱“拜正”。七年級一早人們起牀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曉以期望,拜年的人,無論帶了什麼禮物,其中大吉是不可少的。

正月八年級,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若有兒女,親戚必需掏腰包給他們,到了九年級在去人拜年,會被認為禮節欠周。所以,有句俗摻:“有心拜年七年級二,無心拜年九年級四。”

正月初七這天,家家户户都吃“七樣菜”。“七樣菜”即由七個不同品種的蔬菜煮成一窩吃。相傳,宋朝有位官遭奸臣陷害,被貶江南。正月初七這天,他來到榕江邊的一個偏僻荒野,頓覺頭暈眼花,飢餓難忍,只好就地採摘了幾樣野菜,煮車温暖感雜菜湯聊以充飢。剛吃完,頓決眼睛明亮,渾身有了力氣。後來該官復職高升,億起當年在江南嘗過的救命也菜工七種,於是讓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務必隨便取七樣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樣採”而食,以寄託對新的一年的期望。

我們的春節怎麼樣?

春節的話題的作文 篇9

“爆竹聲聲除舊歲,美酒佳餚迎新年”,我非常喜歡在農村過年,過年不但穿新衣服、戴頭花、買年畫貼對聯,拜年時,長輩們還要給壓歲錢。

剛進臘月門,是祭祖、祭灶、掃房,迎新送舊的日子。在奶奶的家,年根子底下是大忙的節日,要蒸又甜又香的棗糕,炸丸子,炸山藥包,還有炸藕莢,做大鍋菜,大鍋的燉肉,加上粉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鍋的燉雞,加上土豆塊又是一味,這些都放在特大號的鍋、罐子、盆子裏。

大年三十晚上六點鐘,傍晚時分,寒風凜冽,吹得小臉兒通紅,全村的小孩和人們都集合到村頭,高挑起竹杆,放上幾大掛鞭炮和爆竹,慶一慶一年的收穫,散一散一年的晦氣,圖個吉利,圖個喜慶。爸爸和小伯去接神,接完神便吃餃子,吃完餃子後,還要守歲,守到12點,這對於我來説一種煎熬。

到了大年七年級凌晨4點,天還不亮,人們就早早地起來燒水下餃子,怕得是有人一大早來拜年,新年第一頓飯可不能吃得熱一陣冷一陣的。灶膛邊,奶奶渾身被火映得紅紅的,彷彿鍍上了層金色,香噴噴的餃子出鍋了。

吃完餃子,穿上過年的新衣服,戴上頭花,就去拜年。男男女女三五個一夥,十個八個一羣,這家進那家出,穿梭交叉,熙來攘往。“爺爺奶奶好”、“大爺大娘好”、“叔叔嬸子好”,拜年聲此起彼伏。小孩兒都跪着給老人拜年,老人們通常買一些糖果吃,往小孩子們口袋裏裝糖、瓜子、花生。

七年級晚上,就更熱鬧了,有各式各樣的燈,又是宮燈,又是紗燈的,燭光輝煌。也有許多人在放鞭炮,“姑娘愛花,小子要鞭炮”,這是奶奶常説的,可是我卻不喜歡頭花,我卻喜歡鞭炮和提燈,七年級晚上,小孩都要買一個提燈,將整個農村全都照亮。

八年級大清早,放了一陣鞭炮後,人們便去陸陸續續送神。到了九年級,大姑、二姑、小姑們回老家來給爺爺和奶奶拜年了,奶奶又開始忙活着做團圓飯。蒸甜飯、做粉蒸肉、燉魚、炸大蝦,吃完團圓飯,便到了下午,姑姑、姑父給爺爺奶奶拜完年後,我就和姑姑們一起回家了。

過年使我吃得五花八門,玩得開開心心。

標籤:九篇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