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精選25篇)

作文2.08W

作文,就是將生活中的見聞、感受描繪出來,將對生活的想像與思考表達出來,讓讀者產生共鳴,從而讓讀者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以年味為題的作文(精選2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精選25篇)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1

快了快了,春節一天天的臨近了,我們也放假了,我不禁開始了倒計時了,一片清脆的歡笑聲,把我帶進滿是紅色的美好回憶中……

迎春:春聯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過年當然要貼春聯咯。

記得小時候,每到過年,爺爺便會展開紅宣紙,研好墨,在宣紙上寫下美好的祝福:“花開富貴,竹報平安”。將白麪似的糊糊用一根小木棒糊到那古樸的紅木門上,再將寫好的祝福放在門上輕壓,這便是最美的春聯啦!忙活完後,爺爺總會帶着笑意地看着他的兩個白雪公主,跑來跑去,院子裏裏外外一片笑聲……

盼春:鞭炮

都要過春節了,煙花爆竹怎麼能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老家有一種叫做“摜炮”的東西,極便宜,我們又極愛玩。

這種小炮,只用用力扔在地上,便可聽見“嘭”的一聲響。因為沭陽方言管“扔”叫“摜”,所以“摜炮”便成了它的名字。每到新年,家家户户、裏裏外外摜炮聲不絕於耳,可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了。

看春:春晚

春節終於到了。

每到這個時候,全家人都會圍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心中洋溢着無限的幸福。董卿的知性、大方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時爺爺會問我“你能成為她那樣的人嗎”?雖然我還不知道能否,但因為爺爺的愛,我會努力成為那樣的人。

吃春:奶糖

誰知道我這種“00後”,居然會喜歡吃大白兔奶糖。

平時爺爺是不給我吃的,因為我牙不好,但在春節,爺爺口袋中總會有些奶糖,管我吃個夠。

曾經我單純的喜歡他口袋中的糖,可如今,我深愛不管口袋裏有糖沒糖的他。

春節,是家,是成長,更是期待。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2

年,那不諳人世的東西,已隨着輕飄飄的白霧散去、遠去。更遠,杳如黃鶴。我還站在枯草漫漫的山坡,悵望,嗚呼。

它是傳統節日的中流砥柱、典型代表,我對它深有好感,當日復一日地暮色周而復始地掛滿小銀鈎,鞭炮在門檻外噼啪響起,喜慶便一下子湧進每一間屋子,烤火爐蓋板上擁擠着各式各樣美味佳餚,杯盤碗筷已安放妥當,只等那歡歡喜喜的一刻來臨,我知道全世界的人兒都在靜靜地等待那一刻的如期而至,不論腰纏萬貫的富人,還是生活在低矮的小房子裏的農家。

孩子渴望過年,正如小時候的我們一樣,雖然時代已不同。雖然小小的我們已長大成人,在漫長的光陰裏走過了太多的街頭鬧市,奔波過無數的鐵軌、鄉村公路,嚐盡了人世的幾多辛酸悲喜甜。

時間雖然在我的生命中打印下或深或淺的成長印記,我的心卻一如赤子,善良的成分不敢泯滅,身體的健康不敢私自毀傷,否則,過年回家,叫我如何面對靈山二老。我喜歡過年,我還是那個喜歡過年的孩子。

喜歡過年,不是為了期盼已久的壓歲錢,不是為了忙中偷閒的短短數日的安逸,也不是為了滿足饞貓似的嘴巴。過年,我喜歡的是回家。

外地念書的人通常是很少回家的,我是其中的一個,他們可真是背井離鄉的年輕一代。然而,有一大部分人是不願輕易回家的,即使他們有家可歸。他們有家,家裏住着可親可敬的兩位老人,他們莫名其妙地就是不肯回家,他們寧肯成天在外偕同一波波狐朋狗友東奔西跑、不知為了什麼無所事事。我時常聽説這些令人感慨的無知故事,哪像我,孤家寡人、六親淡泊,有家不能回、有家不敢回。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3

春節近日,外面紅紅火火,張燈結綵,年味十足,而手機裏的朋友圈也毫不遜色。外面都是鞭炮、美食及必不可少的壓歲錢,而朋友圈中也充斥着這些,真可謂是年味十足啊,就比如我的朋友圈。

又是他!這位在我朋友圈中堪稱“鑽石王老五”的土豪像往常一樣出現最頂端,以前的照片就不説了,這次居然還有視頻,其中,只見他強忍着笑,滿嘴不着調的祝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子上的開胃菜,甜食、冷熱葷素。而我只能垂涎三尺地看色想味,默默地點個贊。

接着往下看,這是一個刷屏專業户,春節期間仍在堅持着本職工作。這次只見他拿着一個價格未知卻長數十米的火炮掛在院子中擺了擺。幾次嘗試失敗之後,其它地方的炮聲已經響起。無奈之下,只好擺到屋頂。只見火花一閃,沉睡得到紅龍在肆意地咆哮,連同着永不停歇的怒吼,喚醒東方的暮光,迎接着新的一年,抓緊點完贊後,我也要迎接新年。

越往下內容越多,就看那位兄台正舞文弄墨,兩張大紅的紙透着喜氣,只見他左揮右掃,從上至下,一副春聯便是真正地見了天日,雖説是隻有兩行大字,卻透着滿滿的祝福及對新年的期望。當仁不讓的還是點了贊。

春節最重要的還是要屬紅包了,朋友圈中,萬山紅遍,各大紅包竟風彩,發紅包者殺得你死我活,而我卻每次都奇蹟般地逃過了每次征戰,心中的滋味為什麼還有點傷感了。

春節自然少不了春晚,開學的那場口水仗終於改成了現場直播,一個節目追加無數條吐槽,從開頭到結尾,吐槽已佔了我朋友圈的半壁江山,也使春節多了幾分趣味,所以,每條吐槽,我毫不猶豫地點贊。

都説春節沒了年味,這倒不一定,只不過是社會的進步衍生出了過年的其它方式,這不,朋友圈中年味不挺濃的嘛!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4

春節期間,人們一般要走親戚,回老家,於是,我就跟爸爸媽媽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莊,再去媽媽老家洛陽。23號我們和其他幾個人加行李,滿滿當當地駕車去了。

經過一整天的顛簸,來到了河南新鄉三王莊。到家時已是深夜9點多了,一進卧室就看見了我的奶奶——我爸爸和媽媽。她穿着棉襖,正在暖爐旁暖手,一見我來了就很激動地笑了笑,操着滿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來了,她便問我長問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聽不懂的我便找馳哥幫忙。晚上,昌昌來了,他比我大一點,一見我便熱情地帶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裏的那樣好,小店的炮很單一,大一點的店也沒有什麼好看的花炮,都是響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為這裏的人十分好客,雖然生活節奏慢,但卻很令很多人羨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點起牀去走親戚,大半的人我那時是沒有什麼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臉,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強迫吃了兩次晚飯,使我一連一整天吃不下東西。26號還是27號,我去了洛陽。

到了洛陽,我見了婆婆——我媽媽的媽媽。她很慈祥,一見我們先是抱了抱弟弟小溪,可小溪竟然不認得了昔日如此關愛她的婆婆,好在我們的到來令婆婆很高興,晚上,二姨回來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樂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寶寶家,寶寶是我的表弟,我們小時候很喜歡在一起玩,他們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謝。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節聯歡晚會、放炮,年都是這樣過的。第二天走親戚,雖沒有三王莊一樣裏的那麼近,可一天下來也忙得夠嗆,一堆作業都沒有做。倒是燴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種不同的菜和肉還有粉絲拌在一起煮,一做出來十里飄香,還有餃子,可讓我好好品嚐了一頓。

一回家,我就瘋了似的趕沒做完的作業。唉,春節就這麼過了。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5

今夜除夕,家喻户曉。

我們伴隨着風餐晚露和着風聲歸鄉,看見安寧卻燈紅酒冒的山莊,腳步隨即慢之,久別重逢,無需過多的解釋,一個簡單的問候即可。

輕輕叩擊木質大門,望月外明亮,感受着熟悉的笑容,空氣間似乎有了甜味。

月夜無風,早已入夢。

清晨的美麗霎那間綻放。

陸陸續續的,那些因生計東奔西走的小輩們的歸來,老一輩們的笑逐顏開,親切問候,孩子們荷包充實。

此時僅僅是年的開始。

大年三十了,古房中有十幾餘人,將整個大屋填飽歡樂,奶奶總是笑着忙裏忙外。

“你都不休息一下。“我總是刻意的嘟着嘴對奶奶這麼抱怨。奶奶總是以為是小孩的童真,其實我更願她休息。

“小孩乖,去玩。”奶奶一邊幹着手中的活,一邊含笑回答道。

這屋子是爺爺奶奶一手建起的,曾在此處年年歲歲的人們,追逐少年時並陪伴長成的身影們,如今也都是大了許多。

看着暖黃燈光下那一張張彼此關懷的面孔,又是何如的熟悉,這是親情的味道啊。

細線勾勒山川,墨顏渲染天空,一處碎花似細雨,一處天涯共此時。

親友圍一桌,聞外燭聲鳴鳴,飲酒作樂,好不自在。

器宇鳴啾啾,只聞梨香入夢,人界初如似清歡,把酒問青天。

如復當初,爺爺一是第一夜的除夕就將利是送到我們手中,如言順勢送出幾句祝福。

看着手中鮮紅的利是,濃濃年味湧上心頭,何時能夠長大?每至年初交予長者的物資?

吃過了年夜飯,心中無限。

弟弟妹妹們追逐吵鬧放煙花,當煙花傾舞漫遍整個天空時,新年就到了。十二點鐘鳴陣陣,我打起了精神。

聽聞第一發炮彈在長空慢慢絢爛我伴着無限興奮奔出窗外。朵朵無畏的牡丹又夾雜着絲絲閃亮在夜空綻放,勝過星辰的明亮,即而卻轉瞬即逝,可她的光輝一直刻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噼裏啪啦的年,風風火火的年!

枯樹兩點人家,青空幽拂稀稀夢,欲落星晨絲絲影,竹枝深處不復還人,願供上頂樓渺無數星辰。——憶年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6

今天是小年,吃着香噴噴的祭灶餅、甜滋滋的芝麻糖,聽着附近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該過年了!還別説,這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

不記得從哪天開始,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不絕於耳,大人們,小孩兒們,一個個玩得歡天喜地。放寒假了,要過年了,誰不高興呢?你聽,“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聲音傳過來,引得過路人也駐足觀看。

走在大街上,我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抬頭一看,突然發現馬路上面掛滿了彩色的霓虹燈和紅色的小燈籠,筆直的馬上一眼望不到邊都是一片紅。從遠處看,在那藍色的天空中,這些彩色的霓虹燈就如同繁星點點,閃閃爍爍的鑲嵌在空中,而那大紅燈籠,掛在那裏,別提有多麼引人注目了。瞧,一排又一排,排列的整齊美觀,使我目不暇接,新年,已經向我們走來。

走在馬路上,也不像是以往那樣冷清了,現在真是人來人往,一個接一個的臨時商鋪開業了,賣的都是春聯、鞭炮,糖果,一家挨着一家,看了這家,忍不住又跑到那家。過新年,家家户户都要貼春聯,我便興高采烈的的挑選了一副。而人羣聚集地的十字路口,則有勤勞的商販擺上包裝精美的水果、飲料等禮品,更方便了人們的購買。

走在超市裏,人們的叫喊聲,談話聲震耳欲聾,看什麼瓜子、花生、禮品盒,紅彤彤的一大片,大多數都圍繞着“紅”這個字,真是紅紅火火迎新年。而人們購買食品禮品時,也不像是平時貨比三家,看好了東西直接就放入購物籃,看,每一個人的購物籃都堆得就像是一座小山。

在家中,我們也閒不了,全家齊動手,開始了一次迎新春大掃除。我負責把我的小屋收拾的乾乾淨淨——書整齊地放到書架上,廢舊的東西放到垃圾桶裏,書桌擦拭得乾乾淨淨,ok!望着那乾淨整潔的小屋,我心裏有種説不出來的高興——開開心心迎新年了!

年味越來越濃了,新年正向我們走來!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7

“爆竹千聲除舊歲,梅花萬朵迎新春。”於是,帶着憧憬,帶着夢想,我跨到了新的一年——20xx,除夕之夜,甚是熱鬧,爆竹聲,歡笑聲像是要吞沒整個世界似的,迴盪於天地之間。

那晚的夜空就像一個仙女披着綵衣一樣漂亮,光彩照人,觀看的人們都在不停的讚歎道:“哇!

好美啊!

“美麗的花竹讓人們望塵莫及,讚不絕口,歡笑聲、追逐聲、爆竹聲真的是無所不有,美麗的夜景給人們留下無限的暢想,瞬間的暢想成為人們心中快樂的音符,在新年的鐘聲即將要敲響之際,人們停止了一切譁然之聲,托起心中美麗的夢想,為新的一年祈禱和祝福。人們停止了一切譁然之聲,托起心中美麗的夢想,為新一年祈禱和祝福。無論大人還需要是孩子,無論長者還是少兒,臉上都留下一串安然與欣慰的平靜,當人們祈禱完畢,便載着滿面心的喜悦踏進温馨的家中,去享受一份新的氣息。

有人説,家是避風的温馨港灣,在新一年邁入每家門坎之際,新一年的氣象與面貌也如影隨形而來,繼而接之的便是吃禮包,即吃餃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起了香甜的餃子,香氣四溢的餃子頓入口中,清香可口,讓人們回味,父親母親的臉上時刻都瀰漫的笑容及温暖的心語,一家人的歡聲笑語剎間已瀰漫於整個房間。隨着時間的變化及時代的接軌,發紅包的舊俗也雅化起來。但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着純真的微笑,絲毫沒被餘年的氣氛所沖淡,孩子們把自己的紅包及親人的祝福一併裝入衣袋,去繼續追趕逐屬於自己的快樂。

當新一年的鐘聲再度在耳畔敲響,歲歲枯榮,新一年的新氣象也隨之而至。年年有餘,新一年的新景更伴之隨地而安。早的,伴着夢想,伴着新意,我們將會走進20xx最廣闊的天地;因為我想念“你富我富大家富,國富民強;你樂我樂大家樂,新年快樂。”這句話會長伴於我。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8

過了臘八,年味兒就重起來了。

家家户户都開始置辦起了年貨:新衣服,爆竹,對聯……大夥兒都忙得不亦樂乎。小孩子最盼着過年了,不僅能穿上新衣服,拿上紅包,更讓他們感到興奮的是,在新年裏,無論怎麼皮,怎麼鬧,爸媽都不會責怪,都能捱到年後一併盤算。

還沒到除夕,大街上就充滿了年味兒——大紅燈籠掛滿了街市,店門上貼着喜氣的春聯與倒福,走進一家,裏面還掛着充滿年味兒的中國結和紅辣椒,就連孩子的手上也提着小小的紅燈籠。

傳説,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而這“年”最怕爆竹與紅色,於是,每到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燭火通明,守更待歲,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而如今,春節聯歡晚會也成了除夕晚上人們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吃着年夜飯,互相寒暄,還邊看着春晚,真是其樂融融,年味十足。

過了除夕,就到了大年七年級。這一天的清晨,人們都會燃放煙花爆竹,預祝這一年的日子和和美美。小孩子總是最興奮的,在一旁點起了小爆竹,不時拍起手來歡呼。無論是大人小孩,臉上都洋溢着燦爛的笑容。

燃完爆竹,梳洗梳洗,人們就開始走街串巷,拜訪親朋好友。大家手裏都帶着年貨,嘴裏都説着祝福的話。小孩子則是邊拜年邊伸手要紅包,你若是沒有準備,必會十分尷尬。

年味兒會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那一天,人們都會吃湯圓,猜燈謎,逛燈會。過了這一天,年就要結束了。

回味這濃濃的年味兒……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9

印象之中的過年,天氣定然就是寒冷的,大雪紛飛,黑夜裏風呼嘯着興風作浪。大地一片白茫茫,雪光,月光和房屋中投射出的燈光,一道映襯着這個特殊的時刻。

屋內定然是一片其樂融融的。一桌熱氣瀰漫的團圓飯,燈光在霧氣中形成光亮的通路。飯桌上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親朋好友的齊聚彰顯着團圓之於中國人的意義。

電視裏,播放的一定就是春節聯歡晚會,這個全世界觀看人數最多的節目似乎已經成為過年必不可少的標誌,它一年一度如約而至。

印象之中的過年一定就是在天色暗下之後開始,一頓年夜飯從晚上7點慢慢的吃,直到晚上12點。橘黃色的燈光,碗筷碰撞的聲音,小孩子的嬉鬧聲,大人間的祝福的話語。辭舊迎新,是過年的意義。

待到晚上9點左右時,屋外的鞭炮聲開始響起。印象中,那禮花就是七彩的,在天空畫出繽紛圖案。“噼啪”的聲音會一直持續到凌晨。天空的禮花不斷的盛開。第二天推開門,空氣中瀰漫着冬日的霧氣和淡淡的火藥味。地面上一片紅色的紙屑。而人們也並不着急的掃去,“紅紅火火”,正是人們所寓意的。

而現在,我正在電腦旁,和不認識的人一道遊戲,由於先前約好的朋友一個個的爽約。父母在看電視,而我在玩遊戲,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全然沒有印象之中過年的事宜。起身到陽台,看灰濛濛的天,遠處的光柱無力的透過雲層。夜色正暗,全然沒有要綻放的煙花的痕跡,有多久了呢?有多久沒有在除夕夜看煙花了呢?手機震動,“春節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請您注意消防安全”的短信如約而至。現實的過年,竟和印象之中的,如此大相徑庭!

社會正在飛速發展,有一些節日特有的氣氛卻在逐漸暗淡。

年味正逐漸變淡,這個話題已多次被人們熱議。其原因耐人尋味:多樣化的電子設備使人們很難一道歡慶,對消防安全的重視使得不在有煙火的燃放,90後獨生子女無法體會與兄弟姐妹一道鬧新春的快樂……

20xx的除夕,沒有煙花、沒有雪花……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10

聲聲爆竹辭舊歲,點點梅花迎新春。離春節越近,年味也就越濃……家中一律忙碌,都忙着準備春節。這就是中國的年終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求來年的幸福安康。

放爆竹

放爆竹就是一個漢族傳統民俗,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相傳就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鞭炮,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就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寄託了漢族人民一種驅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貼春聯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古代的漢族民俗文化。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俗稱春聯。春聯的來源是一種桃符。最初人們用於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應掛在門旁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説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廚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男女兩人,女神是漢族民間最富代表性,最有廣泛羣眾基礎的流行神,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願望。

我是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的。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光,接着又聽到畢畢剝剝的鞭炮,是春節到了。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綿聯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着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國。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11

最近的陰雨天氣確實不怎麼令人高興,可過年的喜氣早已滿滿地擠進了陰雨的天空,有時看見了街上的人們都提着大包小包的東西急匆匆地往家趕,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逐顏開,他們的手上還提着新衣服,這不禁使我聯想到過新年穿新衣的習俗。

小時候穿新衣總是那麼高興,不管新衣的式樣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會歡欣不已,就會覺得是過年最好的象徵,是一年裏最好的衣服。

早在春節降臨前,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我們都會把家裏的裏裏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會在門上貼上一幅春聯,祈求好運。傳統的對聯是在紅紙上寫上黑色或金色的聯語,什麼“財源廣進”“步步高昇”“富貴滿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話語。

送灶神是過春節前的一件大事。聽奶奶説,送灶神是在農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這天灶神迴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們説幾句好話,因此這一天人們都會特別準備些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這一天對人們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年飯能充分地表現出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在吃完團圓飯後,就開始守歲了。

最值得小孩子們高興的不僅僅就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就是能夠收到大人們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説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大人們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這就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裏的錢多少並不重要,主要就是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就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

在爆竹聲中,春節就早已過去了,但年味兒仍就是揮之不去,仍給了人們無盡的回味。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12

現在常聽人提起:現在過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春節將至,感覺確實如此,都市生活的快節奏、車水馬龍、鋼筋水泥,攪亂了年的聲音、色彩和味道。

社會物質富裕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階段,這固然讓人欣喜,但物質富裕並不能掩蓋民族文化傳統和風俗。人類的需求就是分和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我們的物質需求漸漸的都能滿足了,精神需求卻突然變得非常空洞。

但是,讓我感到異常的就是,我們的春節越發變得無人問津起來,但類似西方的聖誕節、平安夜卻在中國大受追捧。為什麼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遭受拋棄,而西方節日卻大放異彩?我想這與大部分中國人的虛榮心態有關,什麼叫聖誕節?我們開始好奇,好奇了就開始研究,研究了就開始體驗,體驗後就越發的感受到一種新鮮感,越發的感覺到自己與國際接軌了,自己越來越有面子了。但是,到底就是什麼理論認為我們能夠過一過老外的“春節”就一定是現代人了?反而,這就是一種對傳統文化極度不尊重的行為。

其實,過年是生活本身的結晶,年味兒同樣如此,重要的是用心去品味。過年是一種休憩。忙碌地走了一年,需要暫時歇息一下,開春了再走。過年是一種企盼。子女求學求職在外,過年就是回家,長輩盼望見到子孫,過年就成了願望。過年是一種鄉愁。浪跡天涯、絕少歸期的海外遊子,在客鄉複製了傳統的春節,西方國家唐人街的慶賀倒保留了更多的傳統慶典儀式,以滿足遊子對家鄉和故土的懷念,年節的歡樂中夾雜着淡淡的鄉愁。過年是中國人的一種文化身份,這就是我們的精神家園,讓我們體貼細心地守護着她。

總而言之,春節為什麼在中國越來越冷?這與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瞭解,對於民族風俗的尊重,對於自身存在的那一點點虛榮都存在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難道,我們都搬到國外去過年?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13

小時候,我不懂得過年的含義是什麼,琢磨不透年的“味”,現在也是懵懵懂懂。

當老家還沒有拆遷的時候,依照慣例,我們一家人要在老家和爺爺奶奶吃團圓飯、陪他們守歲,有時姑姑也回來一起過年。吃過團圓飯,不出所料,他們便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家庭友誼牌局賽,説白了就是轉轉麻將,對陣國有五方,所以是輪流交戰,勝者退出。每逢他們戰得昏天黑地、不亦樂乎之時,我冒着巨大的危險,躡手躡腳地朝黑夜更深處走去,等走出一段距離,他們聽不到我的腳步聲時,我便開始撒開腳丫子狂奔,跑了一小會後,全身暖融融的,寒冷的夜風吹在我的身上也似乎不再寒冷。終於,前方傳來一陣亮光,我推開門,光有些刺眼,迷糊着眼,晃了晃神,然後便聽到了熟悉的問候,這裏,有我的小夥伴們,還有大年夜必不可少的遊戲,我坐在電腦旁,開始熟悉的和他們一起玩起了遊戲。不知過去了多久,正當我沉迷在遊戲的懷抱裏無法自拔時,媽媽像鬼一般突然出現在了窗户外,嚇得我差點魂飛魄散,趕緊關掉遊戲,依依不捨的走了出去,媽媽每次看到我在別人家裏玩電腦,都免不了一頓訓斥,但總有下次,那時,我還不懂得年味到底是什麼。

現在,奶奶和爺爺已經搬遷到了城市,今年,我們卻是在的外婆家過得年,不知道姑姑是否回來過了年。外婆住在湖北,在那裏我人生地不熟的,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好好地玩一通,自然就只好乖乖的呆在外婆家裏了,飯後,待到夜至,頓覺索然無味,打開電視,連春晚都沒開始,只好看看新聞聯播了,就這樣,我、外婆、媽媽、爸爸,就這樣坐着,看着電視,圍坐在一起烤火,度過了大年夜。

直至現在我才略有所悟,所謂過年的味,不就是餐桌上家人的碰杯,友誼賽上的“放炮”,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嗎?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14

年就是歡樂的節日,年的傳説有許許多多,今年的年與以往的年又有了許多的不同。

小時候就看到有關過年的傳説:相傳在東海海底,常年不見天日,住着一頭叫夕的怪獸。夕經常到岸邊去欺負老百姓,使得民不聊生。在夕又一次去欺負人的時候,一個叫年的小嬰兒出生了,那嬰兒哭得震耳欲聾,令夕疼痛難忍,它剛想去吃了那嬰兒,卻見嬰兒披着紅布,光芒刺眼,令夕怕得不得不躲入深海。從那時起,老百姓知道了夕的弱點,每當夕來時就貼紅聯,放鞭炮,終於殺了夕,於是把那一天稱為除夕。

這自然就是一個神話傳説,但同時也表達出了當時人們純樸、團結的優點。

今年的新年很特別,下了一場近17年來最大的一場雪。鋪天蓋地的大雪覆蓋了整個大地,令人外出不便,造成春運阻礙,部分地區房屋倒塌,電路中斷,電架倒塌,這都是雪的“傑作”。我愛雪,但我就是喜歡雪的温柔、雪的清麗脱俗,如一股清流,不被髒塵所污染。可當我看到你們變成咖啡色被堆在路邊,又心生厭惡。為了你們所造成的後果,有許多人凌晨三點不到就起牀剷雪、馬路上到處看到行人在摔跤,辛苦了一年在外工作的人們趕着春節想回家團聚,卻在路上艱難地度過了好幾天……一想起這些,我又有些憎恨你們了。當然,你們曾帶來了我好多歡樂:堆雪人、打雪仗,每户人家門口都用雪展現着自己特有的藝術才華……可你們卻無休止地下個不停,令人不得不要抗擊你們,哎!

當然,對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説,過年最快樂得事莫過於收壓歲錢了,我們還要從國小會合理分配金錢,鍛鍊自己的理財能力……

我愛年,我更愛今年的新年!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15

大年七年級,南京城的人和車卻驟然少了一大半,四處呈現出一派冷冷清清的氣氛。為了尋找那久違的年味,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離城區75公里的高淳老街。

剛一到高淳老街街口的牌坊下,濃濃的喜慶氣氛便迎面撲來。人們從四面八方不斷向老街湧來,很快便摩肩接踵、人聲鼎沸。就在這時,一陣喧天的鑼鼓伴隨着高亢的嗩吶聲忽然響起。大家尋聲望去,只見一隊頭戴黃金的村民正護送着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向老街走來。這條“巨龍”是由竹篾和彩紙精心製作的巨大龍燈,龍頭上披紅掛綵,那長長的龍鬚竟然是用修剪整齊的稻草做成的。在眾人的簇擁下,這條“巨龍”搖頭擺尾,在人海中破浪前行,真是好不威風!

追隨着“巨龍”,我也步入了高淳老街。這條明清時代就已經存在的古樸街道,彷彿 從來都沒有寂靜和冷清過。印有各家店鋪字號的黃色招旗迎風招展,各種傳統小吃的香味迎面撲來,各家店鋪內的傳統手工藝品玲琅滿目。那百多年來早就被億萬只腳踩得光滑滑的石板路上,如今迎來了更多的客人。出售小吃的老闆們最是熱情,只聽這邊的老闆喊道:“現蒸現賣的蟹黃湯包,快來買啊!”那邊的老闆吆喝道:“剛炸好的臭豆腐,問起來臭,吃起來香,快來嚐嚐吧!”老姐的遊人們彷彿在這不絕於耳的叫賣聲中中了魔法,紛紛聚集在一個又一個的攤位前,才排隊吃了到了一串烤鳥蛋,又立刻擠到另一個攤位前搶了一張梅乾菜扣肉燒餅,燒餅才剛剛下肚,又慌不迭地抓了一杯熱乎乎的酒釀解渴……

在這充滿傳統氣息的街道上,如果留心觀察,你便會發現:這些大快朵頤並樂在其中的遊客多是一些和我的爸爸媽媽年齡相仿的成年人,其中更不乏一些白髮蒼蒼的老者。和我們這些從小就鍾情於西餐的`一代人相比,他們似乎永遠是傳統小吃的忠實粉絲。這其中的原因,我在爸媽的一路嘮叨中明白了幾分:在他們童年生活的時代裏,西餐是那樣的金貴,美食也無法和現在相比,這年關里布滿美食的街道不正是過年的魅力所在嗎?當我看到一個個中年人像孩子一樣抓着一隻鴨腳包邊走邊啃時,我知道,他們正在細細品味的並不只是鴨腳包的美味,更是在回味當年和親人們在年關裏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這才是真正的年味所在啊!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16

背倚着木門,木門光滑而灰溜,散發出冬日陽光般的温暖灶膛裏柴禾劈哩啪啦地響着。爺爺噝噝地抽着煙,向灶裏添着柴禾。奶奶在鍋台上翻炒着,煙氣很快瀰漫了整個廚房,嗆得我咳了出來。

像單調的素描,漫山遍野地蕭索的顏色,鋪天蓋地地撒滿了整個窗台,可即使是這樣無事做的冬日,對於孩子們來説也有數不清的樂趣。運氣好的時候堂哥伊東逮住一兩隻野兔子,這是讓所有大孩子垂涎的事。而年紀略小的孩子就只能捧着皴裂的紅撲撲的臉,鼻子一吸一吸地,趴在堂哥家的院牆上,聽那殺兔子時野兔亂撲騰的聲音,心裏不知是激動還是惋惜。年味

這裏正在舉辦年味節,短短的古街熱熱鬧鬧的,各地的遊客操着一口家鄉方言,喜氣洋洋的。街的中間是十幾張大桌子,前五張後六張上分別寫着‘“塘棲年味節”和“大家新年快樂”。每個字都由一種五穀雜糧拼成,紅豆,芝麻,花生。五彩繽紛又不失樸素,代表着農民們一年的收成,一年的勞動,一年的心血。過年了,不僅收穫了閤家團圓的幸福,還收穫了大地的饋贈。

不遠處的台子上傳來講話聲,隨着鑼鼓聲我找到了那舞台的所在地。人漸漸站滿了,這裏要上演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作為一個小小戲迷,這裏雖然不如大劇院中有字幕,場景更精美,演員唱功也不算好,但還是津津有味地欣賞了起來。戲劇中,京劇是國粹,越劇卻也是一顆閃亮的明星。它演繹了美麗的神話,古老的傳説,悠久的歷史故事。年味不覺更濃了。過年是中國的傳統,配上中國傳統藝術,年也更美,更歡樂了。

走過廣濟橋,眼前的這條巷子,已經擠滿了人,熙熙攘攘。去最外頭那家店賣特產,顧客太多,商品都看不到,店員也都應接不暇。好不容易看到些什麼,有金黃的麻花,又白又軟的年糕,鬆脆微甜的枇杷梗,粉蒸蛋糕,桔紅糕……每個人拎一大袋子出來,臉上笑盈盈的,橋上橋下,身影不斷。大家一定想得一樣:快回家過年了,在這玩順便買些年貨了。是呀,回家,還有什麼,比這一袋袋年貨所表達的心意更讓人温暖,幸福呢。

重新走上廣濟橋,河神依舊安靜佇立,流水緩緩,千年不變。磚塊,青苔,高低不同的古老石階。這個世界變化很快,有些東西逝去了,有些東西一直在。繼續走着,越劇聲依舊,兩旁老房子依舊。手撫摸每一種五穀雜糧,不同的感受。我的思緒在飄飛,再回憶,在這裏。

輕輕地,離開了;輕輕地,告別;輕輕地,回頭望最後一眼。

塘棲古鎮……我已經找到了心中的年味。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17

鞭炮,是每年都要放的。在我的認知裏,好像只有那樣才可以保住濃濃的年味。

大年三十,公雞還沒來的及打鳴,我還沒來得及進入那甜甜的夢鄉。外面的鞭炮和煙花齊放,那氣勢可與水裏的游龍相媲美。

我拿起手機瞧了瞧:嘖,點卡的真準,剛好零點零分。窗外的煙花一閃一閃的,像是晝夜的快速交替。鞭炮一下沒一下的吼着,一會兒響聲耳膜快要破碎,一會兒又靜的像耳朵裏塞了棉花,聽不見一點聲音。

凌晨那段時間還好,斷斷續續,至少有時間緩一下。到了清早鞭炮聲就變得無法無天,噼裏啪啦的聲音止不住的往外蹦。

有時一邊的鞭炮聲剛止,另一邊的鞭炮又響起來了;有時兩邊的鞭炮不謀而合。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像是一條金龍,和一隻金鳳,在爭奪花球

我穿上新衣下樓,耳邊的鞭炮聲仍一下沒一下的響着。屋外有一層薄薄的煙霧,不是奶白色,而是淡淡的灰色,空氣中殘留着硝煙味兒,路的兩邊是炸碎的紅色炮紙

好像每年的鞭炮碎屑都很乖的躺在路邊,從來都沒有入侵到路中間這時,爸爸拿出了一大卷鞭炮,圍成一圈點燃。

炮芯像是蛇芯子吐出來又迅速收了起來,緊接着,鞭炮像是萬馬奔騰般,帶着濃濃的煙,噼裏啪啦的跑到了終點。一簇簇金花也在那一瞬間熄滅。

煙霧慢慢的散去,新的一年慢慢開啟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1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又來臨了!今年是馬年,雖説時間是一年一年地過去了,但這年味兒,還是那麼濃!

過年最熱鬧的還屬一頓年夜飯。奶奶早早地在廚房裏,準備她的美味佳餚。有皮薄餡大的餃子,寓意着大吉大利,有肉大味美,新鮮多汁的魚,寓意着年年有餘,還有甜甜蜜蜜的湯圓,寓意着團團圓圓。等兄弟姐妹到齊,就可以動筷了。最受歡迎的還屬湯圓,奶奶剛將湯圓放在桌子上,小孩就抓準時機,拿起勺子,爭先恐後的在盤子裏搶,生怕自己沒得吃,“乒乓乒乓”,一陣勺子的碰撞聲過後,湯圓被一掃而空。大人連忙説:“慢點,沒人跟你搶!”,但小孩還是不顧吃相的狼吞虎嚥。這時,飯桌上洋溢着熱鬧的氛圍。

過年放煙花是小孩子最愛做的事。他們會黏在大人身邊,讓大人在樓下的小鋪給他們買一個小小的煙花,一共有九發。導火線點燃了!過了沒多久,第一發煙花就飛上天空,只聽“咻——砰!”的一聲,煙花在空中炸開,綻放出美麗的圖案,剩下的幾發也陸續上了天空。大人會乘機跟他們講年獸的故事,小朋友們也就明白了放煙花的由來。

世紀的鐘聲即將敲響,我也就此停筆!我相信,未來的幾年年味兒會更濃!在此,祝大家新年快樂,龍馬精神!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19

年味是什麼呢?明天就是新年了。

年味是什麼呢?在人們的眼中,年味就是一家人吃飯糰圓飯,大人們給小孩發壓歲錢、放鞭炮、拜年等。

在我的記憶裏,年味已經成了很遙遠的時候了。

記得小時候,過年是一件十分熱鬧的事情。在過年前,我們一家人都會合力將家裏的一切打掃乾淨,這麼做都是因為要掃去壞的運氣。之後,就會去商場進年貨了。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媽媽要去曬鹹魚幹了,媽媽都是買回來一大堆的黃魚,用鹽泡魚了,再加一大堆的香料下去塗抹,後就經常要拿出去曬一曬,就大公告成了。之後我都會幫媽媽手去送些鹹魚給親人們。每一次,聞到那鹹鹹的鹹魚就知道要過年了,這就是年味了。

過年前,還要得將家裏打扮成“紅堂堂”了,當然就是要貼揮春了。貼揮春時,先要選擇一對漂亮又有意頭的對聯了。然後將聯放在桌子上,將糊在背上塗上對聯。但貼對聯是都要小心又要開心,因為嘴裏要唱着新年的歌,一邊要貼對聯。瞧,貼對聯是多麼開心啊!

在家裏,不必説奢求些高貴的玫瑰花,也不必説要放些高雅又氣質的百合花,單是樸素清香的水仙花就能飄滿整個屋子,春意融融。聞,清淡的味就像預説春節的熱鬧了。

光陰似箭,昔日春節的熱鬧在我的腦海裏迴盪着,似乎是一塊白白的冰,在回憶裏不知不覺地融化掉了。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20

一過臘八,家家户户都淘糯米,包豆包,做年糕。鄉里人還會殺豬,做豆腐,讓人們聞到了年味。

過了小年,人們便爭着購買年貨,一些人會到集市上購買鞭炮煙花,挑選春聯;一些人會到市場上購買一些水果蔬菜,留着過年時招待客人;另一些人會到商店中挑選衣服,送給親朋好友。年味愈加濃厚。

春節一大早,人們便起來貼春聯,掛紅燈,孩子們穿着棉大衣在樓下興高采烈地放鞭炮。各大單位的門前掛上了大紅燈籠,有的單位還在樓體邊緣掛上了色彩斑斕的霓虹燈。街道中央隔離帶中四季常青的松樹也被纏繞上五顏六色的小彩燈,遠看就像一件色彩繽紛的紗衣。街道兩旁的路燈也被人們用繩子連了起來,上面掛滿了一個個紅燈籠,美麗極了。春節讓人們充分品嚐年味。

除夕夜裏,家家户户都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台主辦的春節聯歡晚會。晚會從內容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變化,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全世界的華人華僑盡情享受這頓豐盛的文化大餐。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人不再呆在家中過年,而是利用過年這段時間外出旅遊,欣賞祖國的名山大川。一些白領由於工作忙,便會同全家人到飯店吃年夜飯,真的是別有一番風趣。年味在悄悄變化着。

雖然年味在不斷地變化着,但是永不改變的就是親情。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2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的《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繪的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放炮迎新的熱鬧場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這似乎是一種不會被人忘卻的傳統。從我記事之日起就對每年除夕凌晨12點的炮聲記憶深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這一時間點裏每家都會放開門炮辭舊迎新,在新年裏討個好彩頭,你能想象上百花炮聲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種光亮,那種聲響,怎一個震撼了得呀!即使你熬不到這麼晚,相信這震耳欲聾的炮聲還是會把你叫醒的。

每年除夕,爺爺、伯伯、爸爸都會準時從被窩中爬起來放鞭炮,對他們而言,這已就是保持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習慣了。他們不需要鬧鐘,卻總是那麼準點,或許就是他們的心靈感知新年的氣息比我們更早更準吧!

我一直認為,鄉下的年味兒比城裏要更濃些,因為這份“美味”中加了很多的調料,純樸、感恩與真誠。城裏的路旁商店張燈結綵,這是他們對新年的期許,希望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步步高昇,但這其中不乏有些應付之意,過多花哨的裝飾只是隨了大流,迎合時代發展的需求。相比較而言,鄉下人家門上貼的春聯更有寓意,這些春聯並不昂貴,並不華麗,卻寄託了一家人對新年的美好期待,都説平凡之中見真情,春聯不也是如此嗎?

年味兒要與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了與家人共進晚餐。隨着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物質需求的提高,“年夜飯”人們更熱衷於去飯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説有笑,吃着現成的飯菜,吃完結賬就可以走了,方便、快捷,何樂而不為呢?但在鄉下大多數人家都是在家裏吃,即使比不上飯店菜品的美味,但這是家人親手烹製的,裏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即使比不上飯店用餐的方便,但與家人一起勞動是開心的,充實的,享受的。我們吃的不是美味,是氣氛。只要一家團聚,一起吃飯,我相信,無論飯菜的豐盛與否,大家都是開心的。

吃完年夜飯幹什麼呢?答案當然就是看春晚了!雖然現在對春晚的意見褒貶不一,但依然不減低人們對春晚的熱情,很早就開始關注春晚了,除夕晚上8:00,春晚終於揭開了她神祕的面紗,一家人和樂融融的坐在電視機前,看着春晚,説説笑笑,體味春晚帶給我們的樂趣,等待零點鐘聲的敲響。

除夕,除舊迎新。年味兒,充斥心田。希望人們可以在新年中過的更輕鬆、更舒適、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22

聽,“噼哩啪啦……噼哩啪啦……”在百鳥爭鳴般的鞭炮聲裏,豬年正朝氣蓬勃地向我們走來。在這大年三十里,歡呼聲、鞕炮聲混成一片。人們個個喜笑顏開。

“準備材料,咱們包餃子!”隨着爸爸的一聲吆喝,全家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媽媽在絞菜;爸爸在和麪;至於我嘛——剝葱搗蒜!

很快,材料準備齊全了。“包餃子嘍!”我興奮地大叫。“媽媽,你包餃子。爸爸,你休息會兒!我擀餃子皮!”説罷,我便衝進了廚房。把面搓成一條“大白蛇”。再麻利地把它切成小塊,撒上面粉。便飛快地擀起了餃子皮,餃子皮隨着擀麪杖擀皮的節奏在案板上轉着圈圈。不一會兒,又白又圓又薄的餃子皮就擀好了。我又擀了幾個,便飛快地給媽媽“傳送”過去。這樣不知道幾個來回,餃子終於包完了,看着一羣挺着“將軍肚”的餃子,我別提多高興了。

夜幕降臨,要吃餃子了。爸爸把水煮開,“撲通撲通”餃子們在熱水裏遊着泳。一會兒浮起,一會兒下沉。餃子終於煮好了!全家人開心的吃着餃子。“我包的時候,還包了個酸菜餃子呢,誰吃到,今年一定會有好運!”媽媽説。吃着吃着,媽媽突然“哎呀”一聲。“我吃出酸菜餃子了!”説完還不忘添上一句:“哎,真難吃,早知道就包其他餡兒了。”“哈哈哈……”歡樂的笑聲久久在屋裏迴盪。

我家的年味,藏在一個個美味的餃子裏,更藏在每個人的心裏!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23

小時候,我不懂得過年的含義是什麼,琢磨不透年的“味”,現在也是懵懵懂懂。

當老家還沒有拆遷的時候,依照慣例,我們一家人要在老家和爺爺奶奶吃團圓飯、陪他們守歲,有時姑姑也回來一起過年。吃過團圓飯,不出所料,他們便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家庭友誼牌局賽,説白了就是轉轉麻將,對陣國有五方,所以是輪流交戰,勝者退出。每逢他們戰得昏天黑地、不亦樂乎之時,我冒着巨大的危險,躡手躡腳地朝黑夜更深處走去,等走出一段距離,他們聽不到我的腳步聲時,我便開始撒開腳丫子狂奔,跑了一小會後,全身暖融融的,寒冷的夜風吹在我的身上也似乎不再寒冷。終於,前方傳來一陣亮光,我推開門,光有些刺眼,迷糊着眼,晃了晃神,然後便聽到了熟悉的問候,這裏,有我的小夥伴們,還有大年夜必不可少的遊戲,我坐在電腦旁,開始熟悉的和他們一起玩起了遊戲。不知過去了多久,正當我沉迷在遊戲的懷抱裏無法自拔時,媽媽像鬼一般突然出現在了窗户外,嚇得我差點魂飛魄散,趕緊關掉遊戲,依依不捨的走了出去,媽媽每次看到我在別人家裏玩電腦,都免不了一頓訓斥,但總有下次,那時,我還不懂得年味到底是什麼。

現在,奶奶和爺爺已經搬遷到了城市,今年,我們卻是在的外婆家過得年,不知道姑姑是否回來過了年。外婆住在湖北,在那裏我人生地不熟的,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好好地玩一通,自然就只好乖乖的呆在外婆家裏了,飯後,待到夜至,頓覺索然無味,打開電視,連春晚都沒開始,只好看看新聞聯播了,就這樣,我、外婆、媽媽、爸爸,就這樣坐着,看着電視,圍坐在一起烤火,度過了大年夜。

直至現在我才略有所悟,所謂過年的味,不就是餐桌上家人的碰杯,友誼賽上的“放炮”,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嗎?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24

小時候每逢過年時,心裏就漲滿了期待、歡喜、激動和想象。總是認為過年那天,是歡歡喜喜的、開開心心的,而且這天家長們都管不住我們,可以到外面瘋玩一整天。大街小巷裏都衝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可這些都在大年七年級早上睜開眼睛後永遠地消失在夢裏了。

小時候的新年和現在的新年是不一樣的。那時候過新年時,家家户户都用着非常精緻的窗花裝飾着,大門左右上方也都掛着火紅的燈籠。而且從除夕夜晚開始就開鞭炮煙花,每天夜晚都能看到漂亮而又多姿多彩的煙花。

可是這兩年來,鞭炮的聲音離我們越來越遠。甚至都聽不到了。只有零零散散的煙花衝上夜空,然後在黑色的夜空上留下孤獨又短暫的身影,快速的離去。這種獨特的美,很少人會察覺,很少人去欣賞。媽媽説,這樣是為了減少空氣污染。雖説是減少了空氣污染卻沒有了過年的氣息,過年也成了空蕩而平淡。

那段難忘的日子就這樣過去了。過年這一詞從今年起也變的無聊了,再無那種興奮的心情了。年味淡了!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 篇25

新年快要到了,這意味着中國年的來臨。人們都開始了迎新的準備,除舊迎新,紅紅的燈籠與對聯,已開始出現在各大商場了。

年來了,年味漸濃。年味是什麼?是眼中的風光,是張燈結綵的大街,紅紅的春聯與燈籠;是耳邊的祝福,熱鬧的鞭炮,聲聲的新年好;還是嘴邊的美味,湯圓餃子,滿桌佳餚

哈,可是我家的年味可不同呢!

過年的鞭炮還沒響起,家裏大夥就開始忙裏忙外地準備了。掃塵迎新,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祭灶官,祭土地,忙活的大人面前總會穿梭着孩子們的身影。這是年味,可真正的味是我期待的外婆手中的年味年糕。

年糕是新年點心裏的重頭戲。

做年糕的前幾天,外婆就把粳米和水泡好。外婆不願意用外面買來的米粉,相信只有走過石磨,一圈又一圈,慢慢地碾壓下來,這年糕才會有年味。

年來了,屋檐下石階上,那一盤石磨被外婆用清水沖刷了又沖刷,然後,在某一天,石磨吱吱呀呀地唱起來,微黃的米漿順着石磨的年輪汩汩流淌,幾個小孩守候着石磨,一邊幫忙地添亂,一邊聽着外婆講述的故事。這是每年做年糕的時候,外婆一定會講的故事。

年,傳説是以動物為食的怪物,嚴冬時節不得不下山傷害百姓。聰明的高氏一族為了躲避怪獸,將預先做好的糧食條放在路上,以免除年傷害百姓,而高氏一族則帶着大家躲在家裏,等着怪獸離開。這樣年復一年,這種避獸害的方法傳了下了。而這種糧食條因為只是高氏所制,目的是喂年,於是年與高就連在了一起,被稱做年糕了。

磨出來勒才好吃!外婆的話像是有魔力。家裏幾個跳猴似的小傢伙總是能乖乖地守在石磨旁,聽着外婆的故事,舔着嘴,等着香甜的年糕。

外婆的故事一年一年地講,我年復一年地聽,等我也能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已經愛上了年糕裏的這一抹年味兒。

到了蒸年糕的那一天,天剛放曉,外婆幾妯娌就已經在灶台上忙活了。醒面,刷漿,蒸粉,上蒸籠,外婆們嫻熟的手法讓人眼花繚亂,倒是讓幾個大老爺們只能在旁邊揹着手,時不時問一聲:幫下兒忙不?只在收舂米的時候他們才有上手的機會,可這上手也只是上手,力氣活而已。你弄不歸一!最後,那些技術活,還得外婆上手,而男人們則被攆開,留下訕訕的笑。外婆可不含糊勒!外婆的年糕好吃,哪怕是最簡單的素年糕,色香味也遠勝過外面的那些新東西。

等年糕上桌,紅紅糯糯。紅紅的色澤,紅了日子,也紅了大家的心。糯糯的口感,從嘴裏甜進心裏,大家讚不絕口。圍爐吃年糕,吃年飯的時候,是一家人最熱鬧最快樂的時候。日子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年年不斷,親情也這樣一年又一年,代代延綿。

長大了,離開了外婆的鄉下,彷彿只有滿天的煙花才告訴我們新年又到了。城市在擴張,現代化的進程不會停止。年還是在過,可年味卻淡了。東風夜放花千樹中千樹繁花,亂落如雨的美漸漸在鋼筋水泥中凋零。餃子、湯圓、年糕也穿上了速凍的新衣服,桌上的菜豐盛了,可親情卻淡了,周圍變得熱鬧了,可年味卻不見了。

我開始懷念忙碌的一家人,貪戀外婆手裏年糕的美味,因為這才是春節的味道,這才是濃濃的正宗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