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為善作文3篇

作文1.96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為善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為善作文3篇

為善作文 篇1

善,是美好的,是每個人都應具有的美德。我一直以為,盡力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就是善,幾天前的一件小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天,剛下過一場大雨,我和爸爸走在坑坑窪窪、泥濘不堪的路上,很難走。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在積水中穿行着,小心翼翼地,生怕滑倒,但有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我們剛走到一條街邊,便看見一個穿着考究的男子重重地摔在了泥地上,嶄新的西裝瞬間就被泥水浸透了,他的臉和頭髮上也沾上了污濁的泥漿。因為路面太濕滑,他掙扎了幾下沒能起來。我見狀想立即衝上去扶他起來,可爸爸一把拽住了我,輕聲而堅決地説道:“不要扶!”我有點疑惑,但還是順從地遵照了爸爸的意思。那位叔叔支撐了一下終於爬了起來,一身泥漿,好不狼狽,他四下瞅了瞅,忙從內衣口袋中掏出手帕,仔細地擦了擦頭髮,又脱下已髒了的`西裝拿在手上,若無其事地大步離開了。爸爸這才示意我繼續走。

路上,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為什麼不讓我扶起那位叔叔,阻止我行善呢?爸爸彷彿看穿了我的心思,莞爾一笑:“你是不是想不通剛才我沒讓你去扶?”我點了點頭。爸爸並不説明原因,反問道:“如果剛剛你摔倒了,有人看到了你狼狽的樣子,你會有什麼感覺?”我似乎有點明白爸爸的意思了,如實回答:“那我應該很尷尬。”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這就對了,剛才我不讓你去扶那位叔叔也是這個原因。每個人都是有自尊的,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狼狽難堪的樣子被別人看到。”我興奮起來:“所以你才不讓我去扶?!”爸爸點了點頭:“對啊,如果你衝出去咋咋呼呼地扶起他,又手忙腳亂地幫忙擦他身上的泥水,那他就會覺得很沒面子,很難堪。你的本意是行善,卻給別人增加了心理負擔,這不等於幫了倒忙啊?所以我們應當裝作啥都沒看見,好讓他體面地站起來。如果是老弱病殘,那又另當別論。”爸爸又頓了頓説:“維護別人的自尊,這才是真正的善。”我的心中如撥雲見日般豁然開朗,昂首闊步向前走去。

爸爸的話讓我深受啟發。是啊,許多人行善都是做給別人看或悦納自己的,在別人有困難時就搶着包攬着去幫,心裏 還 非常欣喜,認為自己行了善;殊不知,有些事我們是不應該插手的,因為有的人遭遇了短暫的尷尬困境時,是不希望被別人發現的,更不需要外援就能妥善解決好的,有了意外的幫助反而會覺得有失顏面,有失尊嚴。

在我們想去幫助別人時,首先要牢記——為善須行之有道。

為善作文 篇2

俗話説:“為善最樂”,如果日行一善,你就會越來越快樂,所以我們要多多做好事。

在學校,我被分派到外掃區。在外掃區掃地時,我總是很認真、很辛勤的打掃,因為把學校掃得乾乾淨淨的,不也是做好事嗎?讓每一個同學有一個一塵不染、鳥語花香的校園,不也是功德一件嗎?不過有幾個搗蛋鬼總是不認真掃地,組長都已經發火了,他們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開始打掃。還好還是有幾個同學,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連一個小角落都不放過,一定要把每一公尺、每一公分都掃得一乾二淨才肯善罷罷休。

我發現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老是考得很低分,於是我想教教他。有一天,機會來了!老師問我們全班有沒有人要當他的小老師,我毫不猶豫,自告奮勇的.舉起手來。全班都看着我,我快速的“掃描”了一下,全班好像只有我舉手,沒錯!竟然只有我,我恨不得想把手放下,可是,當我想把手放下時,感覺好像手卡住了一樣,放不下來。老師卻突然説:“很好!自告奮勇,精神可嘉。那就由樑頊宸來當他的小老師。”他看着我,我突然好後悔舉起手的那一剎那,不過當我開始教他時,我發現我一教他就懂了。

有一天,聽到他的成績從六十分跳到九十分!我突然覺得好驕傲,原來,這就是“助人為快樂之本”;原來,做好事是一件這麼令人開心的事。這樣的快樂真是無價之寶,我終於體悟了“為善最樂”的道理,所以,現在的我,可是處處尋找做好事的機會喔!

為善作文 篇3

《論語》有言:“德不孤,必有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會出現“羞於為善”的情況,認為從眾才不會有孤獨感。事實上,“羞於為善”帶來的才是孤獨感、壓迫感,而真正能脱離孤獨感的是“樂於為善”。

“羞於為善”是一種時代通病,許多人在心裏都曾經有過這種疑問:我做了善事之後會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這樣就會引起“羞於為善”。因此,克服心裏對壓迫感、孤獨感的恐懼,並且堅信:只要樂於為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相伴的。

其實,“羞於為善”現象的出現是對於他人與社會的“異樣關注”的恐懼造成的。人們總愛討論別人的行為,這樣對他人就會造成心理上的恐懼。

因此,人們對於為善不再熱情,繼而害怕。很多人在坐公交車的時候不敢讓座,害怕全車的'人都看着他,害怕這種孤獨感、壓迫感;也有許多人在該見義勇為的時候退卻了;看到老人過馬路,或是看到有人摔倒了都不敢扶,甚至把“羞於為善”轉變為“恥於為善”。小悦悦事件就是這“羞於為善”下的犧牲品。

其實,做善事何須害羞,別人把眼光投向你,只因為他們佩服你,欣賞你,你也不必感到有壓迫,因為他們是善意地把你推向“一個地方”,一個可以使更多人知道你的善行,以呼籲更多人加入到“樂於為善”的陣營當中。

新疆的阿里木,憑藉自己賣牛雜小吃的收入資助國小生讀書,他樂於為善,受到社會各界的稱讚;良心油條哥不賣有害食品,保護人們的健康安全,他也受到了各界的稱讚;杭州四年級國小生在馬路上撿到錢包交給警察叔叔,同樣也值得我們表揚。他們並不羞於為善,因為他們並不會因為善而感到另類而覺得有壓迫感、孤獨感,他們樂於為善,以為善為榮。

是啊!何必羞於為善,樂於為善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應樂於為善,並呼籲更多的人為善,弘揚中華民族“樂於助人”的美德。

標籤: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