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端午節記事作文6篇

作文2.31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記事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端午節記事作文6篇

端午節記事作文1

端午節帶着夏的熱情翩然而至,人們又開始興奮地忙碌起來。忙什麼呢?挨家各户都忙着包粽子、包餛飩、裹餃子、做香包,大街小巷忙着賣艾草,賣香包,一路上,人們總互相打着招呼:“買肉吃餃子嘍!”“你那香包真漂亮唉!”好一派喜慶的節日氣氛!

在這個歡樂的節日裏,我也想做一樣東西,做什麼呢?請猜謎語:身披綵衣,肚子鼓鼓,下掛彩帶,聞聞香香。哈哈,大家一定猜到了吧。“香包!

”今天,我也要趁端午節,親手做個香包。想幹就幹,我和媽媽買了硃砂、香粉,帶上七彩線,就直奔外婆家。

剛進外婆家,就看見外婆正端坐在椅子上,聚精會神地做着香包。我迫不及待地上前細看,一個個五顏六色的香包都還只是個半成品,肚子裏塞了不少棉花,都還敞着一個個大口子。外婆説,還得給它們放硃砂、香粉,最後封口呢。看外婆做得起勁,我立馬手癢癢。媽媽知道我的心思,隨手抓起一塊金燦燦的布遞給我,那塊布滑如錦緞,亮如絲綢,還説:“照這塊正方形的小布剪,再剪下兩塊來。”看着容易,做做難,滑布料,加上鈍剪刀,怎麼也不好使,費了好大的勁,仍然無濟於事,只好請媽媽幫忙才湊齊了三塊正方形的小布。

然後,媽媽叫我把三塊布縫起來。我心想:以前,我和姐姐在奶奶家常拿針做個錢包什麼的,這還不是小菜一碟。我一手拿針線,一手抓布,從布的上頭往下扎,翻轉布,又一針刺過去。哈哈,兩塊布慢慢地連在一起了。正在這時,媽媽看見我的招式,哭笑不得地對我説:“照這樣縫,不知要到猴年馬月呢。”於是,媽媽給我做了一個示範。哦,我明白了,原來要像蚯蚓穿洞的樣子縫。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做起來,一開始,笨手笨腳的,不是針腳寬了,就是針腳窄了,還歪歪扭扭的。後來,越來越熟練,不一會兒,就縫好了香袋囊。接着要放棉花了。等我把一團團的棉花塞進去後,原本癟癟的香包,就鼓鼓的了,像吃撐了肚子似的。隨即,媽媽又讓我把紅紅的硃砂,香氣刺鼻的粉放進去,一不留神,粉兒一股腦兒都倒了進去,連手兒都成了紅色,聞聞,還有淡淡的香味兒。最後,媽媽幫我封口,釘上流蘇,一隻老虎香袋就完成了。

雖然我怎麼看手中的“老虎香袋”,都不怎麼像威風凜凜的老虎,雖然,大街上賣的香袋琳琅滿目,形態逼真,可我還覺得自己的香袋最好,因為這是我做的第一隻香袋,包含着我一種特殊的情感。我喜歡我做的“老虎香袋”!

端午節記事作文2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些人可能不太在意它,我卻非常喜歡,不僅因為它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還因為在這一天裏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每年端午節這天,我都是忙碌而快樂的。

一大早,村子裏的人就起牀為過節作準備。大人們都趕着去集市上買油條、糖糕——它們是這天必不可少的早餐,去得晚了就怕沒得買了。小孩們是為什麼起早呢?他們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割艾草。過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在門上插幾株艾草,用來辟邪。可是孩子們割艾草不僅僅為了這個。艾草在他們手裏還有一個重要作用——縫荷包。

吃過早餐,大家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忙些什麼呢?當然是包粽子啦!粽子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食物。我家每年的粽子都是自己做的,這樣才有意義。我跟大人們學過,知道大概怎麼做——先到河邊摘些葦葉,放在鍋裏煮軟;然後用幾片煮過的葦葉包些糯米(有的還添些葡萄乾、紅棗、豬肉等)。包好以後,便可以放在鍋裏煮了。

接近中午,大人們就開始忙着準備豐盛的午飯了,什麼雞啊魚啊肉啊都有。我們小孩則拿上自家的粽子聚在一起,互相交換。換完就一頓猛吃,然後評論誰家的好吃、誰家的不好吃。那場面絕不亞於一場辯論賽,因為誰也不承認自家的粽子不好吃。當然,我們每次去主要還是為了吃到不同口味的粽子,至於誰家的好吃、不好吃倒是次要的。趁着大人們還沒喊開飯,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便給小不點兒講從老師那裏聽到的關於屈原的故事。

終於開飯了,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飯菜,其樂融融。這時候,我們還可以在電視上看龍舟競賽。這可是最有趣的事了。我們邊看邊打賭,賭哪條龍舟會贏,大人、小孩都可以參加。在我家有個特殊規定,誰贏了就可以滿足一個心願,但是不能花錢。當比賽結束時,不管輸贏,我們都很開心。

吃完飯,我通常會和小夥伴們一起縫荷包。把艾草的葉子摘下來,用布包好,然後按自己的想法縫好就可以了。有的還在荷包上縫一根帶子。荷包縫好後,和以往一樣,大家互相贈送。每一個荷包裏都裝滿了祝福和祈盼。

端午節這天的最後一項活動也深受我們喜愛。晚上,所有的小孩都聚集在一起,坐在月光下,點一堆篝火,唱歌、跳舞、講故事。有時,一些大人也情不自禁地加入我們的行列。

每一次,我們都盡情享受着這個快樂的節日。真想永遠留住這一天!

端午節記事作文3

我的家鄉坐落於一個小山村,離城市有60多裏地呢?雖然我們這裏沒有什麼大型的活動,不過也別有一番情趣,想知道嗎?let’s go。

早上,天剛矇矇亮,我和爺爺拿着鐮刀、鎬頭和筐向山上走去,忽然,我有一個問題想問爺爺想問爺爺,就對爺爺説“爺爺,端午節是怎麼由來的啊!”爺爺聽了就對我説:“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的,其中,大家公認的是‘屈原投江’的故事”。那什麼是“屈原投江”啊?我打破沙鍋問到底。於是,爺爺給我講了這個故事。

屈原是楚國的一位大臣,由於他的主張遭到了貴族公子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邊疆流域。後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百姓流離失所,心如刀割。於是,在五月初五這天,寫下了絕筆《懷沙》後,抱石投汨羅江身亡。他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在江上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好的飯糰丟進江裏,讓魚龍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一位老醫師拿出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中,想藥昏江裏的蛟龍水獸,以免傷到屈大夫。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

問着説着,我們來到了山上,我和爺爺割了一些“艾蒿”放在了筐裏,爺爺又用搞頭刨了一些“龐峯”、“荷連頭”,把泥土抖淨,去掉葉子,也放進筐裏了。摳了一會,筐快滿了,天也亮了起來,我和爺爺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到了家裏,爸爸也已經剪了一些柳條回來了,我們又拿出一些“葫蘆”,把“葫蘆”綁在柳條和艾蒿上,然後掛在了大門、屋檐上、牛圈上、豬圈上、玉米樓上等地方,我一看這麼多的“葫蘆”啊!大的、小的、圓的、方的、紙的、塑料的各式各樣,漂亮極了。

然後,奶奶把艾蒿拿出一把,撿乾淨,放進臉盆裏,倒進熱水,過了一會,盆裏的水慢慢的“綠”了起來,一股清香瀰漫在屋子裏。我用這水洗乾淨了臉和手。媽媽在我的手腕和腳腕上繫上“五彩繩”,又給我戴上了一個“香囊”,它是用硃砂、雄黃、香藥,在外包以絨布做成的,再用五彩絲線扣成索,各種形狀,形形色色,玲瓏奪目,清香四溢,並能驅除蚊蟲。

最後,奶奶又拿出煮雞蛋讓我吃,並説是什麼“七年級”的,小孩子吃了肚子不疼的。

我們雖然沒有“賽龍舟”的壯闊場面,沒有那裏的你追我趕的氣勢。但是,我們這樣的小山村也有我們自己的習俗,也有對先人的思念。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記事作文4

端午節習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災,保健康,求吉祥。插菖蒲、艾蒿、菖蒲、艾蒿長期被相信具有避邪和藥用的雙重價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習俗。艾蒿歷來被製成艾人、天師艾、艾虎等厭勝之物。艾人早見於樑宗懍《荊楚歲時記》,該書記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蹋百草,有鬥百草之戲。採艾以為人,懸門户上,以禳毒氣。”

我國傳統醫藥學認為,艾蒿性味辛、苦,温,入肝、脾、腎三經,有温經止血、散寒止痛、調經安胎、除濕止癢、通經活絡等功用。艾蒿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來鍼灸。據説,野生的艾蒿到了端午節一般就成熟了,端午採艾蒿是最合適的時候。

家鄉端午節吃的東西有兩樣不能少。粽子和油糕。粽子南北方都可以見到。油糕的做法北方比較常見。

發好的面,取可以包一個餃子那麼多,用手擀開,中間放上面粉白糖拌成的餡,團成圓形,上鍋油炸。出鍋的油糕酥脆甜香。純白糖做餡糖多容易溢出,活一些麪粉可以避免那樣的流失。

現在,城裏的'端午節,一樣的熱鬧和有趣。掛艾蒿、吃粽子、 帶花花繩、佩戴香囊一樣都不少。只是這一切都不像老家那樣需要親自動手了。一切都已經商品化。端午節那天,街上買什麼的都有,艾蒿也是附近村裏的農民早早用車子運到城裏來,兩元錢一小把艾蒿。花花繩香囊也是街上買的,現在這些年輕的媽媽們,常常得算計做和買那個更划算。買得划算,只是少了一份動手的樂趣。

去年端午節那天,我也曾早早起來,乘着外出跑步的機會,想和朋友一塊體驗一下采艾蒿的樂趣。轉了大半個早上,一無所獲。不知是現在的艾蒿少了,還是城市的附近沒有適合艾蒿生長的環境。總之一棵艾蒿也沒找到。也許艾蒿原本只喜歡生長於荒野溝渠,天生與繁華和喧鬧無緣了。

端午節一切活動,都是體現一箇中心。那就避邪驅瘟。我們西北沒有喝雄黃酒的習慣。據説喝了酒、帶了花花繩和香囊,五毒不能近身。《白蛇傳》裏的許仙,就是因為一杯雄黃酒,斷送了一世仙緣。想來白娘子也是沒有眼力,千年就修來那麼一個糊塗軟弱對她還疑神疑鬼的許官人……

年年有端午,歲歲人不同。明年的香囊為誰香,明年的雄黃酒何人送……

端午節記事作文5

端午節到了,端午節都要吃粽子。下面,我給大家講講關於端午節粽子的知識吧。

首先介紹一下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吧。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所留下的節日。屈原是我國古代一個千古 流芳的人物。他滿腹才華,卻遭奸人所害,被迫跳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他的身體被魚糟蹋,就回家拿米團往水裏扔 ,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端午節,也就有了粽子。端午節還有好多別稱呢,如: 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浴蘭節、端 禮節、解粽節等。

我想,大家都很喜歡吃粽子吧。現在市場上的粽子有好多種呢,如: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 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叉燒粽等。聽得都流口水了吧。

關於粽子的做法,也有很多種,不同的粽子做法不一樣。我就説説紅豆沙味粽子的做法吧。做粽子之前首先 要準備好材料,主要有:一包紅豆沙,一大碗江米,一把粽葉粽繩,粽葉多數是竹葉,也有蘆葦葉做粽葉的。準備好 材料之後就開始進入做的程序:先把粽葉粽繩洗乾淨用水浸泡;接着把江米用清水淘淨,然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 水開火煮熟或者蒸熟;接着用同樣的方法把紅豆煮熟,並將煮熟的豆子攪拌成糊狀,就成了豆沙;下面就進入了包粽 子的程序:先取出兩片粽葉背對背重疊,再對摺成三角杓狀,然後放入1勺米,攤平後加入1勺豆沙,再在上面酌情加 上1勺米,包成三角錐狀,然後用棕繩綁好即可。包粽子很有技巧,不會包的用粽葉包不住,還有的包出的粽子大小 不一不好看。粽子包好之後,放入蒸鍋中蒸20分鐘或者放入清水中煮20分鐘即可食用。

對了,關於端午節吃粽子的諺語也有好多呢,如: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鬆。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櫳。食 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槓。食過五月粽,不夠百日又翻風。等等。

還有,現在流行端午節發手機短信,我爸就收到好多條,我給大家説兩條吧。第一條:我是粽葉你是米,一 層一層裹住你;你是牙齒我是米,香香甜甜黏住你;粽子裏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記得給我發信息,不然粽子 噎死你!端午節快樂!第二條:我用一份健康的綠豆,一份開心的花生,一份美麗的紅豆,一份快樂的調料,包成一個 開心的粽子送給你,提前祝你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記事作文6

端午節,在我的心裏,一直是我向往的節日。今年端午節學校組織了活動,是過得最開心,最愜意,也是最有收穫的一個端午節。我不但學會了包粽子,而且還懂得了做事如何成功的道理。

農曆五月初五日,天天盼望的端午節終於到了,我帶着媽媽為我準備好的包粽子的材料:箬葉,糯米,紅棗,小蘑菇。還帶了一些系粽子用的繩和勺子。便興沖沖地來到了學校。

來到班裏,有許多同學正在討論包粽子的方法,還有些同學已經開始自己包粽子了。

老師進班了,對同學們説:“同學們,今天是端午節,學校組織了這次“學包粽子,賽包粽子”的活動,咱們班就有我來教,今天還有一場以年級為單位的包粽子比賽,前三名是有獎品的,你們學會了以後,回家還可以幫媽媽包,給媽媽當助手。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差事,所以,一定要努力學習哦。”我們滿口答應了。包粽子,對我來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我每年都見媽媽包過,陌生是因為我從來就沒有自己動手包過。學包粽子開始了,老師説説;“先準備箬葉,糯米,還有其它雜糧,根據自己的口味,喜歡吃什麼,就包什麼。”老師一邊説一邊示範講解,只見她把兩片箬葉折成漏斗狀,先舀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板栗等餡料後,再舀一匙米包合。然後用粽繩紮緊。我們似懂非懂地看着,然後開始模仿起來。可能是因為我緊張的緣故吧,包出的粽子總是沒有梭角,所以米從縫隙鑽出來了。即使是包住了,也不像個粽子,倒像個湯圓或菜包什麼的,反倒把一雙手亂得黏乎乎的,老師正在巡視,見了哈哈大笑,温和地對我説:“做事別急,學做好一件事情要有一個過程,得有耐心,慢慢領悟。”老師包粽子的動作嫻熟,沒我那麼費力,我對老師佩服地五體投地。那些有一定的基礎的同學已經學會了。我也摸清了些門道。俗話説:看事容易做事難。包了十幾次總算大功告成,勉強像個粽子。以前我只是知道好吃,沒想到粽子這麼難包……看着大家包好的粽子,老師的喜悦溢於言表,開心地説:“包粽子不但要觀其形,還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包好,走,我們去準備參加比賽吧。”只有認真學,專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回到家裏,我只見媽媽在廚房裏忙得不可開交,我連忙跑過去對媽媽説:“媽媽,我幫你包粽子,好嗎?”

我愛這個值得我記憶的端午節,因為它在我成長的路上留下了深刻的腳印。包粽子是如此,那麼做其它事情又何嘗不是呢?

標籤:端午節 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