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實用】小吃作文400字4篇

作文2.93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吃作文400字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小吃作文400字4篇

小吃作文400字 篇1

我生在天津,四年前,跟父母來到上海。我愛上海,也愛上海的小吃。我最喜歡吃小籠包,掀開籠屜,小籠包如同碩大的珍珠,光澤誘人。聞名中外的豫園蟹肉小籠包更是我的最愛,瞧,一層光亮的薄如蟬翼的麪皮,隱約可見紅的蟹膏,我小心翼翼用筷子提起一個,咬一口皮子,輕輕一吸,鮮美甘甜的湯汁從脣齒間滑過,直流入口中,嘿!可真鮮美哪!

各個地方都有特色小吃,天津也不少。這次寒假去天津外婆家,可大飽口服了。年糕,玉米餅,貓不聞餃子,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餅果子,猴不吃麻花,十八街麻花……光聽名字就會引起食慾了。

麻花是天津的名吃,有各種口味,芝麻的、山楂的、五仁的……香甜可口,又脆又香。耳朵眼炸糕的名字好奇怪,原來一家炸糕店開在一個叫耳朵眼的衚衕,店裏做的炸糕,人們都喜歡吃,因此而得名。那炸糕炸得金黃金黃的,外脆裏糯,中間還有一層又香又甜的豆沙。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更負盛名,它可是天津人的驕傲。外面一層厚厚的麪皮兒,每一個都有十八個褶,裏面是鮮豬肉餡,它用“狗不理”的反義,誰都特別喜歡吃。

我愛南方小吃的玲瓏細小,又愛北方小吃的實惠大方,品着這些小吃,彷彿看到了南方人的精明靈巧,北方人的樸實豪爽。這小小的食物,不也代表了南方北方人的特點嗎?

小吃作文400字 篇2

説到“吃”,我可是個大行家,其中最令我垂涎欲滴的還是媽媽做的糖醋魚。

第一次吃糖醋魚是在一個除夕夜。那天,我們全家聚在一起,坐在椅子上準備開飯。我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像蒼蠅一樣纏着媽媽,吵着鬧着要和她一起下廚。

媽媽先拿起一條魚,殺好洗淨後,放在盤子裏,再灑上點鹽就不用問了。然後,她又舀兩勺紅糖和兩勺油備用,最後把鍋燒開,接下來放入兩勺油,只聽“滋啦——滋啦——”幾聲,再放入紅糖。大約三分鐘後,紅糖融化了,仔細一看,糖稀像一段紅紅的絲綢,輕輕飄動。再倒入一些陳醋。只見媽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鍋放在一邊,立即拿起另一個鍋放在電磁爐上,再倒入適量的油,開大火,燒熱後,把殺好的魚放進去,炸幾分鐘後,魚完全酥了,仔細一瞧,那個笨拙的大鯉魚居然變了個模樣,金光閃閃的`,簡直像高等的雕刻師用純金精心雕刻而成的!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媽媽嫻熟地拿起盤子,把炸好的魚放入盤中,然後切一些蒜和山楂片,在把糖稀、蒜、山楂片一起澆在魚的身上,給它穿上一層厚厚的金裝。

“哇噻!”香味先鑽進鼻孔,然後又鑽進了心房。輕輕地嘗上一口,讓人回味無窮,就連刺和骨頭都是酥的,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

我特愛吃這道美味佳餚——糖醋魚。朋友,你也來我家嚐嚐吧。

小吃作文400字 篇3

突然間想做這麼一個專題,向各位博友介紹貴州的特色小吃,也歡迎你們來貴州做客,相信一定會給留下很深的印象,流連忘返。

翻遍黔味菜譜,也見不到涼拌折耳根這樣一道菜。折耳根也算貴州名菜嗎?這個問題,還有待於同行的專家們去作結論。然而,在各種級別的黔式宴會上,折耳根卻是滿有資格登上大雅之堂,供國內外賓客品嚐的。不少國外客人,往往還特意要品嚐一下這種別具風味的貴州菜呢!

推薦指數:

折耳根,又叫魚腥草,有特異氣味,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蛋白質、脂肪和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時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開胃理氣等功用。

涼拌折耳根,為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貴州民間菜。多年來,老幼皆喜食用。製作時選其肥嫩根部(也可連同嫩芽)掐成長約一寸的段,洗淨後用食鹽醃一下,用清水淘洗乾淨,將幹辣椒烤至焦脆,春成碎末(貴州人稱這種辣椒為"糊辣角"),撒在折耳根段上,加醬油、醋、蒜、味精和少許白糖等調料拌勻即可食用。

涼拌折耳根脆嫩爽口,富有折耳根特有的芳香。細細咀嚼,越嚼越香,不禁會使人食慾大增,所以不失為別具情趣的佳餚。

如將折耳根加肉絲和佐料炒熟食用,那又是另外一番風味。只要烹製火候適當,使折耳根綿中帶脆,肉絲鮮嫩可口,豬肉的美滋和折耳根的異香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其味無窮。

小吃作文400字 篇4

今天,媽媽帶我和姐姐去護國寺吃北京地方小吃.

到了護國寺店,裏面的人很多,而且一般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在一進門的右牆上有一個玻璃櫃子,裏面有許多小泥人,泥人的下面有個小牌子,説明上面的泥人是在做什麼。左牆上是護國寺小吃的照片,都是年點。

這裏的點心是一類一大盤,放在櫥窗裏。一個阿姨拿着一個盤子和夾子,去拿你點的點心。

我要的是豆沙酥、驢打滾、南瓜粥。姐姐要的是炸糕、驢打滾、花糕、南瓜粥。媽媽要的是焦圈和豆汁。媽媽還給我們每人要了一個燒餅夾肉。

豆沙酥一看外面就知道是什麼材料做成的,是豆沙、黑芝麻、白麪。驢打滾是粘面蘸豆粉卷紅豆沙餡,我愛吃驢打滾,但我更愛吃燒餅夾肉。燒餅脆脆的,裏面的牛肉燉的軟軟的,一點不塞牙。媽媽讓我聞聞豆汁的味道,我聞了半秒鐘就不敢聞了,那味道很難聞,又臭又酸,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喜歡。

我旁邊的一位阿姨吃的是一種粥,象把豆沙年糕打成汁一樣,稠稠的,勺子從碗裏拿出來,下面還拉粘呢!我寫這篇作文的時候,媽媽告訴我那是麪茶。我吃焦圈時,並不象三姨説的那樣有苦味,我吃只有鹹味。

護國寺店裏的人真多呀!我想一定是因為它是北京的傳統地方小吃,許多老人從小時候就喜歡,現在他們趁有空就來吃。因為味道好,又很有特色,所以才代代傳下來,就成了一種文化。

標籤: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