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年俗的作文9篇

作文2.9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年俗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年俗的作文9篇

關於年俗的作文1

在外公的老家年三十的早上可不能睡懶覺哦,因為這一天的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祭祖。不到7:00,我還在香甜的夢想裏,外婆就把我從熱乎乎的被窩裏拖了出來。還沒等我洗好臉梳好頭,外公已經在樓下叫我們了,祭祖要開始了。 我是第一次參加祭祖,充滿着神祕與好奇。只見一樓堂屋正面的牆上掛着菩薩的像,長條桌上放着太爺爺的相片與一些寫着字的黃紙條。

堂屋的中間放着一張方桌,方桌的南面有兩支很大的紅蠟燭與一個香爐。沿着桌邊擺着18個盛滿飯的碗,桌子中間放着紅燒魚、紅燒肉、豆腐、炒 涼 粉。方桌前 還 放着一個火盆...... 祭祖開始了,外公與大叔爺爺點燃了香與蠟燭,大叔爺爺在火盆燒起了紙錢與用金銀紙做的元寶,堂屋裏立刻煙霧繚繞。外公第一個磕頭,全家人都排着隊磕了頭。 我不明白祭祖是什麼意思,大叔爺爺告訴我,每年清明節、冬至與年三十,都要把祖先們請回來吃一餐飯……外公説:“其實祭祖是一種鄉俗,代表後人不忘先輩的心情,沒有先輩那有我們呢,通過祭祖就是要教育後人知恩圖報。”我想這就應該是懂得“感恩”吧。

儘管我對“祭祖”還有許多不明白的問題,但是我又瞭解了一個有趣的年俗。

關於年俗的作文2

“年俗”顧名思義,就是過年的習俗,不同地區的年俗自然不一樣,北方地區大多是包餃子、趕廟會,而南方地區大多是舞龍獅、放爆竹……

在我老家,過年最興旺的便是拜佛了!人們會用竹片編成的扁擔,(那種挑在肩上的)裝上糕點、水果、五花肉、白切雞,用手拿着幾大包香(拜佛用的)挑着扁擔,趕着新年的腳步,匆匆忙忙的去拜神。

趕到廟門口時,必須放慢腳步,以示對佛的敬仰與崇拜,再以正步跨過那約三十釐米高的門檻。走進大堂,一般會有四座佛像。不太出名的,甚至很少人知道的廟的只供奉兩三座佛像,而一些小有名氣的廟的大堂通常供奉四五座佛像,還有一些大型的廟,最引人注目,受人關注的廟,通常會供奉七、八、九、甚至十幾座佛像。

人們通常會去一些小有名氣的地方拜神,拜神首先要把供品放上供品台,把香點燃,雙手合攏,跪在墊子上虔誠的拜兩拜,然後從墊子上起來在離佛一米遠的地方站着拜兩拜,整個拜佛就結束了。

這就是我老家的年俗——拜佛,你們想體驗一下嗎?

關於年俗的作文3

出了書店大門,我和媽媽來到了年俗廟會大街,逛年俗廟會作文。穿過一道拱門,只見廟會現場紅通通的一片,充滿了年味兒。大紅的燈籠掛滿了街道的兩側,每個攤位上的藝人個個穿着紅色唐裝,吆喝着,忙碌着。有賣棉花糖的,捏麪人的,拉洋片的,賣花燈的,賣氣球的,幫人畫像的,賣冰糖葫蘆的,畫糖人的,賣木雕的,在葫蘆上作畫的&&眼前一片琳琅滿目。最吸引我的是畫糖人。只要你轉動轉盤上的木棍,針尖指向什麼動物,藝人就會畫什麼。我轉到一條龍,正好是我的屬相。一位遊客大叫。我也來試試。她的同伴也轉了一下,鴨子,國小二年級作文《逛年俗廟會作文》。可惜!那人流露出遺憾的神情。媽媽,我也想。媽媽答應了我的請求。鳳凰!我驚呼,圍觀的人也叫起來。我站在藝人身邊,看着他把融化了的黃色糖汁用勺子輕輕舀起,在板上來回抖動,不一會兒,一個個鮮活的動物躍然板上。有騰飛的巨龍,展翅的鳳凰,伸脖子的蝸牛,亭亭玉立的仙鶴,憨態可掬的小鴨,圍觀的'人們讚歎不已,大家臉上洋溢着幸福和歡笑。藝人小心地舉起鳳凰交到我的手上,我連忙伸出舌頭輕輕舔了舔,真甜。過年了,日子總是這樣甜美。

關於年俗的作文4

年俗在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農曆正月七年級的春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春節的歷史非常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祀活動。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更新復甦草木,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滿懷喜悦之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日子。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

俗話説:“臘七臘八,凍死寒鴉”。臘八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這天,家家都要臘八粥。粥是用米、豆等穀物和各種乾果熬成的,預示着新的一年“五穀豐登”!

臘月二十三這一天是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相傳,灶王爺可以直上天庭面見玉皇大帝,報告一家“私事”。玉皇大帝就根據灶君的奏聞,安排各家過年的兇吉禍福。所以,送灶之日,奉祀的供品,除酒宵外,蜜糖更是絕不可缺少的,以表來年“萬事如意”。

臘月二十五掃塵日,掃塵的意義:除舊迎新,祓除不祥。平時家庭中一般絕少有機會徹底清理,經常把一些傢俱,雜物,以及不需要的東西,任由積疊堆置。日積月累,層邊牆壁佈滿蜘蛛網,如果沒有這一年一次的徹底“掃塵”,這許許多多雜物,垃圾以及陰暗地方將永遠不會受到整理和清掃。在春節前掃塵搞衞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隨着春節的臨逝,家家户户都要準備年貨,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一般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是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時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麪,“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是“交”的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黏黏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甜蜜蜜,步步高。家家户户都貼紅紙對聯在門上,點燈燃燭,敲鑼打鼓;夜裏,通宵守夜;十二點開始,放煙花爆竹。相傳在古代,我們祖先曾經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名叫“年”,而“年”最怕響聲和火,於是放煙花爆竹是為了嚇跑“年”這種猛獸的。然後長輩分發“壓歲錢”,互祝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到了七年級那天,全家老少都要換上新衣,新襪,新鞋,祭拜祖先,在供奉祖宗的神位前面,點燭、燒香、焚紙、放炮,子孫跪拜如儀,稱為“發紙接種”,祭祖的意義是慎終追遠,更表現源遠流長,有望於後裔的繁昌,所以行事之時人們要嚴肅、隆重、恭敬、誠摯。

大年七年級拜年,百年一般從家裏開始。七年級早晨,晚輩起牀後,先要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新年快樂”等吉祥話語,左鄰右舍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九年級出嫁女兒要回家拜年了,它表達了姑娘對親人的切切思念。出嫁的女兒回家要帶禮品來的,孃家親戚都要走到,以示其孝。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大街小巷,人山人海,處處張燈結綵,遠遠望去,一片火樹銀花,好不熱鬧!隨着一聲清脆的響聲,一柱煙花升起,夜空中驟然間出現了五彩繽紛,瑰麗奪目的火花,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這晚,人人都要吃元宵,預示着“團團圓圓”。

一眨眼的功夫,春節在正月二十結束了。新的一年也在漸行漸遠的春節中滿載希翼的拉開了帷幕,而藴含着如此深厚的中國傳統風韻的春節像一抹揮之不去的霓虹,停住在每個人心中,昂揚着人們的鬥志,寄託着人們的企盼,滌盪着人們的情懷。

關於年俗的作文5

春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與響聲,所以人們便有了放鞭炮的習俗。

除夕夜,吃完年夜飯,媽媽對我説:“想不想去放鞭炮啊?這次你來點鞭炮好不好?”,我滿口答應,過年放鞭炮可是最令我興奮的事。可是讓我自己來點,還是把我嚇壞了,因為,看大人點我都覺得怕,老是躲得遠遠的。不過,我還是鼓起勇氣對自己説,試一試吧。

找個空地放好鞭炮後,我手拿着打火機,顫顫巍巍地走了過去,哆哆嗦嗦地打起了火,點着導火線,一聽到哧哧的聲音,我撒腿就跑,跑得比兔子還快,聽到一聲震耳的爆竹聲響,我回頭看到自己點燃的煙火鞭炮,衝上天空,變成美麗的花朵,紅的、綠的、五彩繽紛的,我歡快地活蹦亂跳。

放鞭炮是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習俗了,“爆竹聲中一歲除”,藴含着文化的元素,喜慶的色彩,不過為了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還是要少放點鞭炮哦!

關於年俗的作文6

中國的多年叫春節,是中國最盛大的、最熱鬧的一個古老而傳統的節日,他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我認為春節一定要貼春聯,春聯一定要用紅紙寫,而且上下聯一定要對稱。

對聯的上下聯不僅字數需要對稱,而且內容也需要對稱,不然對聯就不像對聯了。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之一,它與書法美妙的結合,又成了中華民族絢麗多彩的獨創藝術。每逢歲末時,人們都會用對聯的方式,來驅鬼辟邪、迎喜接福,而且還必須換上新的對聯,表示辭舊迎新。

不僅過年需要貼春聯,還需要在門上貼“福”字,“福”還必須倒貼,讀起來是“福倒了”,諧音“福到了”,意思是福氣來了。

我自己也喜歡貼春聯,貼春聯既好玩,又可以提高我的書法水平。我剛開始寫的時候,經常把字寫得歪歪扭扭、有大有小。我一張一張的寫,就是沒有寫好。後來媽媽把要領告訴了我,我寫的字就好了許多。媽媽讓我自己來寫對聯,可是我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就是想不出來,我覺得堅持就是勝利,所以沒有放棄。

關於年俗的作文7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在這個擁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國,過年自然是非常講究的,在不同的地區有着不同的年俗。接下來就讓你們看看我最喜歡的年俗。

春節前夕,大家都忙着置辦年貨。聽媽媽説,以前的春節,每家都要蒸一剛饅頭,有桌子那麼大的年糕。現在與以往不同了,置辦年貨時大家通常是要買一下些肉啊、魚啊、雞啊什麼的。同時,各家各户都要掃房,要掃去晦氣。到了離春節不幾天的時候,男孩們都要學習舞龍,舞龍是中國的一個文化活動,其寓意是祈求來年的幸福安康。春節那天孩子們都要提着自己做的燈籠,去親戚家、朋友家、鄰居家拜年。待到除夕夜,人們都要晝夜不睡,稱為“守歲”。這樣春節就算過完了。

這就是我喜歡的年俗,你呢?

關於年俗的作文8

紅彤彤的對聯、喜豔豔的門神、熱騰騰的團圓飯、樂融融的全家福……人們剛剛度過了十年一遇的冰天雪地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天的到來。春天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重要的一天,還藴涵着許多中華民族悠久的古老文化。

春節有許多年俗:日、貼春聯、貼年畫、剪窗花、放炮竹……其中“福”字為什麼要倒着貼,裏面有藴涵着什麼故事?帶着疑問,我跑去問奶奶,奶奶告訴我:倒貼“福”的習俗來源於清代恭新王府。一到春節前夕,大管家為了討恭親王的歡心,就寫了許多個“福”字叫人貼在庫房和王府的大門上,有一個家人因為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很惱火,大管家解釋説:“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現在,大福真的到(倒)了,表示吉慶之兆。”恭親王聽了之後心想:吉語説千遍,金銀增萬貫。所以,他十分高興,就重賞了大管家和他的家人。事後,倒“福”字的習俗就由達官府第入各家的老百姓。

所以,倒貼“福”字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聽完奶奶的講述之後,我才知道年俗也很有趣!

關於年俗的作文9

在外公的老家年三十的早上可不能睡懶覺哦,因為這一日的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祭祖。不到7:00,我還在香甜的夢想裏,外婆就把我從熱乎乎的被窩裏拖了出來。還沒等我洗好臉梳好頭,外公已經在樓下叫我們了,祭祖要開始了。 我是第一次參加祭祖,充滿着神祕和好奇。只見一樓堂屋正面的牆上掛着菩薩的像,長條桌上放着太爺爺的相片和一些寫着字的黃紙條。

堂屋的中間放着一張方桌,方桌的南面有兩支很大的紅蠟燭和一個香爐。沿着桌邊擺着18個盛滿飯的碗,桌子中間放着紅燒魚、紅燒肉、豆腐、炒 涼 粉。方桌前 還 放着一個火盆...... 祭祖開始了,外公和大叔爺爺點燃了香和蠟燭,大叔爺爺在火盆燒起了紙錢和用金銀紙做的元寶,堂屋裏立刻煙霧繚繞。外公第一個磕頭,全家人都排着隊磕了頭。 我不明白祭祖是什麼意思,大叔爺爺告訴我,每年清明節、冬至和年三十,都要把祖先們請回來吃一餐飯……外公説:“其實祭祖是一種鄉俗,代表後人不忘先輩的心情,沒有先輩那有我們呢,通過祭祖就是要教育後人知恩圖報。”我想這就應該是懂得“感恩”吧。

儘管我對“祭祖”還有許多不明白的問題,但是我又瞭解了一個有趣的年俗。

標籤: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