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放飛心靈的高中作文三篇

作文2.46W

放飛心靈的高中作文篇一:放飛心靈,快樂作文

放飛心靈的高中作文三篇

通過具體長期的教學實踐,我們越來越相信,作文教學對學生學好語文以及掌握其他的文化知識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現狀而言,對作文失去信心,甚至厭棄、逃避作文。我們要想使學生熱衷於寫作活動,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寫出生動形象、觀點明確的作文來,必須首先排除學生寫作中的心理障礙。本文將就如何排除學生寫作中的心理障礙這一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明確動機,培養興趣

普通心理學認為,動機是“由某種需要引起的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但可實現的行動傾向。它是激勵或推動人去行動以達到目的的內在動因。”人的各種活動皆由一定的動機所引起,動機支配着人的活動。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大部分學生的作文動機都處於一種遊離狀態,這種遊離性主要表現為:或者為了實現童年就以孕育的作家夢,或者為了應付各種考試及老師、家長的檢查,或者是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是僅僅為了博得老師、家長的好評。如果把這些寫作動機用中學作文教學的目的來衡量,它們中的任何一種都具有片面性,他們分別屬於正確動機的某一方面。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動機有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之分。“假如一個人認為他自己主要是出於他對活動的興趣而參加某項活動,那麼他是為內部動機所使;假如他參加活動是為了獲得某個外部目標,那麼他是為外部動機所迫。”僅僅為外部動機驅使,往往使活動失之於偏頗,走向片面。要想使高中學生在作文方面保持持久的熱情,具有明確的動機,就必須培養學生寫作的內部動機。

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這種新需要的意識,不要使他們總是徘徊在可寫和不可寫之間,讓他們在作文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產生寫作的動機和熱愛作文的情感。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所説:“把學生的作文和做人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作文認識人生,認識他人。”同時使他們明白“練習作文是為了一輩子的需要,工作的需要,並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也不是為了當專業作家。”中學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處於不斷髮展之中,他們逐步意識到自己是社會中重要的一分子,對人生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有了明確的認識。因此學生對作文的學習自然就成為一種離不開的需要而存在了,而這種需要久而久之將會表現為一種潛意識的興趣和熱情。

放飛心靈的高中作文篇二:作文要放飛心靈

鼓勵想象,可以説是新概念作文的一大特點。

確實,想象是人類思維最美麗的花朵。人類正是因為長於想象才成為萬物之靈,創造了一個如此豐盈絢麗的世界。想象,也是科學技術創新最為重要的動力。它像“魔杖”一樣,推動着科學技術的日益昌明。馬克思、恩格斯説過:“想象力,這是十分強烈地促進人類發展的偉大天賦。”著名的牛頓定律和阿基米德定律,都是在神奇的想象活動中誕生的;沒有想象力也就沒有數學的微積分和能源的核動力。在未來世界的創造中,想象力更是舉足輕重,愈益尊貴。正因為如此,愛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的名言,才得以深入人心。應當説,童年是最富有想象的一段人生歲月。在兒童世界裏,鳥獸能言,桌椅對話,可上九天手攬月,可下五洋捉鼈??在兒童的字典裏,沒有“不可能”一詞,他們正是按照自己的意願,用想像創造了一個充滿神奇和幻想的世界。

可以説,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無論是天堂、人間、地獄??宇宙之大,蟲草之微,人們都可以憑想象之翼去溝通上下五千年,去遨遊縱橫億萬裏,而不受任何時空的侷限。這就難怪拿破崙會説“想象力支配着整個世界”。

想象地天地之大,也決定了寫想象的形式之多:

(一)寫理想。

在孩子的想象世界裏,理想無疑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在國小生作文中鼓勵他們想象未來,展示未來,展示理想,不僅可以弘揚人格力

量,發展個性品質,而且會十分有益於促進他們去認識人生,準備以積極的姿態,投身於社會。這無疑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做人、怎樣處事的思想品德教育。

1、一位國小生在作文中表示長大了想當醫生,而且現在已經做準備:收集有關超聲波的知識。因為他想以後能製造出“超聲波激光槍:點擊癌變部位而徹底征服癌魔。這種超聲波激光槍不會對人體癌變部位以外的機體帶來任何傷害,治癒率將達到百分之一百。課後老師瞭解到原來這位學生的母親死於癌症,從小失落母愛的悲痛,竟使他轉化為遠大的理想。2、一位一年級的學生這樣描述她要養雞的理想:一隻雞就長兩條腿,吃雞肉時,我吃一條雞大腿,爸你吃一條雞大腿,就是媽媽沒有吃着雞大腿。我長大了要去養雞,我要讓它長出三條腿。到那時,媽媽就能和我們一起吃雞大腿了。(小孩僅僅是為了讓媽媽能吃上雞大腿就產生了這樣一個理想,幼稚但不失真情,可笑但又充滿童趣,簡直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二)寫幻想。

從《現代漢語辭典》對幻想的解釋裏,我們不難發現幻想的兩大特點:一是幻想往往是一時還難以實現的願望,人們便藉助想象的翅膀現實地使夢想成真;二是幻想並非毫無意義的無中生有,而無一不是現實生活的投影。一位國小生寫的《克隆小恐龍》,敍述了盧院長是如何從一隻霸王龍的蛋化石中克隆出活小恐龍來:先用噴筒向蛋化石噴灑“強行軟化劑”;再用一種高科技太陽能激光針向變軟的蛋內發射強光,注射“細胞復活劑”;兩小時後克隆進入最後一關:用

特殊的耐熱材料包裹恐龍蛋放入200攝氏度的爐子內,高温孵小恐龍。爐內傳來“咔嚓、咔嚓”的響聲,蛋殼裂縫越來越大而成為兩半,一隻小怪物“噢噢”直叫,降生到了地球上。顯然,這些幻想已經不是50、60年代的孩子,按按電鈕自動做出美味食品之類的短視幻想,而是緊密聯繫着高科技的尖端知識,神奇而富有創意。確實,孩子是最富有幻想的,請別以為這些幻想不着邊際。凡爾納這位著名的科幻小説家,在安靜的書房裏,憑着驚人的幻想能力,讓他小説的主人公在海底周遊了兩萬里路程。當他的駭世之作《海底兩萬裏》問世以後,有些人曾嘲笑他想得太離譜,怎麼能讓只能浮在水面上的船沉到海底去,活像一條肚子裏可以裝人的大鯊魚,凡爾納回答得好:“一個人能夠產生想象,另一些人就能將這些想象變成現實。”70年後,凡爾納的預言終於實現了,一些人根據凡爾納的潛艇設想,作了一些動力裝置上的改進,造出了真正的潛水艇。這正如一位著名的學者所指出的那樣:“人的肉體是虛弱的,他們的智能也是不能讓人信任的。但是,人類的想象力能使人的智力變得極為顯著。”我們也應該讓學生的作文插上幻想的翅膀,使他們的智能也“變得極為顯著”。

(三)寫假想。

五百年前,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推斷在地球上應該有沒被發現的新大陸。他請人贊助他去尋找,卻遭受到了“白日做夢”的嘲笑。幸虧哥倫布當時沒有氣餒,而是堅持了他的假想,並刻苦學習航海知識作準備。1492年8月3日,他率領帶88名水手揚帆遠航,在海上漂流了三個月,終於發現了新大陸,也就是今天的美洲。美國的《紐約時報》曾評價哥倫布發現美洲是“想象奠定了美國誕生的基礎。”哥倫布的假想創造了一片新天地,今天國小生的假想也同樣會包孕着明天的許多成功。所以,作文教學的“新概念”也高興地接納了“假想”。一位作家在評價“新概念”作文時就説過:“新概念是對舊模式而言的,意味着包容,接受孩子們的奇思異想,讓孩子們盡心表達自己。”確實如此,《50年後的家鄉》、《20年後的我》、《假如我當市長》、《地球上發生了水枯竭》??參賽選手的假想竟是如此豐富多彩:有的寫二十年後已成為文學研究所所長的自己與語文教師的一次長途對話;有的寫當了大學教授的自己在遠程教學的屏幕上發現滿頭銀髮的一位學生正是二十年前的老師;有的寫自己陪老師遊火星;有的寫自己在參加老師八十華誕宴會時即興演説??既然“未來”總是那麼振奮人心,“假想”也就必然會令孩子們意飛神馳。

(四)寫夢想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兒童生活在夢想的世界裏。他們的遊戲心態、童話心態,説到底便是夢想的心態。在兒童的眼裏,世界就像七彩的夢境——知識多、幻想多、問號也多。在兒童的心靈世界裏,有説不完、道不清的“夢”。日本一位小朋友在《我的夢》一文中,提出長大要養豬的理想。她想像自己養豬後,怎樣給豬蓋一個乾淨的住宅,裏分為食堂、卧室、教室和澡堂,教豬和着樂曲跳舞,把它們喂成聰明伶俐的豬。在豬的卧室裏鋪上鬆軟的稻草,還要讓它們鍛鍊身體,每天在廣闊的原野上跑十圈等。這篇作文想像豐富,字裏行間洋溢着兒童的天真和浪漫情趣。另一篇《一場噩夢》是這樣寫夢的:

“噹噹噹!”12點了,全家人都睡了。可我怎麼也睡不着,於是我就看一本寫鬼的故事。一會兒,我迷迷糊糊中走進一個大森林裏去打獵。當我要回家時便迷了路,我越走越遠,天黑了,還走不出森林。寒風吹來,猛獸吼聲和蟲鳴聲使我感到非常害怕。我走着走着,遇到一對老夫婦在散步。那位老先生問我:“小朋友,你是不是迷了路?”我點點頭。他又説:“你迷了路就在我們這兒住一夜吧!”我想了想,只好跟着他們到屋裏去了。

他們做了很多好吃的叫我吃,後來又帶我到房間裏睡覺。當我一走房間,他們就把門鎖了起來,他們忽然變成魔鬼似的'模樣,可怕極了,我嚇得連忙打開門,逃出房外,他們也追出來了。

我拼命地跑,忽然一塊大石頭絆倒了我,他們追上來了,我怕得直喊救命!

這時,好像聽到有人在喊我。我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媽媽在喊我,我才知道自己做了一場噩夢。以後我再也不在臨睡前看鬼怪的故事書了。

按照我們的要求,這兩篇文章顯然沒有什麼積極意義。假如出自我們所教的學生之手,我們會怎樣評價呢?由此看來,孩子的寫作動機無疑來自自己的內在需要,我們千萬不要輕而易舉地從根本上否定它的價值,讓學生從此關閉其想象的大門。而要在作文中解放孩子的思想,舒展他們的心靈,鼓勵他們不斷地去尋“夢”、做“夢”、寫“夢”,引導他們好夢成真。

(五)寫奇想。

想象在本質上是現實的,而在形式上卻往往是浪漫的。

放飛心靈的高中作文篇三:放飛心靈夢想

“作文難”這幾乎成了大多數國小中年級教學的通病。每當語文教師把作文題目寫在黑板上時,大多數學生都免不了抓耳撓腮,過了半節課還在“望題興歎”。有位作家曾用這樣的一幅對聯形容作文時的情景: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愁綱愁線愁情愁理愁眉苦臉愁斷肝腸

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想:主要是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豐富,課外書籍看得太少,知識面太狹窄,語彙太貧乏。尤其缺少細緻地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表現生活的能力,由於面對寫作的種種困難,於是乎更沒有興趣去寫。

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曾經説過:“如果人們吃飯時沒有食慾,勉強把食物吞到胃裏去,其結果,只能引起噁心和嘔吐,最少也是消化

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飢餓的驅使下,把食物吞到胃裏,那它就會樂於接受,並很好的消化它……”可見,作文教學應着力於使學生“想吃”樂於表達。那麼要如何改變學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狀況呢?這裏我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注重創新激發興趣

新課程要求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從知識傳授者轉向發展的促進者。教師在互動的、平等的師生關係中,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情境,學生體驗到自由、信任、關愛和寬容,就會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

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創設情境;可以利用圖片創設情境;可以利用語言創設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賞來創設情境;可以利用遊戲來創設情境;可以利用生動的表演創設情境;還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創設情境等等,不管採用哪種方法,教師都有應以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為最終目的。

例如利用遊戲創設情境。由於是玩遊戲,學生的興趣非常高,都積極主動地交談起來,議論活動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參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以是如何做的,以及旁邊的同學的語言、動作、神態、情緒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覺中學生就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內容具體,語言也比較生動

學生經歷了活動的全過程,真實體驗了其間的樂趣,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噹噹然有話可説,有感可發,有情可抒,再也不會感到作文是一種痛苦的事。遊戲活動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寫作素材,又營造了寬鬆的氛圍,增加了學生寫作的興趣,減少了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讓學生樂於寫作。

二、融入生活捕捉素材

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這就告訴我們作文的素材問題。生活是作文的源頭,國小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實生活。如果學生生活豐富,接觸的事物多,見識廣,視野開闊,感受就會深刻,寫起作文來就會左右逢源,觸類旁通。平時,我就有意識地讓學生看各種各樣的事物。帶領學生來到大自然中,指導他們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引導他們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如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並儘可能讓學去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

如果沒有生活作基礎,作文就是一堆方字符號,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實感。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鼓勵學生説真話、實話、心裏話、不説假話、空話、套話。

國小生的生活內容極為豐富多彩。在學校裏,有多種多樣的活動,如學習、文體、課餘興趣等活動;在家裏,有生活、家務等各種形式活動;在社會上,正逢盛世,氣象萬千,繁榮的市場經濟,奇異的家鄉變化等,這些都充滿着時代特色的新鮮材料,要豐富學生的寫作材料,必須借於對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觀察是説話的前提,是思維的基礎,沒有細緻的觀察,學生是不能把話説清楚,把文章寫具體的。因此,老師要有目的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聽取大眾語言,聽取生活中種種聲響,用心去感受生活脈搏,訓練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客觀世界中攝取多種營養,不斷充實,豐富知識,陶冶情操。這從根本上説,就是讓學生捕捉素材,開啟學生的寫作源泉。

讓學生將個人收集的材料、寫的感受進行交流,以擴充活動效果,

使每個個體都能獲得全體的信息量,從而使他們感受到“處處留心皆文章”,寫出了生活氣息濃厚、描寫細緻、富有真實感的習作來。這時老師需要寫下醒目讚語,當眾宣讀,表示讚賞,激發學生對留心觀察的深層的興趣,促進樂寫不疲的內驅力。在此基礎上,老師還要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廣闊的生活天地,隨時留心觀察日常生活中有意義的、有趣的事物。學生一旦養成了隨機留心觀察的習慣,他們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會不斷增強,從而頭腦裏的材料也就越來越豐富,寫作文時便會“文思泉湧、得心應手”。

三、加強指導,教給寫作方法

大多學生作文時的所表現出的共性是“眼前閃爍着事物的形象,筆下卻形容不出來。”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必須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學貫穿整個語文閲讀教學的始終。每篇課文就是很好的範作,學生在反覆閲讀的基礎上,提示學生注意人家是怎樣開頭、怎樣蒐集和組織材料、怎樣譴詞造句,怎樣結尾的。

第二、認真審題,搞清本篇習作的範圍和寫作重點,在作文教學中,通常接觸到的是記敍文體,所要學的內容又以人物、事件、環境為主。但人物、事件、環境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和在一起的,又各有側重吧。所以必須讓學生搞清每篇習作的側重點,離題萬里或千篇一律。

第三、要使學生作文時吧有話可説,教師要進行充分備課,明確寫作目的、要求,注意獵取學生看得見,摸得着的人和事乃至周圍環境,切記作文題目往黑板上一寫,簡單幾句要求一説了事。

第四、幫助學生編制寫作提綱。提綱是學生的作文的構思過程,因為學生作文時,要麼無話可説,要麼語無倫次,空話連篇,從早上眼睛一睜寫到晚上上牀熄燈,一筆流水帳。這就需要有一個組織和整理材料過程,搞清哪些應詳寫,哪些應略寫,哪些先寫,哪些後寫,這樣才有條不紊,條理清楚。

四、勤動筆寫付諸實踐

有了素材,有了好的寫作方法,不等於就能寫出好的文章。勤能補拙,練能生巧。素材豐富了,就要引導學生用好素材,提高寫作水平。

好文章是寫出來的,但僅僅依靠作文課堂上學生冥思苦想,“閉門造車”,肯定達不到理想效果。指導學生寫日記,是一種簡便、有效的寫作訓練方法,日記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隨時記下來,內容不拘,可長可短,非常靈活。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不僅能大大增加練筆的機會,而且能使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更加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當然,引導學生寫日記,關鍵是激發興趣,啟發自覺,一般不宜把日記作為必須完成的作業來佈置。要使日記成為學生生活上的樂事,讓學生想寫、愛寫。這樣學生不斷體會到成功的喜悦,練筆的熱情就能經久不衰,習慣成自然了。

學生習慣了用多種感官去觀察事物,並做到專心致志,開動腦筋,選擇有意義的、感受深刻的記下來,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這樣寫作的素材也就豐富了,寫作技巧也就會逐漸提高起來。到那時,無論寫人、記事或寫景的記敍文,都會有血有肉,生動具體。還可以堅持寫讀書筆記,這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開拓寫作思路,提高認識事物,表達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徑。總之,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勤寫多練,在練中用好素材,同時也會促進學生不斷積累素材,提高寫作水平。

五、注重合作,尋求雙贏

合作是新課標重要教學理念之一,合作也不妨用在作文教學上。合作有生與生間的合作、師與生間的合作、生與媒體的合作,並在寫作合作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合作包括寫作前的合作和寫作後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