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古詩文作文五篇

作文2.12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究竟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文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古詩文作文五篇

古詩文作文 篇1

在人的成長曆程中,總會有一些值得你珍藏的回憶,每當乘上時光的摩天輪,便可在閃爍着點點星光的深藍色夜空中,小心翼翼地取下屬於自己的那些年,沉醉其中。

那是在國小高年級的時候,老師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體會中華古典文學的博大精深,特地在每週的班會課上舉辦古詩文背誦擂台賽,背得長、背得流利並有感情者便得高分。

在第一場比賽中,同學們大多數都只背了五言、七言的絕句。只有一位同學一鳴驚人,流利地背出了《滕王閣序》,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那麼的氣勢磅礴,頓時雷鳴般的掌聲不絕於耳。爭強好勝的我們自然不甘落後,希望下次自己也能在他人驚詫和敬佩的目光下,洋洋灑灑地背出某篇鉅作。

於是,原本充斥着嘈雜的喊叫聲的課間開始被一句句抑揚頓挫的高吟所代替。班級的某個角落,校園的石桌椅旁,總會聚集着拿着《古文觀止》、《高中生必背古詩文》且嘴裏唸唸有詞的我們班的同學。操場上,如果你看見了一個自言自語、搖頭晃腦的“瘋子”,那定是我們班的某位背詩高手,走近聽聽,他必定是在念《長恨歌》或是《琵琶行》。

在某個靜寂無聲的午休,忽然會聽到類似於“漢皇重色思傾國”的句子從某位同學口中蹦出,然後就是大合唱似地全班齊誦,響徹雲霄。慢慢地,聲音漸漸輕了下來,但還是會有那麼三四位同學在他人崇拜的目光下微笑着把古詩文進行到底。

接下來的班會課上,比賽就越來越激烈、也越來越精彩了。看着同學們輕輕鬆鬆地攻克了一篇又一篇佳作名篇,老師喜不勝色,讚不絕口。我在班會課上背誦《出師表》、《夢遊天姥吟留別》而贏得的掌聲至今也歷歷在耳。每次下課鈴聲響起,同學們總是有太多遺憾,意猶未盡,等着下週吧……

那些年,我們的心中總是裝着因為又背下了一篇經典之作而帶來的喜悦與成就。

那些年,我們總是為絕妙的古詩文所感動着。我們驚歎於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與自信;我們感動於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誠;我們也為辛棄疾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憂傷而惆悵,更敬佩杜甫的”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憂民情懷。

那些年,古詩文就如天上的啟明星指引着我們。取得成績時,我們會高誦“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使自己不斷向前;遇到困難,我們也會吟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來激勵自己。

我相信在多年以後,我們定還會想起那些年我們一起背過的古詩文。

古詩文作文 篇2

古詩,押韻對稱,朗朗上口,回味無窮,使人身臨其境,有誰不會背一兩首古詩呢?豈不是張口就來?

古文,教訓深刻,令人深思,但相對古詩會難一些。

我在我媽媽肚子裏時,她就經常放古詩給我聽,出生後更是一有空就放。因此,我兩、三歲時便能背幾句古詩了,這為我日後學習古詩打下了基礎。

第一次接觸古文是讀《三國演義》,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常常抱着書,一讀就是許久,忘了時間,忘了吃飯,彷彿自己也到了三國時代。

古詩與古文,無不在訴説着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與道理。它們的語境或高亢、或低沉、或歡喜、或悲傷。

古詩文所歌頌的精神也很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什麼精神?堅持!“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什麼精神?勤奮刻苦!“進一步山窮水盡,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又是什麼精神?這説的是禮讓!

關於古詩文的事,三天三夜也説不完,道不盡。而且,伴隨着傳統文化的復興,古詩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希望大家都能學好古詩文。

古詩文作文 篇3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關關睢鳩,在河之洲”這些千古名句,盡是古代前輩所賦。中國詩詞文化頗為深奧,我每每流連在其間,都會深深被其折服。那曼妙的文字,構成了一幅幅優美的畫面,令我永生難忘。但在浩如煙海的詩文中,我卻最喜《愛蓮説》。

《愛蓮説》是北宋詩人周敦頤所做。這首古文表達了周敦頤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我讀這篇古文時,只是在六歲而已,看他以蓮自喻,“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又以牡丹喻世人追名逐利,趨炎附勢,又歎惜那些像菊花一樣為了潔身自好而逃避現實的隱士。我心中不免有些好奇:像菊花難道不好吧?找一個世外桃源,悠哉遊哉地度過一生,逍遙自在,多麼美呀?牡丹更是花中之王,雖有些豔俗,但也可以太平過上一生呀!為何作者偏要愛蓮呢?我心中有些疑惑,但那時年紀尚小,這點事也不縈於懷,慢慢把這點小小的疑問給忘卻了。

今年暑假,我又遇《愛蓮説》,為了解開當時的不解,我就翻閲古詩集,尋找周敦頤寫這篇文章的背景。終於,我在一本《新編中學生古詩文》中找到這篇文字的倩影,原來在周敦頤做這篇文章時,因當時北宋官場腐敗,貪污的官員比比皆是,許多人為謀取官位,不惜千金,更有甚者,在上司面前拍馬屁。有些正直,但沒有太高地位的人,沒辦法管理朝廷腐敗之士,便在山邊做了隱士。有些正直之人,性格堅毅,也曾勸過皇帝,但苦於當時就是一個“皇上不急太監急”的局面,皇上也貪圖享樂,不理政務,這些人也只好無奈地退出政治舞台了。周敦頤就是其中一位。他辭官後,一天與友人共同賞蓮,想到蓮花種種特點,竟與自己的處境大為相似,心中感慨,大筆一揮,做下《愛蓮説》這首千古絕唱。

瞭解完背景,我再次讀《愛蓮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讀着讀着,我不禁浮想聯翩,彷彿看到了周敦頤站在蓮花池邊,觀賞一池荷花,看那一朵朵荷花正自怒放,那白的雪白如雪,彷彿一個個白衣仙子,從天而降,在為人間悄悄增添一細幽香;那紅的猶如雪中梅花,頂酷暑兀自開放……好一個雪白如仙,烈紅如梅!周敦頤見了,心中讚美荷花,便作下了《愛蓮説》這首絕句……

我想得如痴如醉,不察日已偏西,這經典詩文一路伴我行走,對我的'文學素養有着潛移默化之功,我會再次邂逅經典詩文,讓自己的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

古詩文作文 篇4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我從小就喜歡背古詩文,因此與他結下了不解之緣。小時候,躺在媽媽的懷裏,讀的是“牀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上國小了,靜坐在教室,背的是“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而今,臨近畢業,我依然與我的最愛——古詩文,形影不離,每日不離口 。

在天長日久的在閲讀中,我結識了不少“新朋友”,有壯懷激烈的屈原,憂國憂民的杜甫,悠然閒適的陶淵明……每讀一首好詩,都是我感到一次古典文化的洗禮。“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這是對淡薄名利的高尚情懷的讚歎;“醉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這又是多麼深沉激越的報國情懷啊! 然而,我最愛的還是狂放不羈的李白,喜歡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鬥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氣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信。因為,我是一個女孩,嚮往的是無拘無束的浪漫;因為,我雖是一個女孩,但追求的是比海還要廣闊的胸懷。

古典詩文的博大精深,使我深深地陶醉其中。情緒低落的時候,想一想“千古興亡多少事”,我這點憂愁算得了什麼?高興時,唱一唱“滾滾江東逝水”,倍增豪情;有親友來訪,我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迎接;好朋友要轉學時,我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送;同學要抄作業時,我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相勸……不同詩的意境在不同的時候給我帶來了不同的樂趣,因此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其樂無窮。

在我心中,古詩文代表的不僅僅是白紙黑字,她更是我的良師益友,時時提醒着我,指導着我。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因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而鬧翻了,幾天都沒説話,誰也不肯退讓,我的心情不安的非常鬱悶。這一天,我突然想到了孔子的“九思”,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雖然我是女孩,但是一直渴望有一顆和真君子一樣的心。比起古人,我為一件小事而破壞了多年的友誼,多不值得啊!於是,我主動道歉,“化干戈為玉帛”與她和好如初了。

古典詩文是我們中華文化的驕傲,我愛古詩文!快來吧,讓我們一起,讀千古美文,做四好少年!

古詩文作文 篇5

大學聯考臨近了,許多教師和考生都在為考場作文的寫作準備素材,但是又常常感到茫然無措,無從下手。一是方向模糊,一是範圍太大,怎麼辦?不斷有考生留言詢問,我想這裏談一談自己的想法,也算是對大家有一個交待。

大學聯考作文妙借古詩文“出彩”四法

古人常説,“腹有詩書氣自華”。古典詩文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和情感資源.妙用古詩文可以激活語言表達.彰顯底藴.使散發出濃濃的書卷氣和文化氣。這無疑是大學聯考作文“出彩”、“創新”的一條有效便捷的途徑。那麼,怎樣借用古詩文來為你的大學聯考作文增輝添色呢?

一、妙引古詩文名句出彩

這是大學聯考作文中最常見的方式.可將引用分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

就是在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詩文名句.如的標題、題記、首段和末尾等。這些地方所處的位置比較突出、醒目,容易引發讀者的關注.給他們留下較好的印象。

在標題處引用古詩文名句.能讓題目顯得典雅藴藉,富有文學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讀之功。如20xx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風雨任平生》,引用蘇軾《定風波》語句,作為題目,既緊扣所選的歷史人物。貼切凝練.又昭示題旨,寫出了蘇軾的豁達與超脱。可謂“一石雙鳥”。

在開頭嵌入詩詞佳句.以此領起全篇.則能夠使語言顯得凝練精闢.更能讓閲卷者立刻“窺”到作者的文化積澱和人文素養,給他們留下較佳的第一印象。如20xx年陝西考生的《尋找快樂,精彩人生》的開頭:

“漫步於秋日落葉徐徐的小徑上。不禁吟了一句:‘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愁緒滾滾來’。慨歎落葉的悲哀與不幸。其實,落葉的生命或許就是這樣,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繽紛。換個思維方式.龔自珍曾説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嘛!我們應該欣喜,享受落英繽紛的秋景。”

這個開頭由情景人手.化用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自然引出對落葉的聯想,然後再引用龔自珍的名句.恰當地詮釋了“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這一哲理話題的內涵。這樣處理,使在開頭便顯得意藴深刻.詩意靈動.從而避免了“開門見山”式説理可能會有的乾巴枯燥。

在收尾處引用古典詩文.則具有畫龍點睛之效,能夠啟人心智、昇華主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令讀者掩卷沉思,回味無窮。如20xx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結尾: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流年似水,時光如電地過去.也許,只有歷史才能讓‘無字碑頭鐫字滿’,也許也只有歷史.才能最好地詮釋曾國藩在天京城破黃袍欲加身之時寫盡生平心境的一句話: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處引用貼切自然不顯斧鑿.使文采飛揚.情理交輝,意藴深遠,辯證而深刻地評價了曾國藩這一歷史人物.實在是一記漂亮有力的“豹尾”。

2.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內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於古典詩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積澱,大量、多處的引用,將能大大提升的文化品質和審美趣味.充實的底藴。整段引用的如20xx年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寂寞的意韻》:

“寂寞是什麼?曾幾何時。有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許,寂寞便是皓月當空.好風如水,萬籟俱寂時形影相弔的那種感覺吧!曾幾何時.有李後主感慨‘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也許,寂寞正是深宮大院.國愁家愁人也愁的情絲糾纏吧!曾幾何時.有陳子昂感歎‘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也許,寂寞就是芳草依舊,天涯依舊,物是人非的空虛心境吧!於是.我問月亮.廣寒宮的嫦娥告訴我。寂寞是‘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麼?我無法回答。”

一段之內五處引用詩詞名句.以此作為情感和義理的載體.讓“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既為增添了亮麗的色彩,也增強了論證的説服力和感染力.使底藴厚實.充滿典雅藴藉的詩意和豐富的人文氣息。

而全篇引用的。20xx四川省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則可稱得上是典範之作了。該文以蘇軾名句作為標題.非常恰切地暗釦作文話題“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緊接着引用崔護的詩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自然引出對“情感與認知”關係的認識,確立主旨:然後緊承首段。

引用了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杜牧的《赤壁》,從幾個角度來進一步闡述主旨,形象生動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收結全文。綜觀全文.恰到好處的引用、嵌入古典詩詞。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發傳達得深刻而有底藴.讓擁有了較高的文化品位。

二、巧套古詩文結構出彩

古人寫詩做文都很講究章法。每一首(篇)詩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結構與寫作脈絡.再加上古詩文本身言簡意豐、音韻和諧,套用古詩文來鋪設的行文結構.不僅能使層次分明、結構清晰,而且更能給人以典雅優美的感覺,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打動讀者。這一點。20xx年湖南大學聯考優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範。這篇作文直接套用白詩的結構形式,將《琵琶行》一詩中有關音樂描寫的詩句,直接抽取出來、編織出全文的行文結構:“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間關鶯語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座中泣下誰最多。掌上明珠雙眸濕(原詩為‘江州司馬青衫濕’)”。這些詩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連詩歌內容、編織抒情脈絡的關鍵詩句.被引用為行文轉換的語言標誌.不僅巧妙地串起從小到大父母對“我”的關愛與教育的一些生活細節.而且使的行文結構放得開又收得攏.讀來自有別樣的韻味。

三、模仿古詩文語言出彩

語言是的第一關口.大學聯考作文的語言除了要能夠根據需要儘可能得體準確之外.還應該儘量地體現出個性的色彩。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較紮實的話.不妨模仿古典詩文的語言.用文言的筆法來表達現代的感悟.這無疑也是大學聯考作文“出彩”的一記妙招.歷年大學聯考作文中都有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xx年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20xx年江蘇考生的《諫屈原書》,20xx年四川考生的《愚者傳》和北京考生的《轉折》等。

這些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在古典詩文語言的借鑑上.顯示出了作者個性的寫作才華和較為深厚的古文修養.以及較好的駕御語言的功力。當然,文言文畢竟是舊時代的產物,這種語言表達方式本身未必值得提倡和鼓勵.本節內容只是為考生提供一種參考。要知道.這些優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遠”、“語言老到”、“內容充實”,這些才是它們獲得成功的關鍵.而非僅僅是淺易的文言。

四、改寫古詩文內容出彩

好的古典詩文都是富於啟示性的.言簡而意豐。能夠通過鮮明的形象和富有張力的表達喚起讀者無盡的聯想和想象。通過對古詩文的改寫.來傳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也能讓自己的大學聯考作文呈現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許的詩意。當然。改寫不是對古詩文的純機械翻譯。而是對古詩文的一種再創作、再提高和個性化鑑賞。20xx年江蘇考生的《東坡的選擇》就是採用這種寫法獲得成功的。這篇大學聯考作文化用蘇軾《前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意境.將蘇軾一生的遭遇聚焦於一個感傷而又曠達的赤壁之夜.寫出了蘇軾的“心靈的選擇”.既攝取了原作的神韻.又出之以新的情調。

改寫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現古詩文的情景.也可以從古典名篇中尋找“空隙”,對內容加以創造性的改造.例如20xx年江蘇考生的《(孔雀東南飛)新傳》“活用”古典文學資源,根據話題“山的沉穩,水的靈動”對《孔雀東南飛》大膽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編”,在生動而頗具情韻的敍事中.講述了劉蘭芝和焦仲卿的“中國式離婚”.體現出了考生獨到的創新精神,和對現實生活的關注與洞察。

實際上。以上四法並非是截然分開的.而妙用古詩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這四種。在備考階段。如果能將古詩文的備考和作文備考結合起來.注重積累並將之內化為自己的積澱.也許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寫出一篇“出彩”的大學聯考作文來。

標籤:古詩文 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