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特色作文(集錦15篇)

作文1.38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特色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家鄉特色作文(集錦15篇)

家鄉特色作文1

豬血丸子是我們湖南的特色風味小吃,也可以説是“炕上之王”,因為它做好以後是放在炕火上薰,所以才有了這個湖南家喻户曉的稱號。豬血丸子成形後,外表是煤炭黑的,用水衝一下,一炒,二翻,三裝,一盤香氣十足的豬血丸子就好了。豬血丸子的味道美味,材料簡單,而且做法也很容易呢,最難的,是等待它變幹,變黑,外表變硬那會,時間是挺長的。

豬血丸子需要豬肉,豬血,豆腐這三樣食物作為原材料。先把這三樣東西一同放進絞肉機裏攪碎,然後倒在一個大盆子裏面,拿出食用油,倒出適量的倒在盆裏,用筷子拌起,最後把它捏成一個類似圓形的大團團,從顏色來講,是紅色加白色的和體,有點偏粉色的吧!捏的時候了有點講究—用一隻手抓一大把,另一隻手也抓一大把,再把兩手合併,一聲啪,拍一下,合併起來了。如果多了,用手去掉一點,與你的手大小相同就差不多了。丸子的大小全憑你手的大小,你的手和起來,中間的空心的圓,就與你做的丸子大小差不多了。

豬血丸子做好後,可不能直接炒來吃,那樣的丸子就會變得沒有靈魂,接下來就是製作一個美味的豬血丸子中必不可少,最重要的一步了。把做好的丸子裝進竹簍,掛到炕火上的掛鈎上,用煙去慢慢薰了,有人可能會問:“煙不是有毒的嗎?為什麼還要煙來薰呢?”對於這個問題,我曾經也不解,不過後來明白了—煙能讓丸子表面的水分吸乾,然後變硬,讓成型的丸子更有嚼勁,更加美味。如果想快點吃上美味可口的丸子,那得天天生火了,至少也得要個十來天吧!沒有十來天是別想吃到丸子了,天天看着美味的丸子,卻不能吃,要經過漫長的等待,口水都流了一地了,才能吃上一口讓人陶醉,讓人回味無窮的豬血丸子呀!你們聽着流口水了嗎?是不是覺得美味都是來自漫長的等待後呢?如果你們想吃,我可以從老家帶幾個過來給你們嚐嚐呦!

家鄉特色作文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我也是。只是小時候對家鄉的記憶已經隨着時間的流逝變得模糊了,而令我記憶猶新的只剩下了家鄉的土特產——豬血丸子。

每年一入冬,奶奶與爸爸便會忙活起來,因為這時是做豬血丸子的最佳季節。記得奶奶曾經告訴過我,做豬血丸子的主要材料是豆腐、豬血和豬肉。爸爸在選材上很講究,豆腐要用自家的黃豆製成,而且不能濕漉漉的,得瀝乾;豬血要能起到粘肉的作用;豬肉不要瘦的,只要肥的。

那時的我每天清晨都會聽到廚房裏傳來“嗒嗒”的剁肉聲,有時我會趁爸爸不注意,偷偷溜進去學着他的樣子剁肉。有時我也會跑進大廳裏看奶奶做豆腐,奶奶會把豆腐包在一塊布里,然後打個結,用力把裏頭的水擠出來,這樣反覆幾次,豆腐就做好了。肉和豆腐都準備好了,奶奶就會拿來豬血,和爸爸一起做豬血丸子。他們先把豆腐和豬肉攪拌在一起,加入適量的鹽,然後不時地用豬血去和,不一會兒一個個圓溜溜的丸子就出世了。

丸子做好了,奶奶便把松樹葉子平平整整地鋪在竹篾籠裏,再把丸子整整齊齊地擺在上面,蓋好蓋子,奶奶便開始燒火了。這時奶奶可不會吝惜柴火,而是任憑柴煙去盡情地燻烤丸子。幾天後,丸子越來越小,表面的顏色也越來越深,最後變成了黑色,表面還長滿了凸凹不平的疙瘩。爸爸取出豬血丸子,洗乾淨後便開始用水煮。不一會兒,誘人的香味便會瀰漫整所房子,聞起來讓人垂涎三尺。豬血丸子煮熟了,爸爸會把它們切成一片一片的,然後再放上佐料。夾起一片來放進嘴裏,嚼上一口,那股獨特的香味總是讓人回味無窮,那種美美的感覺使人如同來到了仙境。

童年已經遠去了,故鄉的印象在我的記憶裏也日漸淡漠。可是,我依然牢牢地記得故鄉的豬血丸子,因為它帶着濃濃的鄉情和暖暖的親情。

家鄉特色作文3

上幼兒園的小孩子,揹着書包上學的少年,梳着長辮子的姑娘,滿頭銀白髮的爺爺奶奶,一提到紅桃粿,誰不是是立刻伸生出一種幸福的感覺呢!

在潮汕地區,每當逢年過節,家家户户都會做紅桃粿,用於祭拜祖先神明。它的外表猶如櫻花那般美麗,紅桃粿的形狀代表着長壽,而粉紅色則代表着吉祥如意。因此,人們用它來祈禱長壽平安,家人能夠幸福。同時它也是潮汕地區人盡皆知的一種傳統小吃,它的味道也是絕無僅有的。

紅桃粿是美味的,它的做法是不簡單的。煮熟的粘米粉和上紅曲粉,然後用手使勁搓,就像搓洗衣服一樣,要不停的搓、揉捏、力度越大,勁度越大,吃起來的粿皮才更有韌性。攪拌餡料時,那我這“大饞貓”最忍不住了。煮熟的糯米飯拌上豬肉、蝦米、香菇等材料,那香味把我誘惑得直咽口水,每次我都忍不住捏上一塊往嘴裏送,那叫一個香啊!

“做紅桃粿囉”外婆捏出少許粉團,捏成一個薄碗狀,往裏裝上餡料,捏合攏,往裏裝上餡料,捏合攏,我幫忙印上桃粿印,桃粿印常用的是桃型的,還有一種是圓形的,裏面印有“福、壽、桃花、石榴”等圓形圖案。成型的紅桃粿真漂亮!蒸熟的紅桃粿更美得讓人垂延三尺,顏色比蒸前油亮多了,一個個彎着尖尖的小嘴,小臉蛋紅撲撲的,像足了一個個成熟的仙桃。蒸熟的紅桃粿,軟軟的,很美味,它還可以煎着吃,略微用油煎過的紅桃粿皮香裏帶酥,那真叫一個香啊!

家鄉的紅桃粿,味道香甜,外表美觀,花樣繁多,使人忍不住要咬一口。如果你有機會也到我的家鄉來嚐嚐,那令人難忘的桃粿吧!

家鄉特色作文4

我的家鄉在温嶺,那兒有許多美味的當地美食。作為一個温嶺人,我最喜歡吃的就是家鄉的油鼓了。

油鼓是用和好的麪糰包着葱和豬肉一起在油鍋裏炸起來的。炸好之後,原本白色的麪糰變成了棕色,上面閃着油亮亮的光,還散發着一股誘人的香味。每當這時,我就不由自主地被香味“勾”了過去,站在油鼓攤前垂涎三尺……

油鼓是我們温嶺的特產,小時候媽媽偶爾會買幾個油鼓給我吃。當時,我拿着被廢紙包着的油鼓,帶着對油鼓的懷疑一口咬了下去,頓時,我的嘴裏充滿了豬肉和葱的濃郁香味,那炸好的麪糰酥脆可口,讓我一下子就把油鼓全吃光了,我舔舔嘴巴,香濃新鮮的豬肉再加上又綠又脆的大葱,不僅在顏色上美觀實在,而且味道也香醇濃韻。吃下去簡直是妙不可言!油鼓吃完後也回味無窮讓人吃了一個忍不住還想再吃下一個。從此,我便愛上了油鼓。

油鼓又香又美味,而且也比較實惠,許多人都愛吃油鼓。每次我一發到零花錢,就會馬上跑到油鼓攤前買油鼓,有時實在是沒有錢,我就讓媽媽給我買,如果媽媽不同意我就死纏爛打,非要吃上油鼓不可。

賣油股的是一個老爺爺和一個老奶奶,他們非常慈祥,每次看見我來都會笑眯眯地對我説:“小朋友,又來買油鼓啊?”他們做油鼓的手藝非常嫻熟。一手拿鏟子,先把一些麪糰鋪到鏟子上,再抓一把葱和一些豬肉灑在麪糰上,然後再拿一把鏟子鏟一些麪糰鋪在上面,包嚴實。最後丟進盛滿油的油鍋裏炸。這幾個過程竟然只用了短短几分鐘,我在等待美食的過程中不禁被他們的手藝給驚呆了。未炸熟的油鼓在油鍋裏翻滾,不過五分鐘便出油鍋了,到時候用夾子夾到桌子上,用廢報紙包起來就可以了。剛炸好的油鼓最好吃了,我拿着油鼓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油鼓不只是家鄉的美食也是我的最愛,它還是我們家鄉的象徵。

家鄉特色作文5

這周的星期一,是我們住校生在家過週末返校的一天。母親騎着電動車拉着我。在返校的路上,我感受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家鄉,一個令人感受很深的家鄉,令人歎息。

母親給我做好早飯,我吃完香噴噴的飯後準備跟母親去學校,打開家門,不要説放眼望去了,連眼前四五米遠的地方你都看不到,彷彿置身人間仙境,我可得跟緊母親,不然會找不到了。母親喊着我,對我説:“要遲到了,快走吧!”如果不在是母親叫我,我甚至都不能找到她,我坐上了車子,在路上不斷的囑咐母親:“騎車子小心點,”在路上我問母親:“為什麼這幾天老是有這麼大的霧啊?我好喜歡大霧天”,母親卻一聲長歎的對我説:“孩子,這不是霧,應該叫做霾。”我追問她説:“這不是空氣中的小液滴嗎?霧跟霾又有什麼區別?”母親扭着頭語重心長的對我説:“霧,是大自然的正常現象,屬於季節性質的,跟雨和雪的性質是差不多的。但是霾就不同了,霾是由於空氣中的硫酸,硝酸等物質增多了導致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類的不合理生產和汽車尾氣排放導致的。”我聽到這裏,終於恍然大悟。聽母親説這些霾時間長了還能對人們引發各種呼吸疾病,並最終引發癌症。我想到這些,就覺得毛骨悚然,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如此的高危區域啊!

你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一望無垠。還是像我的家鄉這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家鄉特色呢?想想這些危害,我覺得作為地球上的一份子,人類難道不應該好好地保護和美化我們這個唯一的自然家園嗎!不要再只顧自己眼前的利益,而破壞整個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人類,需要反思……

家鄉特色作文6

甜,是人們最鍾愛的味道,它令人愉悦開懷。在中國,甜食更幾乎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宴席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味道,因為它象徵着幸福甜蜜,閤家美滿。在尋常家庭的一日三餐中,甜味,也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

在漳州,有一樣特別的小吃,吃過後,舌尖仍縈繞着絲絲甜意……

面煎粿,是所有“老漳州”從小吃到大的一種甜類面粿,外酥裏糯,香甜可口。但它的做法卻十分繁複。先將麪粉與清水一同攪拌,其間不能中斷,卻需朝一個方向,否則麪粉會結塊兒,口感就不會綿滑、黏稠。再加入蘇打水和霜糖糖漿,使麪漿發酵。第二步是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用木棒挑起發酵好的麪漿,撒入事先鋪好油的平底煎鍋上。麪漿一接觸到油,就化成一個個小面圓兒,“噠噠……”地跳起舞來,當面漿組成一大片面餅的時候,就蓋上鍋蓋,幾分鐘後再撒入花生米、芝麻、桂花露,稍等片刻,揭開鍋蓋,將一半面片蓋上,熱氣騰騰的面煎粿就出鍋嘍!這種面煎粿,外面有一層脆脆的“黃金甲”,而裏面則香糯可口,外皮的酥脆與內餡的甜糯在舌尖上共同碰撞。外皮的脆、內餡的糯,芝麻、花生的酥,桂花露的甜、醇香在口中激盪。當然,面煎粿也有鹹的,只是把其中的佐料換成香菇、胡椒……

漳州的面煎粿可是遠近聞名,而“阿國面煎粿”更是有口皆碑!這家店由一對夫妻共同經營,妻子負責切粿、裝盒與售賣,而丈夫則負責製作。雖只有小小的一家店,但店內秩序有條不紊,顧客們手中拿着錢排着長長的隊伍,伸長腦袋往店裏望,盼望着又一鍋粿的出鍋。買過的顧客有的拿去公園與其他老朋友喝茶,有的小孩忍不住就先吃一塊……漳州雖是個現代化城市,卻過得恬靜、舒適,悠然自得!就如這甜糯的食物,讓人舒服。

面煎粿,是激發人類味覺――甜的一樣民間小吃,它雖不比山珍海味,卻是每個食客心中那一股永久縈繞在心尖上的滋味……

家鄉特色作文7

在美麗的鬆古平原上,有一個經久不衰的小吃——古市三角壇餛飩。你也許會覺得,那只是一碗普通的餛飩,沒什麼特別,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我們松陽的三角壇餛飩可是“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呢!

我家鄉的餛飩個兒不大,可味道卻濃,吃一個,便覺得芳香四溢,吃一碗便覺得整個人都洋溢着餛飩的香味,過了好久,還有餛飩的味道,還在回味餛飩的香氣。三角壇的餛飩不僅味兒濃,餛飩皮也薄,而且又嫩又薄,方方的餛飩皮下面,原本鮮紅的肉餡變得粉嫩嫩的,一口咬下去,皮就破了,一股湯就進入了嘴巴里,頓時覺得無比愜意。在一旁包餛飩的人,拿過一張雪白的餛飩皮,舀一勺肉餡,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隻餛飩,包好的餛飩就像一朵美麗的鮮花,小巧玲瓏,單外形便叫人垂涎欲滴。當一碗燒好的餛飩在你眼前掠過,便有一陣香氣撲鼻而來,深深吸一口氣,便會情不自禁地發自內心地説:“真香啊!”舀起一個餛飩,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入嘴裏,嚼一嚼,一股美味鑽入身體。再舀起一勺餛飩湯,湯上漂着香菜、榨菜,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喝到嘴裏,一勺鮮美的汁水便流入喉嚨,讓人感到神清氣爽。吃了一個餛飩便想吃一碗,吃了一碗便想再吃一碗,再吃一碗,便愛上了這三角餛飩。沒錯,當你把餛飩放入你的嘴邊,一股香氣撲來,輕輕咬一口,便咬到了淡淡的、清香的餛飩皮,吃進肚子裏,便覺得暖暖的,再咬一口。咬到了又鹹又濃的肉餡,如果在冬天吃一碗三角壇餛飩,什麼寒冷的北風,飄揚的白雪都不在話下。

吃餛飩的人很多,有大人、小孩、老人。有人邊吃邊讚不絕口,有人狼吞虎嚥,有人細嚼慢嚥,還有人吃了一碗不夠,又吃一碗,又吃了一碗還不夠,還要打包走。甚至有人專門跑到松陽來買。

如果松陽是一個花園,那麼三角壇餛飩便是裏面嬌豔的花。如果你來松陽玩,可千萬不要忘了嘗一嘗三角壇餛飩。

家鄉特色作文8

烤肉串

我的家鄉在長春,那裏有許多美味的小吃,不過我認為最美味的莫過於夜市裏的烤肉串,那滋味可以説是夜市上最“靚的仔”!

夜市上十分熱鬧,小販的叫賣聲,勁爆的音樂聲和人羣説話構成了一副熱鬧的圖畫。

在人來人往的夜市上每家店前都有不少的顧客,但顧客最多的往往都是這家賣烤串的店鋪,店員是一名40多歲的短髮阿姨,她一邊對來買烤串的人熱情招呼,一邊麻利地烤着肉串。顧客有的在焦急的等待,有的在目不轉睛的看着店員烤串,還有的在猶豫不決尋找下一個目標。還沒點餐的人左顧右盼糾結着吃什麼,拿到烤串的人迫不及待的就地解決了,大口的把肉串吃進了嘴裏,一邊讚歎一邊馬上要吃第二口。

終於排到你點餐的時候,一定要點羊肉串,因為當店員把紅白相間的生羊肉串放在火上烤了沒多久之後,羊油就被烤的滋滋響,過了一會羊肉串已經快熟了,那香味就會撲面而來,一陣陣鑽進你的鼻子裏,讓你口水直流,但還有一步點睛之筆,就是放調料,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不過越簡單的味道才是最好吃的,所以我建議只放,芝麻,籽鹽,辣椒麪就夠了。

店員把那沾滿了他們家祕製調料的小刷子在肉串上一下一下的刷着,時不時還會翻轉肉串,讓每一面都能均勻的沾上調料,她的動作行如流水,只見她把肉串翻了幾下,最後撒上一寫辣椒麪,一把又香,又辣,又熱乎的烤羊肉串就遞到你手上了。

烤肉串趁熱吃才好吃,尤其是羊肉串,所以當店員把香噴噴的羊肉串遞到你手上的時候,你的下一個動作應該是馬上吃掉,肉串入口的一瞬間,又辣,又香,又多汁的感覺都會湧上你的舌尖,肉串外焦裏嫩,羊油肥不膩,瘦肉也十分有嚼勁,一串肉串都吃完了,因為辣會讓你不斷地吸氣哈氣,可即使這樣你還是抵擋不住肉串的誘惑忍不住擼第二串。

這就是我家鄉最美味的美食,烤肉串。

家鄉特色作文9

俗話説得好,“民以食為天”,我們國家有很多美食,要説我最喜歡吃什麼,那還得數家鄉的牛肉麪啦!

清晨,一縷晨光出現在天際,沉睡的小鎮漸漸熱鬧起來,各形各色的人行色匆匆,但不會忘了在那簡陋的牛肉麪館裏裏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麪,當然我也不例外。

終於到我了,老闆熱情的問我:“吃點什麼?”我微笑着回答:“來碗牛肉麪!”老闆爽快地答應了一聲“好嘞!”只見老闆把準備好的鹼面放入漏勺裏,在開水裏燙一下,撈起來放進碗裏,然後舀幾塊分量很足的牛肉,接着加入特製的高湯,放點兒海帶,再放入紅油,加點兒葱花,最後放點自己喜歡的配菜,一碗香噴噴的牛肉麪就做好了!要是放張豆皮或放個雞蛋,那真是絕配了!

端到桌前挑一挑,香氣撲鼻而來,細看那湯汁,就像清澈的海水,那一塊塊紅褐色的牛肉,像一座座山脈,那淡黃色的麪條,像一條條纏繞在山間的金龍,那一片片青菜,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船隻,這哪裏是麪條啊?這分明是一幅生動的畫面!讓人看了,不禁食指大動,我趕緊不顧形象的狼吞虎嚥起來。

吮一口富有鮮味的湯汁,暖流直衝體內,吃一口Q順勁道的麪條,牙齒就像在軟墊上做運動,咬一口鮮嫩多汁的牛肉,嚼一口清鮮的蔬菜,似乎比平常所吃的更有味道,味覺立即被喚醒,手腳裏的血液被激起,在身體裏流淌……怎一個“爽”字了得!吃完早餐,大家都會心滿意足的離去,真是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俗話説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家鄉水土養育了家鄉兒女,家鄉牛肉麪是家鄉的象徵,是家鄉的精品,不僅是我的最愛,也是家鄉人的最愛。

家鄉特色作文10

我的家鄉撫順,在遼寧諸多城市中是個風景如畫,物產豐富,冬天最冷,夏天最熱,春秋兩季較短,四季分明的好地方。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天上的風箏多起來,户外的行人多起來。渾河岸邊一派盎然生機。鵝黃色的草芽,爭先恐後從土壤裏你拱出來,我鑽出來。不幾天,在拂面春風的搖晃下,綠了河堤,綠了鄉村,綠了大地。春天真的來了!

夏天裏,各種樹木迫不及待的展現自己的姿容。河堤北岸帶狀公園裏的楊柳,形態各異。楊樹筆挺挺地站在那裏,全身披甲,像一個個威武的哨兵為遊人站崗。樹頭的枝葉即像大塊大塊的翡翠,在驕陽的照耀下,發出一閃一閃的光。又像一把把深綠色的遮陽傘,為人們納涼。而河邊的柳樹卻不同了。柔柔軟軟垂下的枝條,長滿了彎彎的細細葉子,隨着河面吹過來的濕露露的風擺來擺去。好像是在給遊人表演輕盈歡快的迎賓舞,令人雀躍,令人陶醉。

秋實,收穫的季節到了。鄉下田野裏,高粱漲紅了臉,稻穀笑彎了腰。菜園裏茄子穿紫袍,東瓜披白沙。果園裏,梨兒掛滿了枝頭,山楂搶着曬太陽,蘋果耐心地等待人們來採摘。秋天真是個金色的聚寶盆,收穫了許許多多金燦燦的果實。

下雪了!下雪了!潔白潔白的雪花,像五角星,像身披白紗的仙女,從空中飄飄灑灑地落下來,分外繞嬈。城裏鄉村一切都變白了。房子上積了厚厚的一層雪,房頂有平的,有尖的,還有圓的。大樹穿上潔白的衣裳。街路上鋪滿了雪白松軟的地毯,穿着各色服裝的人們走在上面,就像給地毯繡上了美麗的花。

我們的家鄉撫順四季分明,真是一個宜人的好地方。

家鄉特色作文11

説到我家鄉的特色小吃,那可真是數不勝數啊!有魚丸、光餅、油餅、馬耳朵……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光餅。

光餅的樣子像一座比較扁的小山丘,中間像一個小湖一樣的形狀,光餅上撒滿了白芝麻,全身金黃金黃的,特別像一塊“金子”,因為光餅是我的最愛,所以稱它為“金子”。光餅的中間有一個小洞,關於這個小洞還有一定的原因呢!據説在戚繼光打擊倭寇時,為了方便士兵在戰場上充飢,他便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光餅上打個洞,然後用繩子將餅穿在一起,掛在脖子上,這樣,就可以在打仗時也能吃到食物。

光餅的做法十分簡單,我們需要先把麪粉揉成麪糰,然後用麪糰做出餅胚後,就要把捆好的松枝放在缸內,點起沖天大火,把缸壁燒“白”,等缸底只剩餘燼時,就要把做好的餅胚由兩人合作,伸手入缸,飛快準確地貼在缸壁之上,若是遲緩一點,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沫。等光餅全部貼完後,就再用炭火慢慢地把餅烤熟,令人大開眼界。在等的時候,一股香撲鼻而來去,因為在這種大缸裏烤出的餅,塊塊金黃,十分香脆。

我吃光餅時,會直接一口咬下去,把光餅含在嘴中幾秒,然後再吞下去,這樣更能吃出光餅的美味。光餅不僅可以單吃,還可以在光餅旁邊切一個口子,在裏面放上其它吃的東西,如油餅、紫菜、蝦米等等。夾在一起吃,味道也是是棒極了,能讓人感覺飛起來一樣。記得有一次在外婆家裏吃光餅,我的表哥一下子就吃掉了三個,而且是分分鐘消滅掉,我們所有人看見了都笑了起來。

這就是我家鄉的.特色小吃──光餅。

家鄉特色作文12

我的家鄉在天台,這裏不僅風光獨特迷人,而且美食格外誘人。扁食、麥餅、糊拉汰……數不勝數,我最愛的還是餃餅筒。相傳餃餅筒是濟公所創,天台人每逢過年過節,都少不了這道美食。

做餃餅筒是項“大工程”,從洗、切、炒、糊皮到包,真是一個大的工藝流程。一大早,奶奶把各種新鮮的蔬菜洗好,切成一根根細長的條兒。媽媽先滷好肉、豬肝,蒸好肉丸糕,燜好雞蛋糕,接着炒好一盤盤香噴噴的菜餚。“哇,真香啊!”我不禁讚歎道。

只見奶奶把滿滿一臉盆已調好的麪粉端到灶台上。她把鏊放到灶上,點燃火,然後抓一大把麪糰放在鏊上,用手慢慢地帶着粉團繞圈,向內鋪開。一轉眼,一張乳白色的皮就結在了鏊底。奶奶用手輕輕一掀,一張餃餅筒皮就做好了。我看得目瞪口呆,心想:這麼薄的皮子,奶奶的手怎麼不會被燙到呢?我不禁暗暗佩服大人們高超的手藝。緊接着,一張張皮子從鏊裏“飛”到了砧板上。

媽媽馬上開始包餃餅筒了。她先把皮平鋪在桌子上,再在皮上放上肉片、豬肝片、肉丸糕片、蛋片以及各種蔬菜和粉絲,然後把皮的兩邊向內折,最後向前卷幾圈,捲成長筒形。一個餃餅筒就完成了。媽媽的手法是如此的熟練啊!我打心底裏佩服她!

奶奶把包好的餃餅筒放入鏊,灑上一些油,一面烙得金黃,再翻面烙黃。烙好的餃餅筒不僅香氣誘人,而且個個白裏透黃。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外脆裏糯,美味的餡料深深地刺激我的味覺。“真是人間美味啊!”我讚不絕口。

餃餅筒真是太好吃了。朋友們,眼饞的話趕緊來嚐嚐吧!

家鄉特色作文13

每個城市,都像是被複制的玩偶,他們總是有着相同的事物。同樣閃爍着霓虹燈的喧鬧夜晚,道路兩旁高聳的樓極其形象地將天空劃成一道道“一線天”,人們匆忙的步伐似乎永無停歇地追趕着蒸蒸日上的業績。嘿,突然聽到陣陣吆喝聲“安海土筍凍”(“挖嗨吐順擋”,閩南話意為“安海土筍凍”)這聲音像清脆的鳥鳴打破了城市壓抑的氣息。為何不停下腳步品嚐這“安海土筍凍”呢?想必這些特色小吃能讓你暫且置身於美味中而忘卻那些負在身上的“累贅”。

“土筍凍”,生活在海西的人們一定對這有某些獨特的情感。它是我們海西的特色小吃,在海西一帶久負盛名。它能降火消炎,清涼解熱,是人們在大熱天十分喜愛的小吃。在街上,我們可以經常看到人們總是三五成羣地站在土筍凍攤旁邊,買上幾碗,加上調料,津津有味地品嚐。土筍凍,如今已經成為當地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佳餚了。它以濃郁的海西特色,招待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有些遊客慕名而來,特地來這品嚐這以美味聞名的海西特色小吃。

“崇武魚卷”它的名氣還真能與“土筍凍”相媲美。它是惠安崇武盛宴或家常喜宴必上的第一道獨有名菜,因為它含有祝願美好圓滿的意思。高質量的崇武魚卷,入口柔潤清脆,齒頰留香,既不見魚肉,也不含腥味,所以吃過魚卷隨手買幾斤帶回家和親朋好友分享的遊客也是十分普遍,從外地託人來崇武買魚卷的也不少。如今,崇武加工出售魚卷的人越來越多,專業加工魚卷的工廠也日益增多,這些產品已遠銷港澳台地區,備受海內外食客的親睞。

這些海西的特色小吃充分體現了我們海西城市的獨特風味,更加有説服力地證明了生活在海岸的我們,生活的豐富。這些特色小吃不僅發展了經濟,而且也吸引了遊客來到我們的海西旅遊,從多方面更深入地瞭解海西的文化內涵,更重要的是它正不斷地密切我們與台灣人民的聯繫。

我們抱着憧憬展望未來,期盼寶島台灣早日迴歸祖國,正如崇武魚卷的寓意一般“美好圓滿”。

家鄉特色作文14

在我的家鄉——三門縣,這裏的美食千千萬萬。有鮮甜鮮甜的小海鮮。軟軟糯糯的松花餅。各種口味的麥餅……不過我最愛吃的就是傳統美食麥焦了。這道美食一直出現在傳統節日裏的家鄉人們的餐桌上。這不,今年的元宵節,外婆外公又開始忙活起來了。

外婆負責做麥焦皮,我則在一旁學習打下手。大大的盆子裏倒入一大袋麪粉,有些淘氣的麪粉寶寶們按捺不住還上躥下跳着,差點沒把我嗆個半死。接着,外婆一隻手往着麪粉裏慢慢倒入加了少量鹽的涼水,另一隻手則快速地攪動起來。不一會兒,麪粉和水相互融合在一起,變成了有點濕濕的麪粉團。然後,熱上平底鍋,刷上一層薄油,外婆在盆子裏摘一小團麪糰,由平底鍋的中間向外面快速攤開,不到半分鐘,一張又薄又圓又Q彈的麥焦皮就成功完成了。

外婆憑着熟練的經驗把麪糰變成了一張張薄薄的麥焦皮,外公在另一邊忙着炒菜。不一會兒餐桌上排滿了菜,有米麪、豆麪、胡蘿蔔絲、土豆絲、雞蛋絲、紅燒肉、魷魚絲……這些可都是我最愛的菜呀!

終於可以開吃了,卷麥焦也要講究技巧,取一張麥焦皮平鋪在桌上,把各種各樣的菜鋪在麥焦皮的一端,先上下鋪軟軟的東西,中間鋪上硬點的菜,這樣才能使麥焦皮不容易破,然後輕輕地捲起來就可以了,對了卷的時候要把麥焦的下端皮也要包起來,否則拿起來吃的時候菜可要漏了哦。因為都是我最愛的菜,所以這張麥焦可真像個大胖子,咬上一口,露出各種菜,五顏六色,好像彩虹的顏色,真是色香味俱全。

麥焦的口味有很多,大家都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菜來配。就比如一百户家庭就有至少有一百種口味。有了麥焦的萬千包容,才會有大家對這道傳統美食的無限喜愛,這也就是麥焦的魅力所在。

家鄉特色作文15

這周的星期一,是我們住校生在家過週末返校的一天。媽媽騎着電動車拉着我。在返校的路上,我感受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家鄉,一個令人感受很深的家鄉,令人歎息。

媽媽給我做好早飯,我吃完香噴噴的飯後準備跟媽媽去學校,打開家門,不要説放眼望去了,連眼前四五米遠的地方你都看不到,彷彿置身人間仙境,我可得跟緊媽媽,不然會找不到了。媽媽喊着我,對我説:“要遲到了,快走吧!”如果不在是媽媽叫我,我甚至都不能找到她,我坐上了車子,在路上不斷的囑咐媽媽:“騎車子小心點,”在路上我問媽媽:“為什麼這幾天老是有這麼大的霧啊?我好喜歡大霧天”,媽媽卻一聲長歎的對我説:“孩子,這不是霧,應該叫做霾。”我追問她説:“這不是空氣中的小液滴嗎?霧跟霾又有什麼區別?”媽媽扭着頭語重心長的對我説:“霧,是大自然的正常現象,屬於季節性質的,跟雨和雪的性質是差不多的。但是霾就不同了,霾是由於空氣中的硫酸,硝酸等物質增多了導致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類的不合理生產和汽車尾氣排放導致的。”我聽到這裏,終於恍然大悟。聽媽媽説這些霾時間長了還能對人們引發各種呼吸疾病,並最終引發癌症。我想到這些,就覺得毛骨悚然,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如此的高危區域啊!

你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一望無垠。還是像我的家鄉這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家鄉特色呢?想想這些危害,我覺得作為地球上的一份子,人類難道不應該好好地保護和美化我們這個唯一的自然家園嗎!不要再只顧自己眼前的利益,而破壞整個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人類,需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