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技能 > 其它技能

雞的養殖技術

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雞的養殖技術,快來看看吧!

雞的養殖技術
  雞的生活習性

抗寒力差。初出殼的雛雞,體温比成年雞低3℃,要10天后才能達到正常體温,加上雛雞絨毛短而稀,不能禦寒,所以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強,必須依靠人工保温,雛雞才能正常生長髮育。1-30天的雛雞都要保温,並放在清潔衞生的環境中飼養。30天以上的小雞,羽毛基本上長滿長齊,可以不用保温。 體温高,發育快。一般雞的體温在40.8-41.5℃之間,所以必須在冬暖夏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飼養,另外雞的消化道短,新陳代謝旺盛,生長髮育快,因此要餵給營養充足,易消化的飼料才能滿足需要。 抵抗力弱。特別是雛雞,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襲。

因此,除做好環境的清潔衞生外,還要做好預防工作。如雞舍嚴禁外人進出,環境和籠具要消毒,各種雞都要定期注射各種預防針。 易驚羣。雞膽小,特別是雛雞很容易驚羣,輕者擁擠,生長髮育受阻,重者相互踐踏引起傷殘和死亡。因此,要在安靜的地方養雞。粗暴的管理,突來的噪音,狗貓闖入,撲捉等都能導致雞羣騷亂、影響生長。 怕潮濕。雞宜在乾爽通風的環境中生長,如果環境潮濕,一些病原菌和黴菌易於生長繁殖。如果雞舍內潮濕,雞糞會發酵產生有毒氣體,使雞容易得病。

  雞的養殖技術

  養殖季節

土雞的飼養必須選擇合適的育雛季節,以利於生態雞的放牧飼養。按照各地山區的氣候特點,一般最好選擇3~6月份育雛。因為這一時段氣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雞的生長髮育,有利育雛成活率的提高。

  養殖環境

土雞要選擇生態環境優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園田野等適合放牧的場地飼養。要求場舍周圍5公里範圍內沒有大的污染源,有豐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過25°為宜,且背風向陽、綠樹成蔭、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規模養殖還要求道路交通和電源有保障,便於飼料和產品運輸和加工。雞舍和運動場的大小設計標準,一般雞舍按照每隻雞0.1平方米,運動場按每隻雞1平方米計算,運動場周圍最好用竹籬和塑料網圍起來。

  養殖方式

土雞的放養訓練是飼養中的關鍵環節,要從幼雛抓起。雛雞在舍內飼養4周後,體重達到200克左右,此時改為有草地、有圍欄的場地散養,有目的地訓練雞條件反射,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雛雞聽到人為的聲音就回來吃食飲水。此時應抓住時機訓練雞羣覓食飼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經過約4~6周訓練,雛雞形成了條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護能力大大提高。雞個體重達到500克左右時,已具備了放養的基本條件,可以把雞羣散放到預先圈定的放牧場地,開始雞的自然生態飼養,讓雞羣在開闊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蟲,尋覓草子,啄食嫩草。

標籤:養殖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