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技能 > 演講

上台演講互動的小技巧

演講1.38W

上台演講互動的小技巧1

一、通過舉手促進參與

上台演講互動的小技巧

很多人認為讓聽眾舉手很困難,因為中國人普遍認為“槍打出頭鳥”,先舉手肯定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所以很多人舉手時都要前後左右看看大家。

讓聽眾舉手存在一個小竅門,就是演講者自己先把手舉起來,這時所有人的焦點都在演講者的這隻手上,就不會去看其他人,就很容易引起聽眾的配合。演講者要通過舉手促進聽眾的參與,與聽眾互動,讓聽眾進入狀態、進入課程。

二、提問引發思考

演講時提出問題既可以控場,也可以形成互動。提出問題就是將疑問拋給聽眾,讓他們思考。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直接進行了回答,但是多數人都會認真思考。

聽眾思考過的和演講者直接講出的效果是完全不同,前者能給聽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化句號為問號

化句號為問號也是一種互動的重要方式,具體方法是在一句話的後面加上“好不好”、 “是不是”、“對不對”等詞,聽眾回答的同時就產生了很好的互動。

四、巧妙引導創造互動

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的願望,演講者要善於給聽眾提供這樣的機會。例如,演講者説:“很多人演講口才不太好,都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比較深。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大家,言多(沉默),槍打(沉默)。”

沉默的部分不用演講者自己説,聽眾會直接説出來。這就讓聽眾很好地參與進來,進行了很好的互動。需要注意的是,引導要選擇一些大都耳熟能詳的話語,否則沒有人能接下去,也就沒有辦法進行互動。

五、重複加深印象

演講中,重複一些內容可以加深聽眾的印象,也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動。例如,“跟着我來讀一遍”、“大家跟着我一起回顧一下”。

上台演講互動的小技巧2

一、何謂善用空間的演講

所謂空間就是指進行演説的場所範圍、演講者所在之處以及與聽眾間的距離等等。演説者所在之處以位居聽眾注意力容易彙集的地方最為理想。例如開會的時候、主席多半位居會議桌的上方、因為該處正是最容易彙集出席者注意力的地方。

反之,如果主席位居會議桌之正中央,則會議的進行情況會變如何呢?恐怕會使出席者注意力散漫了,且有會議宂長不休的感覺?因此,讓自己位居聽眾注意力容易彙集之處,不但能夠提升聽眾對於演講的關注,甚至具有增強演説者信賴度權威感的效果。

二、演講時的姿勢如何

演説時的姿勢(posture)也會帶給聽眾某種印象,例如堂堂正正的印象或者畏畏縮縮的印象。雖然個人的性格與平日的習慣對此影響頗巨,不過一般而言仍有方便演講的姿勢,即所謂“輕鬆的姿勢”。要讓身體放鬆,反過來説就是不要過度緊張。過度的緊張不但會表現出笨拙僵硬的姿勢,而且對於舌頭的動作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決竅之一是張開雙腳與肩同寬,挺穩整個身軀。另一個決竅是想辦法擴散並減輕施加在身體上的緊張情緒。例如將一隻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觸桌邊、或者手握麥克風等等。

三、演講時的視線

在大眾面前説話,亦即表示必須忍受眾目睽睽的注視。當然,並非每位聽眾都會對你報以善意的眼光。儘管如此,你還是不可以漠視聽眾的眼光,避開聽眾的視線來説話。尤其當你走到麥克風旁邊站立在大眾面前的那一瞬間,來自聽眾的視線有時甚至會讓你覺得刺痛。

克服這股視線壓力的祕決,就是一面進行演講;一面從聽眾當中找尋對於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並且無視於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視線投向強烈“點頭”以示首肯的人,對鞏固信心來進行演説也具有效果。

四、演講時的臉部表情

演講時的臉部表情無論好壞都會帶給聽眾極其深刻的印象。緊張、疲勞、喜悦、焦慮、等情緒無不清楚地表露在臉上,這是很難藉由本人的意志來加以控制的。演講的內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總覺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縮縮,演講就很容易變得欠缺説服力。

控制臉部的方法,首先“不可垂頭”。人一旦“垂頭”就會予人“喪氣”之感,而且若視線不能與聽眾接觸,就難以吸引聽眾的注意。另一個方法是“緩慢説話”。説話速度一旦緩慢,情緒即可穩定,臉部表情也得以放鬆,再者,全身上下也能夠為之泰然自若起來。

五、有關服飾和髮型

服裝也會帶給觀眾各種印象。尤其是東方男性總是喜歡穿着灰色或者藍色系列的服裝,難免給人過於刻板無趣印象。輕鬆的場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點的'服裝來參加。不過如果是正式的場合,一般來説仍以深色西服、男士無尾晚宴服(tuxedo)、以及燕尾服為宜。其次,髮型也可塑造出各種形象來。長髮和光頭各自藴含其強烈的形象,而鬢角的長短也被認為是個人喜好的表徵。站出來演講之際,你的服裝、究竟帶給對方何種印象?希望各位好好地思量一番。

六、聲音和腔調

聲音和腔調乃是與生俱來的,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間有所改善。不過音質與措詞對於整個演説影響頗巨,這倒是事實。根據某項研究報告指出聲音低沉的男性比聲音高亢的男性,其信賴度較高。因為聲音低沉會讓人有種威嚴沉着的感覺。儘管如此,各位還是不可能馬上就改變自己的聲音。總之,重要的是讓自己的聲音清楚地傳達給聽眾。即使是音質不好的人,如果能夠稟持自己的主張與信念的話,依舊可以吸引聽眾的熱切關注。

説話的速度也是演講的要素。為了營造沉着的氣氛,説話稍微慢點是很重要。標準大致為5分鐘三張左右的A4原稿,不過,此地要注意的是,倘若從頭至尾一直以相同的速度來進行,聽眾會睡覺的。

上台演講互動的小技巧3

一、受寵不必驚

假如老闆有興趣和你一道議論工作的成績與失誤,這時,你切莫受寵若驚、忘乎所以、縱橫議論,把你所有看到的、聽到的、估計的.、猜測的各種有關企業的、老闆的喜與憂、信口開河倒了出來。這是一種不謹慎的表現。

要知道,人在受到上司和老闆的寵愛時,往往有夜郎自大的情緒產生,似乎覺得這個企業就是自己和老闆的了,因而會放開嘴巴評説企業與老闆的功過是非。其實不少上司和老闆有時故意寵愛某個員工或下屬,他們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因為老闆需要掌握員工和下屬的心理活動。

我們常見一些老闆和上司,往往在各種場合與員工和下屬套近乎,比如,員工生病老闆親自看望,員工生日老闆親自到場等類似的行為,都會使員工產生受寵若驚的效應。當然,從現代企業管理的立場來看,這種行為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有利於造成一種同舟共濟的團結局面。

但是,做為一名員工不能因為自己與老闆同舟共濟,就可以放肆地議論企業的功過是非。因為,你的見識和水平往往與老闆的見識和水平存在着差距,假如議論得不合宜或不合老闆的胃口,那麼你就有可能因此而獲罪於老闆。

所以,只有那些在獲寵時能夠保持冷靜和理智的員工、不信口雌黃的員工,才能被稱為受寵不驚、聰明的員工。

事實證明,那些有較大作為、有較大功績的人,大都是一些受寵不驚、謹言慎行的傑出人物。

二、顧此失於彼

假如一定要向老闆報喜或者報憂,原則上應注意只談自己,不談別人,顧此,失於彼。因為,實事求是地講,一個人只能是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最有發言權。不管是憂,還是喜,是成績,還是失誤,只要是自己的經歷,談起來你往往能切中要害。

所以,在向老闆彙報工作時,你對自己在本職工作上的喜與憂,儘可以向老闆陳述。但必須注意,儘量不要連帶他人。

他人的喜與憂,應由他人自己去説。

在向老闆彙報自己工作中或生活上的喜與憂的時候,要把握兩點:一是報喜報夠。即你應把自己取得工作成績,向老闆講述清楚,以使老闆瞭解你的能力優勢、分享你所取得成就的快樂。二是報憂報透。就是説你對於自己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遇到的那些難以解決的難題、工作上的不足,應向老闆做透徹的描述,以便於老闆拍板決策,幫你解決難題、糾正不足。

三、忌攬功推過

無論是報喜,還是報憂,其中最大的忌諱是攬功推過。

所謂攬功,即是把工作成績不適當的、不符合事實的往自已的功勞簿上記。不少人想不開其中的道理,他們在向老闆彙報工作成績時,往往有意誇大自己的作用和貢獻,以為用這種做法就可以討得老闆的歡心與信任。實際上多數老闆都是相當聰明的人,他們並不會因為你喜歡攬功,就把功勞記到你的帳上去的。即便一時沒有識破你的真相,他們也多會憑直覺感到你靠不住。因為人們對言過其實的人,多是比較敏感的。

所謂推過,就是把工作中因自己的主觀原因造成的過錯和應負的責任,故意向別人身上推,以開脱自己。它給人的印象是文過飾非,不誠實。

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攬功推過卻是人的劣根性。

不攬功,不推過,是喜説喜,是憂報憂,是一種高尚的人品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的體現。採取這種態度和做法的人,可能會在眼前利益上遭受某些損失,但是從長遠看,必定能夠站穩腳跟,並獲得發展的機會。

四、成績歸何人

員工在工作中能夠取得成績,企業能夠獲得發展,當然是員工們努力奮鬥的結果。但是,請不要忘記,如果沒有老闆提供的工作崗位和工作條件,你是無法在這個企業做出成績的。

因此,在談到員工的成績和企業的發達時,就不能不強調老闆的貢獻和作用。

由此延伸,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結論:那些善於把成績歸功於老闆的行為,常常是一種大智若愚的行為,而能夠做出這種行為的人,也必定是一個德才品位較高的大智大勇者。

報喜報憂的學問,歷來是下級與上級打交道時所必須注意研究的重大問題。員工和下屬在與老闆相處時,應該瞭解和掌握相關的技巧和方法,以利於和諧共事,推動工作。

五、實話與實説

員工在向老闆彙報工作時,正確的態度和作法,應該是實話實説、有喜報喜、有憂報憂。這是一種對老闆、對企業、對工作極端負責的行為。

但是,這種實事求是、實話實説的行為,只能用之於那些開明的、有胸懷的老闆,而對於那些心胸狹小、剛愎自用、愛吹不愛批的老闆而言,實話實説、實事求是、弄不好就是一種罪過。因為,這類老闆由於自身的心理素質較低,往往自視甚高,以致於愛好別人的誇獎與吹捧。老闆的成就、工作的業績,誇大無妨,甚至還能討其歡心;相反如果下屬或員工反映的是有關老闆的工作失誤和素質的缺陷,就貿然實話實説,講了老闆的不足和缺點或工作的失誤,請你小心着,他給你穿小鞋或找藉口報復你,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因此,在報喜與報憂的問題上,你決不可書生氣十足,太天真、太浪漫了,以為實事求是就可以"是"了。歷朝歷代,為此付出代價者大有人在,他們不是橫遭殺身之禍,就是受到迫害。屈原放逐、司馬遷受宮刑,不就是因為他們實話實説了嗎?

標籤:上台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