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職業經理人

經理人慎言創業

導語:創業是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創業是一種勞動方式,是一種需要創業者運營、組織、運用服務、技術、器物作業的思考、推理和判斷的行為。

經理人慎言創業

誰説見多識廣的職業經理人就比無知無畏的“業餘”老闆更容易創業成功?誰説能駕馭巡洋艦就必然能掌舵小舢板?

放眼中外,當今那些頻登富豪榜的老闆中,都不乏學歷羞澀者。這引得一些職業成功人士既眼羨,又不服,認為自己的資質、素養、背景比他們不知道好多少倍,再找出那些老闆的種種不專業做法,於是認為自己若創業肯定比他們做得好,並果真在職場受挫時毅然創業(本文稱之為“後發創業”)。然而,他們歷盡千辛萬苦,不僅大多成不了富翁,反而往往顆粒無收、負債累累,最終歸於對月慨歎自己時運不佳。但事實果真罪在機遇嗎?

  “後發創業”的八大障礙

天下的老闆並不一定都是人傑,阿斗也可以做老闆,但天下的職業經理人,尤其是高級職業經理人,卻幾乎都是精英。然而,高級職業經理人在創業過程中,卻往往會遇到表象上看來是優勢而其實是障礙的問題。

  障礙一:價值定向,固化難改

價值取向主要是指個人主觀對事情的評判標準。

也許你在做職業經理人時會十分看不慣老闆的某些做法,於是就把自己認為正確的價值取向帶到了自己的創業現場。然而,其作用究竟是正向的,還是反向的呢?

創業是艱苦的工作,尤其要忍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可以這麼説:如果普通員工心理承受壓力系數為1的話,那麼一位中層經理的相應係數就為3,一位高級職業經理人的相應係數則為10,而處於創業期老闆的相應係數就至少為100!這些壓力來自方方面面,特別是來自挑戰內在價值取向的壓力。

作為高級經理人,往往具有較好的教育背景和個人素養,因此他們的價值取向傾向於:個人性格上,儒雅清高、孤芳自賞;事業追求上,求大求洋、好高騖遠;公司治理上,照章辦事、四平八穩;收入分配上,按勞取酬、有限風險。而創業卻要求人們:放下架子、忘我投入;大處着眼、小處入手;靈活務實、不拘形式;大膽決策、風險自擔。因此,高級職業經理人的價值取向,往往會成為其創業的障礙。特別是高級職業經理人大多年齡偏長,讓其改變價值取向更為困難。

創業老闆作為企業的最終責任者,必須時刻為企業的生存考慮,即企業必須賺錢。因此,創業老闆的價值取向就是——賺錢、賺錢、再賺錢。而當高級職業經理人成為創業老闆時,其原有的價值取向很有可能與企業要賺錢生存的取向發生衝突,比如:不能為了點兒錢把人做沒了;不能為了點兒錢讓生活變得雞飛狗跳;不能為了點兒錢搭上自己的老命……然而進入創業時期,時刻面臨着企業生存的問題,這將猛烈衝擊後發創業者固化的價值觀。何去何從?着實令人痛苦。

  障礙二:生存無憂,動力不足

有人會説:那些創業成功的人就完全是唯利是圖嗎?答案當然不是。這需要分清楚:人為什麼去創業?創業的動機是什麼?無論原發創業,還是後發創業,都需要賺錢,然而支撐創業的原動力是不一樣的。高級職業經理人,其後發創業的動機主要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了證明點兒東西給人看甚至是為了面子;而那些原發創業者,根本就沒有退路,只有破釜沉舟,若不成功,只有餓肚子,面臨的是“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因為這些人士可能連給人打工的資格都沒有,或者根本就沒有就過業——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內,職場上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一流人才進政府機關,二流人才進事業單位,三流人才進國企,四流人才進民企,五流人才連打工都沒人要,只好創業當老闆。

相比原發創業者,高級職業經理人在後發創業時其原動力就小得多。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説一隻健壯獵狗未必追得上一隻跛腳兔子的原因。

  障礙三:困難太多,退路太多

後發創業者通常面臨着來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壓力,綜合起來有四類。一是經濟壓力:作職業經理人,天天干活,月底領工資;而一旦進入創業,不僅沒有收入,反而在貼錢,感覺錢外流就如同沒有閥門的水龍頭,止都止不住,想想就心慌。二是雜事太多,煩不勝煩:過去高級白領的派頭也擺不起來了——現在既是老闆,又是領導,還是管理人員,更是一名工兵,煩不勝煩。而煩,則生壓力。三是心理落差巨大:這些落差總會折射到心理壓力上。四是上面談到自己價值取向受到挑戰的內心壓力:“向自己妥協嗎?”的困惑不時拷問自己的.良心和忍耐力。

在面臨困境和壓力時,後發創業者很可能會留戀起自己作為高級職業經理人時的瀟灑輕鬆,進而想:自己幹什麼都會有不菲的收入……於是盤算自己能夠幹什麼,一想就會想起很多可乾的事情,進而就會想起那些老話:“退一步海闊天空”、“何苦一條道走到黑”,於是開始安排諸多退路,當然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創業。而那些原發創業者也會面臨這些困惑和壓力,但是他們往往別無退路,只能繼續走下去。

  障礙四:機會太多,岔路太多

後發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不僅退路太多,同時也面臨着機會太多、岔路太多的誘惑。高級職業經理人因為是成功人士,所以其資源廣泛,社會關係網絡都已構建起來,這些社會網絡會給你提供很多的機會。而每一機會來臨時,你又不得不抽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來分析探討這些問題,哪怕只是應酬也會佔用一定時間和精力。

某位頗有名氣的高級職業經理人,在開創自己的企業時,剛開始幾乎是每週都有人找他洽談生意。也正是由於他剛開始創業,沒有固定的盈利模式和運營模式,所以往往是同時談好幾個項目,而哪一個項目都談得不徹底,究竟先做哪一個項目,放棄哪一個項目呢?看每個項目都不錯,猶豫不定,結果是多頭出兵、資源分散,在左右搖擺中錯失良機,一個項目也做不好。其實,在這些機會誘惑面前,能抓住一個機會做好就是成功!試想:你把錢都賺了,別人還賺什麼?

  障礙五:時間分散,精力分散

一位頗有名氣的專家型職業經理人在創業時,曾有很多人採訪、約稿,更有出版機構約他寫書、講課、評審,當然這對他個人是機會,但同時也可能錯失機會。因為企業初創,一切還都不定型,老闆也只是工兵,過多的社交畢竟分散了這位創業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能用於自己企業的時間1/3都不到,這無疑加大了創業時間的成本和費用成本。

而那些原發創業者,在最初創業時是根本不可能有此眾多分散其精力的“良機”,因此他們便能全身心地投入,專注創業,有效時間積累夠了,量變必然引起質變,成功也就是水到渠成。

  障礙六:管理高能,經營低能

管理能力重在約束、穩定、規範、追求績效和效率,化繁為簡是其突出特徵;經營能力重在激勵、創新、靈活,追求收入利潤,無中生有、以小搏大是其基本要素。高級職業經理人往往擁有很強的管理能力,然而企業在最初的創業階段主要不是靠管理能力,而是靠經營能力,需要你拳打腳踢掙來錢把公司養活下來。然而這些高級職業經理人往往恪守成熟企業或者成長企業的管理套路,過於按部就班,結果是企業的基礎底子打得很牢靠,可企業往往沒有等到開花結果便夭折了。而那些原發創業者由於根本沒有考慮這些管理問題,或根本就不懂什麼管理,只明白賺錢是硬道理,等賺到錢了再逐步解決管理問題,這樣企業反而能生存下來。

  障礙七:社會性強,縮手縮腳

社會屬性是相對於自然屬性來講的,自然屬性就是人與生俱來的動物本能,社會屬性是人作為社會羣體組織中的一員在後天成長過程中形成的知識、技能、意識、觀念、信仰等等。目前我國的創業機制還不成熟,於是社會屬性越高的高級職業經理人反而越容易被束住手腳,不能放手做事;而且他們同時還要過多考慮值與不值得問題,認為不賺夠一定的數量就是賠的。過多地考慮機會成本也制約了創業衝動,加大了創業成本。

而那些原發創業者,根本不考慮值與不值的問題,因為對他來説機會成本是零,幹什麼都一樣,只要賺錢,賺多少都是賺。另外,原發創業者在創業時社會屬性也相對低,正所謂“無知者無畏”,因此能一猛子紮下去,反而撈到了第一桶金。

障礙八:見多識廣,無所適從

由於高級職業經理人長期在規模企業工作,而且直接接觸企業最前沿的經營實戰工作,善於大兵團作戰,大處着眼,高處入手,可謂見多識廣,出手不凡。在其創業時,往往也會沿襲原有的做法。但結果是,面對滿眼都是賺錢的機會,他們就是抓不住,始終找不到切入點,徒然着急。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初創企業的資金規模不夠,甚至根本沒有系統平台,沒有成熟的配套作戰團隊,沒有穩定的客户基礎,企業沒有運營慣性軌道,沒有外部環境配套支持,在此情況下,還採用成熟企業的操作思路和手法是絕對不行的。所以,高級職業經理人在自己創業初期,通常總愛回憶過去運營大資金和大團隊的豪氣,感覺自己就像困在籠子裏的一隻老虎,有勁兒使不上。

  “後發創業”的三大原則

通過上面對高級職業經理人後發創業所遇障礙的分析,我認為高級職業經理人在後發創業過程中牢記的原則如下:

  一、學會向自己妥協

人生在世,也許你低過很多次頭,向很多人、很多事情低過頭,但也許從來沒有向自己低過頭,從來沒有向自己妥協過。這是由於你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你有成熟的價值趨向。但是一旦投入到創業過程中,這些你原來固有的價值取向就不得不改變。儘管這非常難,但為了整個創業團隊,你有時不得不這樣做。所以,高級職業經理人在後發創業時,要做好改變自己價值取向的準備。既然你的角色變了,價值取向中的某些內涵也必須跟着改變,換句話説叫“背叛自己”。如果不能背叛自己,那説明你沒能完成從職業經理人到創業老闆的轉變,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創業老闆。如果你心裏過不了這個坎,就不如退回繼續做職業經理人。

  二、學會專精,只做一事

創業其實很簡單,就是專精經營。如一位很有名氣的家電零售老闆,就屬於“五流”人才,國中沒上完就出來創業。這時大多數人會繼續上學,用10年讀到碩士畢業,在學歷上取得了成功。而這10年這位老闆幹什麼呢?沒幹別的,就賣家電。進而又繼續賣了10年家電。常説“十年磨一劍”,他20年還能磨不成?許多人都認為GE是多元化成功的典範,其實GE若不是韋爾奇上任以後把業務範圍砍掉了90%,也許早被多元化給拖死了。所以,嘗試用一萬種方法做一件事,就一定會做成。

  三、着眼西瓜,着手芝麻

高級職業經理人後發創業時,切忌沿襲企業成熟階段的做法,要學會從大處着眼,從細小處入手。從大處着眼,就是要有戰略眼光,入對行,做對事,要有戰略雄心和構想,激勵創業團隊和自己。從細小處入手,就是要有彎腰撿芝麻的心態和做法。西瓜抱不動,一定要能撿芝麻,學會撿芝麻。只有這樣,等芝麻撿多了,也就成規模了,這時再練抱西瓜的能力。有些高級職業經理人創業時總希望上來就抱西瓜,希望融進大規模資金,一來這不現實,二來若真的融進來了,你的角色也就又回到職業經理人了。

  享受打工的樂趣吧!

由上可知:尤其高級職業經理人儘量不要創業。除了上述障礙外,更重要的是:既然你選擇了做職業經理人,在長時期的職業化經營管理工作過程中,你已經很專業了,甚至完全工具化了、社會化了,這就是你的優勢和特長,你應該發揮你的特長。這就好比是斧子,就去幹斧子的事。而創業老闆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角色,比如説是木板。你又何苦非要從一把斧頭變成一塊木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