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上市輔導

上市公司退市的那些事

引導語:最近大熱的ST新都股經歷了一個“悲催”的歷程,成為了2017年“退市第一股”,而隨着監管日益趨嚴,未來或將陸續有上市公司步*ST新都的後塵。近期以來,國家在金融行業進行了大力的整頓,越來越多表現不佳的公司將面臨退市的風險。

上市公司退市的那些事

那到時,持有這些公司的股民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來聊聊上市公司退市的那些事兒!

  什麼是退市?

證券交易所對在其交易所上市的股份公司,按一些規則將其退市,即不允許在二級市場上進行交易的行為。滬深兩市2012年6月28日發佈主板和中小板退市制度。此退市制度新增了營業收入等退市新指標,退市標準逐步趨於完善。

  歷史上都有哪些退市的公司?

到目前為止,滬深兩市被終止上市的公司已經有12家,分別是PT水仙、PT中浩、PT粵金曼、PT金田、ST中僑、PT南洋、ST九州、ST海洋、ST銀山、ST宏業、ST生態、ST鞍一工(均用退市前股票簡稱)。

  退市的分類

  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

主動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註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併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佈局。

被動性退市是指期貨機構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退市的標準:

上市公司退市採用單一標準:三年連續虧損即退市。

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該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經營。

而期貨機構退市則由存在變成消亡,這也是退市制度遲遲不能出台的重要原因。我們考慮採用多標準比較妥當一些,如有下列行為之一且經整頓不合格的期貨機構將被進入退市程序:

(1)未通過年檢;

(2)未達到開業時監管部門制訂的標準;

(3)未嚴格執行“四統一”且情況嚴重者;

(4)承包、出租、合資、聯營經營;

(5)客户不能正常出入資金的;

(6)有透支行為並出現穿倉的。

  如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期貨機構應立即退市:

(1)挪用客户保證金;

(2)設立非法網點;

(3)穿倉金額巨大;

(4)對機構高管人員一年內談話提醒三次、警告兩次或在約定期限內兩次拒絕談話的;

(5)期貨機構出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重大風險隱患的;

(6)期貨公司被中國證監會弔銷《期貨經紀業務許可證》。

  退市之後的'投資者該怎麼處理?

退市後,這些公司是可以到證監會要求掛牌到三板市場的,三板市場也可以交易,但交易規則不一樣,交易時間是每週交易三次(一、三、五),還有的是一週交易一次(每週五),根據業績決定。還有就是參與交易的人少了很多,成交不易。在三板市場市場交易需要交易者本人帶身份證,股東帳户卡,還有股票交易卡。先辦理一下三板股東開户,然後辦理一下股票過户。

假如退市公司沒有去證監會要求掛牌三板市場。也就是説你的股票不再能交易,變成零價值了。

聯合起來提前介入,參與公司拯救計劃。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一股獨大”,小股東“股微言輕”,若不聯合起來,公司退市之後,控股股東極有可能將值錢資產從公司挪移、據為己有。因此,在退市跡象到來之前,小股民應聯合起來提前介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共同商議公司拯救對策,以規避可能到來的最差結果。

現在中國的金融監督機制已經日漸趨於正規化。如果股民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依法積極索賠,維護自身利益。在以前出現的例子當中,就有券商或者大股東會通過設立專項基金進行先行賠付。比如海聯訊IPO造假,其主要股東主動設立了2億元專項補償基金。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大家聯合應起來,人多力量大,最後總會解決的。

標籤:退市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