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設計 > 環境設計

環境藝術不等於環境設計

環境藝術在中國一開始是個設計概念,不是個藝術概念或者説美術概念,那麼在西方是怎麼回事呢?一起跟小編來了解一下。

環境藝術不等於環境設計

西方從20世紀初開始,形成了眾多的西方藝術流派,但是環境藝術這個詞,在當時並沒有正式被命名在某一派的某個話。從理念上來講,它很像我們中國傳統的一些藝術風格理念,不是單列的,所以我就希望把這事給大家講清楚,為什麼環境藝術不要和環境設計等同?但是環境藝術的觀念又是先進的,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設計完全從西方過來,我們大家現在所説的設計觀念是西方的概念,過去中國設計到底怎麼回事,為什麼沒人研究,沒人去發掘它的理念和設計實踐?甚至有觀點説,中國就沒有設計,只有工藝美術,其實是不對的,但是這是一個學術問題,要把這兒講清楚非常困難。我今天只是讓大家知道,在世界範圍內,環境藝術是環境藝術,環境設計是環境設計,兩者不能混為一談。那麼下面我用最短的時間,把這個脈絡給大家大概捋一下西方藝術怎麼來的。

由於在世界歷史上,我們的造型藝術更注重於意境的傳達,而不是拘泥於物象,一定要高於它。而西方的不是,西方是一直沿着描摹物像的真實在發展,假如後來沒有工業文明的話,具有主觀創作藝術環境肯定應該是在東方世界出現的,而且我們也出現了。但是歷史並不是這樣,歷史跟現實是環境藝術的產生是西方現代藝術發展的結果,要把這事講清楚很難,我試圖用三幅畫把它講完。第一幅是馬蒂斯的舞蹈,馬蒂斯本身是野獸派,他是受印象派的影響,但是看他的繪畫,已經完全擺脱了以前西方傳統繪畫的那樣一種表現方式,他抽象了,他在平面的一個畫面上展現出了一個三維的意境,包括人的動態的任何一個視角,那麼所以後來又説,如果沒有野獸派,就不會有立體派。

立體派對後來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包括後來的先鋒派,一定是要先把這個事情想清楚,他才會去實現,如果不想清楚,這個絕對不可能行的。這個畫是什麼?就是美國人乾的,他把生活場景隨便拎出來也能作為一幅畫,而恰恰這種東西,被西方的理論家叫做環境藝術,是這麼轉換過來的,於是環境藝術由此誕生,當然這只是一派之言,一家之言,但是持這種觀點的人比較多。所以具體而言,環境藝術是有環境和藝術兩個詞,大家要知道,這個地方所説的環境,按西方的概念推理下來,並不是指廣義的自然,指的是我們人類營造的那個環境,而藝術這個詞的指向也不是廣義的一種,指的是造型的視覺,如果是這樣,大家可能就易於理解。儘管歷史上我們造型藝術的建築有繪畫特徵,但是創造者並不是以環境體驗者面臨,也就是説,這些創造帶給我們綜合的空間效果雖然也具有環境藝術的特徵,但是你不能説這個東西就是環境藝術品,不是這樣。就是説你是專門的為了一種藝術的創作來達到你的意境,那麼就叫環境藝術,必須是以人為東西營造出一種氛圍,而且這種氛圍是十分罕見的,很誇張的。

我們要判別什麼是設計,什麼是藝術,就它在人的精神方面起作用,它對人的物質層面沒有一點作用,只是看到會有一些愉悦,形成人的某種聯想,讓人更興奮,但是它就不是環境設計。問題在於環境藝術到底對我們後來的環境設計有什麼意義呢?環境藝術是從人的主觀意識出發,關鍵層面直接就導致我們生態文明的'美學特徵,換句話説,環境藝術的概念,在我們中國傳統的整個藝術創作中是具有的,只不過我們沒有把它當為回事,為什麼?因為中國人的世界觀就是人與自然和諧,西方的傳統不是這樣。換句話説,如果沒有現代藝術主流派的發展,不可能使西方一下子後來居上,完全導致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這樣的年代關係。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從傳統美學到環境美學這樣一個脈絡,這裏我們就不講中國的了,為什麼呢?中國的實際上是一以貫之的,我在這裏講的基本全是西方的,這樣大家才能明白我講的是怎麼回事。西方古代的美學觀有沒有,也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因為我也不是研究美學的,但是美學的概念實際上是一個助學問題,什麼是美學,我個人認為美學的概念不能隨便用,它是一個哲學理念,你能不能從根上把它説清楚,因為在西方18世紀後期這個詞才出現,但是不影響早期學者對它的思考。在柏拉圖的概念裏,美就是事情的快感,當然這説的比較武斷了一點,但是整體來講,基本就是這麼個東西,當然這些都是我個人的觀點,你要拿到審美界,也許就不是這樣的。但我覺得要今天講,我看到快感就是美,到了亞里士多德呢,説不是,美沒有形式的,第一是秩序,第二是勻稱,第三是明確,就是你要傳達出來的信息是很準確的,要有主題的。然後再到黑格爾的時候,把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區別基本講清楚,大家看整個哲學體系和中國的完全不一樣,中國傳統的思想體系很完整。

那麼今天應該是什麼美學觀呢?在全世界並沒有達成共識,現在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在對什麼是美的這個問題上沒有統一的看法,但是從我們的發展來講,應該走弘揚生態主義美學觀的這個道路,因為到今天我們忽然發現,整個歷史一個輪迴走下來,其實在對美的問題上都沒超越中國傳統文化,所以我們談中華民族偉大文化的復興不是沒有道理,而是説我們有底氣。

那麼我們現在的問題是要在我們的全行業,甚至全專業,逐漸完成從環境美學到環境藝術這樣一個過渡,就是我們應該建立起環境美學的這樣一個觀念,既然我們對我們古代的東西,還沒有拿出像樣的,可學的,可以直接用的這種理論,既然外國學者轉了一圈,從中國的傳統受到啟發,或者從他們自己的歷史創建了環境美學,那我們不妨把這個拿來,因為它實際上是成功的,我們不妨從他們的研究成果直接來轉換,這樣要好一些。我們建一個建築,做一個景觀,一直是注意美感這個要素的,之所以中國後來一下弄出來那些奇奇怪怪的建築,為什麼會奇奇怪怪,初衷是想讓這個建築更美,而這個觀念最早是西方的,現在的很多建築一看宏偉壯麗,就成地標了。所以儘管要美,但實際上不知道怎麼才能做的美,就是我們缺少環境美學的基本的這樣一個素養。

我們設計任何一個東西的時候,當它矗立在某個特定環境中,必然有它的大小、高矮、色彩,它的唯一能夠取得最理想的尺度的一種表達,我們追求這點,但我們這方面的概念幾乎是非常缺失的。我們指定某一件物,好像只要它好就行了,在今天絕不是這樣,這就是基於環境美學價值的藝術體現。

阿諾德柏林特是美國環境美學的一個學者,僅從西方來講,他在這個領域的研究深度是很高的,他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就是環境美學的範圍超越了藝術作品,為了靜觀的欣賞而創造的美學對象的傳統界限。因為以前按照西方的判斷就是靜觀,就是説我們把一個繪畫供在美術館裏,或者説我們把一個雕塑放在一個特定的場所裏,但是自從走向公共藝術以後,不是説隨便的哪個地方隨便掛一幅畫、隨便放一個雕塑就行的,只有唯一的一種形式,唯一的一種狀態,才能與它的環境匹配,才有它的美學價值。

標籤:環境 等於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