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關於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素描教學的歷史與現論文

愛好4.46K

包豪斯於1919年成立美術教育改革,提出“藝術與技術創新統一”的辦學思想,在素描教學方面,一是強調對形態、色彩、材料、肌理等深入理解和體驗。二是通過繪畫分析找出新的視覺形式。

關於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素描教學的歷史與現論文

最早出現“設計素描”這一術語的是瑞士巴塞爾學校的《設計素描》,它主要建立在工業設計方面的立體結構的基礎上。教學方法是用線體驗結構。

《用左腦繪畫》是國外一本全英文原版設計素描教學教材,1979年第一版,由美國加州大學教師Betty Edwards編著。該書教學特色是強調通過繪畫訓練揭示左腦感知思維的重要性,通過一系列練習,如:對輪廓邊緣感知,對空間的感知,對相互關係的感知,對光和影的感知,對整體特徵的感知進行引導。

《藝術家的素描手冊》Sarah simblet 編寫,2005年第一版。該書從教學上看,致力於每一個課程單元解決一個小的問題,並通過這些碎片式的練習,關聯成一個階段對某一個教學方向的課程。如:靜物寫生練習,動物寫生練習,抽象線條的寫生練習,提供給學生一種可能性,一種嘗試不同方法的可能性,如:一個遊戲用十根相同的棍子,在畫面構圖中做任意的擺放實驗等,這些都是國外最早的設計素描教學著述。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就有南京藝術學院馮建親著的《素描》是當時中國最為全面闡述了素描教學理念著述,他的教學方法後來被各大院校所使用採納。在教學思路上,他提出結構線分析法,以幾何體靜物作為課堂寫生對象,利用透視對事物進行分析,認識結構,表現空間,即結構素描,這種教學方法開始於傳統的三大面五大調子的明暗素描有了本質上的區別,加強學生對事物本質理性認識,提高理解事物透視空間中形體的變化能力,對傳統光源開始忽略,注重畫面空間。而比較全面介紹設計專業的素描教學方法是王忠義、許江著的《從素描走向設計》,這本書在巴塞爾《設計素描》教學和包豪斯的相關理念上的發展而來,分為四個部分,

一、準確描繪能力訓練,

二、結構分析能力訓練,

三、明暗表現能力訓練,

四、構想能力訓練。這些教材和著作對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素描教學起到很大作用。

對設計素描現狀的調查,中央美術學院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素描教學課分為四個階段。

一、自然形態的寫實表現,首先擺脱完全的客觀描摹,結合一定超寫實意義的表達方式。

二、自然形態寫生解析變體階段,重點是在寫生時用眼將各種形態,自由放置的瓶罐拎出。用“腦”尋找全新的切入點,從取到舍,由具象變為抽象,有自然組合轉化為畫面結構空間。

三、自然形態內部結構及單元形態分析階段。歸納外部特徵,內在結構,功能效益三者間的關係。

四、從人工形態寫生解析變體階段,運用由繁入簡的原則,完成由具象造型到抽象形態的過程。

同濟大學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素描教學,2005年林家陽、馮俊熙的《設計素描》教學方法,以獨創的教學思路,主張設計類專業素描,其教學主導思想是:教會學生用最簡單的工具去捕捉和表現豐富的思維在他的課堂中,訓練想象力比基本功更重要。教學過程是老師和學生互動的過程。如:以描繪一個蘋果的模擬切割為例,用切,割,破壞等方式,在保持蘋果基本特徵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蘋果的形狀,用最簡單的方式切割,尋求豐富的造型變化,其難度在於它必須具有一定的獨創性。

地方院校美術系環藝設計專業設計素描教學,如: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邵陽學院、攀枝花學院等,因地方院校的教師多是從美院畢業或綜合性大學培養出來,其深受以前學校的影響,在地方院校同樣按照以前的學習經驗去教授這門課程,當然進行了一些變革

總體情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講解環藝設計素描與傳統素描的區別。

二、逐步轉入結構素描

三、寫生時教師示範,同時要求學生多種手法表現

四、教師講解設計素描對設計的重要性,一般以理論為主。

在教學與調查走訪時,發現一般地方院校都是將美院或綜合性大學設計素描的教育方法進行一個複製和簡化,其效果不是很理想,且沒有將環藝專業設計素描作為一個側重點來教學思考。美院的'設計素描雖然很系統,但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而地方院校沿着美院的路子走,學生的水平跟不上,所以説改革地方院校的環境藝術專業設計素描教學十分重要。根據地方院校的特點,通過對環境藝術專業素描教學教材的系統研讀和分析,對環境藝術專業的設計素描應解決的問題做了知識性的梳理

總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儘可能多的用多種素描手法和工具嘗試

二、打破嚴格的傳統透視法則和常規構圖

三、構思是關鍵,在教學中始終貫穿

四、加強抽象意思,從具象到抽象,從低到高循序漸進訓練實踐。

五、發覺新的材料。要求我們嘗試研究對材質媒介感受和體驗

六、增加一些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些方法和研究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研究工作在今後的環藝設計素描中將不斷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