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編導製作

編導文藝常識:外國電影節介紹

  國的電影評獎

編導文藝常識:外國電影節介紹

奧斯卡金像獎,又稱“奧斯卡獎”、“美國電影金像獎”,是美國最主要的電影獎。美國是世界電影大國,該獎又設在世界影都好萊塢,加之它歷史悠久,後又對外國開放,增設“最佳外語片獎”,所以也是世界最著名的電影獎。許多人視它為電影界的最高榮譽,如同科學界的諾貝爾獎、體育界的奧運會金牌一樣。

1927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成立,其領導人梅耶提議創辦金像獎,以獎勵優秀影片及創作人員。1929年5月16日,在洛杉磯舉行了首屆頒獎禮。獎品是一尊合金雕像,為一個男子拿着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盒上。1931年評獎時,一位評委驚呼那尊雕像:“他多像我的叔叔奧斯卡啊!”之後,便戲稱這尊雕像為“奧斯卡”,以後相沿成習。最初為兩年評一屆,1934年後為每年一屆,至2000年為第72屆。評獎程序,先由學院成員提出侯選名單,經初選後公佈提名(也是很重要的榮譽),再由四千多評委祕密投票,直到頒獎大會打開信封時,結果才揭曉。

金球獎,是美國好萊塢外國新聞記者協會創辦的電影獎,1944年設立,每年一屆,到2000年為第57屆。每年頒獎時間在奧斯卡之前,影響到奧斯卡獎的評選意向,故有“小奧斯卡獎”之稱。

  電影節及其評獎

維尼斯電影節:1932年在意大利水城維尼斯舉行,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每年一屆,2000年為第56屆。大獎為“金獅獎”,次為“銀幕獎”。

戛納電影節:1947年起在法國東南海濱旅遊小鎮戛納舉行,是一盛大的'電影觀摩、評獎和交易活動,每年一屆,2000年為第53屆。大獎為“金棕櫚獎”。

柏林電影節:1951年起在德國的(西)柏林舉行,每年一屆,2000年為第50屆。大獎為“金熊獎”。以上三項號稱歐洲(西方)三大電影節和三大獎。

除奧斯卡和三大獎外,世界許多國家先後創辦了各種電影節,或頒佈各種獎項。如捷克有“卡羅維·發利電影節”(1946年起),印度有新德里國際電影節(1952年起,不定期),西班牙有“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1953年起),蘇聯有莫斯科國際電影節(1935年起)。此外還有東京(日本)、馬尼拉(菲律賓)、德黑蘭(伊朗)、上海、長春(中國)、倫敦(英國)、紐約、舊金山(美國)的電影節,以及非洲三大電影節,即開羅(埃及)、迦太基(突尼斯)、瓦加杜古(布基納法索)電影節。以上電影節除評出大獎(即最佳故事片獎)以外,還有名目繁多的獎項,如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女演員獎、最佳男女配角獎,以及最佳攝影、音樂、美工、剪輯、科教片、新聞片獎等等。

  外國電影流派

意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流行於四五十年代,屬批判現實主義獎。它取材於真人真事,着重表現下層羣眾的不幸,揭露資本主義的社會問題。創作上只寫劇本大綱,台詞讓演員即興發揮,起用非職業演員。它不強調蒙太奇,多用記錄片手法實地拍攝。代表作為《羅馬11點鐘》,寫某公司招聘一名女祕書,結果上千名婦女應聘,擠成一團,結果樓梯塌陷,多人受傷,而次日仍然有上千人來排隊。其他名片有《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偷自行車的人》、《橄欖樹下無和平》等。

法國的“新浪潮電影”:風行於五六十年代。該派反對傳統的戲劇化,主張生活化,無故事、無情節、無結構,大量運用時空錯位、音畫錯亂的手法來打亂常規結構,以象徵手法反映社會病態和人性毀滅,並使現代主義電影和商業電影相結合。代表作有《廣島之戀》、《精疲力盡》、《四百下》、《喘息》等。

西方的“意識流電影”:流行於六十年代,根據弗羅依德的心理學,採用“意識流手法”,用鏡頭去表達人的主觀意識,常用獨白、旁白、象徵、倒敍、夢境、幻覺等手法,思路跳躍,結構雜亂,晦澀難懂。代表作有瑞典的《野草莓》,法國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意大利的《八部半》等。

美國的“大片”:八九十年代,為了與電視爭奪觀眾,好萊塢不惜大投入,拍攝許多大場面的故事片。其特點是人物多,場景大,氣勢恢弘,佈景複雜,科技含量高。片子常用長鏡頭(幾分鐘),長篇幅(幾個鐘頭),拍攝週期長(幾年),以大投入換來大回報。著名大片有《星球大戰》、《超人》、《埃及豔后》、《侏羅紀公園》、《真實的謊言》、《泰坦尼克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