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舞蹈 > 民間舞

東北二人轉文化

民間舞2.69W

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來源於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用東北人的俏皮話説:二人轉是“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蓮花落亦稱“落子”,是北方的一種民間説唱藝術,邊説邊唱,且歌且舞。

東北二人轉文化

  歷史背景

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自古以來除遼東、遼西有少量漢人外,以白山黑水為中心的廣袤地區則是少數民族特別是滿、蒙等騎射、遊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間,清朝實習嚴厲的“封關”政策,嚴禁漢人進入關東。康雍乾盛世過後,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國力日弱,加上外敵入侵,“封關”政策名存實亡,導致清後期和民國初年出現“闖關東”大潮,大批山東、河北人進入東北,“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的二人轉就是“闖關東”的人從關內外帶至關外的。

  首次出現

二人轉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偽滿洲國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二人轉者,一起數人,即鄉間蹦蹦,美其名曰‘蓮花落’,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1953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會上,東北代表團的二人轉節目正式參加演出,從而二人轉這個名字首次得到全國文藝界的承認,並叫得越來越響。

  流 派

二人轉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唱腔優美。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後來各流派取長補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轉。二人轉的根,紮在東北農民的心裏。有的農民説“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今天,不但在東北的廣大農村和城鎮中流傳着,在河北、內蒙的部分地區,也有二人轉的演出活動。

  演出形式

二人轉是東北的民間小戲。二人轉不只是兩個人轉。它一樹多枝,一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雙”、“羣”、“戲”四類。“單”:指“單出頭”,一個人一台戲,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戲一角一人演的,類似“獨角戲”。“雙”:指“雙玩藝”。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二人演多角,敍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羣”:過去把“拉場戲”也叫“羣活兒”。現在是指羣唱、坐唱或羣舞。“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丑為主的東北民間小戲。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二人轉最初由男性演員表演,換裝成一旦一醜。以後出現女演員,由一男一女演唱,作簡單化粧

  表演手段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醜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説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台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對於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説。“四功”即唱、説、做、舞;“一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説”指説口,以插科打諢為主;“做”講究以虛代實;而“舞”主要指“三場舞”。二人轉的“一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別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有的舞者雙手持手玉子,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兩塊,有“雙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輪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種打法。

  唱 腔

二人轉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共三百多個。嗩吶、板胡是二人轉的主奏樂器。擊節樂器,除用竹板(兩塊大板和五塊節子板)外,還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塊竹板,一手打二塊)。二人轉的表演,有“四功一絕”。四功是指“唱、説、做(或扮)、舞”,手絹、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絕技”。唱詞以七言、十言句為主,兼有民歌長短句。説口包括説白和數板,多用韻白,單出頭語言風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講究表演手段和動作;舞功以東北大秧歌為主,同時吸取民間舞蹈和武打動作。

  劇 院

中國東北二人轉第一品牌的和平大戲院,是東北二人轉有史以來第一支頗具規模的民營二人轉劇團。1997年由東北二人轉領軍人徐凱泉先生創建,長春和平大戲院為東北二人轉的崛起與發展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一次將東北二人轉送上央視熒屏,第一次將東北二人轉跨出省門,走向全國,第一次將東北二人轉參加國際性文化交流合作,如中法文化年等活動……

標籤:二人轉 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