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怎麼通過企業生產成本識別假賬

產品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為製造產品而耗費的成本,也稱為產品製造成本或生產成本。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怎麼通過企業生產成本識別假賬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怎麼通過企業生產成本識別假賬

  一、改變分配方法,調節當年盈虧

企業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目標在產品費用和本月發出的生產費用,應在各種產品的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企業應當根據產品生產的特點選擇適合本企業的分配方法,但有的企業為了調節本期盈虧,往往改變已經選用的分配方法,並且在會計當期不作披露。

  二、虛估約當產量,調整本期損益

有些企業利用約當產量估算的特點,採用多計(少計)在產品數量的手法,虛增(或虛減)利潤,來調節當年損益,例如,某製造企業年末在產品300件,在產品完工程度為60%,約當產量為180件,但在分配費用時約當產量僅為200件,相應地使完工產品少計成本,隨着產品的銷售,也就自然少轉了產品銷售成本,導致利潤增加。

  三、期間費用計入生產成本,或生產成本計入期間費用有些企業為了調節當年利潤,將發生的費用計入生產成本;或採用將應計入生產成本的費用計入期間費用。

例如,某企業為了實現計劃利潤目標,12月份將應計入“管理費用”賬户的10萬元無形資產攤銷擠入了“製造費用”賬户,月末分配製造費用時,將上述費用全部分配計入了“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户,由完工產品和在產品共同負擔,這樣,就造成少計期間費用,虛增利潤的結果。

  四、已銷產品不結轉成本

有些企業對已銷產品不作成本結轉,只記收入不記成本;或者相反,對未銷售產品視為銷售、多轉成本。

例如,某企業2000年5月銷售產品1萬件,成本80萬元,銷售收入100萬元,該企業財務人員在進行賬務處理時,只記收入100萬元,不轉成本80萬元,由此造成虛增利潤80萬元。

  五、隨意改變結轉產品銷售成本的方法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在某一個會計年度內,一般只能確定一種計價方法。方法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如確實需要改變計價方法的',必須在會計報表附註中進行披露。有些企業出於調節當年損益的需要,在年度中間隨意改變既定的計價方法。

例如,某企業發出商品一直採用先進先出法,但在11月份時,材料市場價格上漲,該企業為了壓低年末利潤,遂改用後進先出法核算出庫產品的實際成本,並且在年末的會計報表附註中並未披露。

  六、隨意調節成本差異率

有些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在結轉產品成本差異時,通過調高或壓低成本差異率的方式,多計算或少計算結轉的產品成本差異,以達到虛減或虛增利潤的目的。

例如,某企業為了壓低利潤,有意提高產品成本差異率,多轉產品銷售成本,以達到虛減利潤的目的。

  七、不按比例結轉成本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採用分期收款銷售方式銷售產品,按合同約定日期確認銷售收入,在每期實現銷售的同時,應按產品全部銷售成本與全部銷售收入的比率,計算出本期應結轉的銷售成本。有些企業為了調節當年損益,在分期收款銷售的產品實現收入時,人為地確定結轉產品銷售成本的比率,多轉或少轉銷售成本,以虛增或虛減利潤。

如某企業年初銷售一批產品價款500萬元,成本400萬元,在一年內分四次收款,每次收款比率為25%,按季度收款,在4月份本應收取款項125萬元,結轉成本100萬元,但該企業為了體現上半年的利潤,採用人為少轉成本的方法,結轉成本80萬元,來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

  八、任意擴大開支範圍,提高費用標準

按照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各項開支均有標準,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存在着許多亂花、亂攤、亂計費用的問題。有些企業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違反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任意擴大開支範圍和提高開支標準,從而提高企業費用水平,減少當期利潤。如某企業領導人將其家屬的“遊山玩水”費用列為本單位職工的差旅費來報銷,使該企業虛增管理費用,虛減利潤。

  九、期間費用,轉作待攤處理

有些企業為了實現既定利潤目標,就採用將本期發生的期間費用總額中,轉出一部分數額列作待攤費用的作假手法來達到目的。

如某企業年計劃利潤300萬元,1-11月份已實現利潤270萬元,尚需實現30萬元的利潤才可達到計劃,但該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預計12月份至多能實現利潤20萬元。為了完成300萬元的利潤目標,該企業財務人員從管理費用中轉出10萬元計入“待攤費用”賬户,並結轉下年度掛賬,從而使當期利潤達到既定目標。

  十、利用“匯兑損益”賬户人為調節利潤水平會計制度規定對外幣賬户,應採用月初或業務發生當日市場匯率作為記賬匯率,由於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匯兑損益,可以採用集中結轉法或逐筆結轉法進行計算結轉,一種方法選用後1年內不得變更。但有些外幣業務較多的企業,為了達到調節利潤的目的,採用多種方法人為調整匯兑損益。

例如,某企業為了調低年末利潤,就有意在期末按低於賬面匯率的期末匯率計算期末人民幣餘額,使當期發生匯兑損失,減少當期利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