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老年人調研報告12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老年人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老年人調研報告12篇

老年人調研報告1

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是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快建設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區在20xx年左右就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到20xx年底,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5.1萬人,佔户籍總人口的11.01%。近年來,**區從改善民生,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大局出發,圍繞“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的工作目標,加大投入,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老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於**區老齡工作基礎比較薄弱,在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存在主要問題

(一)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滯後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口結構的變化,社會養老服務需求迅速增長,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一是養老服務設施嚴重不足。全區養老服務機構能供養老年人入住的牀位數僅為老年人總數的0.49%,低於全國1.59%的平均水平。二是對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扶持力度不夠。全區由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服務機構只有1家,提供半護理和全護理養老服務。民辦養老服務業場地小,設施差,醫護等專業人員缺乏,雖然政府有關部門在税費減免、用水、用電等方面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但仍運轉困難,發展緩慢。

(二)農村老年人權益保障薄弱

**區約有65%的老年人生活在農村,農村老年人權益保障基礎薄弱。一是農村大量外出務工勞動力的'轉移,使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日趨增多。農村老年人收入水平普遍低於當地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贍養糾紛等問題比較突出。二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雖然已在**區全面實施,但保障水平還比較低。

(三)老齡事業財政投入不足

20xx年1月起,**區對年齡在80週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發放高齡津貼。發放標準為80週歲至89週歲老人每人每年發放120元;90週歲至99週歲老人每人每年發放240元,高齡津貼標準較低。

二、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的措施和對策

(一)推進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積極應對老齡化,切實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是當前**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和切實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工程。要把發展老齡事業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籌安排,促進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逐步建立穩定的老齡事業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為發展老齡事業提供資金支持。

(二)進一步健全覆蓋城鄉的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

老有所養、老有所醫是老年人最為關注的核心利益問題,也是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重點。要繼續完善覆蓋城鄉的老年人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隨着經濟發展水平提高,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同時,加快推行和不斷完善城鄉困難羣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鄉醫療救助制度、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和五保供養制度等。認真落實老年人優待政策,進一步完善高齡老年人生活補貼制度,逐年提高80週歲以上的高齡老人高齡津貼標準;要充分考慮老年羣體的特殊情況和需求,保障好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保障好老年人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權利。

(三)進一步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要加快以居家養老為基礎,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為老年人提供不同層次、滿足不同需求的服務。一是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建設一批社區為老服務中心,健全服務網絡。二是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開辦家政服務,在用地、融資、税費、水電氣等方面加大優惠扶持力度。三是加快為老服務隊伍建設,加強專業護理人員培訓工作,鼓勵志願者和社會工作者參與為老服務。

(四)進一步推動老齡產業發展

要積極發展老齡產業,加強產業規劃,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外商投資創建老齡產業,大力開發適合老年人的休閒、健康、養生、文化等服務市場和老年特殊用品市場,開發建設功能配套的高端養老休閒示範社區,發展多種特色的養老服務,推動老齡產業向社會化、市場化、多元化、專業化發展。

(五)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保障

要利用社區宣傳欄加強《老年法》的宣傳力度,強化維護老年合法權益的法制觀念,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護能力。在社區建立法律服務網點,公佈法律,形成較為完善的老年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組織網絡。同時開展老年維權月活動,舉辦老年維權大集、法律講座、送法律進社區等系列活動,把貼近老年羣眾生活的法律知識送到老年人手中,進一步在全市形成關愛老年人、依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良好氛圍。組織編寫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法律保護的案例,發揮刑事審判職能,嚴厲打擊侵害老年人的犯罪行為。加大對殘暴狠毒的手段待人、遺棄、毆打、傷害老年人的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使老年人有屈能訴,有冤可申。還可聯繫各級法院對涉老案件實行優先受理、優先審理、優先執行,並開闢老年法庭和維權綠色通道,實施訴訟費緩減免制度,讓更多的老年羣眾享受到無償的法律服務。

老年人調研報告2

一、調研的背景及意義

(一)背景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生活質量問題。

日本《追求》雙週刊20xx年6月24日文章稱,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個步入“老齡社會”的發展中超級大國,加之現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對於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熱點話題。

國際上將65歲以上的人確定為老年人,而我國界定60歲以上的公民為老年人。

作為社會弱勢羣體的老年人,面對着自己的生活,他們有着怎樣的看法與意見。能與自己的子孫們生活在一起是最好的。但是,迫於生活與社會的壓力,子孫們又有着自己的事情需要去做,而不能常陪伴左右。所以大部分老年人只能獨自在家生活。而更有一部分老年人,被送往了養老院,因為他們的子女因為自己太忙,不放心老年人獨自在家。到老年人院生活雖然能有人照顧,有更多的老年人能陪着聊天、説話、解悶。但是,很多的養老院的服務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好。老年人們在養老院感受更多還是孤獨與痛苦。古人云:“養兒防老。”可是,他們的子女

卻因為工作太忙難以抽身而不能照顧到自己,而自己又不能要求子女能夠放下工作,陪伴自己,因為都還要賺錢生活,並且,自己的這份痛苦又不能向外人傾訴,因為這對自己的子女的名聲不好,會讓外人覺得子女們不孝,畢竟這是家醜,又怎能外揚。所以老年人們基本上把自己的痛苦都一個人默默地承受。這也成為了當今社會老年人生活的嚴峻問題。

老齡化不僅是社會問題,也影響經濟政治的發展。在經濟上,養老保障負擔日益沉重,老年人醫療衞生消費支出壓力越來越大,為老年人社會服務的需求迅速膨脹等。所以,對老年人的生活狀況進行調研是切實可行的。

(二)目的

本次調研活動主要針對一下幾個方面:老年人的經濟生活、老年人的生活條件、老年人的.生活滿參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與生活照料、老年人的養老意願、老年人對政府的期望等。通過到老年人院走訪調研,到居民小區調查以及採訪在校大學生等的活動形式,就此展開,調研老年人對自己養老的希望及看法以及在他人眼中的老年人生活是否幸福,對待老年人的態度等。

通過此次活動,讓社會更多的人瞭解老年人的生活狀況,理解老年人們的不易,讓他們加入到幫助老年人的行列中。

通過此次活動,得到老年人的生活方面的一些信息,在以後幫助老年人活動中,能夠吸取一些經驗,能更多、更好地給老年人提供幫助。

通過此次活動,走進老年人的生活,讓老年人得到更多的幫助,體會到社會的温暖,生活的温暖。

通過此次活動,希望看到一些社會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合理的建議,真正做到幫助老年人。

通過此次活動,做一些切實可行的事,幫助老年人,回報社會。通過本次調研活動,瞭解我國社會老齡化的狀況,有助於研究社會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二、調研活動的開展情況

(一)前期準備

1.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第11周-13周

經過討論選定主題後,首先由隊長趙宇帶領其它組員商量出活動的具體安排。

2.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第14周-15周

由趙宇和譚金洪根據主題及需要,做好問卷調查(共三份:針對養老院、大學生和小區老年人)。

3.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第2周-4周

由趙宇負責與老年人院取得聯繫,胡馳負責與小區工作人員做好溝通。

老年人調研報告3

概述

1、調查目的:為了瞭解老年人現在的生活狀況,包括經濟層面和精神層面,從而使更多的人重視和關心身邊的老年人,讓他們擁有一個優越的環境來安享晚年。

2、調查方式:走訪社區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發放50份),收集後整理信息

3、調查範圍:南寧市西鄉塘區各社區居住的老年人

一、調查報告主要內容

(一)前言:

為了對現在城市的老年羣體的生活進行詳細的瞭解,我通過製作一個簡單的調查問卷,在南寧西鄉塘區的幾個大的社區進行了走訪和問卷發放,收集了很多老年人羣體晚年生活的信息。調查問卷一共有14個問題,從老年人基本信息,老年人經濟收入和來源,老年人社會交往和老年人精神娛樂方式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向接受調查的老年人收集資料並整理成此調查報告。

(二)主要內容:

1、由於我調查的地點都是各大社區的老年人活動中心,所以調查問卷收集上來大多數老年人都處在60-70歲之間,高齡老人很少。

2、從回收的問卷來看,65%的老人對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選擇了一般,17%的老人選擇了較好,只有8%的老人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很好,對自己的健康很有信心。

3、對於現在老人的居住狀況,因為調查地點都是大的社區,得到的結果有42%的老人是和兒女居住的,40%的老人是僅與老伴一起居住,只有13%的老人是獨居的孤寡空巢老人。

4、關於目前老年人的收入情況。大多數老人的收入還是可觀的。多來源於退休金和兒女給的贍養費,收入數目在1000元以下和1000----20xx元的人數居多。高收入的老年人在調查中很少。

5、在對老年人平日生活的興趣愛好的收集中,絕大部分的老年天選擇了撲克、麻將和太極、晨跑。也有少部分老年人選擇旅遊、度假。看得出來,老年人的生活還是十分的豐富多彩的,很多老年人都會享受生活,在對生活現狀的調查中,有大部分的老年人對現在的生活是持滿意的態度的。只有個別的老年人覺得現在的生活是不太滿意或很不滿意,也許是身體健康方面不是很理想,也許是生活方面的精神娛樂不充足造成。但大多數人的滿意態度也從側面體現出了現在老年人的幸福感還是很高的。

6、對於老年人的社會交往,因為在一個大的社區內,同類羣體還是很多的,所以調查出的結果也是大部分的老年人與其他老年人經常往來、互相幫助或一起活動。也有個別老年人表示自己和其他的老年人關係疏遠或不往來。

7、在生活期望上,很多老年人都表示希望社區多多提供或改善醫療護理、娛樂休閒等服務。這也從側面體現了大多數老年人對於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期待。在調查問卷填寫和聊天中,很多人都表示希望能活的健康,開心。

8、在未來的養老方式上,很多老年人還是傾向於家庭養老的模式。期望能在家裏和兒女或

不和兒女住着安享晚年。期望去養老院或旅遊勝地養老的人很少。但很多老年人也有在旅遊勝地短時間休養的願望,但都表示,條件再好或是環境再好,還是希望在家裏養老,才能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熱鬧。

(三)調查結果分析

1、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健康問題,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是疾病多發的羣體,很多老年人為了身體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注意飲食的安全與衞生,並有定期的進行身體體檢,最重要的是要有適度的鍛鍊和樂觀快樂的生活態度。很多調查的老年人對於自己的健康狀況都選擇一般,這也説明作為親人,兒女,要更加關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讓他們用有硬朗的身體去享受晚年的安樂。

2、“孤單感,冷清”是老年人常常可以感受到的情緒,尤其是對於那些兒女不在身邊甚至是自己一個人獨居的空巢老人,更是經常會有這種情緒。這種情緒的存在是不利於老年人晚年的健康生活的。雖然從調查結果來看,空巢老人的數目還是相對少的,大多數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都有兒女或老伴的陪伴,但我們也不能忽視了那些空巢老人的生活,作為社區的負責人,應該定期去慰問,或組織社區活動,讓那些空巢老人加入到社區的大家庭來,從而來減弱他們的孤單感,感受到人多帶來的温暖。作為兒女,更應該時常回家去照料和慰問老人,這才是最有效的減輕老人孤單感的方式,不要只顧着自己熱鬧而忽略了最需要熱鬧的家人,父母。

3、老年人的生活開支其實是挺小的,只要身體健康,日常也沒有多餘的開支。從調查的結果看,老年人靠自己的積蓄,退休金和兒女的贍養費來過生活的是佔大多數的。孝順父母雖然不能只看到給予的金錢,但讓老人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是做兒女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4、對於老年人平常的日常活動,我在假期期間的一個早晨去過人民公園,那裏有很多老年人在晨練。唱歌的,跳舞的,舞劍的,甚至是散步聊天的,人非常的多。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場所,人民公園給老年人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平台,讓他們能在那裏自由的發揮施展技能和才華,愉悦身心,放鬆心情,一日之計在於晨,美好的一天就需要這樣一個美好的開始。同樣的,在社區調查的問卷中,也有很多的老人在興趣愛好中選擇了太極和晨跑,這種早鍛鍊的習慣讓那些老年人都看上去很精神,很硬朗。當然也有很多老年人的娛樂方式是撲克和麻將。這同樣也是一種放鬆心情的娛樂,在社區中常常看到一羣老人圍在樹腳下象棋,打撲克,或在社區專門的棋牌室打麻將,這種羣體娛樂很好的滿足了老年人們愛熱鬧的心情,讓他們忘掉孤獨感等消極情緒,這些在社區中都有很好的體現,看到會覺得其實老年人們比年輕人還會找樂子。

5、現在的社區居住,讓很多的老人也有了朋友的陪伴。大家傍晚都下到樓下來散步,聊天,

就很容易熟絡起來,漸漸的可以家常裏短,説説生活,説説兒女,確實,老人們也是很需要朋友的。在社區裏調查出得結果很樂觀,很多老人都不是獨來獨往的,都有幾個可以聊天可以嘮嗑的朋友,在茶間飯後,打發時間,消遣日子。如果社區組織老年活動,他們還可以一起參加,增進感情,何樂不為。這也是從無形中減輕了那些不在兒女身邊的老人的`孤單感,有了自己的興趣可做,有了朋友的陪伴,生活中多了歡樂,就會少了孤單。所以我覺得造就這樣的圈子和氛圍,對老年人們非常重要。

6、在中國,老年人在養老方式的選擇上都傾向於家庭養老。兒女承歡膝下是最大的願望。

當然,現在大多數的老人應該是和老伴居住,兒女定時探望,有些孤寡老人也會選擇敬老院,養老院之類的地方養老。從調查的結果看,敬老院養老院都不會是老人們養老的第一選擇,事實也證明大多數的老年人都是在家安享晚年的。

二、調查感想

現在的社會上,老人逐漸增多,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羣體。他們的衣食住行,醫療,保障也成為了國家和社會必須研究的棘手問題。作為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大學生,我們也要重視這方面的研究。不僅要關愛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老人,更要關愛社會上那些需要我們奉獻愛心和温暖的老人。尤其是那些孤寡,空巢老人,他們缺少親人的關愛,缺少親人的温暖,缺少快樂的生活態度,我們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幫助他們,愛護他們。因為愛老人就是愛自己,我們也會有老去得一天,當我們老去的時候,同樣也需要社會的幫助和關愛。就讓這樣的愛心和責任從我們身上開始傳遞,一直傳遞下去,不要讓老人覺得他們已經不重要了或者成為了社會的負擔,我們要努力的讓社會上老人都能擁有一個温暖的社會大家!附:調查問卷

城市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問卷

1.您的姓名:

2.您的性別:

3.您的年齡:

4.您以前從事的工作:

5.您的受教育程度:_______A、國小B、國中C、高中D、大學E、其他_______(填寫具體內容)

6.您目前的健康狀況:____________

A、很好B、較好C、一般D、較差

7.您現在的居住狀況:

A獨居B僅與老伴一起住C與老伴、子女一起住D僅與子女一起住

8.您目前的收入的主要來源:_________(多選題)

A、國家補貼B、退休金C、現工作收入D、兒女贍養費

9.您目前的每月的個人收入大概是多少呢?

A.1000以下B、1000---xxxx元C、xxxx---3000元D、3000元以上

10.您平常有什麼興趣愛好:

A、撲克、麻將B、太極、晨跑C、琴棋書畫D、炒股、炒樓

E、旅遊、度假F其他_______(填寫)

11.您對現在的生活狀況滿意嗎:A很滿意B感覺一般C不太滿意D很不滿意E其他

12.您平時與其他老年人往來的情況

A經常往來,互相幫助或一起活動

B關係疏遠,不太往來,只有節日才登門拜訪

C很少或不往來

13.您現在最希望社區提供什麼服務:(多選)

A心理服務B醫療護理C飲食保健D娛樂休閒E代做家務F其他

14.如果可以選擇,您更願意在哪裏安享生活?

A家裏和兒女B家裏(不和兒女)C養老院或療養院D旅遊勝地

老年人調研報告4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目前全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53億,佔我國總人口的11%,為亞洲老年人口的一半。20xx年,我國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約有1600萬人,佔全部老年人口的11%,而到本世紀中葉將接近1億人,高齡老年人佔全部老年人比例將達到22%。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持續發展和老年人口的日益高齡化,老年人的生活自理及長期照料問題正變得越來越突出。

龐大的農村老年人羣體和迅速發展的農村人口老齡化對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自理問題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與城市相比,我國農村老年人口的數量更大,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更快。有學者認為,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大量的青壯年湧入城市,從而可能導致農村老年人口比例的大幅上升。而由於農村的衞生醫療條件有限,以及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不斷增加,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和長期照料問題變得尤為突出。他們在晚年生活中是健康度過、還是由於不能自理在病牀上度過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也必將會對他們的家庭產生影響。如果喪失了自理能力,就不可能再參加生產勞動以得到勞動收入,而絕大多數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他們在經濟上更依賴於子女或親屬的供給;喪失或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需要長期照料,對他人特別是配偶或子女的照料有較強需求;在醫療方面,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原因往往是各種疾病特別是慢性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增多往往也伴隨着醫療保險費用和家庭醫療費用支出的增大。

我國目前面臨的各種農村老年人問題往往集中反映在這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及其家庭中。在北京市老年人居家養老調查中發現在北京農村某縣,一家三口,兒子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都是80多歲,父親卧牀不起,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母親身體也不好。兒子60多歲了,基本沒有什麼收入,也沒有子女,他們靠村裏的救濟生活。一旦兒子外出,母親沒有辦法照料父親,大小便失禁的父親就只能便溺在被子裏,等兒子回來換,生活十分窘迫淒涼。

配偶與子女的照料壓力問題不容忽視

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備受各國政府和學者關注。早在上世紀60年代,國外學者就開發出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通過對幾項基本生活活動的自理程度來衡量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這些活動通常包括進餐、穿脱衣、洗澡、入廁、上下牀等,其中任何一項活動如果老年人自己不能獨立完成,都意味着他(她)需要依賴別人的照料。如果有一至兩項不能獨立完成通常可定義為中度依賴,三項以上為重度依賴。生活自理能力的喪失,既反映出老年人的軀體健康問題,也突出反映了配偶與子女的照料壓力問題。

20xx年,國家統計局的全國人口抽樣調查中專門針對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進行了調查,此次調查為我們提供了全國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較新數據。與十年前國家統計局進行的全國人口抽樣凋查中關於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調查數據進行對比,便可看出我國農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情況的變化。

 城鄉差異

我國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城鄉之間有明顯差別,城市93.1%的老年人生活能夠自理,不能自理的只佔6.9%;而農村老年人生活能夠自理的佔89.2%,不能自理的達到10.8%(參見表1)。換言之,在我國農村中,每10個老年人就有1個生活不能自理;而在城市是這一比例是1/14。農村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都比城市高。

通過20xx年的調查數據還發現,雖然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女性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都高於男性。但農村女性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最高,達到12.4%,是老年人中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最弱勢的羣體,或者説農村女性老年人是對他人的照料幫助需求較大的羣體。

農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變化

與1994年相比較,我國農村和城市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比例10年間都有所上升。城市老年人不能自理比例從1994年的5.3%提高到20xx年的6.9%,農村老年人從8.7%提高到10.80%。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女性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比例都高於男性(參見表2)。

農村高齡老人及留守老人的自理問題及照料需求凸顯

隨着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我國從農村流入城市的人口規模也日益壯大,流入城市的絕大多數為青壯年,由此便產生了因子女外出而留在農村的留守老人問題。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對農村留守老人的調查發現:總的來説,留守老人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他們對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評價一般的比例為24.5%,較差的為35.8%,非常差的達6.9%,只有9.3%的老人認為自己的身體“非常好”,23.6%的老人認為“較好”。也就是説,有67.2%老人自評身體健康狀況處於一般及以下。調查發現,子女外出後,有28.6%的留守老人得過大病,而其中得了大病後身邊沒有子女照顧的老人的比例高達62.4%。雖然在吃飯、穿衣、上廁所、上下牀、洗澡這幾項表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內容中,90%以上的老人表示沒有困難,但是隨着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身體逐漸衰弱,患病率逐漸上升。對於患大病後的照料問題,12%的留守老人是自己照顧自己,配偶照顧的為15.9%,同住子女和當地子女照料的比例在48.2%,外出子女回來照料的只有13%。因此,留守老人的照料問題雖然現在表現得不十分明顯,但是在未來必將是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

我國農村高齡老人的自理能力及照料問題同樣日益顯著。20xx年“中國高齡老人健康長壽影響因素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農村高齡老人隨着年齡增長,自理能力逐漸下降,約有三成的高齡老人不能完全自理(參見表3),而因為高齡老人在生活自理方面的困難和經濟上的依賴性,絕大多數的老人都和家庭成員一起居住。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與家庭成員共同居住的比例更是高達90%以上。這對於老年人的家庭來説,無疑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對策建議

針對我國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狀況以及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我們需要從政府、家庭、社區和機構以及個人等方面積極應對。

首先,喪失自理能力往往是由於健康狀況衰退造成的,進入老年期之前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起居的習慣,等等;與老年期的健康狀況一般是因與果的關係。對於農村來説,想把患病、喪失自理能力的年齡推遲,就要及早預防,大力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對健康的重視和預防的意識,防患未然,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具有最大的效率。所以,政府應當深化醫療改革,大力發展農村醫療事業,加強農村老年人的醫療保健與照料服務。制定相關的農村公共衞生項目,完善針對農村的科學普及和宣傳體制,鼓勵農村居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預防和延緩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針對農村的常見慢性病,進行定期檢查,做到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

其次,針對我國農村的情況,加強農村基礎服務設施建設,成立敬老院、老年服務中心等,以村委會為依託,大力興建社區老年服務體系,對於已經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應對其生活重點關注,瞭解其生活情況。除了單純的家庭照料之外,還應該鼓勵鄰里之間的互助,農村老年人之間的互助等。針對農村生活環境相對開放的特點,可以因地制宜,建立活動中心,不一定要有太多的活動內容,而是有一個農村老年人可以去、願意去的地方,讓農村老年人的精神愉悦,可以更好地促進健康。

此外,更要大力弘揚尊老、敬老的思想,農村現階段仍以家庭養老為主,老年人的生活狀況與其子女對待老人的態度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或村規,形成良好的養老氛圍以及輿論環境,對於孝順的子女進行宣傳或給予一定的補助,不孝順的子女施加輿論壓力或加以懲罰,改善老年人的養老環境。與此同時,針對農村的留守老人,應當宣傳社區養老的益處,幫助他們改變既有的觀念,不再有進養老院是因為子女不養父母的顧慮。使經濟狀況相對較好,但是苦於無人照料的農村老年人接受機構養老,真正得到良好的生活照料。

老年人調研報告5

按照集團公司要求和我礦黨委的統一部署和安排,根據我隊創先爭優活動方案,全隊上下積極行動,精心設計創先爭優主題活動和主題目標,積極深入隊組,深入職工中開展調研和徵求意見。

在調研活動中,一方面瞭解到廣大職工對“創先爭優”活動是衷心擁護的,也在努力學習力求深刻掌握、認真實踐,從而推動了我隊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但是,在調研過程中,對於出現在工程質量方面的問題,還需要採取更為積極有效地措施,才能把創先爭優活動引向更深入。

一、並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

隨着61二上皮掘進進尺的前移,離開口處中線的位置越來越遠,工人們施工的難度越來越大,對尺寸的掌握要求就越高,現有的解決方法是將中線位置前移,以此來校正巷道的掘進方向。但是,每一次對中線的前移,都會帶來大大小小的誤差,日積月累同樣會影響到井下工程質量。

在黑暗的井下,看不到中線的位置就如同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如何保證好工程質量?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能否在不前移中線的前提下,又不影響工人的正常使用?工作中如何才能在為職工帶去方便,降低難度,減少時間的浪費,提高工作效率呢?

帶着諸多疑問和技術性的難題,從上月中旬,隊長組織專題工作小組,多次深入井下61二上皮和6116瓦斯巷進行調研,認真聽取工

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並根據井下複雜的地質構造,惡劣的生產作業環境,親自動手拉尺子,對中線尺寸、巷道距離反覆測量,認真填寫數據,一次次的進行嘗試,那種永不服輸的.精神感動着周圍每一名隊友。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各種技術難題面前,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在失敗和汗水過後,終於克服各種困難,成功將中線進行延長,既不影響工人的正常使用,又不會再移動中線過程中出現誤差。在“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基礎上,增加到“三個點”、“四個點”、“五個點”隨着生產戰線不斷拉長,中線上的“關鍵點”也不斷增多,通過確定中線上的幾個點,來確定中線的方向,以此來延長中線,為井下工人指明瞭方向。

二、通過這次調研,反映出我隊存在的幾個問題。

1、在安全生產過程中,不難看出我隊還缺少技術型人才,現有工人知識水平偏低。

2、隊中大學生人數佔我隊總人數的10%,如何利用好、培養好現有的人才,是我隊在今後安全生產中的首要任務

3、隊中職工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隨遇而安的心理普遍存在。

4、員工思想過於保守,不敢打破傳統,缺乏領導力,缺少敢為人先的精神。

三、針對以上問題,制定相應措施和解決辦法。

1、加強工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加強案例教學,注重職業道德、安全法律意識和實際安全造作技能的綜合培訓:要充分考慮員工文化

層次較低的實際,加強技能培訓,使培訓內容通俗易懂,便於掌握。

2、隊中要舉辦一些“崗位技能實操”的活動,要對每一作業地點的特殊情況,每一道工序的安全措施,每一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某一作業地點使用某一台設備安全地完成某一道工序,每人都進行上台操作,掌握所有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嚴守各項規章制度,認真落實安全措施。作業人員要進行安全法規、安全意識、安全操作技能、事故預防和處理、避災自救等方面的培訓。只有具備了豐富知識和良好的工作經驗,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這次調查研究,在生產工作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困難,如何在困難中查找問題,能否在問題中找到解決方法,需要全隊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為建設更大更強開拓二隊發奮努力,策馬揚鞭!

老年人調研報告6

近年來,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服務需求日漸增多,老年人託養營利機構發展迅速,形成了新興的“朝陽產業”。在滿足羣眾服務需求的同時,部分營利性託老機構也因經營不規範、誠信缺失、監管缺位而引發諸多消費投訴。今年以來,市工商局共受理該類投訴案件佔整體消費投訴案件的18%,成為近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投訴類型之一。針對這一問題,該局組織人員開展了專題調研,深入瞭解營利性託老機構違法經營的表現及原因,並有針對性的提出了部分監管建議。

一、老年人託養營利機構經營存在的問題。

(一)無證照經營現象多,基礎設施條件較差。營利性養老機構在市場準入登記中,需要經過公安、民政、消防、衞生、工商等多個主管部門審批。近年來,由於主管部門對民營養老機構在場所、衞生、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審核條件越來越嚴,准入門檻不斷提升,許多經營者無法獲得前置許可,工商部門無法核發營業執照,使得該類經營機構多數長期處於無照經營狀態。此外,託養營利機構大多為臨時設立的,基礎設施差:一是配套設施不齊全,經營者租賃簡陋房屋、安設幾個牀位便開始經營,場所設施大多比較陳舊,衞生、醫療、消防條件及相關設施配備很難達到行業要求標準,安全隱患較大。二是人員培訓不到位,業務素質低。老年人託養營利機構護理員整體素質呈現三低狀態:文化水平低、收入低、管理水平低。大部分護理員是40—50歲的下崗人員,不僅沒有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也缺少相應的護理經驗。

(二)託養場所隱蔽性強,執法巡查監管難。一是多數老年人託養營利機構屬於租房經營,隨着房價近幾年的快速上漲,為了降低經營成本,該類經營機構逐漸出現郊區化的趨勢,特別是違規經營業户,他們定期更換經營場所,與監管人員開展長期“游擊戰”。二是老年人託養營利機構多數租用居民樓或自然村民房,與普通居民混住在一起,藏身於城市小區或農村,無明顯的經營門頭標誌。工商執法人員在巡查中較難發現,同時基於執法權限,無法進入居民住宅內檢查,給調查取證、案件查處造成較大困難。

(三)合同內容不夠規範,存在條款侵權問題。目前,私營託老機構行業還未推行統一格式合同,不同的經營者自擬的合同格式不同,相關內容中存在較多霸王條款、免責約定等。如,部分養老協議書中的附加條款約定,老人入住公寓期間,自主走失、跌傷等院方不負責任。還有部分合同在正文條款中約定,老人自行飲食時噎住造成意外等情況,院方僅負通知家屬的義務。

(四)虛假宣傳現象嚴重,引發較多消費投訴。當前,部分私營老年人託養機構為了招收更多託養人員,違規發佈大量宣傳廣告,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私營營利性養老機構冒充公辦養老機構。部分個人經營的營利性養老機構,為吸引老人入住,在民政部門備案“非營利性機構”,對外宣傳是公辦養老機構,實為個人營利性經營。利用“公辦”、“非營利”等字眼騙取老人家屬的信任,逃避工商部門的監管。二是無照機構冒充有照機構。在巡查中發現,由於審批程序不嚴,部分無照經營機構拿不出民政部門的《社會福利執業許可證》或工商部門的《營業執照》,卻能夠出示消防或衞生等部分頒發的許可證明,涉嫌欺騙託養老人和家屬的行為。三是虛假宣傳使消費者受騙。部分營利性養老機構通過報紙、電視廣告等誇大實有的設施條件水平,或虛稱服務人員具有高級“職業護理”、“醫師資格”等資格,但事實上多數機構缺少正規的執業醫師和具有健康證明的防護人員。由於設施、人員的名不副實,老人的安全衞生條件存在隱患,對於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不足,極易造成事故。

(五)涉及多個部門管轄,存在監管缺位問題。一是監管界限模糊。營利性養老機構的審批登記涉及民政、工商、公安、消防等多個部門,監管職權界限模糊。目前,該類養老機構運營尚無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和取締機制,形成監管“真空”地帶。以工商部門為例,在接到羣眾投訴後,工商部門只能藉助《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或《商標廣告法》以擦邊球的形式進行監管,或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調解查處。具體監管細則和職權責任方面的空白,使得相關部門採取觀望狀態,“不去管”、“不敢管”不僅不利於養老行業的整體發展,更對政府部門的公信力造成損害。二是執法人員被動執法。由於對該類投訴、案件接觸少,法律法規方面瞭解不足,工商執法人員普遍沒有形成監管意識。在監管過程中,大多是出現相關投訴,然後執法人員去調查處理,監管預防意識和預控手段不足。

二、老年人託養營利機構違法問題的原因

(一)託養老人防範意識薄弱。多數託養老人及家屬對託養機構的消防安全、衞生條件、人員素質、服務水平等“軟條件”考查不足,對經營者資質、宣傳真實性考慮較少。同時,由於缺乏對相關專業知識的瞭解,許多普通羣眾對私營託養機構的性質不確定,無法明確託養前要查看經營者的相關資格證件,部分託養機構在民政部門備案“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對外聲稱“公辦福利養老機構”,利用公辦養老機構條件好、管理規範、信譽度高等特徵,騙取託養人員及家屬的信任,並逃避了工商部門的監管。

(二)缺少統一行業規範標準。目前,養老機構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服務規範和監督體系跟進的速度較慢,缺少健全的行業自律組織和相應的管理制度,多數經營者各自為政,牀位費、護理費、餐費等相關收費標準均由經營者自行決定,同時管理標準、護理標準、公寓房屋設計標準以及管理和服務人員的選用標準都不統一。今年以來,該局受理的涉及養老機構投訴案件中,55%的糾紛因價格問題和服務質量引發。同時,由於相關服務項目缺少統一標準,工商部門在處理消費投訴過程中僅能按照合理原則調解,工作存在較大的被動性。

(三)法規不健全,主動介入監管少。目前,尚無具體的全國性法律、法規對營利性養老機構監管職權和實施細則予以明確規定,給予法定職權,對於住宅內不法經營工商部門無權進入調查,因此工商部門在監管過程存在法規依據缺乏、取證困難的現狀。監管能動性不足,一定程度上縱容經營主體違法經營。同時,在基層執法人員中,執法人員普遍存在認識不足問題,對營利性託養機構與福利性公立養老機構鑑定不清,缺乏積極介入監管的主動性。

(四)相關部門未形成監管合力。一是相關部門審批不嚴。民政部門在監管中存在缺位。當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在民政部門進行登記管理,營利性養老機構由工商部門登記發照。由於種種原因,經常出現營利性養老機構冒充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進行備案登記,使經營者逃避工商部門監管。二是各部門職責推諉。民政、消防、公安、衞生等部門,在監管過程中多實行縱向分段監管。如工商部門只對經營範圍和主體資格進行檢查,消防、衞生等部門在巡察時只檢查各自證照情況,對於非本部門職責監管的違法行為卻不予理會,缺乏橫向連貫的監管協作機制,形成各部門多頭檢查卻都管不好的尷尬局面。三是部門信息流通不暢。目前各監管部門尚未形成暢通有效的信息流通渠道和溝通平台,部門存在信息共享障礙,對於違法經營行為的處理上常常出現個別部門單打獨鬥,未形成合力,整治效果往往突出某一特定環節,缺乏整體性、體系化的`綜合規範。此外由於信息的有序交流跟不上,監管部門缺乏有效地預警會商機制,因此對於營利性養老機構違法經營的預防效果較差。

三、加強老年人託養營利機構監管的建議

(一)規範養老服務合同文本。針對當前老年人託養營利機構存在的違規問題,要積極聯合民政部門,共同出台《營利性養老機構協議書》,進一步科學界定養老機構、服務人員和消費者各自的權利義務,對機構環境、服務類別、方式、期限、標準和費用做出詳細的規定,並對養老服務工作中出現的合同糾紛處理、事故責任追究、老人身體損害賠償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在所有從事營利性養老服務的機構中予以推廣使用。

(二)構建監管信息公共平台。在“紅盾信息網”構建營利性養老機構信息平台,建立四項機制。一是信息收集機制。通過與監管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信息交流會”等形式,進一步強化信息共享,全面整理公安、消防、衞生、民政、工商等各部門的審批信息,並將所有的屬於工商部門監管的養老機構情況在信息網上公示,根據登記信息將現有機構劃分為“已辦照”和“未辦照”兩大類,廣大羣眾可以通過登陸網站,切實瞭解每個營利性養老機構成立中的各環節許可審批情況,選擇規範的機構託養老人。二是信息分析機制。由辦公室、調研室、消協、紀檢等部門每月開展“信息分析聯席會議”,對採集的信息進行預警分析,並將分析結果提供給機關負責人和相關監管部門,為決策和職能部門前置預防提供信息參考。三是信息發佈機制。將工商部門採集、分析的數據、預警信息在網站上進行公示,不定期更新,暢通信息內外溝通渠道,增強公眾信息認知,彌補機構和消費者之間信息不對稱。四是公共投訴受理機制。在網絡平台上設立投訴信箱,受理消費者投訴,消保科、消協等部門實行“三工作日回覆制”,根據舉報的信息,開展實地核查,屬於工商監管範圍的及時查處,不屬於工商職責範圍的積極提供救濟渠道,主動為職能部門提供線索,及時為消費者排憂解難。通過四項機制,構建信息查詢、投訴受理、市場預警、日常監督四位一體的營利養老機構信息網絡平台。

(三)強化虛假養老廣告監管。市局商廣科在廣告登記備案時嚴格審查廣告用語,對用語中出現的榮譽、資質等信息認真核實,嚴把廣告許可核審關。轄區工商所要加大巡查力度,重點查處未經許可擅自發布户外廣告和印刷品廣告、廣告用語不規範等行為,對轄區養老廣告進行嚴抓細管。消保科、消協等部門要繼續推進“會議一站”進社區、下基層活動。選拔責任心強、知識水平高的羣眾作為廣告監管員,在養老機構經營場所設立投訴電話,暢通申訴舉報渠道,落實24小時舉報電話值班制度,對投訴迅速回應,及時查處。形成上下聯動、多方參與、齊抓共管的廣告監管體系。

(四)培育龍頭養老服務企業。重點培育一批優秀品牌營利性養老服務企業,以帶動和提升養老服務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積極引導養老服務企業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和網絡,豐富服務項目,推進多元化、規模化發展。主動協調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資金、規劃、牀位補貼、運營補貼等方面給予幫助,指導相關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幫助養老服務企業爭創馳名、著名商標,優化服務,打造地方養老企業龍頭品牌,實現以點帶面試發展。

(五)強化多方位聯動協作。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建立多部門協作監管機制,加強對違法營利性養老機構的動態監控。一是加強宣傳。結合民政、工商、衞生、公安職責,在日常工作中強化全面宣傳引導,通過廣播、報紙、電視等媒體介紹託養老人應注意的情況,引導廣大養老機構規範經營。二是交流寫作。定期與社區負責人、村委會的進行溝通,瞭解轄區內營利性養老機構發展狀況。構建多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及時交流在巡查中發現的最新違法情況,在政府的統一協調下,開展聯合執法,從各個環節進行規範。三是立體監督。除在紅盾信息網開設投訴受理專欄,結合“一會兩站”進社區、下基層活動,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公佈舉報電話、落實投訴舉報獎勵機制,請社區或村委會負責人擔任“義務觀察員”構建部門、網絡、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監督網絡。

(六)行業協會構建長效機制。工商部門主動牽頭協調地方黨委政府、民政部門成立聯繫會議制度,積極協助民政部門構建養老服務行業協會。建立健全養老服務就業及從業人員的配套服務體系,開展養老服務人員職業技能鑑定,規範行業准入制度,對養老機構服務各項標準統一規範,定期開展服務人員培訓,加強巡查監管,全面落實人員持證上崗。同時,利用行業協會推行行業自律,加強營利性養老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建設,構建該類機構“行業協會誠信星級評定”機制,在全社會營造一個有利於養老服務企業長遠發展的良好環境。

老年人調研報告7

當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社會問題,是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隨着經濟的發展,黨和國家出台實施了許多養老、惠老政策,多數老年人過上了幸福、安穩的晚年生活,對當前的物質生活基本滿意。相對於物質生活,老人們對精神文化方面的滿意程度稍低了些,結合有關材料和本人走訪調研瞭解,1/3的老人感到精神生活豐富,1/3的老人感到精神生活一般, 仍有1/3的老人感到精神生活貧乏。

(一)電視、收音機成為老年人精神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看電視是老年人自我娛樂、瞭解世界和國家大事的重要渠道,絕大部分老人表示,除特殊情況,沒有一天不看電視、聽收音機的,有的老人每日看電視的時間在8小時以上。從時間上秋冬兩季更長於春夏季節。

(二)參加文體活動成為老年人擴大交往的重要途徑。由於我盟目前為老年人建設了相當數量的文化活動室等休閒場所,蘇木(鄉)鎮所在地的老人們把打打麻將、撲克作為重要的娛樂活動項目和擴大交往的手段。旗縣所在地由於老年人相對集中、娛樂設施相對不足,除部分熱愛文體活動的'外,其他老人成羣結隊地坐在一起室外聊天閒談成為打發空閒時間、相互溝通的主要方式。

(三)參加知識性活動成為老年人重要選擇。如今的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國小甚至文盲的比例佔到七成以上。相當部分的老年人渴望學習知識,充實精神文化生活。

建議:

要填補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空缺,就需要與社會共同努力,結合目前正在全力推進的精準扶貧,不斷地延伸、擴展和優化老年人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空間”。

(一)加強宣傳引導,營造關注老年人的社會氛圍。

一是弘揚孝道文化。把弘揚孝道文化作為一項文明創建任務,大力開展孝親敬老活動,健全宣傳隊伍,拓寬宣傳渠道,營造良好宣傳氛圍。從學校、社會、家庭三個層面開展了內容豐富的孝道文化宣傳評比活動,讓關注關愛老年人的意識和行動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職能部門組織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活動、敬老模範嘎查(村、社區)和孝親敬老先進評比活動,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的孝道文化。

二是發展老年教育。建議各級政府要在財力、物力上大力支持當地老年教育工作,把老年教育列入終身教育體系,統一規劃,加強管理,擴大老年教育覆蓋面,提高教育水平。充分利用我盟現有的教育條件,辦好老年電視大學和老年進修學校,引導老人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新的科學文化知識,學習養生保健知識,既增長知識,又能消除孤獨感,豐富晚年生活。常住老年人口較多、有條件的蘇木鎮也可就近設立教學點,爭取更多的老年人蔘加學習。

三是開展文化下鄉。相關部門要經常性組織開展“送科普書籍、送電影、送戲”等形式多樣的文化下鄉活動,豐富基層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老齡工作部門也可以積極組建老年藝術團,一方面藝術團成員可以自娛自樂,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可以編排節目送戲下鄉,為廣大老年人送上精神食糧。

(二)開展文體活動,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

一是加強硬件建設。近年來,我盟在體育健身設施上有了明顯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夠完善,各地政府有關部門要繼續增加財政投入,建設門球等我盟傳統老年活動設施的建設。同時要整合學校、部門、社區現有資源,做到共同利用、一室多用,實現效益的最大化,方便老年人開展文體健身活動。

二要健全軟件組織。各蘇木鎮、社區可成立老年人體育羣眾組織,積極組建廣場舞隊、歌唱隊、棋牌隊等各類文體團隊,活躍老年人生活,鍛鍊老年人體魄。

三是積極開展文體活動。要經常組織開展大型文體交流活動,如與周邊盟、旗聯合舉辦老人步行健身走活動、廣場舞比賽等活動,讓更多的老年人蔘與到健身隊伍中來,搞高自身身體素質。還要因地制宜、經常組織開展各類諸如太極拳、抖空竹、小型文體比賽,促進羣眾性老年文化活動的開展。

(三)關注精神慰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一是在精神上敬重老年人。要尊重老年人,要傾聽他們的意見,體現在老年優先、老人在上等方面;

二是在心理上滿足老年人。體現在尊重老年人的選擇和儘量順從老年人的意願。比如幫助老年人實現年輕時的夢想,引導老年人培養有益的興趣愛好,支持老年人發揮餘熱等等。

三是子女要唱主角。在老年人物質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的情況下,精神贍養顯得更加重要,有時兒孫一句寬慰的話語、一封平安的家書、一個温馨的電話、一件有意義的禮物,就會給老年人一個驚喜、一絲慰藉、一點温暖、一份回報。

四是老年人要自強。老年人要融入社會、融入社區、融入集體、融入自然,積極投身到社會中去,做到老有所為,發揮餘熱;要培養興趣,廣交朋友,豐富生活,多參加有益的適合自己的文體活動,總之,要實現積極老齡化,老年人應該有精神寄託,但不要有依賴思想,不要過於依賴子女,應該自己動手做好自己的事。

老年人調研報告8

隨着我省老齡人口規模的擴大和老年化進程加快,老年消費需求在社會總需求的比重逐步上升,老年人的消費在整個社會消費中的份額也逐步加大,做好老年人消費品市場工作,既是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迫切需要,也是商務主管部門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科學發展的具體實踐。

一、我省老年人口的現狀

**省轄14個市州122個區縣,國土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800萬,人均gdp20xx美元左右。我省人口年齡結構從1998年進入老齡化,至20xx年末,全省60歲以上人口866。1萬,較上年增長2。6%,超過我省總人口1%的增長速度,佔全部總人口的比重為12。7%,高於全國1個百分點,其中男性433。8萬人,女性432。3萬人。我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老年人是我省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老年人消費習慣和特點

老年人隨着年齡增長和生理條件變化,基本退出社會經濟活動圈,活動範圍主要侷限於家庭和城市休閒場所。由於老年人閲歷豐富,理性思維特色濃厚,因而決定了他們的日常消費需求和精神消費需求與其他羣體不同。消費穩重,注重實用,講求實惠是他們消費最大的特點。具體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注重實用。老年人與其他羣體消費的最大區別在於實用,他們購買商品不再以追求時髦、追趕時尚為主,而是注重實用、能用、好用,往往相信自己的購買經驗,購買的商品不是用來收藏,或未來若干時期才使用,當前使用不上的商品往往很難購買。

2、講求價位。由於老年人羣體消費理性,購買商品時十分穩重,商品不合適,價格不合算不會輕易購買。他們購買商品時喜歡貨比三家,發現商品合適,價格相對較低時才會最後購買,因而,他們較多光顧降價、折扣、低價促銷類商品。

3、注重經久耐用。老年人購買消費品不以高檔、時尚、功能多和技術先進為首選條件,而是看重商品是否經久耐用,注重商品是否能迅速方便地使用。他們對購買的商品往往有長期使用的打算,而且希望在使用過程中儘量減少維修和維護,盡力避免售後維修麻煩。

4、注重安全保健。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老年人對健康長壽的渴望比較強烈,喜歡看一些保健、營養、延年益壽方面的報刊,增加健康消費知識。安全衞生是決定老年消費者購買日常消費必需品的主要因素。他們注重商品的保健和營養功能,如食品,特別喜歡購買粗糧、精纖維等保健食品和營養食品。

5、早晨購物居多。老年人由於生理方面的特點,他們一般晚上睡得早,早晨起得早。現在,城市裏的老人一般清晨就起牀外出鍛鍊身體,然後到早市、超市採購一天的生活必需品,成為早晨消費的主體。

6、文化休閒商品逐步成為熱點。由於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不再為生計、子女、家庭等所困,他們更加嚮往健康、豐富、充實的養老生活,特別是隨着城市“空巢老人”和農村“留守老人”的增加,他們更加渴望精神消費和服務性消費,對能滿足自身精神文化、娛樂休閒需求的商品感興趣,因而與老年人精神娛樂活動相關的商品成為消費熱點。

三、老年人消費市場存在的問題

老年人消費品市場是整個社會消費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省老年人消費品市場在不斷髮展的同時,也存在着以下主要問題:

1、老年人商品供應不豐富。從整體看,無論是消費品生產企業還是經營企業,生產經營青年和兒童用品的企業要多於生產經營老年人用品的企業。如絕大多數大超市、百貨商店出售給兒童、年輕人的商品要多於老年人消費的商品。

2、老年人消費品購買場所不集中。現在城市商場、超市多,但很難找到老年人專門商場。我省絕大多數中、小城市沒有專門的老年人用品商場,甚至有的大型超市也沒有老年人用品專櫃,即使有經營,也被商家當作附加品來出售,擺設在市場不起眼的位置,老年消費者要花很大的精力才找得到。

3、老年人用品花樣少。隨着人們消費水平提高,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也在改變,不少老年人也追求愛美和時尚,消費的多樣性正日益顯現。大多數商家經營老年人用品,也是零星的、某一項用途的商品,而且商品的式樣、種類單調,可供老年消費者挑選的餘地小,許多商品只能勉強購買。

4、老年人用品設計太複雜。由於生理和身體變化,老年人一般反映較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弱。現在許多商品功能多,操作複雜,使用不簡便,使許多老年消費者想消費,但由於使用麻煩或不會操作,只好望而生畏。

四、擴大老年人消費市場的建議

我國整體上早已進入老齡社會,老年人羣體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羣體,作為消費者,衣食住行是基本要求。針對老年人消費特點和消費中存在的不方便、不放心的問題,我們建議:

1、大力開展便利消費進社區、進街道活動。由於老年人受年齡、體力限制,活動區域較小,時間相對固定,我們建議以社區、街道為依託,開展便利消費、便民服務,特別是開展適合老年人的服務性消費進社區、進街道活動,如美髮、保健、休閒,修建便民商店、娛樂室、茶室和休閒吧等,在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滿足精神消費需求。

2、加強商業網點規劃,合理佈局老年消費者購物場所。目前,我省絕大部分市州沒有專門的老年人用品商店,個別市州僅有的老年人專用商店的商品品種單一、不齊全,激不起老年人的消費慾望。為緩解老年人消費不方便的困難,建議合理佈局老年人專用商店,同時在大超市內開闢老年人用品專櫃,滿足老年消費者購買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需要,緩解老年人消費不方便難題。

3、加強供應,組織豐富商品應市。老年人消費需求具有多樣性和廣泛性,廠家和商家要研究老年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消費心理和消費特點,針對老年人的需求,開發適合老年人的商品供應市場。如穿的方面,針對老年人的體型、體質和審美需求,開發不同花色、品種、款式和顏色的服裝鞋帽,適合不同層次老年消費者的需要。吃的方面,針對老年人對保健的需要,開發多品種的低糖、低鹽、低脂、低油的食品和保健品,滿足老年人健康長壽的需要。用的方面,開發功能簡單、操作方便、標識清晰的保健器材、手機、耐用小家電等,讓老年人安享科技進步的成果。商務部門應該加大對老年人專用商品的供應工作,確保老年人消費需求。

4、確保安全放心食品上市,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由於老年消費者每天與日常生活打交道較多,對食品安全和物價上漲較其他消費羣體敏感。因此政府要大力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加強對肉、蛋、奶、菜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必需品的安全檢測,確保放心合格的商品上市。

5、規範媒體廣告,保障老年人消費權益。一些不法廣告商、廠家抓住老年人期盼健康長壽的心理,誇大或虛假宣傳保健用品和食品的功效,欺騙老年消費者。建議有關部門規範媒體廣告,合理引導老年消費,保障老年消費者的消費權益。

老年人調研報告9

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大幅上升,未來老年駕駛人的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我們的重視。伴隨着我國對申請駕照的年齡進行了放寬,特別是初次申請小型汽車駕照的年齡限制的放寬,老年人也可以申請小型汽車駕照,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老年人的關懷,圓了一些老年人的“開車夢”。但是,由於老年駕駛人本身素質的原因,老年人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數量也在進一步增加。結合實際工作,淺談一下老年人駕車安全突出問題及對策。

一、老年人駕車存在的問題

(一)老年人年老體弱。隨着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生理心理狀況會隨隨之衰退,體能減弱、反應能力也開始下降,變得不靈敏、行動緩慢。而駕駛機動車是一項風險很大的工作,對於駕駛人要求很高,特別是在反應能力上具有較高的要求。而由於老年人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反應時間較長,因此具有危險性。

(二)視聽能力下降,辨別力衰退。在視覺方面, 60歲以後,老年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視力水平急劇衰退,近距離視力比遠距離視力減退得更明顯,出現所謂的“老花眼”。此外,還會出現視野狹窄,對光量度的辨別力下降,視覺感官的調節功能減退。老年人對聲音的辨別能力也在減退。在不良聽覺條件下或有噪音背景的情況下,比如在駕駛車輛過程中,老年人往往不能正確辨別出聲音的來源和方向。因此,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那麼,將是很難應對的。

(三)耐力下降,不易久開車。隨着年齡增大,老年人體肌肉彈性降低,收縮力減弱,肌肉變得鬆弛,容易疲勞,耐力開始下降,難以堅持長時間駕駛車輛。而疲勞駕駛又是誘發交通事故的突出原因。

(四)為保安全,佔用超車道。老年駕駛人各方面都不如青壯年,開車速度慢,影響到道路的暢通,而且對行人及騎自行車人最具威脅性。老年人自身的耐衝擊能力低下,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在道路行駛過程中,為確保安全,長時間佔用超車道,致使後車越黃線超車,加劇了行車的危險性。老年人駕車相對來説速度比較緩慢,在擁擠的路段上更容易被擠、被催促,從而使心情變得過於緊張和急躁,駕車時容易出現動作機械,油離配合不當等情況,影響行車安全。

(五)年齡增大,要求增高。老年駕駛員身體狀況不及年輕人,不適合長時間駕車,對車輛乘坐舒適性及車輛操控性要求比較高。遇到突發事件反應速度慢,對車輛主動及被動安全性要求高,不適合駕駛內部設施操控複雜的,掌握不了其基本操作,遇到緊急情況,亂了方寸。

二、應該採取的措施和辦法

針對老年人駕駛車輛存在的安全問題,交警部門要對此高度重視起來,認真加以管理和整治。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老年駕駛人引發的交通事故數量將會進一步增加。現提出以下參考意見:

(一)加強正確引導,優化服務空間。交警部門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努力為他們打造一個以人為本的公交服務空間,提供優化的站台服務,採取優惠乘車的方式,引導老年人羣主動放棄駕車,選擇公交出行。這樣,既減少了由於車輛數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車輛擁堵,同時,又使老年人駕車帶來的安全問題得到控制。

(二)認真加以提示,不要疲勞駕駛和高速行駛。因為城區主幹道路上常常出現道路擁擠的現象,老年駕駛人要避開高峯時間段出行。同時,老年人的應變能力較為遲緩,體質相對年輕人要差一些,對車速、車距的判斷能力要低於年輕駕駛人。如果高速行駛,一旦出現險情,難以果斷採取應變措施,所以老年駕駛人應避免高速行駛和長時間駕車。

(三)儘量減少夜間和惡劣天氣的出行。由於夜間能見度很低,視線模糊,同時,雨、雪、霧等天氣道路能見度低、路面濕滑。這些不利條件對於駕車人要求很高,而老年人由於本身條件的'原因,稍有不慎便會引發事故。所以,老年駕駛人應減少夜間和惡劣天氣的出行,這樣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意識。交警部門要積極做好交通安全宣傳活動,針對對於老年人駕車中存在的問題和安全隱患及時進行宣傳,使他們從思想上加以重視。要告誡老年駕駛人感覺身體不適時,應避免駕車活動。如在駕車過程中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駕車活動,到就近的安全地帶休息,避免不安全行車帶來的問題和危險。

(五)不斷完善道路交通設施。考慮老年人駕駛人有視力、聽力、感知和反應能力、操作的靈活度等功能衰退現象,因此,交通管理部門在設置交通安全設施時,應照顧老年駕駛人的特殊需求,把街名和路標的字體放大,設置更寬更亮的地上路標,道路中線裝置更多的反光板,交通信號系統的製造和設置上應相應的改進。這樣,老年人在行車過程中就會能夠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和反應。

( 六)生產更加安全的車輛。老年駕駛人對車輛乘坐舒適性及車輛操控性要求比較高,遇到突發事件反應速度慢,不適合駕駛內部設施操控複雜的,要求車輛配置簡單易操作。汽車性能的改進有助於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所以,開發、推廣老人易乘易駕的機動車輛,瞌睡警告系統、高功能尾燈、預檢轉彎檢測系統、車道保持系統、超級光滑風擋玻璃塗層等。這樣,就能從根本上減少由於車輛本身原因造成的危險。

隨着老年人融入駕駛汽車行列,老年駕駛人隊伍將越來越龐大,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老年人學車還處在“萌芽”階段,許多管理和服務措施還不完善。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老年人的行車安全,交管部門面臨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在創建和諧社會的大環境下,交警部門應及時完善一些管理辦法和措施,從實際出發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老年駕駛人管理辦法和措施,有效預防和減少老年駕駛人交通事故,創造一個和諧的交通環境。

老年人調研報告10

現在的老年人多數是在物質和精神生活相對貧乏的五、六十年代度過他們的青春年華,一直沒有機會滿足各種人皆有之的生活追求。因此,當他們從繁忙的工作和家庭負擔中解脱出來後,就會噴發出強烈的補償要求,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過得幸福、充實、絢麗多姿。從這一意義上講,老年人有比青年人更強烈的購買慾望。 和中青年相比,大多數老年人已上無贍養父母的責任,下無撫養子女的義務。因而可傾其所有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使老年人相對有限的經濟收入,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現實購買力,其邊際消費傾向明顯高於中青年消費者 由上可見,由於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老年人的經濟收人逐年在增加和具有強烈購買慾望,我國老年市場具有不可估量的開發潛力。

老年人生活用品追求實用質量、飲食求營養可口、穿着求寬鬆合體、醫療保健求實效、生活服務求多樣化、文娛休閒求高雅、住房交通求方便等。 同其他消費羣體相比,老年羣體由於在生理、心理、經驗等方面有着明顯的差異,因此,老年市場的消費行為也具有了其自身的特徵,充分認識這些特徵,是開發老年市場、研究制訂營銷策略的關鍵。

所以老年人有它的消費特徵可作分析:

(1)消費自主性強:絕大多數的老年人在退休後就成為純消費者,部分老年人還可能會再參加一段時間的社會活動,但相當部分老年人再就業的時間不會很長,一般在65歲前後還是會真正退回到純消費者的行列之中。相對同樣是純消費的低齡人口來説,老年人有着更加漫長的純消費年數。與低齡消費其消費意志主要通過父母來體現不同,老年消費在意志上是自主的,老年即使到了高齡,行動不便,消費行動可能會發生障礙,需要別人幫助方可完成時,只要老人獨立思考的能力依然存在,老年消費意志的自主性就不會消失。再者,少年人口由於尚未進入社會,他們的消費實際上是一種依賴消費。而作為純消費人口的老人口,其經濟收入應是相對獨立的,消費能力是自主的。

(2)消費習慣穩定,消費行為理智:由於年齡和心理的因素,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消費觀較為成熟,衝動型熱情消費和目的不明的盲目消費少。對消費新潮的反應會顯得較為遲鈍,他們不跟時髦,講究實惠。另外,老年消費者有着幾十年的'購買消費的實踐,在長期的選擇和使用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老年消費者也往往非常相信自己的購買經驗,對哪些商品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有較為深刻的理解。他們往往會根據自己長期積累的經驗和業已成為的標準,再三思量,然後再進行購買。老年人的習慣購買心理還表現在:對於不瞭解的商品不輕易採用。

因而大量的廣告轟炸對於其購買商品難以產生很大的影響。老年消費者對某些商品形成了比較穩定的購買消費習慣,對某些品牌更是產生了一定的偏好,具有較高的品牌忠誠度。這類習慣一旦形成,就較難改變,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老年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反過來,這會使老年型商品市場變得相對穩定。 同時,由於自己是家庭中的長輩,在家庭中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儘管購買消費是個人的行為,老年消費者也會較多地考慮家庭的整體利益,兼顧家庭,有時個人消費還富有犧牲性。綜合這種因素,老年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往往是趨於理智型的,特別是高值消費品的購買,決策的過程都會較長。

(3)消費追求便利:老年消費者由於生理機能逐步退化,對商品消費的需求着重於其易學易用、方便操作,以減少體力和腦力的負擔,同時有益於健康。老年消費者對消費便利性的追求還體現在對商品質量和服務的追求上,老年消費對商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要求高於一般消費,這是老年消費的質量特徵。質量高、售後服務好的商品能夠使老年消費者用得放心、用得舒服,不必為其保養和維修消耗太多的精力。

目前,商品市場常常以經濟效益來確定商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在服務質量上對老年消費者往往缺乏耐心,更談不上週到。這種市場消費質量傾向實際上對老年消費起到了抑制作用,許多老年人因為在消費中曾經遭遇冷淡或搶白,由此而產生害怕消費、躲避消費的心理,在行動上則表現為不進行消費或惰性消費。這種消費心態與消費現象對積極發展老年消費市場是很不利的。

(4)商品追求實用:老年消費者把商品的實用性作為購買商品的第一目的性,他們強調質量可靠、方便實用、經濟合理、舒適安全。至於商品的品牌、款式、顏色、包裝裝潢,是放在第二位考慮的。我國現階段的老年消費者經歷過較長一段時間的並不富裕的生活,他們生活一般都很節儉,價格便宜對於他們選擇商品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是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國形成的買方市場下的“過剩經濟”,老年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也不是一味追求低價格,品質和實用性才是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價格便宜也是老年消費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因為由於理性消費的原因,老年消費總的來説屬於節儉型消費。但是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薪中年人加入老年行列,價格因素在老年消費中發揮的決定作用逐漸趨弱。

(5)消費地點就近:就近消費也是老年消費的一大特點。由於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行動日漸不便,特別是高齡老年人,他們在消費時會盡量避免過多的交通勞累,因此通常會選擇在大商場和離家較近的商店購買。這是因為大商場所提提供的商品一般在質量上可以得到保障,而且在購物環境和服務方面也有較大優勢。老年消費者的體力相對以前有所下降,他們希望能夠在比較近的地方買到自己滿意的商品,並且希望能夠得到周到的服務,如商品諮詢、導購服務、運行較慢的自動扶手電梯和舒適的休息環境等。

(6)消費喜歡結伴:在購物的陪伴方式上,因為老年人大多害怕寂寞,而其子女由於工作等原因閒暇時間較少,所以老年消費者多選擇與老伴和同齡人一道出門購物。老年人之間有共同話題,在購買商品時也可以互相參考、出謀劃策,他們對於哪些商品適合於老年人比較瞭解。這就説明,影響老年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相關羣體主要還是老年人。對於獨自一人外出購物的老年消費者,商家更要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如為他們詳細介紹商品的特點和用途,提供容易攜帶的包裝,必要的時候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等。

(7)有補償消費動機,休閒性消費比例大:很多老年消費者有補償性消費動機。在子女成人獨立、經濟負擔減輕之後,一些老年消費者試圖補償過去因條件限制未能實現的消費慾望。他們在美容美髮、穿着打扮、營養食品、健身娛樂、旅遊觀光等方面,和年輕人一樣有着強烈的消費興趣。老年消費中休閒性消費與服務性消費所佔比例大,這是老年消費的內在特徵。一般來説,低齡老人以休閒性消費為主,高齡老人以服務性消費為主。隨着老人所處的年齡段的不同,在消費上會各有側重,各具特色。

(8)對廣告的依賴程度一般:廣告對大部分老年消費者的影響程度是“一般”(41.9%)或“沒什麼影響”(22.7%)。由此可見,老年消費者對廣告的依賴程度一般,並且由於一些虛假廣告的負面影響,使得一部分老年消費者對廣告產生了反感情緒。由於老年消費者心理成熟、經驗豐富,他們一般相信通過多家選擇和仔細判斷就能選出自己滿意的商品。當然老年消費者還是希望通過廣告瞭解一些商品的性能和特點,並以此為依據選擇某些商品,但是要儘量避免誇大性和虛假的廣告。

老年人調研報告11

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是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快建設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xx區在20xx年左右就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到20xx年底,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5.1萬人,佔户籍總人口的11.01%。近年來,xx區從改善民生,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大局出發,圍繞“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的工作目標,加大投入,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老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於xx區老齡工作基礎比較薄弱,在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存在主要問題

(一)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滯後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口結構的變化,社會養老服務需求迅速增長,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一是養老服務設施嚴重不足。全區養老服務機構能供養老年人入住的牀位數僅為老年人總數的0。49%,低於全國1。59%的平均水平。二是對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扶持力度不夠。全區由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服務機構只有1家,提供半護理和全護理養老服務。民辦養老服務業場地小,設施差,醫護等專業人員缺乏,雖然政府有關部門在税費減免、用水、用電等方面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但仍運轉困難,發展緩慢。

(二)農村老年人權益保障薄弱

xx區約有65%的老年人生活在農村,農村老年人權益保障基礎薄弱。一是農村大量外出務工勞動力的轉移,使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日趨增多。農村老年人收入水平普遍低於當地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贍養糾紛等問題比較突出。二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雖然已在xx區全面實施,但保障水平還比較低。

(三)老齡事業財政投入不足

20xx年1月起,xx區對年齡在80週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發放高齡津貼。發放標準為80週歲至89週歲老人每人每年發放120元;90週歲至99週歲老人每人每年發放240元,高齡津貼標準較低。

二、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的措施和對策

(一)推進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積極應對老齡化,切實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是當前xx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和切實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工程。要把發展老齡事業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籌安排,促進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逐步建立穩定的老齡事業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為發展老齡事業提供資金支持。

(二)進一步健全覆蓋城鄉的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

老有所養、老有所醫是老年人最為關注的核心利益問題,也是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重點。要繼續完善覆蓋城鄉的老年人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隨着經濟發展水平提高,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同時,加快推行和不斷完善城鄉困難羣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鄉醫療救助制度、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和五保供養制度等。認真落實老年人優待政策,進一步完善高齡老年人生活補貼制度,逐年提高80週歲以上的高齡老人高齡津貼標準;要充分考慮老年羣體的特殊情況和需求,保障好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保障好老年人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權利。

(三)進一步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要加快以居家養老為基礎,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為老年人提供不同層次、滿足不同需求的服務。一是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建設一批社區為老服務中心,健全服務網絡。二是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開辦家政服務,在用地、融資、税費、水電氣等方面加大優惠扶持力度。三是加快為老服務隊伍建設,加強專業護理人員培訓工作,鼓勵志願者和社會工作者參與為老服務。

(四)進一步推動老齡產業發展

要積極發展老齡產業,加強產業規劃,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外商投資創建老齡產業,大力開發適合老年人的休閒、健康、養生、文化等服務市場和老年特殊用品市場,開發建設功能配套的高端養老休閒示範社區,發展多種特色的養老服務,推動老齡產業向社會化、市場化、多元化、專業化發展。

(五)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保障

要利用社區宣傳欄加強《老年法》的宣傳力度,強化維護老年合法權益的法制觀念,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護能力。在社區建立法律服務網點,公佈法律諮詢電話,形成較為完善的老年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組織網絡。同時開展老年維權月活動,舉辦老年維權大集、法律講座、送法律進社區等系列活動,把貼近老年羣眾生活的法律知識送到老年人手中,進一步在全市形成關愛老年人、依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良好氛圍。組織編寫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法律保護的案例,發揮刑事審判職能,嚴厲打擊侵害老年人的犯罪行為。加大對虐待、遺棄、毆打、傷害老年人的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使老年人有屈能訴,有冤可申。還可聯繫各級法院對涉老案件實行優先受理、優先審理、優先執行,並開闢老年法庭和維權綠色通道,實施訴訟費緩減免制度,讓更多的老年羣眾享受到無償的法律服務。

老年人調研報告12

一、引言

當前中國正在經歷深刻的社會轉型,城鎮化加速、勞動力遷移流動頻繁、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給喪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帶來影響。從變化趨勢看,中國喪偶老年人的獨居比例持續上升,與已婚子女同住比例逐步降低。1990年、20xx年和xxxx年普查數據顯示,65歲及以上城市喪偶老年人獨居比例分別為18.3%、24.7%和37.6%;農村這一比例也分別達到18.2%、17.4%和28.9%;xxxx年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數據顯示,中國65歲及以上年齡喪偶老年人獨居比例已達41.7%。作為決定老年人生活照料和精神關懷的重要因素,喪偶老年人居住方式的研究對於其養老有着重要意義。

二、文獻綜述

從文化影響論看,家庭社會學者認為儒家傳統文化對中國及其他幾個亞洲國家的親子同住安排具有重要影響。在儒家文化體系之中,子女將孝敬父母視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子女不孝不僅會受到強烈的道德譴責,還會受到國家法律的嚴厲懲罰。已婚子女與父母共居從情感和實際行動上體現了對父母恩情的回報,也被視為“養兒防老”願望的最終實現。當前,傳統孝道已經發生變化。針對華北農村代際關係變遷調查的研究發現,傳統代際交換關係的維繫力量和存在的基礎已經完全改變,農村傳統孝道已經衰弱。父權制雖然沒有徹底讓位,但已漸漸被淡化;子女對父母的孝順敬重已經喪失優先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對於新的夫妻關係與年輕人文化的倚重。因此,傳統倫理衰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親子分居。與此同時,老年人自身的偏好也在發生變化。城市老年人更傾向於獨立居住或入住養老機構,xxxx年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數據中,約1/3的農村老年人表示不願意和子女長期在一起生活。即使是失能老年人,也有超過1/4的失能老年人青睞獨居或僅與配偶居住。從現實需求論看,很多研究表明,父母的生活照料需求,例如患病或身體功能受限以及喪偶等因素與親子同住具有正向相關關係。對於老年人來説,親子同住可以獲得日常照料,生病或出現緊急情況時更容易獲得幫助。也有學者認為已婚子女與父母同住主要是為了滿足子女的需求。簡而言之,親子同住可視為長期代際交換的一部分,老年父母與子女相互滿足對方的需求。從家庭資源論看,經濟狀況改善使得老年人更有可能獨居,父母擁有的資源越多,獨居的可能性越大。也有學者從子女角度解釋老年人的獨居問題,認為子女數量減少或遷移導致的親屬資源缺乏是老年人獨居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此外,學者指出住房對代際同住有影響,住房短缺是導致大家庭得以維繫的一個原因。後續的一些研究則認為住房對代際同住具有雙向影響,它既可能促使子女婚後與老年人同住,亦可能使之分離。子女因住房短缺對父母形成依賴,是導致成年子女與父母同住的重要原因。若親代有多套住房,其已婚子女更有可能和有條件獨立生活,自己獨住概率因此上升。

三、數據

本文使用xxxx年由全國老齡辦組織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數據(以下簡稱“第四次調查”)。該調查是中國迄今為止開展的最大規模的老年人口調查,調查範圍首次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台地區除外)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樣本覆蓋466個縣(市、區)、1864個鄉鎮(街道)及7456個社區(村居)。調查對象為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港澳台地區除外)60週歲及以上的'中國公民。抽樣方法採用分層抽樣、多階段抽樣、PPS抽樣等方法,所得樣本近似自加權,樣本具有全國代表性。樣本規模為22.368萬份,抽樣比為1‰,調查實際回收樣本22.27萬份,有效樣本為22.017萬份,樣本有效率達到98.8%。本文的分析樣本是56411位年齡在60歲及以上的喪偶老年人。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通過對數據和變量進行專業分析,得出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結論

本文從宏觀(社會變遷)和微觀(父母—子女)層次探討了同住或分居的形成機制,從而為判斷喪偶老年人居住安排的變遷軌跡提供依據。通過對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筆者認為當代喪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主要受親子需求、家庭資源和個人偏好的影響。以此為出發點,提出三個研究假設,並使用xxxx年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數據進行了相關的實證分析,得出結果如下。

(1)與子女、孫子女同住仍是當前中國喪偶老年人的主要居住方式。分城鄉、分性別看,超過半數喪偶老年人與子女、孫子女同住,但是獨居比例已經高達41.7%。

(2)喪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受到親子之間需求的影響。親代和子代之間的需求越小,親子間獨立居住的可能性越大。在本研究中表現為老年親代自理能力越強、經濟狀況越好,則獨居的可能性越大。

(3)喪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還受到家庭資源的約束,擁有住房、住房適老性高,則獨居可能性更大。

(4)兒子數量對喪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有顯着影響,多個兒子意味着喪偶老年人更有可能獨居。女兒數量對喪偶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影響僅在農村地區顯着。有別於兒子,擁有多個女兒的喪偶老年人獨居可能性更小。

(5)從年齡維度看,喪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呈現倒U形軌跡,獨居的可能性隨年齡而增加,並在85歲左右達到頂峯,隨後趨於下降,意味着重返子女家庭或入住養老機構。

(6)在生命後期,客觀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擁有自主權的喪偶老年人傾向於獨居以避免同住帶來的家庭衝突,自主權力越大,喪偶老年人獨居的可能性越大。

(二)政策建議

健康老齡化意味着創造條件和機會讓人們認識到自己的潛能,並按照自己的需求、願望和能力去生活。

一是為能夠自理的、無住房的喪偶老年人提供福利房或廉租房,解決“有地住”的問題。

二是考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對當前獨居喪偶老年人的房屋進行適老性改造,讓行動不便的喪偶老年人能夠走出家門、融入社區,減輕他們的孤獨感和隔離感。

三是加快社區養老服務建設,注重社區養老服務的供需對接,保障喪偶老年人能夠在他們的意願居住方式下度過晚年生活,緩解日益嚴重的老齡化與少子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