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有時會面對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境公害及人為破壞等突發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總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編制應急預案。你知道什麼樣的應急預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地震災害應急預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9篇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1

為確保地震發生時,我校各項應急工作能夠高效、協調、有序地進行,全面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降低財產損失,減少社會影響,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現結合我校工作的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總則

(一)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災減震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高台縣教體局地震災害應急處置預案》,特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黑泉鄉中心國小處置發生或可能發生地震災害的應急處置。

(三)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理念,牢固樹立責任之心是安全之魂的意識,把師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縣教體局的科學指導下,在鄉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處置地震災害事件的長效機制,掌握應對地震災害事件的主動權。

(四)工作原則

預防和處置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堅持“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置”的原則,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佈置及時處理。預防和處置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要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地震發生前,要立足防範,掌握主動;二是地震發生後要迅速判明性質,並報告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和上級主管部門,同時及時果斷處置;三是地震平息後,要做好善後工作。

二、機構和職責

(一)鄉中心國小成立相應的防震減災工作領導機構,負責部署、指揮本地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黑泉鄉中心國小防震減災領導小組

組長:王大軍

副組長:黃永煥肖飛孫英

成員:各班班主任

(二)主要職責:

(1)普及地震知識和抗震救災應急避險知識;

(2)開展抗震救災強化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師生抗震救災意識和識別地震謠言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執行上級領導和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各項指令;組織實施本預案,發佈各項搶險救災指令、批示、通知等;確定重點救災地點、範圍、部署抗震救災隊伍,實施搶救行動;組織協調各類物資調配供應;收集上報災情、社情、校情、保證學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三、應急機構

鄉中心學校的抗震救災工作領導機構,負責組織、承辦本校內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重大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的具體工作。中心學校財務室負責搶險救援資金的籌集,救助裝備的準備工作,總務處負責做好處理地震的後勤保障工作,教導主任、班主任負責傷員的救護和防疫的技術準備工作。

四、應急行動的實施

(一)正常抗震救災工作

學校在每學期開學初制定抗震救災工作計劃,安排部署全年的抗震知識宣傳和演練工作;通過舉辦專題展覽,知識競賽、召

開主題班會等方法,加強對地震基本知識、應急求生技能、防震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指導督促學校每學期組織師生開展兩次以上的地震應急和自救互救演練,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

(二)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後,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召開會議,佈置防震工作,全體教職工應臨震應急狀態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工作。學校要採取緊急措施迅速有序地在教職工的帶領下將學生及幼兒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要保證通訊線路的暢通,聽取上級有關地震情況和實情,提出求援請示,並隨時彙報救援工作情況。

(三)震後應急行動

1.各級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部門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築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後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並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2.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3.迅速瞭解和掌握本地區的受災情況,及時彙總上報。

五、應急保障措施

(一)應急通訊保障

進入防震應急狀態後,抗震救災領導小組通過電話、口授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並根據相關領導指示及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及上級政府報告相關信息。學校設立地震報告受理電話:6711006

(二)生命線工程設施搶修、次生災害源遏制保障。

由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確定本單位重點用水、用電對象,對本單位的水、電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和加固,準備必要的一定量的飲用水和小型發電設備,安裝各種自動保護裝置,並制定相應的購置、保管、維護、使用制度;對本單位及系統內存在的易燃、易爆、劇毒、有害污染等次生災害暴發區認真監護,採取切實可行的防災減災措施,對職工進行躲避方法的教育和宣傳。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易燃易爆、放射性和有毒物品的登記和保管工作。安裝各種隔斷、切斷、自動保護裝置。對各要害部位定期認真進行檢查和維修

(三)緊急避難場所保障

各學校要對本單位疏散的路線和臨時避難場所進行規劃。

六、獎勵與責任追究制度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鄉中心學校防震減災領導機構,要依法對地震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事後調查。因領導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堅持、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停滯和嚴重後果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2

一、總則

為建立和完善地震應急救助體系,提高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和防禦工作水平,避免或儘可能地減輕地震造成的損失,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指揮機構及職責

1、學校成立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楊會年

副組長:於農、繆獻文、汪義泉

成員:汪洪、楊偉、姚軍、陳懷喜、宋貞文、王桂友、張代娣

2、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儘速到達現場,瞭解和掌握事故情況,控制局面,阻止事態發展,並研究事故處理的具體策略。

(2)在第一時間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情況。

(3)組織力量並全程指揮其他各職能人員投入工作。

(4)密切配合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處理。

(5)認真執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政府部門的有關指示。

(6)負責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查找原因和落實責任。

3、臨時組建四個小組,各小組成員及職責如下:

應急救護組

組長:分管安全副校長成員:現場及附近教師、安全督查員、年級主任、班主任、校醫等等。

(1)控制現場,搶救受傷人員,維護秩序,防止發生混亂局面。

(2)組織引導學生疏散到安全區域,排查受傷人員,送傷員到醫院救治。

(3)配合醫院的救治工作並跟蹤瞭解傷病情動態。

(4)接應趕到醫院的家長,做好家長的安撫工作,防止出現情緒過激情況。

聯絡協調組

組長:德育主任成員:安全督查員、大隊輔導員

(1)按照指揮領導小組的決定,在第一時間向上級通報事故情況。

(2)做好學校內部的通信聯絡工作。

(3)根據情況需要,及時撥打120、110報警。

事故調查組

組長:教學副校長成員:教務處人員

(1)儘早向知情者、見證人瞭解事故發生情況。

(2)採集事故全過程的各種信息資料。

(3)撰寫事故的書面報告,整理取證材料。

善後處理組

組長:分管德育副校長成員:工會主席、總務主任

(1)做好醫療救治、現場控制等支援配合工作。

(2)做好家長接待工作,做好上級工作組現場辦公的服務工作。

4、因外出公幹等特殊情況無法達到現場或不能履行職責,由下一級成員代履行職責。

5、本着以人為本,救人為先的原則,聯絡協調組、事故調查組、善後處理組必須在協助應急救護組有序開展救護工作基礎上再落實本組相關工作。

三、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突發性地震或自然災害引發的危害師生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事故災害。

四、危險分析

地震或自然災害的發生,引發校舍倒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校舍的安全直接影響着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財產的安全。

五、信息報告

1、設立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0255xxxxxx

2、發生重大地震或是自然災害後,對造成師生生命安全和財產損失情況,立即認真核實,立即上報區教育教育局和街道,不得拖延。

六、應急處理程序

發生地震等突發自然災害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1)發緊急撤離、集中信號。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學活動,所有在場教師參加救援和疏導。在上課時由各任課教師帶領學生按指定線路到指定地點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老師在確認沒有學生時最後一個撤離。

(3)科任教師、班主任應按照平時消防演練逃生的路線有組織、迅速地疏散學生,地震、火災發生時等其他災害如安全通道被破壞無法安全撤離時要穩定學生情緒,並引導學生轉移到相對安全區等待救援。

(4)緊急撤離時,學生應停止一切活動,不得攜帶書包,迅速離開現場,聽從老師指揮,互相照顧,幫助弱小、有病同學撤離。

(5)門衞聽到信號後就打開所有大門,總務處工作人員立即檢查應急通道是否打開暢通。

(6)發生漏水現象危及學生安全的`應立即切斷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7)在報警的同時校領導應立即到一線進行指揮,校園應急領導小組迅速做出反映指揮成立疏散引導小組、通信聯絡小組、應急救護小組、後勤保障小組,各小組迅速到達指定位置。

七、培訓與演練

1、通過各種方式向師生宣傳地震等自然災害中自救自護常識,增強師生安全防範意識,提高緊急避險技能。

2、每學期組織一次安全演練活動,使學生在危險來臨時能保持鎮靜,能積極配合教師,進行快速、有序地疏散。

八、責任與獎懲

1、對在處理突發地震或自然災害應急行動中,成績突出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2、對在處理突發地震或自然災害應急行動中,不履行職責、玩忽職守的的人,予以通報批評;對由於個人原因造成無法挽回的重大損失或人員傷亡的,將依法追究責任。

九、附則

本校突發地震及其它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由陶吳國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20xx年4月修訂並解釋,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3

一、總則

(一)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災減震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家地震應急預案》、《甘州區教育系統地震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在我中心學校所屬各中國小學校、幼兒園處置發生或可能發生地震災害的應急活動。

(三)工作原則

1。預防和處置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工作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要本着“內緊外鬆”的原則,不麻痺大意,不掉以輕心,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佈置、及時處理。預防和處置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要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地震發生前,要立足防範,掌握主動,加強宣傳,從細節抓起,適時演練,提高防範措施和自救技能,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提高應急反應水平;二是地震發生後,要迅速反應,緊急疏散,迅速判明性質,並且報告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和上級主管部門,同時,依法辦事,注意方法,及時果斷處置;三是地震平息後,要全面排查,妥善安置,加強協調,形成合力,積極做好災後重建和教學秩序恢復工作。

2。地震災害事件發生後,各中國小、幼兒園立即按照預案採取應急措施,全體教職員工要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在出現公共突發性事件的危機時刻,學校領導和教師,特別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中青年教師一定要發揚不怕犧牲,勇於奉獻,英勇頑強,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全力保護學生的安全為宗旨開展救援工作。

二、機構和職責

(一)鄉中心學校成立相應的防震減災工作領導機構,負責部署、指揮本地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1。鄉中心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各國小(幼兒園)校(園)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xx擔任辦公室主任:13xxx2,xxx擔任辦公室副主任:13xxxx。

根據地震發生的具體情況,由組長統一指揮,領導小組可以隨時調集所屬學校人員支援重災學校,可調用物資,所屬學校必須給予全力支持和配合。

2。主要職責:

(1)普及地震知識和抗震救災應急避險知識;

(2)開展抗震救災強化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師生抗震救災意識和識別地震謠言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執行上級領導和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各項指令;組織實施本預案,發佈各項搶險救災指令、批示、通知等;確定重點救災地點、範圍、部署抗震救災隊伍,實施搶救行動;組織協調各類物資調配供應;收集上報災情、社情、校情、保證學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三、應急機構

鄉中心學校是鄉屬各中國小學校、幼兒園抗震救災工作領導機構,負責組織、承辦本區域內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重大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的具體工作。中心學校財務室負責搶險救援資金的籌集,救助裝備的準備工作,辦公室負責做好處理地震的後勤保障工作,中心學校各處室負責人,完全國小教導主任、幼兒園副園長負責傷員的救護和防疫的技術準備工作。

各完全國小、幼兒園要成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預防和處置本校發生的各類突發性地震事件,各處室具體職責如下:

1。校(園)長室必須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教導處、政教處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體師生對防震抗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總務處要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措、落實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校長室要保證各項經費的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四、應急行動的實施

(一)正常抗震救災工作

各校(園)在每年春季開校初制定抗震救災工作計劃,安排部署全年的抗震知識宣傳和演練工作;通過舉辦專題展覽,知識競賽、召開主題班會等方法,加強對地震基本知識、應急求生技能、防震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指導督促學校每學期組織師生開展2次以上的地震應急和自救互救演練,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

(二)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後,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召開會議,宣佈進入臨震的預報期,佈置防震工作,全體教職工應臨震應急狀態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工作。各校要採取緊急措施迅速有序地在教職工的帶領下將學生及幼兒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要保證通訊線路的暢通,聽取上級有關地震情況和實情,提出求援請示,並且隨時彙報救援工作情況。

(二)震後應急行動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所轄範圍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後,各級領導小組立即趕赴本級指揮所,各搶險救災隊伍必須在震後1小時內在本單位集結待命。

2。各級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部門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築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後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並且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和歷史文物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瞭解和掌握本地區的受災情況,及時彙總上報。

五、應急保障措施

(一)應急通訊保障

進入防震應急狀態後,抗震救災領導小組通過電話、口授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並且根據相關領導指示及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及上級政府報告相關信息。

(二)生命線工程設施搶修、次生災害源遏制保障。

由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確定本單位重點用水、用電對象,對本單位的水、電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和加固,準備必要的一定量的飲用水和小型發電設備,安裝各種自動保護裝置,並且制定相應的購置、保管、維護、使用制度;對本單位及系統內存在的易燃、易爆、劇毒、有害污染等次生災害暴發區認真監護,採取切實可行的防災減災措施,對職工進行躲避方法的教育和宣傳。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易燃易爆、放射性和有毒物品的登記和保管工作。安裝各種隔斷、切斷、自動保護裝置。對各要害部位定期認真進行檢查和維修。

(三)緊急避難場所保障

各學校要對本單位疏散的路線和臨時避難場所進行規劃。

六、獎勵與責任追究制度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鄉中心學校防震減災領導機構,要依法對地震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事後調查。因領導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堅持、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停滯和嚴重後果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4

根據《XX縣地震應急預案》的規定和要求,為保障地震災害發生後各項醫療衞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進行,提高我院對地震災害的應急反應能力和醫療衞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預案。

(—)災情判斷

當發生有感地震時,可能出現房屋晃動、吊燈擺動、物品移動、照明電源中斷、通訊聯絡中斷、電梯停運,現場人員驚慌失措、秩序混亂、擁擠、踩傷、摔傷、砸傷、人員被困等情況。

(二)組織指揮體系

指揮長:XXX、XXX

副指揮長:XXX、XXX、XXX

成員::XX、XX、XXX、XXX

集結地點:衞生院門前空地。

(三)醫療救護隊隊長:

副隊長:

成員:

(四)應急程序:

1、全體職工要樹立“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的'觀念,當有感地震或者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醫院突發事件應急管委會人員必須以最快的方式趕到醫院,根據現場職務高低依次負責組織搶險救災。

2、醫院辦公室在地震發生後要立即向醫院突發事件應急管委會主任報告,並通知抗震救災搶救組。

3、抗震救災搶救組成員在地震發生後要立即到達現場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搶險、解救傷員、屍體保管。

4、抗震救災物資(鐵鍬、鎬、鉛絲、手電、鉗子等)平時存放在後勤庫房“抗震救災專用架”備用。

(五)疏散程序

疏散方針原則:預防為主,措施得力,堅守崗位,履行職責,患者至上,遇震不亂,減少損失,避免傷亡。

1、指揮員立即到達指揮位置行使抗震救災指揮權。抗震指揮部位置:院內空地臨時指揮部。

2、總指揮抗震救災時在醫院的職務一一最高領導。

白天:院長、副院長,依次類推。

夜間:值班醫師、護士。

3、各病區醫務人員堅守崗位,穩定患者情緒,讓患者遠離玻璃門窗、吊燈等頭頂上的裝飾物,保護好頭部,就近躲在堅固的牀下、桌子下或牆角,關閉空調、照明電源,保護好患者,防止發生患者跳樓摔傷、電擊傷、踩傷等意外事故。

4、手術室醫務人員停止手術,堅守崗位,按急救處理原則用無菌物品保護傷口,防止感染,並將手術患者轉移至遠離玻璃門窗、頭頂無裝飾物的無菌安全地區,保護患者體位,使用簡易呼吸器,保證患者吸呼道暢通,靜脈通道暢通,地震停止,繼續實施手術。

5、對病房監護室的重症患者及術後患者,醫務人員應堅守崗位,穩定患者情緒,守候在患者牀前,做好患者心理護理,保證患者呼吸、血壓正常,靜脈通道通暢,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及時採取治療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6、門診醫務人員立即停止各種檢查,堅守崗位,關閉各種儀器及電源。將病人就近躲避在堅固的辦公桌下、牀下及牆角處,防止砸傷。

7、財務人員立即將現鈔和支票鎖在保險櫃內,帶好鑰匙,鎖好門窗,就近隱蔽在安全區。

8、職能科室人員立即關閉電源,鎖好門窗,到達指定位置,接受指揮部的領導、調遣。

9、藥庫、藥房工作人員鎖好門窗及毒麻、貴重藥品,防止被盜、丟失,就近躲避在安全區,震後及時檢對,並將情況報指揮部。

10、節假日及夜間地震時,全體醫務人員接到通知後應迅速到達醫院,聽從指揮抗震工作。

(六)緊急疏散方式

1、住院病人及病房工作人員:

各病區經消防安全通道沿樓梯下至一樓後疏散至安全區。

2、門診病人及工作人員:

經消防安全通道沿樓梯下至一樓後疏散至安全區。

(七)震後措施

1、醫務人員迅速對摔傷、砸傷、燒傷、踩傷的病人實施救治。

2、醫務人員對本病區的患者逐一檢查、治療,病房主任將本病區地震中病人情況向主要領導彙報。

3、財務科人員及時核對賬目,向科長彙報,科長將賬目情況向院長彙報。

4、醫護人員除對住院患者實施救治外,還要承擔社會因地震受傷及其他患者的救治工作。

XX鎮衞生院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5

一、地震搶險救災組織機構

(一)、搶險救災指揮機構

1、領導小組:xx

總指揮:xx

副總指揮:xx

成員:各學校領導組成員、各班班主任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校安全常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有關安全技能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防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照預案要求積極配備安全設施設備,強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狀態。

(4)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安全事故處理工作,把不良影響與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面保證和促進學校各項工作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二)、搶險救災隊伍

1、搶險救災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xx

組長:xx

成員:各學校領導組成員、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由工作小組組長具體負責現場指揮,全面組織救援搶險工作,及時搶救被困及重要物資,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保師生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2、後勤保障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xx

組長:xx

成員:各學校領導組成員、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確保搶險設備設施及物質供應,負責聯繫醫院對傷員進行及時救治或進行搶救,負責現場搶修及災後水、電等恢復工作,安排好師生生活、學習等工作,保證學校師生水、電等正常供應。

3、警戒疏散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xx

組長:xx

成員:各學校領導組成員、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負責設置警戒區,維護學校正常秩序和搶險工作秩序,確保現場的原始狀態,配合有關人員進行現場調查工作,嚴格控制進出人員及車輛,勸阻圍觀人員離開事故現場,看守搶救出來的物資,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對肇事者及有關人員採取監控措施,防止逃逸,有效、安全地疏散師生撤離危險地帶,安定師生情緒。

4、善後處置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xx

組長:xx

成員:各學校領導組成員、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協調相關部門,組織對傷亡人員的處置和身份確認,通知傷亡人員家屬,落實用於接待傷亡人員家屬的車輛和住宿,做好相應的接待和安撫解釋工作,並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善後處理的動態。搶險過程中和事故結束後,負責保證現場及善後過程中的.穩定工作。

5、通訊督導工作組

⑴、工作機構:xx

組長:xx

成員: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職責: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執行領導小組組長指示或命令,負責事故現場各小組與指揮部及外部的通訊暢通,確保指揮部對現場的指揮調控,負責對事故的原因、發展形勢、產生後果進行分析、預測,並落實搶險救災過程中的具體措施的指導與施行,負責事故現場處理過程和結果的對內、外信息發佈工作。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6

㈠預防措施

1、學校辦公室負責接受上級防災指揮部的各項指令,制定校內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領導小組部署校園地震來臨前的應急防禦,做好緊急救災和恢復校園正常教學的工作。

2、校長辦公室負責認真宣傳、貫徹、執行上級實行防災的指示,傳遞防災信息。

3、政教處負責組織師生學習辨別地震等災害預警信號,掌握災害預防和自救知識。

4、安全處、總務處定時和不定時排查校園的教室、宿舍、供電線路、食堂、消防安全設施、樹木、玻璃門、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隱患,發現問題及時及時記錄並整改。

5、政教處制定防地震等自然災害事故應急預案,組織並指導校內師生掌握地震逃生知識。

6、成立防地震等自然災害領導小組。

㈡現場處置及救援措施

1、在發生災害時,組織各方人員切斷電源,檢查和加固窗外的懸掛物,檢查旗杆、牆報欄,防止高空懸掛物摔落傷人,要檢查保管好各類電器。

2、組織各班班主任在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時,迅速將學生帶領到在安全地方躲避。若遇人員受傷,積極組織搶救。如有傷勢較重的傷員,學校無能力處置的',就近送醫或在第一時間內聯繫“120”醫療急救中心,請求救治。

3、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發生破壞性災害時,立即做好抗災自救工作,在上級領導下,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精神,開展自救活動。

4、安全處以及總務處檢查學校食堂、宿舍、教室等重點部位,查看是否受損及損壞情況,檢查是否發生火災、毒氣等次生災害,並組織人員採取相應預防、處置措施。發生火災、毒氣泄漏等次生災害後,學校應在處置的同時,向“119”、“110”等部門提出救援請求。

㈢事故報告及現場保護

1、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時,要按照上級指令和預警信號安排學校各項工作,若需要停課,則第一時間將信息傳遞給有關老師、學生、家長,立即採取措施停課放假。

2、通訊小組隨時與教育系統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保持聯繫,在接到地震預警時,立即進入戰備狀態,隨時待命。

3、突發地震後,領導小組立即對地震中師生傷亡、校舍損壞等情況進行統計、彙總,瞭解、及時上報教育局。有新生重大災情的,隨時報告。

4、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面保證和促進學校安全穩定。

㈣事故調查及處理

1、做好衞生防疫工作,做好災後衞生消毒,防止傳染性疾病在校園滋生蔓延,做到大災之後無大疫。

2、政府或教育、防震減災行政主管部門確認近期不再有破壞性地震發生,則宣告應急結束,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3、針對學生出現的情緒緊張、神情焦慮等心理問題,學校心理諮詢室立即開展心理疏導工作,舒緩學生震後心理壓力。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7

為提高我校地震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和救災工作整體水平,建立和完善災害救助應急體系,提高我校救災工作整體水平,迅速、準確、有序地開展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廣大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和校舍安全,維護校園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預防為主,災時有備,提高警惕,羣防羣治”的原則,增強全校師生防災、減災的意識,提高師生在地震災害發生時的自救本領,切實保護廣大師生的人生安全,減少由於災害帶來的財產損失。

二、機構設置

預防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呂xx(法人、校長)

副組長:甘xx(副校長)左xx(教導主任)

組員:徐xx、劉xx、羅xx、楊xx、楊xx、王xx、各班班主任

領導小組在學校副校長辦公室設辦公室,由甘xx負責。

三、防災領導小組職責

1、在縣政府及縣教育局的統一領導下,指導和落實學校預防和處置地震的各項工作;根據上級各個時期的工作形勢,提出預防和處置地震的措施;完善工作制度,落實責任,加強管理,及時處理學校安全隱患;發生地震災害時,及時報告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並立即趕赴現場處理,做好應急疏散、受災情況統計、排危自救等工作。做好緊急救災和恢復校園正常教學的`工作。

2、通過從網上下載、圖片宣傳、班隊會等進行防震知識的宣傳教育,教育學生識別地震災害險情,掌握避險技能。認真宣傳、貫徹、執行上級實行防震指示,傳遞防震信息。

3、組織師生學習掌握地震災害預警信號、預防和自救知識。

4、及時通知地震信息,並公佈最新的處理辦法。定時和不定時排查校園的課室、排水管道、食堂、消防安全設施、樹木、牆報欄、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隱患,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並監督及時整改。

5、制定實施搶險救災方案,組織和訓練,並指導校內師生模擬預防演練。

四、防災應急安全措施

1、做好疏散撤離學生工作和轉移保護學校貴重物品工作。做好學生和家長的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2、接到上級指令或監測預報系統、預警信號,需要停課,則第一時間將信息傳遞給有關老師、學生及家長,立即採取措施停課放假。

3、預防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隨時與上級主管部門取得聯繫,在接到地震信息時,進入戰備狀態,隨時待命;並及時通報學生家長,要求學生家長接送學生。

4、在發生地震災害時,王幫煒負責迅速切斷電源,甘xx、周春良、羅廷文負責檢查和加固窗外的懸掛物,檢查旗杆、牆報欄,防止高空懸掛物摔落傷人。

5、各室負責人、班主任負責關好室內門窗。電腦室的老師負責檢查電腦室內電腦總電源的開關。

6、發生地震災害時,立即做好抗災自救工作,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精神,開展自救活動。

7、如上課期間發生地震,上課教師負責組織本班學生有序撤離到安全地帶(下課時,該班上課教師須滯留在該班5-6分鐘,下一節上課教師須提前5-6分鐘趕到上課班級對學生進行監管、組織,確保學生安全有序撤離),班主任迅速趕到各班組織學生有序撤離,其他教師迅速前往幼兒園幫助幼兒撤離。課間休息時發生地震災害,所有教師迅速組織自己附近的學生有序撤離,班主任教師迅速趕到各班組織學生有序撤離。撤離秩序:二樓:一、1班、一2班左樓道;三年級右樓道;三樓:二1班左樓道;二2班、四1班右樓道;四樓:四2班、右樓道;五1班、五2班左樓道。各樓層學生均按兩路縱隊有序下樓。一樓各年級迅速從教室前後門撤離教室,樓道值班教師迅速到各自值班樓道執勤。學校行政人員到各自值班地點執勤。教師樓道值班安排見各樓層樓道值班安排。

8、室外上課期間發生地震,在上課教師指揮組織下,師生迅速從建築物、樹木等高大物撤離到空曠處。

9、班主任負責在安全地點組織學生集合,清點學生人數,統計並上報學生受傷情況,同時組織學生開展心理疏導活動,消除學生恐慌。

10、由學校後勤劉xx負責組織門衞、保安和其他後勤人員做好衞生防疫工作,做好災後衞生消毒,防止傳染性疾病在校園滋生蔓延,做到大災之後無大疫。

11、由學校教導處左xx負責組織科學安排災後學習科目和課時,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儘快恢復正常。

五、實施辦法

1、發生地震災害後,必須立即向“110”或“119”、“120”求救,並及時報告縣教育局預防特大自然災害和處置突發事件領導小組辦公室。

2、發生地震災害時,在向上述部門報告的同時,必須迅速疏散人員,配合搶險救災隊伍做好搶險救災工作,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損失。

3、發生地震災害時,迅速關閉切斷輸電、燃氣、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後發生次生災害。

4、發生地震災害後,迅速組織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並送至附近醫院搶救。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8

1總則

1.1為了保證在發生破壞性地震時,XX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應急工作能夠可靠、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迅速恢復地震災區的電力供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的規定,結合電力系統的特點及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

1.2 XX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各部門所在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後,要在當地政府和各級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按照應急預案,迅速作出應急反應,立即投入抗震救災,努力做好“電力保障”的一切應急工作和“緊急支援”等工作。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 XX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由公司主要領導和有關部室負責人組成(名單見附件),下設抗震救災辦公室和5個應急工作協調小組(電網調度運行應急協調組、電力設施搶修與恢復供電應急協調組、後勤保衞與醫療救助應急協調組、物資供應應急協調組、地震知識宣傳與新聞發佈應急小組),抗震救災辦公室設在生產技術部,負責抗震救災工作的統一協調和日常工作。

2.2 XX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的職責是: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負責指揮和協調XX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的抗震救災和“電力保障”工作。抗震救災辦公室的職責是:在XX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公司的抗震救災工作和地震災害損失的歸口統計上報工作。

2.3公司各部門應成立本部門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組長由本部門負責人擔任,副組長由本部門副職擔任,成員由本部門成員組成。

當發生6.0級及以上等級地震後,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立即成為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即為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領導小組成員即為指揮部成員,也可根據需要擴大指揮部成員,立即進入震後應急期。

3地震災害分級與應急啟動條件

3.1地震災害分級

3.1.1特別重大地震災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佔全市年生產總值1%以上的`地震;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7.0級以上地震。

3.1.2重大地震災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的地震;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6.5-7.0級地震。

3.1.3較大地震災害,是指造成20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的地震;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6.0-6.5級地震。

3.1.4一般地震災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的地震;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5.0-6.0級地震。

3.2地震應急響應分級與啟動條件

3.2.1應對特別重大地震災害,啟動Ⅰ級響應。在市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公司負責電力系統的抗震救災工作和電力保障工作,並接受市公司的指導和支援。

3.2.2應對重大地震災害,啟動Ⅱ級響應。在市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公司負責電力系統的抗震救災工作和電力保障工作,並接受市公司的指導和支援。

3.2.3應對較大地震災害,啟動Ⅲ級響應。在市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公司負責電力系統的抗震救災工作和電力保障工作,並接受市公司的指導和支援。

3.2.4應對一般地震災害,啟動Ⅳ級響應。由災區所在鄉鎮人民政府領導災區的地震應急工作,災區所在地供電所在當地鄉鎮政府的統一指揮下負責本區的抗震救災工作和電力保障工作。

3.3地震預警級別及發佈

3.3.1預警級別

按照可能發生地震事件的嚴重性和緊迫程度,地震預警發佈級別分為三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表示。

地震臨震預警為Ⅰ級預警(紅色),就是對未來10日內可能發生5級以上地震區域作出預報。

地震短期預警為Ⅱ級預警(橙色),就是對未來3個月內可能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區域作出預報。

地震災害應急預案9

一、總則

1.編制目的及依據

為保障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縣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鎮實際,編制本預案。

2.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鎮行政區域內發生地震事件或周邊地區地震對本鎮造成影響的地震事件的應對處置。

3.地震應急響應分級與啟動條件

3.1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本鎮境內發生地震,或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波及本鎮,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時,啟動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流程。

3.2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本鎮境內發生有感地震,或鄰近地區發生地震本鎮有感時,啟動有感地震應急響應流程。

3.3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當本鎮境內出現地震謠傳,並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啟動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流程。

二、組織機構

成立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和指揮全鎮地震應急與救災工作。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成立後,鎮抗震救災先期處置工作結束。鎮抗震救災指揮部在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領導下,繼續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三、主要職責

(一)破壞性地震應急響應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鎮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啟動運作,召開指揮部會議,部署抗震救災任務,開展地震應急先期處置。主要工作職責如下:

1.災情收集與上報

分管民政的鎮領導負責災情收集與上報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尹曙亮、劉殿如等趕赴災區。

(1)開展人員傷亡數量、地震災區範圍、建構築物和基礎設施破壞程度等調查;

(2)開展地震宏觀異常現象、社會影響和地質災害等調查;

(3)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鎮指揮部報告一次。

2.搶險救災

鎮長或黨委副書記負責人員搶救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尹曙亮、劉殿如等趕赴災區各村(居)。

(1)組織救援人員搜索營救被困羣眾,發動基層幹部羣眾開展自救互救;

(2)配合上級救援隊伍開展搶救工作。

(3)嚴密監視災區火災、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出現異常情況時,應迅速上報,並組織搶救隊搶救人員和物資,防止次生災害的擴大蔓延。

3.傷員救治

分管醫療衞生的鎮領導負責傷員救治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孫剛、胡雪等趕赴鎮衞生院和震區醫療點。

(1)組織開展傷員救治工作,視情況需要,在人員傷亡集中的村(居)設置醫療救護點;

(2)醫療救護力量不足時,提出請求支援方案。

(3)加強衞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級衞生部門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實行重大傳染病和突發衞生事件每日報告制度。

4.治安維護

分管治安的鎮領導負責治安維護工作。地震發生後,立即帶領石成喜、鄭標等,組織派出所公安民警和骨幹民兵分組行動。

(1)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做好震區社會秩序維護工作;

(2)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對現場及相關通道實行交通管制;

(3)做好黨政機關、水電設施、銀行等重點目標保護工作。

5.宣傳報道

分管宣傳的.鎮領導負責,孫明軍、孫志宇等共同參加,做好震後的宣傳報道工作。

(1)通過各種手段動員全鎮力量,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工作;

(2)迅速與縣地震部門取得聯繫,瞭解震情及地震發展趨勢,按照上級統一口徑,及時向公眾發佈震情、災情等有關信息;

(3)做好輿情收集分析,每隔1小時通過電話或通訊軟件等向鄉(鎮)指揮部報告一次,如有負面輿情,立即報告;

(4)配合上級做好媒體接待和社會各界來訪工作。

6.綜合保障

鎮分管政工領導負責地震應急保障工作,李磊、邵坤等協助。

(1)做好全鎮應急人員的生活保障工作。

(2)做好上級救災人員接洽工作,協助安排辦公、食宿、嚮導等相關事宜。

(3)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災民轉移安置、物資發放等工作。

(二)有感地震應急響應

有感地震發生後,鎮黨委和政府主要職責是:

1.儘快收集震情、社情信息,上報縣政府;

2.加強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維護社會穩定;

3.協助地震部門開展地震科學考察等。

(三)地震謠傳事件應急響應

當本轄區內或鄰鎮出現地震謠傳並對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時,負責宣傳報道工作的人員迅速收集掌握謠傳範圍、內容等基本信息,上報縣政府及縣地震局,協助上級公安、宣傳、地震等部門做好謠言傳播來源調查和宣傳闢謠工作。

四、應急結束

地震災害的緊急處置工作完成,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後果基本消除,災區基本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和生活秩序,上級抗震救災指揮部宣佈災區震後應急期結束時,我鎮地震應急結束。

五、其他事項

1.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鎮黨委和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發佈並報縣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為提高預案的科學性、時效性和可操作性,需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預案的更新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2.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