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家庭教育經驗(15篇)

家庭教育經驗1

摘要:在後進生的轉化上,誰也不敢打包票説能將所有後進生全部絕對轉化,因為一個人的轉化需要合力,包括家庭的、社會的、學校的各種力量,教師要學會結合學生特點,運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機制和方法,儘可能影響和調動其它積極力量共同轉化後進生。

家庭教育經驗(15篇)

關鍵詞:教師;轉化;後進生

在大學心理學課上,我的老師就曾告訴我們: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也沒有轉化不了的後進生。後進生是尚未開發的人才,關鍵在於我們教師能否和家庭教育結合,採用合理、恰當、機智的教育方法。從師十幾年來擔任班主任工作,深切地體會到了轉後工作的艱辛而又充滿陽光的奮進之路。下面,我就如何轉化後進生談幾點自己的感受:

一、要保護後進生的自尊心,尊重他們的人格,善於發現其閃光點

所謂的“閃光點”,就是後進生有意無意所表現出來的點滴進步、長處和優點。顯然,要想捕捉到“閃光點”,必須對後進生的細微觀察、全面分析和正確評價為前提。(案例一)在接任新一年的工作中,我發現班級裏不愛學習、總愛調皮搗蛋的小徐身上的優點—關心他人,於是我在班會上表揚了他,並在班會上推舉他當班級的生活委員,同學們一致通過。從那天以後,小徐每天堅持早來晚走,認真檢查班級的衞生工作,髒活累活都搶着幹,而且哪位同學有頭疼腦熱,他都立即從家裏拿來感冒藥,並端來一杯熱水。同學們都説他變了,我又趁熱打鐵,及時給予表揚,並在同學們一致通過下擔任了班級副班長,管理班級紀律。漸漸地,小徐變得更加熱愛班集體,熱心為同學們服務了,雖然學習上還有一些小馬虎,但是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也進步很快。因此,教師如果能夠用發現“美”的眼睛善於找到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培養他的上進心,揚長避短,就能夠使後進生很快地成長進步了。

二、激發“動情點”

列寧説:“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實踐正是這樣。由於對後進生的轉化過程是師生的雙邊過程,只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心相通,無心理障礙,轉化工作才能在他們心理上產生積極影響。所以,對後進生應增加“感情投資”,用熱愛學生的真心,去打動學生的真情,真是“親其師”而“信其道”。(案例二)臨時接任一個畢業班,剛剛不到一週,就發現班級裏有一個叫小明的孩子,經常在課堂上搗亂,不愛學習。有一次上課,他又在下面亂寫亂畫,還把寫的紙條“仙女散花“地扔了一地。我忍住沒有發脾氣,而是冷靜的讓他首先把散落在地上的紙條都撿了起來,我又繼續上課。等到下課後,我翻看他撿起來放到我桌上的紙條中,其中寫了一句:“8月18日我過生日”作為班主任的我想到了孩子內心可能有某種缺失的愛。所以,當天下班,我及時進行了家訪。適才瞭解到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跟奶奶獨自過日子,奶奶身體不好,和孩子溝通也很少,全家靠領低保金生活。看來孩子一直缺乏父母的温暖。為了感化他,我悄悄發動班級幹部,為小明準備一個温馨難忘的生日會。全班同學在8月18日那天忙乎了一箇中午,佈置黑板,準備綵帶,同學送的紀念品等等,我給孩子買的生日大蛋糕擺在教室桌子的中央,當上課鈴響起來,小明走進教室,當聽到悦耳的生日歌,看到師生們一起祝他生日快樂的情景,他感激地哭了,師生感情靠近了。從此,我每天課後為他輔導學習,慢慢地,小明在紀律和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我也親了,和同學人更加友善,也能熱心幫助其他同學。在校運動會上,他帶病堅持參加,獲得很多榮譽。我也適時號召同學們學習他為集體爭光的頑強精神,鼓勵不斷進步。

三、堅持集體教育原則,發揮教育合力的作用

要轉化後進生還要轉變學生集體對後進生的錯誤態度。(案例三)我剛參加工作不久,就教一個六年級時,有這樣一名一向與一些不三不四的學生混在一起的小剛,在一次木材廠的失竊案中成了被懷疑人之一,後來幾經調查,小剛被證實與此案無關。雖然真相大白,但這件事在校內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我決定在週末的班會上把關於小剛的情況告訴大家。就對同學們説:“小剛同學並沒有參與盜竊活動,我們還是非常歡迎他歸隊的。同時,我們還要反思,那麼公安人員為何會懷疑他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既然,現在事實已被澄清,我希望大家不要對他有任何想法,要相信他!”話音剛落,教室裏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同學們齊聲説道:“小剛回來吧,我們歡迎你。”小剛感動得流淚了,哽咽着説不出話來。這件事後,小剛不再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了,上課積極發言,課後認真完成作業,遇到不懂不會的問題也能主動問老師,有時還為了一個問題與老師和同學們爭論一番。大家都説李剛變了,真的變了。集體的凝聚力可以温暖激勵後進生的心。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集體的寬恕,這是比教師的懲罰更加有力百倍的教育手段。”

四、抓住“鞏固點”,培養學生自我約束能力

後進生要改正缺點是需要一定的毅力的。但他們恰恰意志力比較薄弱,自控能力比較差,因而在前進中往往要出現反覆,這是一種意料之中的現象。所以,“反覆抓,抓反覆”,抓住其“鞏固點”,就成了轉化後進生的一條重要經驗。(案例四)例如,我班有一個總是犯錯,説教好幾天又反覆犯錯,就是改不了罵人的壞毛病。學習心理學,我決定用“鞏固法”幫助他改掉罵人的惡習。所以我從培養他的自控能力作為“鞏固點”,於是就幫助他定了一個近期奮鬥的小目標:三天之內不罵人。約定好,如果做到了,老師和同學就獎勵他——一個他喜愛的玩偶。但是,過了兩天就又犯了,他業很懊悔自己為什麼就管不住呢。我沒有泄氣,又幫他定了三天之內不罵人的近期目標。由於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監督,這次真做到了,大家為他鼓掌。接着又幫助他逐步做到了一週、十天、半月。。。。。。不罵人。由於他增強了自控能力,其他方面也能較嚴格地要求自己。我覺得,教育學生時,力爭不站在學生對面,讓學生怎樣,不讓學生怎樣,而要力爭站在學生心裏,站在學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得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你不是在排斥他,而是在幫助他。愛學生要“捧着一顆心來”,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中去,把愛心無私地灑向學生的心田。而換來的是學生內心的出動,發生了質的變化,在工作中我體會倒了作為一名好教師要具有細心、耐心、愛心,要點點滴滴匯聚成河,能創造出生命的綠色。

家庭教育經驗2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任宇婕的媽媽。首先我想代表一年級全體家長對全體老師説:“謝謝您們!每個孩子每天都在進步,他們的成長離不開您們艱辛的付出和細心的關懷,感謝您們對孩子們悉心的教育與照顧。老師們,您們辛苦了!”

今天能有機會在這裏與大家共同交流,分享養育孩子的一些體會,我感到非常榮幸。説到孩子的教育,每個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話要説。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成人、成才。由於我平時工作很忙,説實話,還算不上是一位十分盡職的母親,在座的有些家長比我做的好得多,所以,我今天只能説是談一點體會。、

一、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對孩子很重要。我們要盡力為孩子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父母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比如尊敬長輩,關心他人,寬待他人,説話算話,言行一致,關心集體,積極參加集體勞動,積極參與班級管理,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必須做到。克服煩燥心理和怕苦畏難的心理,糾正粗心大意的習慣;生活中按時作息,自己的事自己做,要經得起批評與挫折。建議各位家長一句:孩子做作業時我們不要看電視,玩電腦。我們可以看一些專業書籍,或看一些小説雜誌。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記得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過:“教育是什麼,簡單説,只有一句話,那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確實,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習慣決定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

在諸多習慣養成中,我想我們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了。説到習慣,宇婕真在這方面有着很大的優點,比如在自己家寫作業時,從來不看電視,自己檢查出來的錯誤改三遍,還獎勵貼畫,週末可以增加10分鐘玩電腦的時間,若是家長檢查出來的罰寫9遍,還要扣去週末玩電腦的時間。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長的耐心培養,要勤檢查嚴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習慣漸漸養成。

三、用平和的心態、平等的觀念,與孩子交朋友,經常進行溝通和交流。

我在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和各位家長一起努力共勉。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都有希望時時刻刻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以便引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而孩子們喜歡的是能和他們一起玩,一起笑,能同情他們,能和他們共

情的好朋友式的爸爸媽媽,這樣他們才能敞開心扉,把心裏話告訴你。如果家長經常居高臨下,滿嘴大道理,動不動就大聲訓斥甚或責罵,這樣做很有可能起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讓孩子提前關閉與家長交流的大門。 所以,家長要經常地通過觀察,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斷地表揚、鼓勵,增強孩子做任何事情的自信心,不斷強化“我能行,我能做好,我能做得比別人好”的意識。這個過程不僅需要愛心,更需要耐心,切忌急於求成,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對孩子進行不斷地批評、訓斥,經常把他和別的孩子進行對比,甚至謾罵、體罰,這些都是摧毀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最可怕的毒藥。

四、積極配合老師和學校。

老師是孩子的知識傳授者,道路指引者,作為家長一定要積極配合老師,配合學校做好工作,即使家長認為老師或學校的某些做法欠妥,也不要直接當着孩子的面談論,而應該積極引導,從老師的出發點,善意地引導孩子,否則孩子會不信任老師,不喜歡老師,不喜歡

老師教的這門課,最終影響的仍然是孩子。我們家長只有與學校積極配合,才能與學校形成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大合力,才能讓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

其實每個家庭對孩子都有獨特、新穎的教育方法。説實在話,做個合格的家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學者説:“世界最難事之一,就是教育好孩子。”它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而把握時機運用科學的方式教育孩子,才是現代家長的明智之舉,願每一位家長更理解孩子,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家庭教育經驗3

把善良注入孩子的靈魂,讓體育鍛煉成為一生的習慣——我們的家長好故事

我們夫婦二人生這個小孩的時候,已經雙雙30歲了,誇張一點,用我們農村的話説叫老來得子。而且在之前結婚以後,媳婦習慣性流產,搞得人焦頭爛額。所以對孩子難免有一些溺愛,加上小孩本身智力一般,所以他學習勉強佔箇中等,還有一些好吃懶做的壞毛病。作為他的父母,我們本身都是負責和稱職的老師,但絕對不是優秀的家長。如果非要總結一點教育和培養孩子的心得的話,我們覺得就是題目裏的兩點勉強做得可以,簡單説就是讓孩子做善良的人,從小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

我們夫婦二人都出生於西部農村,依靠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成為農村中國小老師,有兩套房,一輛國產車,過上了較為穩定的生活。不敢説品德有多麼高尚,但完全可以稱得上善良,我們從小孩咿呀學語時就刻意培養他人性中的善。在上幼兒園之前,每次遇到乞討的人,他媽媽都會拿出一些零錢,讓孩子交到他們手裏,並且簡單講給他要幫助別人的道理。上幼兒園的時候,奶奶接送他,我們告訴他要自己走路,自己背書包。奶奶總是溺愛孫子,有時候天陰下雨就把他背在肩上,老遠看見我們,孩子就絕對要下來自己走。我們回家還是要批評他,告訴他奶奶老了,他要照顧奶奶,路上還要提醒奶奶走人行道,注意安全。

獨生子女大多數都比較自私,我們的孩子小時候也一樣。家裏來了朋友或者親戚的孩子,不讓動他的玩具,儘管這個玩具他已經不感興趣了。不讓吃他的零食。我們就講給他分享的道理。有時候也把他帶到別人家裏,其他小孩如果大方一些,就讓他説一説分享的快樂。其他小孩如果像他一樣小氣,就讓他講一講不被分享的失望和沮喪。慢慢的,小孩比以前大方了,很多時候,會把自己的零食給好朋友一份。

我本身比較喜歡體育鍛煉,常年堅持跑步和打籃球,另外也喜歡游泳和足球。從學會走路以後,只要天氣不是特別惡劣,晚飯後我們都去散步。還記得他兩歲時候的冬天,穿着開襠褲自己在雪地裏走。我們給他買了幼兒三輪車,出去散步,不論多遠,不論春夏秋冬,孩子都是騎車或步行。後來大一點以後,又買了第二輛、第三輛自行車,因為騎車,孩子的腿明顯比同齡人粗壯而有力。從20xx年上國小起,很多週末,孩子都和我一起參加晨練,冬天八點以前,其他季節七點以前。一半時間是打籃球,另一半時間踢足球,我簡單交給他一些自己掌握的技術,孩子也樂此不疲。從去年開始,他報名參加了乒乓球培訓班,非常喜歡,進步也比較快。家裏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籃球、自行車、滑板、輪滑鞋都有,每一項技術,孩子都掌握一些。從小到大,我們兒子只因為感冒輸過一次液體,偶爾感冒,吃一點感冒藥也就很快恢復了,這很大程度是因為體育鍛煉。

每個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了期望,我們也一樣,孩子能夠出類拔萃有所成就當然好,如果健康成長為自食其力的快樂的人,我們也很滿足。教育需要學習,家庭教育也一樣。我們將和孩子一同成長,做更好的父母,培養更好的孩子。

家庭教育經驗4

家庭教育實際上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育水平。剛剛聽了陳教授的報告,感覺有很多收穫。在座的老師也都是教育專家,你們關於教育的理論以及教育的實踐都比我豐富得多,生動得多。我深知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國小生水平,但我很願意在專家面前談談有關孩子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們的批評指正。

一、創造温馨環境

(一) 達成教育共識。儘管我和她爸爸工作很忙,但是我們對教育都很重視。我們購買或借閲過有關教育的書籍,在一起交流對教育的認識。當出現教育上的分歧後,我們能坐下來坦誠交談,直到達成共識,這樣使得我們對孩子的言行都有較為一致的看法,對她的不足有近似的解決辦法,不至於今天告訴她這樣做,明天告訴她那樣做,讓她無所適從。

(二) 營造學習氛圍。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一條真理。活到我學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銘。在我家,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爸爸媽媽和孩子都在燈下看書學習。女兒很小的時候,看到我們在學習,她也就很習慣地捧一本書,小的時候她就纏着我讀給她聽,後來我就鼓勵她自己閲讀。慢慢地,她的讀書習慣就養成了,認識的字越來越多。因為我經常讓她讀些散文詩歌,她有時還會寫出一些小詩歌,充滿童趣。我和她爸爸會細心地幫她收集起來,有時靜下來與她一起重温她寫出來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覺是一種享受。現在每天午飯後,她都會靜靜地坐在那兒,讀自己感興趣的書。

二、培養良好習慣

有一條諺語説:行為培養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但培養孩子的習慣,不可能通過簡單的一通批評或在訓斥就能實現,必須要從孩子的行為入手,引導孩把決心、口號落實到行動上。

(一) 鼓勵少説多做。經常教育孩子應把空想、説空話的時間用在實事上,告訴她一次行動抵得上一打綱領,一次行動的價值要超過一百句口號,一千次決心。

(二) 注重循序漸進。比如:培養孩子背英語單詞的習慣,一開始只能要求背2~3個,以後習慣養成後,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兒4週歲就開始學鋼琴,前2年都是我陪着學,但我工作越來越忙,經常不能陪她,於是她漸漸放鬆了學習。我想,必須培養她獨立學琴,否則極有可能半途而廢。我把獨立看譜、練琴的想法與她以及鋼琴老師進行了溝通。一開始,可想而知,回課的質量非常差,不是節奏不對,就是樂譜看錯,但我沒有慌張,她願意自己練琴,已經是很大的進步。我和鋼琴老師不斷鼓勵她,並且有意識地放慢教學速度,使她漸漸適應了自己聯琴。半年之後,我們已經把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從此,她進步非常快,而且在煩惱的時候她會用彈琴去放鬆心情、舒緩情緒。我偶爾也會站在她旁邊聽她練琴,但已經是帶着欣賞的心情去聽琴,再不用愁沒有陪練時間而內疚萬分了。現在我開始動員她寫日記,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寫,而是告訴她把每天感興趣的事情寫下來,長短不限,她堅持得也不錯。

三、勤於溝通,多加鼓勵

(一) 平等溝通。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會有孩子去拒絕父母寬廣的胸懷和熾熱的愛心。女兒上幼兒園大班、稍微懂事時,我就告訴她:“你和媽媽是平等的,我不會罵你,更不會打你,但你必須把你遇到的或是高興、或是委屈事情統統告訴媽媽,這樣就等於媽媽陪着你又長大一次,我會很開心的!”的確,我非常樂意與她談天,我會把我對事情的看法儘量用她能聽懂的方式告訴她,與她無所不及的交流使我們之間的感情更加親密,她也就非常願意聽我的評價,很能聽得進去我們的觀點。

(二) 真誠鼓勵。我深信: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善於發現她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着她一點點進步,鼓勵她、耐心引導她,並用語言和實際行動支持她,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是簡單呵斥或冷言冷語,而是耐心開導,積極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

家庭教育經驗5

母愛影響戀愛模式,父愛影響社會角色,父母關係影響人際交往,。“比較完美的家庭關係應是一個等邊三角形。三個人的關係是等距離的,親一方或疏一方都可能讓孩子長大後難以對人產生信任。

三句話,讓孩子更聽話一、不要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二、叫他做的事一定要做到,三、做到了要及時獎勵。

教育的方法劃分為三個層次:口頭教育、訓練、薰陶

首先,教育要從瞭解孩子,理解孩子開始,加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際關係。瞭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以及心裏想什麼,平時主要做什麼,交往的人是些怎樣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視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發表意見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説“小孩子懂什麼”。家中大事應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設家庭民主化,即讓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的權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兒童在家中的權利、地位,不是一味德寵愛嬌慣孩子,置於“小皇帝”地位。對孩子百依百順,不是尊重,是溺愛。

其次,教育要身教重於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長的影響和教育下,在認識周圍的世界中成長的,家長對待人生、事業、生活以及對待他人的態度,都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在上述瞭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在重視身教重於言教的同時,講究“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教育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列舉常見的幾種類型孩子的表現及主要教育方法:

第一類:精力過剩的孩子。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愛玩,愛鬧,愛打架,難以管教,但他們較聰明好動,反應快,接受能力強。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這樣他們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導。其次,要適當放手,管教適度。管教若太嚴,與他們性格不對勁,就會適得其反。要給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再次,耐心教導:即耐心教育與疏導,通過講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見”並不那麼好,並不那麼符合社會道德與規範,從而自願放棄自己的“主見”,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長之路。

第二類: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孩子。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上課多動、好玩、愛講話,甚至在家中學習也表現出心不在焉。對此類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長説,“那是學校的事,不該我來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邊。”實際上,訓練孩子專心聽講,要從日常生活入手,因為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緊密相關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父母要訓練讓孩子聽一遍就馬上做到;其次,在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聽話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最後做什麼,家長觀察孩子是否如此;再次,家長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講話,一定要孩子看着你的臉聽;第四,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一些聽講的小竅門;第五,家長應儘量要求孩子複述課堂內容,或談上課中印象最深的問題。

第三類:追求金錢與物質享受的孩子。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講究吃穿,有的上學要坐摩托車、三輪車。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告訴他們自己孩子時代的生活經歷和故事;其次,家長要把家庭收支計劃告訴孩子,並適當徵求孩子的意見;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計劃用錢,並用典型事例來教育孩子。

第四類,對長輩教育抱無所謂態度的孩子。此類孩子對父母,師長的教育,充耳不聞,當耳邊風。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讓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師長的任何一種教育方法都是為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氣氛中進行教育,消除他們的“敵意”,使他們願意聽從教導;三要給孩子以説話的權利,讓他説原因,説理由,哪怕是不正確或不真實的;四要多一點寬容,教育之後,還會做錯事,要給予改正的機會,要有耐心,要等待;五是教育孩子的語氣要堅定,父母兩人説話口徑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經心,有的輕描淡寫,有的各唱各的調,這都不利於教育。

第五類,具有嚴重惰性的孩子。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學習被動,作業不完成或抄襲,造成考試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以平時的家務事開始訓練,不要讓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其次是幫助孩子制定計劃,並加強督促檢查;三是父母要以身作則,事事起表率作用;四是要從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養勤勞的習慣,並持之以恆,堅持訓練。

總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要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的教育原理

一、教育子女“學會做人”

教育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務,也是貫徹素質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問題。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視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為家長不能重智育輕德育。因為比知識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其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增強其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教育子女“學會求知”

學會求知的方法途徑很多,但重要的一條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強迫子女“死記硬背”知識,而是重在理解,學會靈活運用知識。

三、教育子女“學會勞動”

應引導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支持子女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培養子女的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子女從國小會勞動,將終生受益。勤勞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礎,懶惰是萬惡之源。因此,安排子女從小參加勞動,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課和基礎課。

四、教育子女“學會自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坎坷會很多,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勇於面對挫折的能力,隨機應變的能力,讓孩子在廣闊的天地裏學會磨練自己的翅膀,展翅飛翔。

五、教育子女“全面發展”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處在這個激烈競爭時代的人,若沒有知識和專門的技能及各種能力,就必將被社會所淘汰。所以,家長應教育子女不僅要學好文化科學知識,還應積極參加其它各項活動,培養各方面的能力,應得到全面發展,成為社會有用的人。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我們家長一定會努力配合學校的教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父母僅告訴孩子上學很重要是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説明學習並不因長級或是得一文憑而終止。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

你不必花許多錢去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而要讓孩子們看到你在讀書。你可以帶他們去博物館或展覽會,這些豐富的課外活動會讓孩子們對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索願望。

曾獲得過美國教育部頒發的“愛因斯坦式青年”稱號的梅布得老師極力主張父母必須參與孩子學校組織的活動。這樣做會向他們表明你對他們的所作所為真的很關心。

你不必具有一項特長或是用許多業餘時間幫孩子們做什麼。多數老師歡迎家長陪伴孩子們郊遊,與其他家長通通電話以及打印孩子的學期特別報告等。經常向老師詢問他們需要什麼幫助。

開誠佈公地交流找出時間與老師進行交流,同時詢問、觀察孩子正在學習什麼,得到這些的確實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家長可以給老師打電話得知孩子在課上學習了些什麼內容,並且留了什麼作業。

幫助孩子做到有條理幫孩子建立學習計劃,並把所有的作業都標在日曆上,這樣,孩子就會提前做好。

最重要事就是父母要花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研究表明,全家在一起用餐很重要。一般來説那些全家一起用餐的孩子的識字能力較強。用餐時的談話越生動明瞭越有助於孩子對詞彙的學習,詞彙量大,閲讀能力就強。

過程和結果同等重要,家長需為孩子創造一個無憂無慮的學習環境,不要給他們太多的壓力。許多時候家長只看重分數。如果孩子是個全優生卻不能告訴你他為獲得這樣的好成績都做了些什麼,那麼這時父母還要對他的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的瞭解。

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家長給他們一些啟示,讓他們自己找出答案。與其直接告訴他們答案,不如問他:“你認為在哪兒能找到答案呢?在字典上還是在因特網?”

考試成績差是該同孩子談一談的信號。是什麼原因使他落後了?他需要輔導嗎?還是因為他沒有做作業才使成績不發好的?這些父母都要清楚地瞭解到。

對孩子持有較高的期望,一種鼓勵孩子為他的未來着想的方法是設立家庭目標。家長寫一份自己家本年度應取得哪些成就的任務書,其中包括孩子應取得怎樣的進步。老師也有自己的任務,不要讓任何學生落後,盡力幫助成績差的學生取得好成績,幫優秀生更上一層樓。對孩子持有較高期望並讓他們知道這一點,能鼓勵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並不斷進取。

1、讓孩子喜歡受教育。作為一個家長,你認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喜歡教育本身,讓他們認為受教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所以,我希望孩子們每天上午是帶着笑容去學校,下午又帶着笑容回來。”要讓孩子們喜歡受教育,要做到這點真不容易。家長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有多久?每天早餐的時間是一定和孩子們在一起的,下午放學後,和孩子們一起喝下午茶,聽他們講一些學校裏有趣的事情。可以説只要孩子想和家長在一起,家長就會和他們在一起。所以家長安排工作的時間基本上都是上午9點至下午3點,因為那正好是孩子們上學的時間。”

2、性教育和上網。對於國內大多數家長來説,在子女教育方面可能會感到有兩個困惑的難題:一個是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另一個是對孩子上網如何控制。“性教育很容易,就是全家包括孩子一起觀看介紹人體知識的錄像,和孩子一起學習人體知識,就這樣,很簡單。關於上網的問題也很容易處理,把孩子們的電腦和家長的電腦連在了一起,所以孩子的電腦是受家長電腦的監督的,他們上網的內容讓家長都很清楚。”

3、和孩子沒有什麼代溝,除了在玩電腦遊戲的選擇上有分別之外,並不存在代溝的問題。

4、有關分數、愛好和期望。對於孩子們的考試分數,家長還是比較重視的,因為“這也反映出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果孩子考試分數不理想,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找原因,有必要的話和學校聯繫,找出分數不理想的原因。”對於孩子們愛好的培養,要基本上是不干涉他們的。既然是愛好,只要沒什麼壞處,只要他們喜歡就行了。孩子們自己對未來是什麼期望,但是不管他們將來做什麼,對於現在來説,教育孩子們有良好的行為和禮貌是很重要的。”

五、每一個家長要做的。作是鼓勵孩子們,去聽他們説話,從而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並把時間留給孩子。最後,作為一名家長要時刻保證孩子在正確的軌道上走!”

家庭教育經驗6

我的孩子是獨生子,老人們疼愛他,什麼事都不用他做,一年前他幾乎沒有勞動意識,不管大人多忙,他照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花錢時從不往心裏去,不懂得勞動的辛苦和勞動成果的可貴。聽一些朋友説,像這樣的情況,已是今天獨生子女們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家長們望子成龍,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對孩子是否參加勞動卻漠不關心。但事實上,我從報紙、電視及切身體驗中,發現這種把孩子的成長與勞動習慣割裂開來的做法不利於孩子成長,與孩子健康成長之路背道而馳。一年來,我格外注意對孩子勞動方面習慣的培養,並有了一點小小的收穫,願與各位家長朋友們共同分享。

1、勞動促進智力發展

我從有關資料中看到:孩子在勞動中,通過觀察客觀世界,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使智力和體力同時活動起來,從而促進兩者發展。國外一項研究表明,那些童年時勞動得分最高的人,成年後發展的可能性比得分低的人要高出10倍,獲得高收入的可能性大4倍,失業的可能性小15倍;童年時很少勞動的人,精神不健全的可能性大10倍,犯罪的可能性也較高。那些代替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實際上是害了孩子。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基也指出:“請你記住,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語言修養。”這就是説,孩子通過參加勞動使各方面得到鍛鍊,一方面培養他們勞動的觀點、技能和習慣,另一方面促進孩子身體發育、心理健康、智力發展,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克服困難的毅力與勇氣。

我不光自己下決心培養孩子愛勞動的意識,而且還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長輩。我有意識地在他們面前表揚兒子在這方面的進步,也誇獎別人家孩子會勞動、能幹。經過“長期抗戰”,家裏人終於肯放手讓兒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孩子一點一滴地學了一些勞動技能、生活常識。我們欣喜地看到,他的膽子一天比一天大,信心一天比一天足,手更巧了,就連學習上也更靈活了,看來專家的分析就是正確呀!

2、養成孩子勞動光榮的意識

馬克思説:“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説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馬克思曾對女兒説:“勞動最光榮。”今天,有些孩子出現鄙視勞動的傾向,他們貪圖

安逸享受,害怕勞動鍛鍊。我們要努力讓孩子認識到,是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價值;讓孩子瞭解勞動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從小就具有勞動光榮的意識,並讓他們去體會勞動帶來的幸福和喜悦。

3、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享受勞動的快樂

這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耐心和精力。小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們學會每一種勞動都要要經過一次次地嘗試,逐步從失敗中走向成功。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在孩子失敗時,就不讓做了,或者乾脆替孩子做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勞動慾望就會萎縮。其實,任何一種好的習慣,都不是在短時間裏形成的,而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也是如此。家長一定要有耐心。開始時,孩子可能做得不好,不要緊,只要孩子肯做,多做幾次就會成功的。家長適時的鼓勵是雪中送炭,會結出累累碩果。有一次,他爸爸的皮鞋脱膠了,我沒有時間,兒子這天剛好休息。我對兒子説:“洪淵,你把爸爸的皮鞋拿到街上去修理一下好嗎?”他有點吃驚地説:“媽媽,我能行嗎?”“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行。”他聽了我的話後,很樂意她答應了。我就給了他三元錢。晚上下班的時候,我看見他把爸爸的皮鞋整齊地放在一邊,還很自豪地對我説:“媽媽,我把爸爸的皮鞋拿去修好了,他只收了我二元錢。”唉呀!我們的小洪淵長大了,他能幫媽媽做事了。“兒子,你真了不起,媽媽真為你驕傲!”這一天晚上他特別快樂,在夢中還在甜甜地笑呢。

我想,有時候應該給孩子機會來參與家庭事務,讓他感覺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員,增強他的責任感,培養他“以服務於他人為快樂,並以他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也是很必要的。

4、培養孩子珍惜勞動成果和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我看到,有些家長存有補償心理和攀比心理,不願孩子受苦,不是從孩子生活學習的'需要出發,而是傾盡所有給孩子提供各種奢移品,使孩子物慾膨脹,逐漸變得不願勞動、貪圖享受。我想,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教育子女,如隨時隨地提醒孩子要愛護公共財物,愛護周圍自然環境,愛惜書本文具,保持教室和家裏的清潔衞生,不要浪費糧食等。

這個星期日我要加班,兒子一個人在家,我有點不放心,就帶他一同去,他高興極了,連蹦帶跳地跟着我到了廠裏。工廠裏景色也不錯,他一會兒在魚池邊玩耍,一會兒在花叢中穿梭,一會兒又跟我説要和我一起做工,我趁機鼓勵他説:“好的。我們一起做肯定做得好。”於是,他認真地跟我學怎麼做。我在一邊鼓勵他:“不要怕,有媽媽在你身邊”。他聽了我的話後放心了,更加大膽也更加認真了,一會兒就學會了我負責的那道工序是怎樣操作的。在勞動中他慢慢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媽媽賺錢的不容易。

家庭教育經驗7

孩子長到五歲,語言表達能力、四肢協調能力和大腦功能基本上都完善了,此時,家長千萬不能因為太溺愛孩子,為孩子包辦一切,要按照孩子的成長規律,教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這既能夠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個性,也對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更加有利。

孩子要學會的生活技能1——吃東西

孩子剛開始吃飯都是用勺子,但是到五歲時,就應該學會使用筷子了,而且這時候要漸漸培養小孩不浪費的意識,能吃多少就盛多少,吃飯不剩飯菜。端碗端水要拿穩,不可隨意傾倒飯菜和茶水。

孩子要學會的生活技能2——個人衞生

孩子要能獨自漱口、刷牙、洗臉,知道早起晚睡要刷牙洗臉,飯前便後要自己去洗手,身上穿的衣服髒了要懂得自己去換乾淨衣服。大小便能夠自理,女孩子要養成小便後用衞生紙的習慣。

孩子要學會的生活技能3——穿衣服

不需要家長幫手,會自己穿衣服,懂得辨別鞋子和手套的左右、衣服正反、褲子前後,並且知道將換下來的衣服疊一疊,放整齊,不亂丟亂扔。套頭的衣服有些小孩不會穿,媽媽多做幾次示範,教會要領,一般學習起來也不會太難。

孩子要學會的生活技能4——問候他人

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見了人就能脱口説出如“您好”、“謝謝”等。出門時要對家裏人説“我出去了”,回家要説“我回來了”,吃飯前後要講“那我吃了”、“吃飽了”、“真好吃”等。

孩子要學會的生活技能5——做家務

五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完成較高“難度”的家務活了,比如洗盤子和收拾玩具,家長需要告訴孩子如何一步步操作,怎樣對碗盤和玩具分類,分別放到相應的地方,並且要讓孩子知道,他必須在這些家務中負起責任。一旦他學會了對自己承擔的事情,等到他一天天長大,他就會自然而然產生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感。

孩子要學會的生活技能6——認路問路

五歲的孩子應該要熟悉自己家和常去的地方之間的路程,一些不太遠但是好記的道路,他應該走過一遍就能大致記住。並且,此時他應該還會一點基本的問路常識,知道自己父母的姓名和住址,使有意幫助的人送他回家。

孩子要學會的生活技能7——協調能力

五歲的孩子一般已經懂得交朋友,有固定的玩伴,當孩子在玩耍過程中發生衝突時,要懂得友好協商和寬容公平,在出現人際問題和矛盾時,有簡單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突破問題的方法,會與他人討論、協商,然後嘗試着解決問題。

孩子需要有事情可做,教孩子學會基本生活技能,並通過種種技能幫助保持、整理家庭內外的居住環境。解決生活衝突,是培養孩子自信心,幫助孩子建立內在價值體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家長需要記住的是,孩子比成人更需要鼓勵,多給一些鼓勵,孩子的表現會更好,個性也會更加開朗。

家庭教育經驗8

孩子是我們每個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教育子女是我們每個做父母的天職,家長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天長地久的。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孩子進入七年級後,可能是青春期的緣故,越來越覺得她與我們家長有牴觸情緒,也不願意多講學校裏發生的事,學習情況從不願講。怎麼回事呢?是不是我以家長的身份與她説話使她反感?

於是,我放下家長的架子經常有意無意地講一些自己單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困難。漸漸地,孩子也對我講一些學校裏和學習上的事。對於她學習上的失誤我從不直接批評,而是以鼓勵和提出希望為主。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回到家看着我的臉色,小心翼翼地告訴我時,我會很平靜地跟她交流一下為什麼沒考好,是因為不會做呢還是其它原因?因為我像朋友似的與她交流,所以她也會告訴我説:“這道題是不會做,那道題是粗心,如果不是自己太粗心,成績一定會達到多少分。”這時我就會順勢地鼓勵她:“不要緊,知道自己的缺點,以後自己上課聽仔細,不懂及時問老師,

計算時細心點,下次一定會考出好成績。”順便再給她講一個粗心造成不良後果的小故事。

之後有時從學校回來她有時會很主動的把在校內的事情、學習情況和想法告訴我,我也會很認真地聽,幫她分析原因、提點想法、供她提供。雖然有時還是免不了不認真、粗心,這時我就會和她開玩笑的説:“什麼時候你可以不説如果……”這時她會微笑着説:“老爸別説了,我知道了,要淡定。”

二、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發展。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裏都是萬般的寵愛,也造就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考慮別人,也不懂得關心別人。作為家長,我也是處處儘量注意自已的一言一行,儘量不把自已一些情緒、工作壓力帶給她,以自已較好行為來影響她,凡事都從正面去教育孩子,遇到周遭有一些負面的不良的影響,也會從成人的角度指出和她一起來討論,讓她懂得判斷是非的能力。

只要有時間都會抽空和她溝通,讓她説説學校的事情和同學相處等等,有的時候遇到問題,還會幫她分析一下,所以女兒也很樂意與我交流。作為家長,我也一直要求自已儘量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樂觀的對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情,我想這樣也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吧。俗話説得好:“性格決定命運”。良好性格的形成,我相信對孩子一生有益。

有時遇到煩心事,控制不住難免生氣發火,這時她就會説:“老爸,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樣有意思嗎?!”她居然還學會了用我的話來告誡我了,或者她會説:“老爸,要淡定!淡定!”總能把我逗氣得也消了,這孩子還有點幽默感。

三、經常帶孩子出去走走,增長見識。

孩子假期一到來,我們全家都會抽空帶她出去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今年她和媽媽去了杭州、上海,五一去了泰山、曲阜,3歲那年去了青島、5歲去了濟南,8歲去了北京……那段時間,她忙得不亦樂乎,顯然像個大人,出去玩的時候有的特別印象深刻,有時自已查到的那些個景點,點自已知道的特產吃,她玩得特別的開心,我們全家也是其樂融融。我們的理念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正所謂見多才能識廣嗎。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説不完的,家庭教育是個長期的任務,作為家長應該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家長應該是家庭教育的主體。讓我們為做一名盡責的、孩子喜歡的家長朋友,努力吧!

家庭教育經驗9

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大愛的成長環境。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存在過度保護的現象。其實家長這種行為不是真正的愛,要算也只能算“小愛”、“溺愛”。這樣的愛不會對孩子有益,反而有害。社會是複雜的,人生是複雜的。我們每個人都跳不出生活這個圈。有時候受一點小挫折,受一點小傷害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這也應該是家長愛的一部分,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經歷一些磨難與挫折,在孩子受挫後再為他們講解人生的道理。這才是大愛。

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學習榜樣也很重要。有人説:家庭教育中“不教而教”。這一説法不一定準確,但卻有一定的道理。家庭教育不僅靠言傳,還要靠身教。其實,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教育好孩子,先要教育好自己。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對是非的判斷和對世界觀的建立。“子不孝,父之過”是很有道理的。教養,教在前,養在後。一個只知道生養孩子的父母,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教育孩子成人,不是簡單的把他們拉扯大,而是要教育他們懂得怎樣做人。只有這樣,他才能在離開父母的日子裏,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另外還要給與孩子正確、全面的評價。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普遍的,也是一種可以理解的心理。但是遺傳等因素是客觀存在的。作為家長,不能單單以分數或某個時段的行為表現來評價與衡量孩子。他(她)也許已經付出了努力,卻因為年齡、性格、能力等原因無法比別人做得更好。但孩子也有自尊,內心實際非常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和態度,所以常常會用快樂來掩飾自己的失落。也許孩子就會在一次次非正確的評價中受到打擊與摧殘,漸漸對自己失去自信,對學習漸漸失去興趣,這樣的結果只會扼殺一個孩子的前途與未來。正確的評價對於能否開展合理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確的評價不僅不會埋沒人才,還能促進孩子更好的成才。

家庭教育經驗10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家長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謝x中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能讓我站在這裏和大家共同探討、分享家庭教育這個話題,我感到十分榮幸。眾所周知,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的合力作用。同時,家庭教育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想結合當前的課程改革,結合我個人做家長的體會,就這樣一個題目與在座的諸位探討交流,有些想法也不見得正確,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許多家長已經瞭解到,我國目前正在進行建國後的第八輪課程改革,本輪課程改革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開展的。21世紀最鮮明的時代特徵是:知識經濟加速到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面對這樣一個時代背景,面對新課程、新理念,我們的家庭、學校應該共同思考的問題是:我們應該為當下的社會,甚至為未來尚未存在的社會培養什麼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或者説,我們的孩子能依靠什麼素質來應對未來?當然,家長也非常關注大學聯考,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大學聯考作為課程的一種評價方式(當然也具有選拔功能),要體現新課程的導向和理念。所以,家長同樣要關注當下的新課程改革,及時轉變角色,進而“家校合力”,共同助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不做生活保姆,要做精神領袖和人格導師

即家長不應僅在物質方面滿足孩子,還要關注他們的精神成長。

1、要與孩子民主、平等地進行溝通和交流,做朋友式的家長。

首先,家長要和孩子多多進行溝通和交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瞭解孩子,只有這樣也才能讓他們感覺到家長在關注他們。我們經常説:“知子莫如父(或母)”,但是,我們的家長都真的瞭解自己的孩子嗎?我們經常聽到、看到一些家長在孩子出現狀況後後悔:“孩子怎麼會這樣?”瞭解需要溝通,如果沒有和孩子的溝通,我們憑什麼説最瞭解他們?其次,交流的方式應是民主、平等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寬鬆愉悦的成長環境,這種環境才能為孩子減輕壓力,從而有助於培養他們樂觀、自信的品格。

2、要真正的愛孩子,要講求愛的藝術。

有的家長會説,自己的孩子當然自己愛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傳統教育思想中“恨鐵不成鋼”“棍棒之下出孝子”等陳腐觀念催生了多少家庭悲劇!

真正的愛是一種信任,是一種尊重,是一種鞭策,是一種觸及靈魂的教育過程。真正愛孩子,就要保護孩子的激情和夢想,對孩子要學會欣賞和激勵,不能動輒撕碎孩子的尊嚴,刺傷孩子的心靈。

曾經有一個小孩,在外面玩的時候,看見天上的月亮,就對媽媽説,我長大了要跑到那個上面去。媽媽説,好啊,寶貝,別忘了,媽媽在家等着你回家。這個孩子叫阿姆斯特朗——人類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他要是在中國,許多家長恐怕會罵他異想天開。

當然,有時我們也需要嚴父或厲母,但是,我們要嚴中有愛、嚴而有信、嚴而有度。

3、要培養孩子完滿的人格。

首先,家長不能作反面教材,正人先正己,要防止“5+2=0”的現象(其中也有社會因素)。其次,家長要認識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學位。教育界有一句話:我們給子孫留下什麼樣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樣的子孫。我們必須明確:才幹的不足可以由完滿的人格來彌補,但人格的不足無法由才幹來彌補。一個孩子從家長和老師那裏如果學會了勤勞善良、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好學博愛、以禮待人、誠實守信、認真做事,那麼即便他的學習成績不好,也只是暫時的,將來他一定會生活得非常充實與幸福,甚至大有作為。

家庭教育經驗11

首先,抓住孩子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陳紫萱現在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肯定是倒好一杯牛奶,拎着書包坐到自己的書桌前,根據作業任務,一項項自主完成,有些需要默寫的也是自己先讀並用PAD錄音下來,然後自己默寫,不會的會自己翻翻字典或查查書;錯題,特別是數學,會根據題目類型,錯誤的方式進行挑選,將典型的或者有意思的題目進行摘抄,用於與小夥伴的討論或後期複習,所有的作業或者學習任務都能自己獨立完成;

週末的時候基本也都在8點左右自己起牀,洗刷吃完後,就坐到書桌前,要麼繼續完成作業,要麼看學習類的書,一直到中午;下午如果不出門,會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畫畫或者抱着一些小説、動漫之類的閒書看,到晚飯後看會電視、打會遊戲,直到9點多睡覺;

這些習慣的養成以及作息時間的自主安排,我們做了不少的嘗試來培養,從開始的威逼到後來的利誘,抓住孩子的愛好需求,與自主學習的習慣養成一起進行打包,是潛移默化,長期堅持的結果;另外,目前還會通過一些獎勵,來要求孩子主動的去學習一些新的東西,比如學習高年級的數學,簡單的物理等等,讓孩子自學,鍛鍊自學的能力,當然孩子爸爸會在一旁進行一定的指導;至於什麼獎勵,根據孩子的需求,比如我們家看動漫,甚至一包方便麪都一定效果;

其次:開闊孩子的眼界,增長閲歷和見解

每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寬闊的眼界,現代社會由於網絡的存在,減少了外出活動,所以多帶孩子外出遊玩接觸新事物很是關鍵。從一年級開始,每年的暑假,我都會帶着孩子自駕出遊1個月左右,隨走隨停,可以説這幾年下來,國內大部分的省份都已經帶着孩子踏足過;每次出去前,都會讓孩子自己列好計劃和任務,比如寫幾篇日記,看完多少書,完成後逐項打鈎,進行檢查等等;

最後:對孩子自我價值感的培養

每天都要儘可能抽出時間來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溝通,説實話,孩子一天天長大,這種交流的機會不多了;比如,每天睡覺前,孩子爸爸只要在家,都會和孩子聊10幾分鐘的天,什麼都聊,聊天文地理、聊生活點滴、甚至聊穿着打扮;然後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在車裏,我也會和孩子聊愛好。

在交流中對失敗進行充分的鼓勵、對成功進行認真的誇獎、對醜陋的事物進行批判,對美好的東西進行讚美,增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從而培養孩子自我價值感和社會認知感。

家庭教育經驗12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好!我是冉xx的媽媽。

今天,我們能歡聚一堂,可以説是一種緣份,我感到十分榮幸和高興。首先,請容許我代表各位家長朋友,向悉心哺育和關心我們孩子成長的老師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是他們,用無私的心將知識一點點地傳播給我們的孩子;是他們,像培育小樹苗一樣悉心培育着我們的孩子。他們,辛苦而偉大着!讓我們再一次為他們送上最熱烈的掌聲!

下面,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談一下我粗淺的看法,希望和大家共同交流。

首先,培養孩子早期閲讀很重要,在這方面,媽媽應該付出的更多一點。早在孩子幾個月時,我就給她唱兒歌,陪她説説話,或者給她聽聽音樂。就在她一週歲左右時,我就教她認識卡片上的一些物體呀,圖形呀,數字呀,再大一些,我就開始教她讀兒歌,講故事,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逐漸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學習習慣——讀書。似乎讀書是她的一種樂趣,一有時間她就纏着我給她教書,或者自己去讀一些課外書籍,這一點,讓我感到很欣慰!

其次,要努力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越早形成,孩子越早受益,及早養成學習習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從學前班開始,我們就有意識地幫助她養成首先完成作業的習慣,自己整理書包的習慣,專心學習的習慣,這樣一直到現在,我家姍姍保持得還挺好,如果有時有反彈現象,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時刻提醒他們。

再次,努力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和他們的獨立閲讀能力。放學後,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作業,必須堅決要求他們做到!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一種習慣,提高了他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他們學習的時候,儘量不要打擾他們,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就可以讓他們逐漸形成專心的好習慣。作業完成後,就可以讓他們自由安排,但時間應該有所限制。業餘時間,儘可能讓他們讀一些兒童讀物,從小鍛鍊孩子的獨立閲讀能力,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增強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等。

最後一點,我們家長應該適時表揚、鼓勵孩子,不能打罵孩子,多給他們關愛。但需注意的是,物質和金錢的獎勵不等同於心靈的鼓舞和讚揚。一個簡單的手勢,一個讚賞的目光,一句表揚的話語,都可以點燃孩子的激情,激勵他們不斷學習,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們的優點,只是需要我們家長去發現,將之轉換為學習的動力。

以上,就是我認為教育培養孩子比較重要的幾點,希望與大家共勉。相信各位家長都有各自的心得和經驗,不妨講出來讓大家借鑑。最後,希望我們的孩子在學校這片沃土上,在園丁的辛勤培育下,健康茁壯成長,祝願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謝謝大家!

家庭教育經驗13

1.傾聽夢想

孩子們的志向與父母對他們未來的設計相左時,多鼓勵子女的夢想,無論在父母看來這類夢想何等奇特,因為這同樣需要足夠的勇氣。何況,孩子的夢想往往是他們成功的起步。

2.提供機會

能力需要靠訓練來增強,需要有機會去磨練。因此,父母大多都讓子女參加運動隊、童子軍、課外活動小組和其他社區組織,使孩子從小就獲得待人處世的經驗。

3.充分鼓勵

孩子微不足道的成功都是值得父母稱讚的,這不意味着用虛假的話哄騙孩子,也不是説父母永遠不能批評孩子,批評應該跟讚揚結合在一起。

4.多問“假如”

“可能性思維”是生活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那種對一個難題認真研究並向別人演示如何解決它的孩子會問:“假如我這樣做了,會怎麼樣?”父母應當鼓勵孩子多做這樣的思考,這樣孩子從小考慮問題就會想到前因後果,也就會少走一些彎路。

5.勇於表現

鼓勵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多發言,在別人面前毫無羞怯地表現自己是一個最重要的技能。美國人是不提倡“謙虛”的,能幹的事就要敢説我行,遇到競爭對手就要敢於拼搏!

6.盯住成功

要鼓勵子女多想成功而少想失敗,多想如何掃清障礙的辦法而少想敗退,增強孩子的自信。自信會成功的人,就會緊緊盯住成功的目標去給力,這也就大大增強了成功的可能性。

7.允許探險

孩子樂於欽佩和追隨那些願意冒險和能應付挑戰的人。可是我們的家長,就怕孩子磕着、碰着、摔着,如此謹慎入微,難得孩子有冒險精神。實際上,生存在當今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裏,沒有冒險精神是難以成功的。

8.學會“3R”

Respect(尊重)、Resourcefulness(機智)、Responsibility(責任心)被認為是父母必須在孩子身上開發的三種基本特性,成功的桂冠總會落在這種人頭上。他們努力照習慣去理解和容忍,他們屢次在挫折面前另闢蹊徑,他們勇敢面對自己行動產生的後果。

這使我想到咱們中國的一句老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幫孩子大多習慣“授子以魚”,而美國的家庭大多習慣於“授子以漁”。這也許就是咱們有不少孩子依附性強而美國的孩子大多自主性強的原因吧。

家庭教育經驗14

一、孩子方面

1、儘快適應新環境,新老師,新課程。有事及時和班主任溝通,應該在新的集體中揚長避短,放大自身的優點,樹立自我良好的形象,勞動上積極些,自薦擔任新集體中的班幹部或者課代表,這樣可以在新老師面前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2、暑假裏可以提前閲讀國中的歷史和語文課本,有條件的話把語文背誦篇目利用小升中的暑假先熟悉起來,這樣比其他孩子就多一個暑假進行背誦,當老師講解到的時候語感會很好,背誦起來也相對輕鬆很多。至於歷史,除了培養興趣以外,現在的歷史會考題目比較靈活,藉助思維導圖的複習會事半功倍。

3、減少手機等智能設備的使用時間和頻率。國中3年,轉眼即逝,孩子的認知會越來越有難度,如果作業過分依賴搜答案的話,學業上很難有起色。更何況手機電腦的誘惑如此之大,孩子根本抵制不了。只有開頭的時候定好規則,那麼履行起來才有章法。

二、家長方面

1、國小到國中,不單單是年齡上的過渡,更多的是孩子心理上的成長。每天保持和孩子有一定的溝通,聊聊新學校,新同學,新老師,哪怕孩子沒有話題,家長也要找話題和孩子説話,做到家長是孩子永遠的傾訴對象,讓孩子不覺得孤單或者無助。經常和孩子角色互換,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告訴孩子,讓他想想辦法,這樣做,激發了孩子的責任感,非常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2、與老師的聯繫通道一定要多方位保持暢通。每天早中晚都要看看老師的羣消息,工作再怎麼忙也不要忽視學校發來的信息。剛剛進入七年級,有很多信息是要採集的,哪怕重複登記也沒有辦法,因為新班主任要交給學校不同部門各種各樣的表格,如果家長此時經常被@到什麼什麼沒有做,沒有登記,那麼老實説新班主任對家長的印象肯定大打折扣。

3、小升中之後,我聽見最多的家長反映就是國小我們成績很好,怎麼到了七年級成績就下滑厲害呢。這個問題吧,我們要積極面對,很多時候分數高低不是重點,而是分數背後折射出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熱情等。資深教師上課絕對不存在孩子不認真的問題,年輕老師有得是精力會積極課後輔導。所以老師無論年齡高低都有利弊,家長們要從孩子的學習狀態中積極找原因。切忌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的不足,遇到問題及時和班主任溝通,積極找任課老師問清楚,不要猜來猜去,畢竟孩子會避重就輕轉述問題。

4、關於課後輔導材料,我覺得家長們不用提前購買,目前學校使用的資料各不相同,書店裏也種類繁多,到底孩子適合什麼資料進行輔助學習,最有發言權的還是每天上課的老師。一般進入新學校學習1個月之後,孩子的情況才能被諸多老師熟悉,所以9月份不要去打聽,因為老師也不清楚,説不出個所以然來。

家庭教育經驗15

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好家風的典範,好家長的不斷湧現將是好孩子次第嶄露頭角的時候。這也將是整個社會走向文明富強,走向和諧幸福的最好標誌。以下是“成功家庭教育經驗”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成功家庭教育的經驗分享

一、針對孩子的不足,循序漸進地彌補

剛上學時,孩子面對學校的課程和作業有些不知所措,因為在幼兒園階段我從沒讓她提前學習國小課程,所以孩子剛開始接觸學校生活時非常不適應,字認得少,題意理解不了,作業寫得很慢。我儘量克服自己的急躁情緒,與逄老師溝通後,針對孩子的問題有意識地彌補。每天晚飯後,我與孩子把當天的課本、練習冊或卷子中遇到的生字,一遍遍地共同大聲朗讀,再結合題意耐心地講給孩子聽。假期時,我們帶孩子去圖書館借書、看書,去書店買書,臨睡前講給孩子聽,或讓孩子講給我們聽。漸漸地,孩子經過課堂的學習和課後的練習,認的字多起來,題意也慢慢地讀懂了。學習到時間這個單元時,孩子感到有些吃力,我就給孩子一個喜歡的小鬧鐘,當孩子做作業、讀書、玩耍時,就提醒孩子看看時間並記錄下來,又引導孩子試着計算做各種事情用了多少時間。孩子覺得很有趣,從剛開始特費勁地看錶,到後來很自如地看錶説時間,經過了漫長的階段。

二、與孩子勤溝通,注意恰當的獎懲

我們非常注重與孩子的交流,每天都與孩子聊一聊學校發生的事,從她的講述中就能夠發覺她的進步或問題,有進步及時表揚,但表揚主要是以精神獎勵為主。有錯誤就先提醒哪有問題,並與孩子探討怎樣改進,如果再發生就嚴肅地批評。比如説:看到孩子寫作業磨蹭,很少的作業也要很長時間完成,為了讓孩子加快速度,我告訴孩子説:“你今天能自己認真地寫作業,時間記得很準,表現不錯,你完全有能力再快一點做完作業。”小孩子都喜歡錶揚,正面的表揚有時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

小孩在讀書期間,老師的作用是相當大的。非常幸運,我女兒的老師是責任心非常強的好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很懂得孩子的心理,受到全班學生和家長們的愛戴。逄老師經常通過博客、校訊通等方式將孩子的情況隨時告訴我們家長。有時時間很晚了,或是在假期,逄老師還就孩子們在學習中的種種表現與家長探討。作為家長我非常感激老師的辛勤付出,有時因工作關係未能及時做到與老師互動,在此也表示深深的歉意。每次孩子值日時,我都儘可能地趕到學校參加孩子值日,主動與老師交流溝通,及時瞭解孩子在校的情況,並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我們還經常教導孩子要尊敬老師、認真聽從老師的教誨,“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正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四、培養孩子生活能力和良好的作息習慣

在家裏,我們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襪子、洗毛巾、收拾碗筷、收拾書包、洗澡等。放學後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寫作業、讀書、玩耍等,我們要求孩子要按時起牀和休息,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除了正常的零花錢之外,我們很少給她錢,因為她從小就沒有亂吃零食的習慣。一方面讓她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培養她獨立生活的能力,從而更加珍惜自己所做的一切。

成功家庭教育的經驗分享

讓孩子充當一次“小大人”

角色換位是孩子很喜歡玩的一種遊戲,如果家長陪孩子玩的時候,可以利用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變相的教育孩子。讓孩子做一次大人,父母扮演客人,讓孩子來照顧來家裏的客人,這個時候孩子會學者父母照顧客人的樣子,來給客人倒水沖茶。這樣的做法,能一下讓孩子學會招待人,以及和別人相處。不僅鍛鍊的孩子的動手能力,還給孩子學習交際添加興趣。

讓孩子由自卑變自信

自卑的孩子多數表現出很膽小,怕見到生人。孩子自卑多數是孩子有心理陰影,父母面對孩子這種心理,要多給孩子做樣子,比方説:孩子不會玩一些玩具,父母帶頭給孩子演示,這樣多演示幾次就會讓孩子慢慢接受很多不管做的事情。比方説孩子看到水裏的魚很有趣,但是孩子不敢去摸,而又想去摸,父母可以給孩子做演示,讓那個孩子看到父母在摸魚的時候是安全的,這樣子孩子慢慢就會變得喜歡接觸新的東西。同時要經常給孩子近一些快樂的故事,讓孩子的心靈充滿陽光。

幫孩子跨過厭學的泥潭

厭學是父母對於孩子最頭疼的事情,厭學在很多家長的童年經歷中都是存在的,很多父母面對孩子厭學的現象都是採取的是自己父母那一套方法——講道理,其實很多道理對於孩子來説沒有什麼用處的,很多孩子的經歷有限,對於學習的重要性是沒有感覺的。如果父母想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首先父母要做出學習的氛圍,而且父母也要做出愛學習的榜樣。這樣才能引誘孩子開始愛學習,因為他看到父母也在學習。

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多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很多孩子都是喜歡自己的動手的,孩子自己動手做的東西,孩子會有成就感,孩子在自己動手的時候總是喜歡開動腦筋,給事情添加一些自己的色彩。很多孩子大了就很懶散,這些都是父母太慣孩子了,父母不應該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做了,這樣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是不利的。

讓孩子在“淘氣”中開發潛能

孩子總是愛淘氣的,不過淘氣的孩子都是有想法的孩子,這裏説的淘氣指的是調皮,並不是那種經常抱着父母哭的哪種。孩子是天真的,因此孩子的想法也是天真的;正是很多天真的想法在改變着這個世界。父母要正確認識孩子淘氣的舉動,要利用孩子淘氣的舉動刺激孩子大腦發育,同時開發孩子的潛能。

標籤:家庭教育 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