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野魚趣談散文

文學1.73W

在昔日清清的鄉間小河裏,每當春暖花開時,河裏就會長出密密的水草,透過清澈的水面,就能看見各種野魚在水草叢中穿梭遨遊。

野魚趣談散文

野魚的品種很多,能長大的野魚有黑魚、白魚、鮎魚、鱖魚、鯽魚等。長不大的野魚可就多了,有川條、鰟鮍、土婆、昂公、雞咯郎、燒火鰟鮍、刀鰍,還有石結結和亮眼魚等。能長大的野魚一般在水下活動,不輕易地暴露在水面上。那些長不大的野魚,有的也只在水下活動,有的幾乎一刻不停地浮在水面上,只要當上河灘的`淘米汰菜人將手中的米筲箕或菜籃子往水中一沉,開始淘米汰菜時,數不清的川條鰟鮍就會在人的手邊穿來穿去,搶食米蟲或菜上的青蟲蚜蟲,若眼明手快,説不定還能抓住幾條。如有意識地將米筲箕沉入水中略等片刻,然後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提出筲箕時,它們總會有一些成為俘虜,正好讓人拿回去當貓食。

若在河灘上仔細往水下看,在水中的石階上,匍匐着一條條寸把長的石結結,它們緊貼石階向前移動,或定在那裏一動不動,它們主要在尋覓沉澱的食物。這種小野魚看似笨拙,其實很靈活,一般是逮不住的。還有寸把長的亮眼魚,它們總離不開水草,身子細得像條線,兩眼突出像兩隻小燈泡,故稱亮眼魚。用這種魚作觀賞,倒也別有一番情趣。孩童時光的春夏季節裏,只要一有空,就拿只小畚箕去河邊捕捉亮眼魚,然後在自家的門堂裏放只缸,缸中放水再養點水草,將捉到的亮眼魚養在缸裏,過幾日有的死了,再去捉些放進去,只要經常換換水就行。記憶裏,孩提時養亮眼魚十分省心,又非常有趣。

夏日裏釣川條鰟鮍,也是孩提時的一大樂事。因川條在水面上活動,所以十分膽小敏捷,鰟鮍在河邊的淺水裏活動,膽大反應遲鈍,這兩種小魚很好釣,只要有耐心,定能滿載而歸。若釣到兩種鰟鮍也能養着作觀賞魚。金絲鰟鮍魚腹兩側各有一道金色的線狀花紋,還長有一些淡紅色的魚鱗,酷似金魚一般。翻肚鰟鮍頭小身子又大又圓像銀幣,其在水中游動時,不時側翻身子,一忽兒向右,一忽兒向左,很奇特,很有觀賞價值。

從前的鄉村河浜裏盛產野魚,野魚無論大小均是美味佳餚,大的紅燒清燉自然不用多説,只説小魚的吃法,土婆或昂公魚燉蛋,其味鮮美無比,食之老少皆宜。那年在溧陽一餐館吃飯,我們點了一道菜叫“慈菇燉蛋”,看到上桌的是昂公魚燉蛋,服務小姐特意解釋説,慈菇就是昂公魚,這是溧陽鄉下河裏的野生昂公,慈菇燉蛋是溧陽的一道傳統名菜。聽完一番介紹,我們恍然大悟,趕緊搶着品嚐慈菇燉蛋,果然名不虛傳,食後令人齒頰留香。川條鰟鮍作油烙爆魚最美不過,很受人們的歡迎,昔日鄉下人吃不起大魚,冬日裏川條鰟鮍是家常菜,用蘿蔔條或鹹菜燒小魚也非常鮮美可口,讓人回味。

如今水污染日益嚴重,鄉村河浜裏已難尋覓野魚蹤影了。懷念昔日錦繡江南的處處綠水,還有綠水中那羣羣野魚。

標籤:趣談 野魚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