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通用19篇)

文學1.13W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通用19篇)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1

小班幼兒的獨佔玩具等行為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處於3—4歲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識,往往表現為不會與同伴相處,處處總以自我為中心,這使得培養幼兒初步的分享意識,成為幼兒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那如何解決這種現象呢?可以通過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1、音樂感受法。

人是羣居的動物。如通過歌曲《親親熱熱抱一抱》,幼兒開始慢慢萌發了夥伴的意識,對喜歡的小夥伴有了朦朧親近的意識,初步感受到同伴之間的快樂,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愛的温暖。

2、讀誦兒歌法。

幼兒一起讀誦兒歌:《大家一起玩》。“你先玩來,我再玩。我們大家一起玩;你要玩,他要玩,最後玩具跑走了。”讓幼兒知道幼兒園裏的物品和玩具是屬於每一個小朋友的,要互相輪流換着玩。正所謂思想決定行動。當幼兒有了明確的規則意識,就如“紅燈亮,停一停;綠燈亮了,行一行。”一樣,孩子是可以理解並樂於接受的。

3、感受體驗法。

(1)在活動情境中體驗分享的樂趣。

幼兒之所以不願與人分享,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認為分享就是失去。通過講授故事《雲朵棉花糖》,講小老鼠雖然只吃到一點,但是心裏很開心。啟發幼兒思考為什麼?究竟是什麼讓小老鼠這麼開心呢?

以及講述《孔融讓梨》的故事,並觀看視頻,為孩子稚嫩的心靈撒播、種下愛和文明禮讓的種子。

(2)在生活中體驗分享的樂趣。

抓住各種教育契機讓孩子在生活中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如秋天,利用瓜果收穫的季節,舉辦“親子品嚐會”;或者利用幼兒生日,把“生日會”辦成一個“分享會”。

利用“生日會”的過程有意識地為幼兒創造分享的機會,在大家唱完生日歌之後,請“小壽星”為大家分生日蛋糕,這是小朋友共同期待的時刻,在這一時刻大家分享食物,體會着過生日者快樂的心情以及由分享帶來的樂趣。

(3)在遊戲的角色扮演中體驗分享的樂趣。

陳鶴琴先生説:“遊戲是幼兒的生命。”創造性遊戲是培養幼兒分享意識的最佳活動。如在角色區或玩“過家家”遊戲中,通過幼兒自主選擇扮演角色,有的幼兒喜歡扮演“小主人”,有的喜歡扮演“小客人”。然後,當有客人來時,幼兒以小主人的心態主動地拿出自己喜歡的食物,或玩具等,展示自己所擁有的才藝特長來招待客人。

通過創設各種愉快、積極的情境,使幼兒體會到分享的樂趣,讓幼兒在實際與同伴相處中,去分享自己的東西。讓幼兒作為分享的主人而產生分享的積極情緒體驗,從而樂於分享,培養孩子分享的主動感和責任感。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2

值此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我特意在上週五給孩子們佈置了一項孝心作業——為媽媽做件事。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醒孩子們學會感恩,珍惜擁有。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能用心完成這項作業。

今天,我們的班會主題就圍繞“三八婦女節”展開,我恰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來了解一下孝心作業的完成情況。

一上課,我就和孩子們聊起來:“你對這個節日瞭解多少?”這個難不倒大家,在早晨的升旗儀式上,我們的大隊輔導員已經給孩子普及了這方面的知識。開始的交流是順暢的,孩子們自信的話語流露出自豪感。

“媽媽是無私的,把愛給了我們,對我們卻無所求。”我看了看孩子們,他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誰為媽媽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我期待地看着大家,有的孩子眼中放光,臉上含着笑意,挺着胸脯,抬着頭。有的孩子面露難色,悄悄地低下了頭。顯然,他們沒有完成這份孝心作業。

“媽媽養育我們很辛苦,我知道咱們班裏幾個孩子的媽媽每天按時接送,照顧衣食住行,還要工作……”我的一番話似乎勾起他們的記憶,觸動了他們柔軟的心靈。焦子涵的眼裏包着淚,丁怡菲神情凝重。

“其實,媽媽並不需要我們的回報,但是作為一直接受愛的我們,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用我們的行動來給操勞的媽媽送上愛的表達。”我停了停,“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孩子們沉默了。

“表達的方式很多,除了洗衣服、拖地,我們還可以融入更多的創意啊!”孩子們陷入沉思,片刻,小手舉起來了。“我想給媽媽愛心心早餐!”秦佳明興奮地説。“不錯,好主意!”“我想給媽媽洗腳。”靦腆的蔣雨晨笑吟吟地説。“行!”“我想對媽媽説‘媽媽,我愛您’……”剛剛一直沉默的楊承鑫脱口而出。“沒問題,這一定是媽媽聽到最動聽的聲音。”我笑了。“我想給媽媽畫幅畫!”“我想給媽媽打電話!”“我想給媽媽一個愛的擁抱!”“我想給媽媽捶捶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話匣子打開了。

“愛的表達方式很多,接下來,我們要用實際行動,給媽媽獻上一份誠摯的祝福,送上一份充滿愛心的禮物,陪媽媽過一個難忘的婦女節。”我鼓勵大家。

育人要育心,孩子們純潔的心靈更需要精神的滋養。在今天的班會課上,我們恰恰利用身邊的節日作為教育的契機,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中帶着孩子們對話,在潛移默化中教育他們感恩。讓孩子們懂得我們接受愛的同時,更要學會給予。我相信,在這樣點滴言行的薰陶中,在傳統文化的浸潤裏,孩子們會成為精神充盈、會感恩的“人”。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3

看到此刻的孩子進入圖書館的自如,不由得讓我記起小時候對圖書的奢望……

那還是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書,有幸教我們數學的韓教師就兼管着學校的圖書,韓教師是一個平易近人,不苟言笑的中年男教師,給我們留下最深刻的的記憶就是長長地脖子,一走進教室首先出現的就是韓教師特有象徵的脖子,我們還偷偷的給教師起外號呢!

“長脖子教師”,可是,我們只敢在私底下偷偷的議論,可從來不敢叫出聲來,那時的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上數學課,不是因為我的數學成績太好,而是為了得到看小人書的允許,因為每當韓教師給我們佈置完數學作業,他就蹲在門口,等待我們的完成,這個時候也是我們紀律最好,作業速度最快、最認真的時刻,因為誰做的作業全對了,就有看一本小人書的權利,你想,那是多麼幸福的時刻啊,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的數學成績一向都是考一百分的緣故吧,所以,那時候的我們,誰先拿到小人書,就是最大的獎勵,遠比獎勵一個鉛筆頭來的慾望大。(小時候班主任教師每當週六上午放學時,會把一週學生們撿來的鉛筆頭,根據表現分到個人手裏,這就是當時最好的物質獎勵。)

看看此刻的孩子,隨着新圖書不斷地增加,想看就看,想買就買,有時候還不懂得去珍惜,家裏的新書到處都是,什麼全綵的、動畫的、連載的、漫畫、帶香味的、帶聲音的,真是無奇不有,無所不能,正因為物質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們遠沒有我們那時對圖書的珍惜。

來之不易的感覺,也許僅有“物以稀為貴”才該有的吧,説歸説,圖書的不斷改善,為此刻的孩子學習知識帶來了方便,孩子們能夠盡情的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並且還能夠根據畫面資料隨手進行粘貼與創作,既動腦又動手,有時候我們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會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謂是,時代的提高,書籍的變遷。

此刻隨便走進一家書店,琳琅滿目的書籍裝滿各個架子,不一樣的書籍分佈明確,讓看書的人一目瞭然,既省時又省事,你看吧,原先看書可是小孩才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斷地充實自我,“好的書籍,讓人受益終生”,真是學習的時代啊!所以,我珍惜我每次進圖書館的機會,我更會對書籍情有獨鍾,即使電腦的時代,我也會抽時間看我的書,書籍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精神財富。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4

《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晚上“夜貓子”、白天“小賴牀”,現在不少孩子的作息時間越來越成人化,而充足的睡眠是寶貝長身體的重要保障,所以培養孩子早睡早起好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尊重孩子的選擇

林慧妮

每天晚上,孩子總要看動畫片,任由她看的話,會看得很晚。我讓孩子自己選擇一個動畫片,看完後必須關掉睡覺,孩子很聽話。以前我總是強行關掉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她就哭啊鬧的,她認為是我的強迫才是她不能看動畫片的原因,久而久之,她會想着法子來對付你不讓她看動畫片。

尊重了孩子,等於尊重了她的選擇。冬天裏,讓孩子早早起牀,確實是個難題,切不可以強行將孩子從被窩裏拉出來,這樣就會造成孩子對起牀的反感心理,要給予適當的引導。

早晨,孩子醒後,我會讓她在被窩裏多躺會兒,不過,這得有時間限制的,在被窩裏躺多久,還是讓孩子自己選擇,我會給她時間,一分鐘還是五分鐘。

如果孩子選擇了,她會很珍惜在被窩裏的時間,然後,時間到了,就會很快地從被窩裏爬出來。

睡前故事和起牀音樂

鄉下玉米

玩得正起勁,很少有孩子願意立刻就睡,因此,孩子睡覺前,家長一定不要和孩子瘋鬧也不要讓他做劇烈運動。該上牀休息的時候,給孩子洗洗之後可以給他講個不留懸念的故事,然後要求他好好休息。早上起牀時,可以用孩子愛聽的音樂叫醒他,剛開始是輕柔的,慢慢地聲音可以稍微大一些。睡意矇矓的孩子就會在他愛聽的音樂中醒過來,開始一天的愉快生活!習慣成自然,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知道:聽了睡前故事就要睡覺了,聽到起牀音樂就該起牀了!

強行介入孩子早起早睡

於顯偉

晚上,要等孩子瞌睡,也得折騰半宿。這樣我受不了,第二天我還要上班呀,必須督促孩子早睡早起。我不看電視節目,以身作則,孩子想看也找不到理由了。一到晚七點,我強行帶他到卧室,最好分牀分屋睡,現在我的孩子有單間,不受外界影響。按時熄燈,孩子一時睡不着,我就陪着睡,為他哼唱催眠曲,等孩子入睡以後再離開。早上孩子起不來,我也是及時喚醒,悄悄進卧室就掀被,強行給他穿衣服,即使哭鬧也不心軟,有時還拿濕毛巾給他擦臉,讓他清醒。由於我強制介入他的作息時間,孩子也格外警覺,已經形成早睡早起習慣,他知道不這麼做,媽媽是不會放過他的。在這些原則性問題上,在孩子跟前要鐵面,當媽媽的要敢説“不”字。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5

愛是一筆無形的資產,愛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僅有對別人付出愛,才能得到更好的回報。不要把愛的方式當作愛。而給他們真實的需要,真正的愛!

和孩子聊天的樂趣

雖然是大班的孩子,但他們的語言表達本事很差。所以我會經常和他們聊天,在聊天的時候我發現了孩子們不少的興趣及他們心裏的想法。原本以為他們是歡樂沒有煩惱的,聊天后卻發現他們幼小的心裏也有許多煩心事。

和孩子們聊天讓他們的普通話也有了提高,孩子們逐漸也喜歡和我聊天。經過聊天我明白了他們喜歡動畫片,明白他們喜歡聽故事,也明白了他們喜歡和班裏的誰是好朋友,及對父母的評論等。孩子們很能説,也很想説。但有時候是活動限制了他們,使他們沒有機會表達自我的想法,所以在活動課中,孩子們自然也就説的少了。

多鼓勵少批評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説,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孩子們之間肯定會有很多矛盾,因為每個孩子在家裏都是小皇帝,而小班的孩子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的獨立性較差,但自私心理強。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一些小事動手,對他們進行友愛教育也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對於活動不認真或理解本事差的幼兒,我們教師的態度是批評多,鼓勵少,不能讓孩子感受到一種被關愛的情感。這樣,孩子們進取性會降低,以後也就更趕不上其他孩子了。不管孩子表現怎樣,他們都是純真的,不懂得受約束。所以我們應當給孩子們更多的愛和關注,讓孩子對教師有一種愛,這樣才能夠和孩子相處的更好。

被孩子們感動從這時開始

由於長期從事教學工作,落下了一上火嗓子就發疼、肩膀也痠疼的毛病,疼起來時我自我經常轉動一下脖子,捏捏捶捶那痠疼的肩膀。

一天,我到班內聽課,坐久了,下課後自我用書本在捶我發疼的肩膀,正在玩耍的曉雲看到了很高興地走過來給我捶肩膀,説:教師,你肩膀疼嗎?我給你捶捶。但孩子太小,小手太小,根本不會捶。這時,又一個男小朋友看見了,走過來説:不是這樣捶,這樣捶不管用的。又轉過身來用很甜的聲音説:教師,我勁大,我會捶,我來給你捶捶吧,我爸爸下班後經常讓我捶,還表揚我捶得很好呢。我聽了,開心地笑容掛在了臉上。這時,其他孩子也圍攏來,你一言,我一語:教師,我會,我媽媽去棚裏幹活很累,我也幫媽媽捶過。教師,我給你捶吧。

我忽然發現孩子們是多麼可愛呀,感恩之心在他們的幼小的心裏已生根發芽,心裏一陣陣發熱,感覺肩膀已經不疼了,我被孩子們所感動,也從這時開始了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6

又到吃點的時候了,孩子們津津有味地吃着香甜的點心。孩子們已養成了吃點的好習慣,不打鬧、不説話;吃完點的孩子陸續取杯喝水。突然有個孩子過來對我説:“老師,垃圾桶裏有一塊餅乾,不知道是誰偷偷扔掉的。”我一看,垃圾桶裏果然有塊餅乾。我撿起這塊只咬了一小口的餅乾大聲問:“這是誰扔的?”孩子們瞪着眼睛看着我,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孩子們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到自己的行為好像嚇到孩子們了,我立刻語氣緩和的説:“大家想想誰扔的這塊餅乾?”孩子們還是沒有作聲的,誰也不敢承認。放學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陸續被家長接走了,但今天吃點時發生的一幕還是令我難以釋懷。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説明孩子有顧慮,這件事應當從正面積極引導,當場教育孩子們知道這種浪費行為是不對的,並且要在全體孩子面前解決,因為當時解決才是實最佳時

第二天,我準備了一些有關餅乾製作的圖片,讓孩子們看怎樣製作餅乾。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及圖片瞭解餅乾的製作過程,感知工人們的辛苦。然後我用橡皮泥教孩子們一起製作餅乾,孩子們在活動中興奮不已,製作出了形狀不同的餅乾。我表揚了鑫蕊和小娜,過去吃餅乾時非常慢還剩下,現在吃得又快又多,身體壯了,個子也高了。孩子們笑着看着她們倆,我又問:“為什麼她們現在比過去吃得多了?”孩子們紛紛説:“她們愛活動啦,從前不愛活動,所以不想吃東西。”藉此機會我對孩子們説:“對了,所以大家以後要積極參與各項遊戲活動,因為人的飯量會隨着活動量大小而增多或減少。”這時梓新順着我的話説:“我就是這樣,昨天我活動量太少了,覺得有點飽,吃點時我就吃不下餅乾了。”我説:“對呀,梓新和老師説的一樣,以後我們要是吃不下點時應該告訴老師,千萬不能丟到垃圾桶裏去浪費了多可惜呀!”這時梓新小朋友瞪着一雙大大的眼睛,看看這個,聽聽那個,臉上的表情讓我明白了,垃圾桶裏的那塊餅乾是她扔的。我及時説,“像昨天不知誰不小心把餅乾掉垃圾桶裏了。”梓新説:“老師,是我扔的,我錯了。”我在全體小朋友面前表揚了梓新,知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今天對孩子們吃東西要節約和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教育雖然補上了,但我還是覺得沒有昨天吃點時的教育效果好,今後工作中對孩子們的教育一定要抓緊教育時機,因為最適時的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7

每一位家長都望子成龍,這也就意味着在“成龍”的背後,一定有聰明的家長為他做強大的'後盾。

我是一位平凡的女性,隨着女兒的降臨,我便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家長。我只有國中學歷,在這個飛速發展的高科技時代,沒有文化,沒有技術,很顯然我已經落伍了。當然,我不希望我的女兒像我一樣,剛剛步入社會,就被社會的浪潮推上岸邊,期盼着她能夠成為一個有文化有修養的棟樑之才。

在女兒進入校園時,我便買了兩本有關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在我認真讀過之後,感觸很深,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給其他家長做個參考。

第一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經常陪孩子讀一些他感興趣的書籍,書讀得多了,識字自然而然的就多了;關於計算,經常和孩子做開“小賣部”的遊戲,讓孩子做“售貨員”,爸爸媽媽就是顧客,拿“錢”來買他的“商品”,然後讓她來計算,由簡單到複雜,這樣計算便不成問題了。

第二做好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如何對孩子進行品格教育呢?不需要説教,不需要獎懲所有的獎懲都在日常生活裏。比如孩子小的時候輕微的磕碰會經常發生,事情發生時,我們不要大驚小怪,儘量以輕鬆快樂的心情相對,讓她覺得這是很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假如碰疼她了,我們絕不能去打小板凳,而是趕快親親她的疼處,安慰她“馬上就不疼了,寶寶不哭了”。等她狀況稍好一些時,再像對待她一樣,帶着她給小板凳揉揉疼,告訴小板凳“馬上就不疼了”。這樣一個能給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對別人會有更多理解和愛心,遇到問題從不偏執於自己的理由和利益。

第三做一個有智慧的家長。設立“記功薄”是個較好的辦法,不用金錢和物質獎勵孩子,最好的獎勵就是這個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紅花,它無法用金錢計算價值,卻無比珍貴,協助我們培養了孩子許多好品德。

第四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心情學習要比壞心情要好得多,好心情記憶更深刻。或者家長和孩子互換一下位置,讓孩子當老師來叫家長學習,或者讓孩子給家長判卷,這樣孩子會有一種責任在她的身上,就會比較仔細的閲卷。偶爾家長故意出現的小錯誤被她找出來,他會很有成就感,然後很耐心的給你講解他的答案,久而久之他就會很仔細了。

作為一個家長,我不認為我是一個合格的家長。我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很願意與我的`女兒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8

我國的基礎教育一直是為“應試”服務的,始終以大學聯考為目標。所以,在大學聯考指揮棒的指揮之下,歷史這門學科長期成為單純的複述性的學科,強調記憶性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較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

具體而言,從教學方法來看,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的不夠突出,很多時候,我們是以講解法與講述法相結合為主,學生的調動很不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的“一言堂”,實際上這些都是應試教育留下的病根。

從教學結構來看,我們大多以歷史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教學結構為主。這就使得學生很難形成具有主體意識的理念和精神,這一點與我們現在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從教學內容上來看,歷史課的內容是講述人類歷史。人類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地方進行的,由一定的人物“扮演”一定的事件。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成為歷史課內容的四要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太偏重於四要素的傳授,而容易忽略蒐集與處理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思想教育方面來看,教師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時,只是給出一個或幾個結論,説這一事件是愛國的,那一個人物是英雄,學生茫茫然,似懂非懂,很明顯情感教育在歷史課堂上是落實的很不夠。

以上這些問題在我的歷史教學過程中也是經常出現的。

隨着形勢的發展,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必須全面實現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此,國家教育部頒佈了《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其中明確規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和規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課程。通過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脈絡,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繼承優秀的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習從歷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而關注中華民族以及全人類的歷史命運。通過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

然而在我實際的歷史教學工作中,我要完全達到《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要求,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需要在課內課外下大功夫,研究學生、研究課堂、挖掘教材、多學習、多聽課,在歷史教學中以課程標準為指導,更好的完成歷史的教學工作。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9

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困生”一般是指有生理缺陷、智力因素、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等原因造成在完成學習任務上有困難的學生。從教多年,我認為在數學教育教學中培養“學困生”良好學習習慣,是每一位數學教師必須要應對的工作。教師在與學生接觸過程中要處處嚴格要求自我,做到課前認真備課,對待學生一視同仁,異常要尊重和關心“學困生”。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往往異常需要得到教師的指導和愛護,這些學生基本上由於自卑心理嚴重,不敢接近教師,更沒膽量向教師討教各種問題,所以教師要選一些適宜的時間多關心他們,多對他們進行鼓勵,並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從而讓他們建立自信心。

經過這樣,讓“學困生”明白,學習有困難不要怕,要進取應對困難,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有好轉。教師在課堂上講課要儘量多離開講台,步入學生中間,甭總捨不得離開三尺講台。教師在課堂上要多走下講堂。異常是當安排討論問題或完成練習環節時,我所教學的班級中就有幾位學生由於自控本事差,就會在哪兒玩。就這些情景,我上課時,就儘量的離開講台,在學生的座位之間適時走動,當發現學生開小差或玩耍時,就立刻到他們身邊提醒,有時還尋找機會表揚、激勵他們。這樣,使這些學生能感受到教師常常都在關注自我,於是就慢慢努力剋制自我的不好習慣了。強化良好習慣養成。

我所教學的班級中有那麼幾位學生,對數學課不感興趣,因為他們覺得不願意動腦筋思考問題,所以對於數學作業練習來説更是感到頭痛,作業總是不能按時完成,就算特意留他們下來做,也很難完成,他們的如此態度,對班裏其他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針對這樣的情景,我在班裏讓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讓組員之間相互幫忙,促使他們改掉不良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之間產生了相互督促,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注意兼顧個體差異。針對不一樣的學生,設計出各種不一樣的激勵的評價標準,教學時,“學困生”要到達相應的標準就可得到好的評價,作業及練習的

難度也如此;對於優秀學生,我定的校準就要高一些。總之,對不一樣的學生就能得到不一樣的表揚激勵,“學困生”就以往來説,很少得到表揚,之後能與其他學生一樣時常的到教師的鼓勵,他們變得自信多了,數學作業的習慣自然而然好多了。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10

1、多給幼兒一些機會

一次在投扔東西時,我要求幼兒每人只有三次機會,所以幼兒都非常的買力。歷歷在扔出物體兩次後就對自己有些失望了,我叫他扔第三次時他説;“老師,我不行呀,我不高興扔了。”我一聽後心想,歷歷在體育方面有些差勁,何不多給他一次機會,讓他對自己也有些信心呢。於是我説:“歷歷,我來問問大家,能不能多給你一次機會,讓你能投扔成功。”他聽後點點頭,我就徵求了幼兒們的意見,小朋友們都同意他四次扔。歷歷聽見後就更加努力了,在扔第三次的時候幼兒們在一旁給他加油:“歷歷加油、歷歷加油”,孩子們的聲音鼓舞着歷歷,這次他站在起點上,使出全身的力氣扔出去。結果還差目的地一點點,我走上去拍拍歷歷的肩膀説:“你看,進步不少嗎,再來一次一定能成功。”歷歷也很有信心的點了點頭,到了第四次,歷歷吸收上幾次的經驗,一鼓作氣的把手了的物體投扔出去,這一次他總算成功了。

所以在平時的各種活動中,老師應該因人而異。對不同的幼兒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使他們共同和諧的發展。

2、不要忽略幼兒的能力

在計算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使幼兒能把操作材料完成好,往往都要反覆告訴他們做時的要求,怎樣做最容易,怎樣做才能全做對。我也不例外。

有一天計算活動的操作材料是要求幼兒塗色,在畫好的圖案上塗色,△上塗紅色,☆上塗黃色,□上塗綠色,最後看看是什麼東西,我耐心地向幼兒講解塗色的要求,還告訴他們怎樣做對的簡單方法。比如:用紅色把書上的三角形全部塗完,再接下去塗五角星的顏色。儘管我講的很詳細,簡單方法也告訴他們了,可全做對的小朋友只有一半,其他小朋友或多或少的錯了一兩個地方。我自己覺得很苦悶。第二天來園後,晨晨的媽媽對我説:“張老師,我們家晨晨昨天身體不舒服,所以沒有來,昨天有沒有什麼要做的作業讓他補一下吧。”我説:“好的。”過了一會兒我讓晨晨做題目,告訴他什麼地方塗什麼顏色,然後就讓他做了。過了一會兒我走過去看看他,卻驚奇地發現,他把三角形的地方都點上了紅色點子,五角星上塗上了黃色點子,正方形上塗上了綠色點子,這樣塗色就不容易錯了,到最後他把圖完整的塗好,還告訴我圖上有哪些東西。

這件事讓我感觸很大,有些地方我們只追求結果,而忽略了過程這個重要的環節,有些時候要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可能結果也有些不盡如意,但幼兒也在其中獲得了一些寶貴經驗,這比你老師強灌輸給他們的要好的多吧?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11

這兩天我們班的QQ羣特別的“熱鬧”,先是唯唯的媽媽發了一張唯唯腦袋被抓破的照片,接着琪琪的媽媽也發了一張琪琪臉上有抓痕的照片,兩張照片相隔一天時間。第一張照片出現的時候,我才知道了這件事,在向唯唯媽媽真心抱歉的第二天,我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原來是唯唯碰了一下李雨澄,李雨澄就在他腦袋上抓了一下,破皮了。我讓李雨澄當面向唯唯道歉之後,並對李雨澄進行了教育,她也答應回合小朋友友好相處。結果,當天晚上,羣裏又出現了第二張照片,又是李雨澄的”傑作“,把琪琪的臉抓出了一條痕跡。在安撫了琪琪媽媽之後,第二天我利用接送時間找到了李雨澄的奶奶,在交談了幾句之後,我就發現澄澄的奶奶特別稀罕男孩子,也特別護着孩子,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孩子給別人帶來的傷害。於是,我又電話約了李雨澄的媽媽,並在當天放學的時候,和她進行了長談。

其實,李雨澄算是班上最聰明的孩子了,新授的知識,一學就會。但是,行為習慣和交往能力都特別差:亂丟紙頭、故意把蠟筆折斷、總是欺負小朋友、別人不小心碰到她了她會毫不客氣地打回去……我把李雨澄各方面的情況都反饋給她的媽媽,她的媽媽説孩子在家也經常這樣,由於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奶奶帶的,奶奶總是覺得孩子小,什麼事情都不懂,對孩子百般溺愛、縱容,幾年下來,孩子的脾性就慢慢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媽媽説她也很不贊成婆婆教育孩子的方式,但是為了不和婆婆起過多的衝突,基本上不干涉。我説:”其實,我也是和婆婆住在一起的,我很能理解你的心境,家庭和睦真的挺重要。但是,畢竟奶奶輩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與現在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希望你能把教育主動權爭取過來,畢竟孩子是耽誤不得的。如果,任由澄澄這樣發展下去,肯定會害了她的。“一個多小時的交流之後,澄澄媽媽的心境明顯有了變化,她表示以後會更多地關注孩子,努力幫助孩子學習與人相處,幫助孩子改掉諸多不良習慣,她還主動打電話給兩位被抓小朋友的家人,真心地向他們道歉,兩個孩子的家長都表示小朋友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沒有放在心上。

從這兩件抓人事件中,我看到了家長們的寬容、大度,他們的不追究,更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與理解,對此,我真的很感謝他們!另一方面,我也意識到了我們的安全教育工作仍然不夠到位,在以後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必將繼續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可以通過故事、遊戲等形式,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12

今天給孩子們介紹了可愛的小白兔,在引導孩子們瞭解小兔子“耳朵長、尾巴短”這一特徵時,我趁機對孩子們進行了數學中的長短教育,並引導他們找一找教室中的長與短。孩子們興趣很高,學的也很快,找到了很多長長的物體和短短的物體,例如:柳條是長長的,竹葉是短短的;電棒是長長的,直尺是短短的;老師的腿是長長的,小朋友的腿是短短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説“這個櫃子長長的、那個櫃子短短的;老師長長的、小朋友短短的……”

這時,我沒有急於糾正孩子們,而是問他們:“你們平時看到個子高的人會説什麼啊?”“哇,他的個子好高好高啊。”“對啊,我們會説他的個子是高高的,有沒有人説‘這個人的個子好長好長啊’?”“沒有。”“所以,小朋友應該説老師的個子是高高的還是長長的呢?”“高高的。”“那小朋友的個子應該是什麼?是短短的嗎?”“不是,是低低的。”就這樣,孩子們馬上就明白了。藉助他們已有的經驗,讓他們會更加印象深刻,遠比我們直接告訴他們來的直觀而深刻。

我繼續介紹小白兔的習性,孩子們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突然,我看到邦邦(男)和一妹(女)都站了起來,然後兩人面對面、額頭頂着額頭,相互擁抱,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們在模仿電視上成人的動作,因為之前我們班出現過男孩親女孩臉蛋兒等模仿成人行為的現象,所以,我們對這個問題非常敏感與關注,當時我們就教育孩子們,如果喜歡其他小朋友,可以和他握握手、一起做遊戲等,不要去親她的手或者臉,因為我們的唾沫會攜帶一些細菌,這樣做很不衞生,孩子們好像都明白了我們的意思,之後就沒有出現過這種現象了。今天看到這個情形,我想到的就是馬上制止。但是,有了上次軒軒午睡事件的教訓後,我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一邊講課一邊觀察,結果,他們相互抱了一會兒就又坐下開始聽課了。

終於下課了,我將一妹叫過來婉轉的問道:“一妹,你剛剛和邦邦抱在一起是在做遊戲嗎?”一妹高興地説:“平老師,不是的,你剛才不是講了個子有高高的,有低低的嘛,所以我就和邦邦比一比,看看誰的個子是高高的,誰的個子是低低的。”“哦,原來是這樣啊,那以後要等到下課的時候再比,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好不好?”“嗯,知道了。”

我想我應該將等一等、問一問、聽一聽這種溝通方式變成一種習慣,我相信,這不僅利於我更親近孩子的心聲、瞭解孩子的世界,也會給我們成人間的人際關係帶來不小的改善的。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13

很多時候,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大人的引導,但更重要的是,大人需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奮鬥,才能真正成長!我們小班的瑤瑤真可愛。他有一雙大眼睛。當他微笑時,他露出兩個小酒窩。他很害羞。老師一叫他的名字,他總是歪着頭朝我笑咪咪。當他來到花園時,他媽媽讓他打個招呼,他害羞地低下頭,什麼也沒説。他喜歡躲在母親身後,用母親的大腿偷偷地笑。午飯時,他總是吃得很專心,一粒米也不掉下來,也不跟別人説話。他一吃完,就會微笑着悄悄地把空碗拿給我。我説你很棒。給他一顆五角星,他歪着頭咯咯地笑了起來。當孩子們在户外發展廣場上搭建積木時,他們很有進取心,大膽地拿着積木和其他材料,大膽地建造,但姚瑤膽小地拿着幾個積木站在原地。從這些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姚明是一個非常膽小的孩子。

在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之後,我認為這可能與孩子家庭的教育有關。因此,在一次家長會上,我與孩子的母親進行了一些溝通。我從與母親的交流中瞭解到,姚明在家時,大人對他照顧得太仔細了。雖然家裏有個兄弟,但他們從不相信他會和他一起玩。在積木時,他們總是不放手,讓他不要把事情搞砸,所以他們在玩的時候不敢亂來。雖然是在農村,但大人們總是不讓姚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因為有一個院子,他可以獨自在院子裏玩,完全與外界隔絕。他的母親説,他的孤僻性格與他們家的教育方式有關,但他不肯放手。他總是害怕這個和那個,一時間,他害怕弄髒,一時間,他害怕弄壞東西,一時間,他害怕受傷。

因此,我認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合作。僅僅依靠教師是不夠的。雖然姚姚在學校學習很慢,但他仍然可以完成學業,但他在家裏有依賴性。父母應該學會放手,讓他大膽地做他想做的事。綱要指出:"尊重和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壟斷,,鼓勵和引導兒童嘗試獨立和照顧自己,“由於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任何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和能力。父母可以利用這種情況,掌握孩子在這一時期的心理特點,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時,父母應該給予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和自我工作能力得到肯定時,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喜悦,這將大大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學會與同齡人交流,大膽表達自己,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一定更有幫助。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14

我帶了中產階級的孩子。在某小區啟動時,請將家中的廢棄材料帶到教室,我們一起加工成教學玩具。一位家長走到我跟前説:“我;老師,我們通常扔掉很多這樣的東西。它們真的有用嗎?我説,孩子會喜歡嗎;讓我們試一試,看看孩子們是否喜歡玩“我把收集到的廢紙箱切成同樣大小的正方形,和建築區的奶粉罐放在一起。起初,幾個孩子只是把這些東西分類整理。幾天後,當孩子們被允許再次在建築區玩耍時,他們可以把奶粉罐堆起來。當一個奶粉罐罐子終於蓋好了,他們開始試着把紙板放在上面。不幸的是,紙板總是滑下來。一個孩子走到我跟前,問我:“什麼?”;老師,你有沒有辦法把紙板放在底上;好啊試試看。如果你在牛奶罐中間夾紙板,會有什麼影響?“孩子們推倒高高的奶粉罐,重新夾住紙板。他們發現原來的兩個奶粉罐和一塊紙板可以做成一座小橋的樣子,那麼多小橋可以重疊在高的底座上,比前一座更穩定。孩子們非常興奮!跳到我跟前,他説:";教師我們做到了!這是第二種遊戲方式“我拍下了他們的作品並與家長分享。家長們感到震驚,説他們不希望他們的孩子喜歡這樣。

在教學玩具方面,我調查了家庭在課堂上放置玩具的情況。45%的母親會對我説:“我不知道;我們家為孩子們買的樂高主題玩具30%的母親會告訴我:孩子們喜歡刀、槍、飛機和大炮;孩子們喜歡洋娃娃“所以我問了第二個問題:“你在孩子們玩耍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嗎”許多家長説孩子們總是喜歡新的,討厭舊的。他們買的玩具玩了好幾次後,都不感興趣,於是又買了一次。不可否認,高結構玩具具有精美的包裝和良好的材料質地。有些玩具甚至發出光和聲音。再加上廣告的作用,大多數家庭不會花一筆錢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頑皮天性。然而,這些高結構材料有一個共同點,即演奏方法單一,變異性不強。因此,孩子們總是有“喜新恨舊”的現象。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對的不同反應時;由低結構物品製成的教學玩具以及;高結構教學玩具,我們是否應該反思父母是否認為這些玩具有趣且高檔,或者孩子是否願意主動玩?

在遊戲中,兒童是遊戲的主體。我們必須根據孩子們的需要和興趣放置相應的教學玩具。孩子們在前面,老師和家長在後面。每次遊戲結束後,教師和家長都要對孩子的遊戲活動進行反思,及時調整遊戲材料或遊戲方法,使孩子不斷對遊戲感興趣,引導孩子不斷探索。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15

人們常説每個孩子都是一本趣味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僅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一樣的家庭,有着不一樣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一樣,發展水平不一樣,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叫可鑫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向拉着爸爸的手不放,戀戀不捨地説:“爸爸,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説下,可鑫滿眼含淚地鬆開爸爸的手。可鑫的爸爸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説:“可鑫吃飯的速度較慢,她害怕教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向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可鑫。在活動區遊戲時,可鑫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於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可鑫,你喜歡玩什麼?”她説:“我喜歡看書。”“教師和你一起看好嗎?”可鑫高興得點點頭,於是我和她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着講着,可鑫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説:“可鑫,你好棒呀!能自我看書講故事,你願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願意”,於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可鑫講故事,可鑫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為了減輕可鑫進餐的緊張心境,我們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可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後,可鑫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可鑫,你怎樣啦?”“我吃不下”,“可鑫,彆着急,你瞧,就剩下這麼一點點了,來,我幫你!”可鑫在我們的耐心幫忙下,最終把飯吃完了,儘管她是最終一個吃完飯的,可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忙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可鑫和爸爸一早就來到幼兒園,爸爸手裏還拿着幾本書,他對我説:“教師,太多謝你們了,可鑫以前不願意上幼兒園,可今日一早説,爸爸,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教師還誇我故事講得好呢。”望着可鑫爸爸高興的樣貌,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於一位幼兒教師來説,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説,卻是多麼重要。

經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忙幼兒成功地表現自我,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歡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16

直面近些年來的教育,儘管全國上下大力提倡實施素質教育,然而在標榜素質教育的背後更多的是功利主義思潮的泛濫,使原本以啟人心智育人心德的教育染上濃烈的銅臭氣。比如目前愈演愈烈的生源大戰就是最好的例證,與其説是他們在搶奪生源,不如説是他們為了讓其日後發展獲取更多的名利。如此教育,必然培養出有功利主義的思想的學生,難怪去年一網上調查讀書的目的時,有近六成人回答的是讀書就是為了掙大錢娶美女。

教育有了功利的渲染,權威、記憶與考試便成為教育的主題,而教育本該有的智慧當然就失去了它燦爛的光環。於是乎,如今的許多孩子不是滿懷着希望走進校園,而是揹負着父母"一分值萬金"的教化開始人生的苦旅,使自我的個性難以張揚,興趣和愛好遭到扼殺,眾多孩子也就逐漸失去了好思考的天性。難怪今天的學生年級愈高愈不會舉手發言質疑討論,只是拿着筆等着老師的講解,更有甚者乾脆買本教師用書直接抄取上面所謂的標準答案。令人憂思的是目前的多數人已經默認了這種教育模式。於是,現在出現的學生苦,老師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父母們更是心力交瘁的畸形教育現象也就不足為奇。教育呼喚智慧,因為這是教育的本質和靈魂,尤其是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更要成為教育的智者,用心去體驗感受創造教育,切不可一味地去迎合家長的需求,讓自己的教育行為混濁於功利。教育需要智慧,因為只有教育充滿智慧,才可能培養出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教育並不在於學校安排多少課程教學設施有多先進,而在於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是否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不在於學校走廊上教室裏懸掛名言警句,而在於學生對自己以及身邊的人和事有多少深刻而真實的感受;並不在於教師佈置了多少作業,而在於老師如何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並不在於學生考試考了多少分,而在於他是否對自己的發展有足夠的自信心,讓讀書學習成為習慣和人生的需要;並不在於學生有多少特長與愛好,而在於他是否有豐富的內心情感和對真善美的熱切渴望。

當然,要教育真正閃耀出智慧的光芒,就目前而言最需要的是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通力合作,讓教育少些功利主義,使其迴歸真實。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在寬鬆和諧的環境中擺脱困擾他們的心理疾病,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17

雨潔吃飯很慢,每次老師阿姨都在不停的催促:“雨潔,快點吃,不然飯就冷掉了。”可雨潔還是自己顧自己慢慢一小勺的吃,一粒米一粒米的挖,有時還與其他小朋友説説話打鬧打鬧,這可急壞了老師和阿姨,令我們都很頭痛。雨潔的飯還沒吃好,這一環節沒有按時實施,後序工作就暫時“歇業”,也影響到了食堂阿姨工作的進行,一條龍服務無法進行。怎麼辦呢?到底怎麼辦呢?我深深的思考着這個問題。

我想了一個作戰方案,決定在新的一週開始實施,消滅這些問題的存在。我在週一悄悄的找她談話,告訴她慢慢吃飯菜會冷的,對身體不好,而且肚子也會痛,會生病的,她聽到生病,有點害怕了,我見機問:“你要不要生病啊!生病可難受了,不能吃好吃的,不能玩滑滑梯。”她連忙搖搖頭説:“不要,不要,我不要生病。”我鼓勵她,表揚她是個非常棒很能幹的孩子,能快快吃飯,得到小組第一名,她呀心裏高興極了。中午小朋友都在認真的吃飯,我特別注意了一下雨潔,她吃的可認真了,大口大口的吃着,不一會兒就拿着碗走到我的面前,把碗舉得高高的,生怕我看不見,還踮起小腳,大聲説:“老師我吃完了,你看。”然後屁顛屁顛的跑去把碗放好,“呼呼”鬆了一口氣了,不用再煩惱了。

第二天中午,這個現象又存在了,雨潔又開始“老爺爺”式動作,慢慢的吃着。這次一定要一次性抓住壞習慣,給它拋到九霄雲外,不能給幼兒養成這種壞習慣,我要開始做一隻警惕的貓,在找合適的機會,進行一連貫動作:抓住——拋掉——預防。第二套作戰方案開始了,等小朋友吃好後,我叫上了雨潔與我一起把碗勺送去食堂,看看阿姨們的工作,體驗一下阿姨的辛苦,瞭解一下哪個班把碗勺拿下來的最早,得知我們班拿下來的比較遲了,雨潔有點不好意思了,明白要快點吃飯,這樣食堂阿姨可以多休息一會兒。雨潔一到教室裏,就忙着宣傳開,告訴小朋友要吃飯吃快點,不要老師餵了,這樣食堂的阿姨就可以多休息一會了。第三天中午,老師一把飯菜分好,雨潔就馬上開動了,不一會兒就吃好了,她笑着説:“老師我的勺子有魔法,就像巴拉巴拉小魔仙一樣,它是我的魔法棒,一勺一勺像挖山洞一樣,全部吃完了。”吃完後雨潔還幫助老師把桌子上的飯菜整理乾淨,真是一個能幹的小幫手。接下來這幾天,吃飯的情況都很好,不會再拖拖拉拉,壞習慣沒有了,老師再也不用擔心了。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18

1 不要小看了孩子

家有一小女,雖然很調皮,但是很惹人喜愛。最近,電視動畫片正播放《大耳朵爺爺》,説的是大耳朵爺爺是天上的神仙,來人間尋找二十八星宿輪流掌管天上的事情。在看電視的過程中,她突然問我:“媽媽,我是什麼星座?是處女座嗎?”我説:“我不知道啊!”她突然説:“媽,到底是你親生的嗎?連這都不知道!”我無語了。

2 善用“鼓勵”

對兒童良好的行為或其表現結果做出肯定、讚許或鼓勵,將會增強幼兒的勇氣和信心,激發孩子積極的情緒。

比如:一名幼兒隨手揀起掉在地上的玩具,教師應馬上給予表揚:你真是個愛惜玩具的好孩子。一名幼兒扶起了另一名不小心摔倒的幼兒,鼓勵他是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等。這種日常生活中的積極鼓勵和愉快的情緒反應,強化了兒童這種偶發的社會行為,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由孩子撕本子想到的

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很優越,孩子們對自己的東西也就隨便破壞,看到就覺得可惜,家長們也經常對我説:“本子、鉛筆是剛買來的,又不知道哪兒去了,還要向家長要。”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覺得該從一點一滴做起。第一,説服教育,讓孩子明白東西都是來之不易的;第二,講故事時引導幼兒不浪費財物,要懂的愛惜。小朋友們都學過古詩《憫農》,應該向他們學習;第三,時常檢查幼兒的物品是否丟了,如果丟了應及時處理。

4 用故事教育孩子

劉明洋是我班的調皮孩子,他學東西很快,尤其上課,他總是坐不住,我給他講一些道理,可他就是聽不進去,依然我行我素。他最喜歡聽故事,我就用故事來告訴他,把他的一些故事串在裏面講給小朋友們聽。我説:“有個小男孩,他很聰明,可就是不聽老師的話,有時學習的時候不認真聽,你們説這樣能學習好嗎?他的願望是長大了想當科學家。”他好像意識到我在説他,雖然不像其他孩子一樣上課認真,可比以前好多了。

5 久違的表揚

表揚是一種藝術,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更應該很好的利用表揚這門藝術。今天我開始反思,最近我有點吝嗇我的表揚,孩子們的出色表現好像被我的眼球選擇性的丟掉了。面對那些調皮的孩子我還是一貫性的沒有耐性地説着你能不能這樣那樣,可想而知沒有效果。夢輝好動,坐不住,但是我講故事時他專心的聽着,我立即對他進行了表揚,沒想到他竟然一上午都表現很出色。永遠不要吝嗇你的表揚,孩子們是在激勵中成長的!

教育隨筆有效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現象 篇19

一次玩結構遊戲,高高動手拿了家家的玩具,家家執意不肯。高高用力打了一下龍龍,手還沒縮回來,嘴裏已經很順溜地冒出一句“對不起”,説完依舊繼續和家家爭搶玩具。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告狀。我走了過去,家家像見了救星一樣哭訴着説:“他搶我的玩具,還打我。”高高理直氣壯地説:“我已經説了‘對不起’了。”家家滿臉通紅,鼓着嘴出入意料地冒出一句讓人吃驚的話:“我打你一下,也給你説對不起。”順勢就要出手了。幸好我及時阻止,避免了一場“戰爭”。家家的這個舉動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孩子發生矛盾時一句“對不起”真能解決問題嗎?

從兩個孩子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把“對不起”這句話當成瞭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他們認為如果欺負了別的小朋友只要説了“對不起”,而另一個小朋友就一定會説“沒關係”,接下來就沒事了。在他們眼裏一句“對不起”幾乎是萬能的。所以,他們才理所當然地一邊做傷害別人的事,一邊“對不起”脱口而出。

出現這樣的情況,和我們處理幼兒矛盾時的方法有直接關係。我們教師普遍用的方法是: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就事論事,先批評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後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該道歉的道歉,該玩的繼續玩。我們只教會了幼兒説“對不起”,卻沒有教幼兒怎樣才能不用説“對不起”。我們這樣做不過是教會了孩子使用禮貌用語,而忽略了幫助孩子在交往中解決矛盾的能力。搶玩具事件中,高高肯定知道搶玩具是不對的,但他還是搶了,這説明了什麼?這説明了他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才會常説“對不起”。他們做事前從不想後果。

對於幾歲的孩子來説,他們根本不會明白“對不起”只是對被侵犯者的精神安慰,説句“對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並願意改正,但對對方造成的傷害仍然存在。我們應該做的是讓幼兒明白,説了“對不起”以後,事情不是結束了,接下來,該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價。我們可以把這種精神上的安慰轉化成幼兒能夠明白的具體行動上的安慰,讓幼兒看得見,摸得到,便於執行。如讓幼兒幫助對方揉揉被打的部位、擦擦眼淚等等。這樣,幼兒通過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不僅有機會釋放心中的愧疚,而且還可以讓他們漸漸學會在行動之前多想想行為的後果,這樣對孩子才更有教育意義,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律,從源頭上防止矛盾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