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描寫生活小事的散文:初見

文學2.32W

《初見》用老舍書裏所講述的生活小事,來反映自己現在的生活方式,值得我們去思考。現在就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初見》,資料僅供參考。

描寫生活小事的散文:初見

過年回來諸事繁雜,之前承諾的作品集一直拖到現在。但言必信,行必果,答應的事就要兑現,不能找任何理由,所以熬夜也要弄完。

出作品集的想法是受了建築學的啟發。建築系申請實習和出國都需要作品集,排版就在不知不自覺中有了一點心得。這第一本文集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初見”,是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初見”,也是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初見”。文集的排版,用色都很素,簡單,乾淨,也正好應了“初見”的味道,輕風淺月,一如當年……

重讀以前寫過的片段,我發現自己不知不覺走了很遠。從大學聯考結束,不用“為賦新詞強説愁”地憋作文,到大學裏閒暇時間在電腦上隨便敲幾個字。從磕磕絆絆,詞不達意地記日記,到有散文小説被安康文化館的蔣叔叔看中;從意外地進入安康作家協會,到成為安康作協最年輕的理事,從建立自己的微信平台,到把一年所寫出成作品集。我沒有任何企圖,單單只是想給自己一個交代。這麼多時間,這麼多經歷,這麼多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我自己不記着,還會有誰幫我記住嗎?

這個集子收錄了一些零散的隨筆、雜文,小説和詩歌。都是自己閒暇時間寫的,圖片絕大多數也是出去遊玩的時候拍的。文章從以前發在公眾號上的推文裏選出來,每一篇都多多少少有些字句上的改動。

其實,我寫文章並沒有什麼章法,比起用紙筆,我更喜歡敲鍵盤。因為可以更加自由地調整修改。從前老師教作文,一定要先有一個提綱,再按照邏輯一步一步寫下去。但是我更喜歡想到哪裏寫到哪裏,隨自己的意,先把特別想説的都堆在一起,然後再慢慢組織調整,直到文辭通順。這可能是個笨辦法,但我更看重隨意之中迸發出來的真性情。

我曾經抱怨,也很委屈,為什麼那些我愛的,愛我的都相隔萬里,觸不可及,最終被時間沖淡,不知飄散到何處去了。曾經那麼用心地追逐,最終失去的卻並不比得到的少。這空出來的大把時間,除了學專業課,我就只能走,只能看,只能寫,只能不停地寫。後來慢慢想,或許是上天有意如此,把美好的關切與嚮往收藏在很遠的'地方,讓我大學四年多以來,有更多的時間一個人去體察和消化。或許只有這樣,我才不會懈怠,才會作為一個冷靜的旁觀者,看到時間想讓我看到的東西。

對我來説,寫作的第一要務是一個“靜”字。生活並沒有想象中舒心,很嘈雜,也很浮躁,多得是求而不得,得而無感。只有收斂住自己的心,才能在平凡普通的日子裏發現不平凡的意義,發現希望和美好。

前幾天讀老舍的《八方風雨》,這本書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作者的逃難生活,裏面有幾句話我印象很深。老舍先生説:我想大概的,簡單扼要的把八年的生活有話即長,無話即短的寫下來。我希望它既能給我自己留下一點生命旅程的印記,同時也教別離八載的親友得到我一點消息,省的逐一的在口頭或者書面上報告。此外,別無什麼偉大的企圖。……我承認八年來的成績欠佳,而不後悔我的努力學習。我承認不計較金錢,有點愚蠢,我可也高興我肯這樣愚蠢;天下的大事往往是愚人幹出來的。

我很喜歡老舍的文風。文如其人,其實書裏所講述的不過是生活小事,但他敢於承認自己的懦弱與糾結,不安與逃避,字字句句都很真。我也希望能如他一般,真誠地寫作,真切地做人做事,耐心的等待,等待屬於自己的天高海闊……


【本文作者:籽言。(公眾號:尋常)】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籤:初見 散文 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