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賣菜散文隨筆

文學4.77K

垛田人把趕集市、進市場、走街串巷銷售蔬菜叫做“出門賣貨”。

賣菜散文隨筆

這賣蔬菜跟漁民開網,唱戲的開場一樣,都有一定的規矩的。每當蔬菜上市,把採集好的蔬菜裝上船,停靠的河邊整裝待發的時候,站在河邊的人不得説“留點家裏吃吃”之類的話,更不得從秤上、扁擔上用腳跨過,否則就認為不吉利。因此,懂規矩的大人,特別是女人,一見到河邊有準備趕市的船,就會自動走開,要是遇上不懂事的小孩,大人就會把他拉走。

開船的時候,他們總要用竹篙在船前來回劃三次水,其意掃除一切障礙,一帆風順。這時,他們一人、兩人、或三四人才划着船,或撐着篙,頂着風,迎着浪,像蝸牛爬行那樣,慢慢趕往自己心中早就選定的村落、集市或街巷。他們的船頭上安有鍋箱,後艙裏帶有燒飯用的茅草及油鹽醬醋。他們吃在船頭,睡在船艙。要是趕往路途遙遠的南通、鹽城、揚州,他們就得這樣在船上生活好幾天。

夏天,他們頭頂着火辣辣的太陽,身披一口洋麪袋(過去裝麪粉用的白布袋),雙臂曬得冒油;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他們一刻都沒有停止過趕市口。

出門在外,遇上狂風暴雨是常有的事,每當這時,他們只好拋錨停船躲雨。有時候雨一下就是兩三天,這時船上燒的潮了,吃的沒了,他們只好幹瞪着眼忍飢挨餓。人還罷了,可是那滿船的貨物就會變質、腐爛,一季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蔬菜就這樣眼睜睜地拋入滾滾的河水中,隨風飄散而去。有時候,他們在行駛的過程中,突然遇上一條狗或是一條蛇從船前的河道里遊過,他們便會立即高興起來,趕忙把船停靠到附近的村莊,去請來香紙蠟燭,在船頭燒香磕頭敬菩薩,認為是麒麟下水、青龍引路,一定會是快市,能賣出好價錢。

趕到了市口,他們便忙着把船靠到碼頭,馬不停蹄地去找那些大販。他們和那些大販談質論價總喜歡用暗語(動作)或是用舌子(黑話),如:青菜,他們説成“林兒”,韭菜説成“彎刀”,菠菜説成“如意”等等,蔬菜的價錢不説數字,一説成“水把”,二説成“微把”,三説成“學把”......。這倒不是他們故意賣關子,而是為了不讓前來買貨的人聽懂,否則那些大販的生意就不好做。如果價格談攏了,他們便會顧不上吃飯,立即把船上整個貨物卸去。有時同類蔬菜一齊上市,他們生怕爛市(賣不出去),更是四處奔走於本地及周邊城市的蔬菜公司,早早的訂下蔬菜收購計劃,以期貨物不積壓,賣個好價錢,增加收入。

至於那些划着小船走村串巷的,叫“賣小市”,垛上人會把滿載貨物的船隻停靠到鄉下村口的碼頭上,大聲吆喝着:“賣青菜吆——”。如果是兩三人同往趕市口的,就會派人上莊(進村子裏)走街串巷去吆喝。而在城市裏趕市的,更多的'是挑着貨擔,穿行於這街和那街之間,一邊前行,一邊叫賣。這樣的小打小敲,一(滿)船的貨物有時很難賣掉,於是他們又得往別處趕,有時一天要趕好多村子、走好多街巷,即使劃累了胳膊、撐痛了手臂、走破了鞋,他們都不泄氣,直到賣完了船上所有的貨物為止。

趕市口有時也有運氣好的時候,如果河下(市口)一條賣貨的船都沒有,他們就會碰上獨市(單獨賣),這獨市的價錢隨便你要,説多少就多少,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這樣就能賣出個意想不到的好價錢。等他們喜笑顏開地回到家時,便會放鞭炮敬菩薩。大人們享受着從街市上帶回來的小吃,小孩子享受着喜歡的食品,分享着收穫的喜悦。

標籤:散文隨筆 賣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