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三年級《畫出心中的春天》教學設計

校園3.03W

一、教材分析:

國小三年級《畫出心中的春天》教學設計

畫為不語詩,詩是能言畫。古時候,人們作畫完畢後,總喜歡在畫面上題幾句詩,詩畫相互輝映,詩情畫意吧作者要表達的意思表現的有聲有色,讓人回味無窮。我學過的古詩有《山竹》、《詠柳》、《春曉》等等,讀了這些古詩,就彷彿看到了詩中描繪的美景。本着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意示、創新能力的培養,以綜合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目的,筆者在教學時將本課中原來讓做中學的方式改為了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教師在課堂中主要起到引導作用。

二、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在三年級上學期學習了畫圖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怎樣改變畫布大小和在畫圖中輸入文字的應用。

三、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學會改變畫布大小和在畫圖中輸入文字。

技能目標:

(1)掌握改變畫布的大小操作方法;

(2)能夠根據主題,在畫圖中輸入文字;

(3)能夠靈活地對幾種操作方法進行綜合運用。

情感目標:

(1)通過師生協作和學生互相配合,培養學生合作團結的精神;

(2)培養學生熱愛美的情感,激發學生表現美的慾望,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一)教學方法:

學生的思維能力正處於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階段,他們思考問題時,仍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在本節課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會根據教師提供的課件,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和練習,教師加以個別輔導,互相幫助法,即教師對共性問題作簡單的講評和演示,以學生觀察、思考為基礎,展示網絡課件(包括操作的.簡單步驟和各種輔助練習),並讓學生對自我掌握情況作出客觀的評價,從而使學生在主動學習、逐步的探究中獲得新知識。

(二)教學手段:多媒體電腦教室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生討論──導出教學目標

師:(利用圖騰多媒體網絡教室系統選擇觀看)請同學們仔細的觀看,説説美麗嗎?漂亮嗎?美麗在什麼地方?漂亮在什麼地方?

生:討論(公園裏的花開了、柳樹發芽了、小動物們出來活動了,燕子飛來了)

師:剛才同學們都説出春天的美麗和漂亮,今天,就讓我們用計算機畫出一個自己認為最漂亮一個春天,好嗎?

生:好!

師: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室分別展示當前還沒有進行美化的《畫出心中春天1》和已經進行美化了的《畫出心中春天2》兩幅畫。誰説説哪一個更漂亮,它們的區別在哪兒?

生:畫出心中春天2更漂亮。

師:那麼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要想讓《畫出心中春天1》最漂亮到底要做那些修飾呢?

師:(小結)利用幻燈片出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改變畫布的大小;(2)在畫圖中輸入文字。

(解析:通過學生討論對老師所展示的畫出心中春天,進而加深對教學目標的認識,也明白本課的教學目標。由於採用討論這一形式也能更好地調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新課講授

教師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室演示

1、改變畫布大小

教師演示:單擊開始→程序→附件→畫圖(讓學生複習打開畫圖軟件的方法)

師:怎樣改變畫布的大小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布是四個角,當鼠標移動到這四個角上的時候看看鼠標有沒有變化?

生:鼠標變成了形狀

師:出示學習任務一:請同學們嘗試改變畫布的大小。

生:學生自主探究練習。(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初步掌握怎樣改變畫布的大小)

師: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操作的情況,進行個別學生指導。對做的好的給予肯定和讚揚。

生:請個別學生示範操作。

師:提出問題:請同學們説説怎樣畫布的大小,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解析:改變畫布大小是本節教學重難點,通過老師的演示講解,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操作,進行自主探究,最終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既完成了教學目標,也更好地提高了學生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所以,讓學生帶着任務直接去學習,這樣使學生自主學習得到的體現,也有利於教師對個別學生加以指導,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

2.畫面構思

師:教師提示,根據體會,勾勒出自己心中最美麗春天的畫面。

生:學生自主探究練習。(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畫出自己心中最美麗的春天)

師: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操作的情況,進行個別學生指導。對做的好的給予肯定和讚揚。

生:請個別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解析:本部分教學也應是本節教學重難點,教師並沒有完全示範操作,而是稍加提醒,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操作,最終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既完成了教學目標,也更好地提高了學生探究意識。)

3.輸入文字

師:剛才都是我們都畫出自己心中最美麗的春天了,那麼怎樣在畫圖中輸入文字呢?

生:(學生陷入深思之中)

師:我們需要用到文字工具?(教師適時的加以提醒)

生:(此時多數都積極動手操作實踐了)

師:那就請同學們各顯神通吧!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生:(此時學生都積極參與操作,都想拿到第一名)

師:(教師巡視,注意觀察及個別指導)

師:(過一段時間,當發現有第一位學生做好時)好,我班某某同學已經做好了,就請他為我們示範講解一下吧。

師:(結合學生操作和講解情況加以總結)

(解析:利用知識拓展形式來補充課堂知識,讓那些學有餘力的學生表現得更出色,同時,也更加激勵全班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也要充分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4.學生完成未完成的作品

5.本課總結

師:(結合某個同學的作品進行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怎樣改變畫布大小和在畫圖中輸入文字,同學們表現得都很好,希望同學們能將此運用到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去。

(解析:對全課的總結,首先是進一步理順了本節的教學重難點,也充分肯定了學生學習成果,為以後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