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推薦】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校園1.15W

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讓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讓我重新認識了孝。

“最美孝心少年”中有一個名字叫王夢佳的茶園女孩,她11歲,爸爸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生命,11歲的她成了爺爺奶奶的精神支柱,爸爸去世後爺爺不得不出去打工,來維持生計,王夢佳看着爺爺每天都那麼辛苦心裏很心酸,為了方便照顧爺爺奶奶她沒有跟改嫁的媽媽離開,選擇留下來,她每天跟着爺爺去茶園摘茶,回來給爺爺奶奶做飯,洗衣服,照顧他們,替爺爺奶奶分擔些她力所能及的活,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要快快長大,為爺爺奶奶做更多的家務。

看完她的故事,我的眼角濕潤了,多麼堅強、多麼懂事、多麼有孝心的同齡人啊!現在的我,每天早上鬧鐘要響幾遍才會從被窩裏爬起來,而那時,媽媽已經為我找好了衣服,準備好了早餐。在我眼裏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每天都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沒有一點責任感,其實我也長大了,我也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的!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長輩給了我們最無私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可我們又回報給他們什麼了呢?我們一天天長大,父母也一天天老去,所以不要等將來、不要等明天了,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一起將“孝”進行到底!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2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今天我看了中央一台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這個電視,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孝。

電視裏講述了十位少年,他們的年齡比我大不了幾歲,有的甚至還比我小。他們一個個都很懂事,孝順父母。看了電視真的讓我感慨萬千。

其中令我最難以忘記的就是黃鳳了,她的父親因幾年前打工從樓梯上摔下來,成了殘廢,不能幹活了,而這時媽媽又離家而走,家裏只剩下爸爸、小黃鳳和體弱多病的奶奶。小黃鳳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養活這個家。洗衣服、做飯、學習、幫父親按摩身體……她沒有一刻閒着。看到這裏我就想到了我自己,真是非常地慚愧。因為黃鳳七八歲就自己洗衣服、燒飯,而我都十三歲了,連衣服都要奶奶幫着洗,而且連盛飯這點小事都是爺爺、奶奶替我盛,真的自愧不如呀!

當看到黃鳳偶然聽到上海的醫院能治好父親的病,便帶上家裏僅有的27元錢,用大鐵牀推着父親帶着奶奶去上海替父親看病時。我驚訝了,流淚了,因為從他們家到上海有五百多公里,而且還推着一個大鐵牀,那要多累啊!但是黃鳳沒有抱怨,咬咬牙,毅然帶着奶奶把父親推到了上海,可不幸的是上海的許多醫院都説黃鳳爸爸的病無藥可治。可能是她的孝心感動了一些醫生,一家武警醫院接受了黃鳳的爸爸……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決定向黃鳳學習,不僅學習她對家人的一片孝心,更要學習他遇到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也想告訴所有同學:我們已經不小了,我們應該在家裏多承擔一些家務活兒,給家人減輕負擔,同時也要孝敬、尊敬長輩,不要動不動就與家人發火,不要再過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生活了。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3

今天下午第二堂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觀看了《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紀錄片。看完之後,我深受感悟:那些比我們還窮的孩子,失去了身邊的親人的孩子,自己的父母殘疾的孩子,你們靠自己打工掙錢養活了自己的親人,你們的這些精神品質,我都做不到。

20xx年一共選出了十二位最美孝心少年。他們分別是:徐佳琦姐弟,彝族兄妹邱小華和邱萍萍,7歲女孩楊峻熙,16歲茶園少女王夢佳,“棒棒男孩”冉俊超,王森洋,11歲男孩石培昊,“棉花女孩”任立春,姚沁雯,黃詩桓。

她們的事蹟都很使我感動,但最使我感動的是XX的故事,XX出生的那天,媽媽不幸去世,為了這個家還能生存,爸爸就出去打工。爺爺被查出患有心臟病,這個家庭的重擔就落到了她一人身上……

我和她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她的生活真的是地獄般的殘酷,而我的生活卻像天堂般的開心快樂;她有時連飯也吃不飽,穿不暖,而我,每天一日三餐,樣樣不少,我夏天穿上漂亮的裙子,冬天穿上棉襖,熱不着,也冷不着;她的母親去世,爺爺患有心臟病,她從小就失去了母親的愛護。而我,從小到大,母親一直關心我,愛護我。她不僅要上學,還要打工賺錢養活一家;而我,每天生活的自由自在,也不用擔心自己沒錢花;我和我的同學們都是生活在非常開心快樂的日子裏,而她卻生活在痛苦悲傷的日子裏。我真想對她説:“不要對你的生活灰心,不要失去希望,我相信,經過你的努力之後,你的生活一定會和我一樣幸福美好的!”

主持人白巖鬆和鞠萍以及所有參加的來賓都説過:百善孝為先,我希望大家讀了這篇作文,以後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4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幾千年傳統文明所累積的傳統美德。我們都應該懂得,孝心所賦予的含義,更應該知道孝對我們來講應該是怎樣的責任和義務。

觀“孝”這個字,老字在上,子字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給人類定下了一個規矩,這就是孝的內涵,連孝的英文也是filial piety 也是孝順,虔誠的意思,這更體現了不僅僅是國人,就是全世界都懂孝的內涵。

中央一套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有一個故事,主人公叫黃鳳,本來是幸福美滿的家庭,結果爸爸打工時從樓上摔下來,脊柱摔斷了,從此下身癱瘓,黃鳳帶着家裏僅有的27元錢,推着板材去500公里以外的上海。

結果不能醫治,從此這個年僅6歲天真可愛活潑的小女孩稚氣的肩上扛上了巨大的擔子,但她並未放棄,而是堅持了10年,從此年復一年的重複着一樣的動作,每晚起來翻身,中午早早給爸爸煮飯……還有許許多多感動人心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 想想看,們我們身邊是不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永遠報答不僅,但,如何孝敬?——買房子,汽車?不,孝敬父母要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孝心少年,向全家那麼多的孝心少年學習學習他們的孝順,學習他們的貼心。我們的父母不需要我們為他們做什麼大事,多關心,多體貼就足夠了,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做的到麼?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5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講了一些少年的故事,裏面有黃風、趙文龍、龍花等優秀少年。

黃風在家照顧站不起來的爸爸,她爸爸在一次外出打工時,不幸從樓上摔了下來,從此,她爸爸就站不起來了。趙文龍在家照顧有尿毒症的媽媽,他每天都去街上買菜,回家做給媽媽吃。每天上學之前都要把媽媽送去醫院,然後去上學,放學再去接媽媽。從家到醫院要走6公里路,在這條夢想的道路上,他陪媽媽走過了8000公里。他還把幫助過他的人們都記在一個本子上,長大以後好報答他們,他也想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邵帥是一個陽光男孩,為了媽媽,他用自己的骨髓給媽媽做了手術。

最令我感動的是龍花,她的獎狀貼滿了牆,作為學習委員的她多麼渴望上學,可她為了照顧病重的媽媽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不得不放棄學業,但她沒有放棄夢想,能讓弟弟妹妹考上考上大學是她的夢想之一。她説到羨慕別的孩子可以無憂無慮的上學時,眼淚嘩嘩的流過她的臉龐,她做什麼都是為了她的媽媽和她的家庭。

這一些些響亮的名字迴盪在我們腦海中,時刻提醒我們別忘了“孝心”這兩個字,俗話常説“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在以後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未父母做事,我也為我們中華民族有這樣的孝子感到驕傲!

我們的家庭呢?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都很好,寬敞的房間,優越的學習環境,在和睦的家庭下茁壯成長。而他們從小就要吃苦耐勞,在條件惡劣的情況下,都能好好學習,所以我們要在這良好的條件下,努力學習,長大後為祖國增添一份光彩!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

俗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這一個結構,就説明了“孝”的內涵。

在十位最美孝心少年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隻有十一歲的高雨欣,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她跟着母親一起生活,母親的右手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打傷,落下了殘疾,為此失去了工作,在一所學校門口擺了燒烤攤來維持生計。

當我們放學回家在飯桌前吃着媽媽做的可口的飯菜時,高雨欣卻在燒烤攤忙碌着,晚上回家,她還要照顧自己年邁的姥姥,看到這裏,我早已淚流滿面,這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女孩,我心裏除了同情更多的是慚愧。

在家裏,我就像一位公主,爸爸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外公外婆的疼愛……,可是,在這十一年裏,我從來未真心的對這些疼我愛我的親人,給以一絲回報,哪怕是一聲謝謝。

永遠忘不了,我第一次盛飯的時候,當我把兩碗白花花的米飯端到爸爸媽媽的面前時,媽媽撫摸着我的頭,笑着説:“我的女兒長大了,真是長大了。”爸爸則裝作驚訝地説:“太陽從西邊升起來了,女兒長大了,今天吃到女兒盛的飯了。”就只是這一點點的勞動,卻得到父母這般的讚揚。

我慚愧,慚愧我在這麼多年來,沒有真正懂父母的愛。從現在開始,我要孝敬父母,在生命裏,把這個“孝”字寫的更加優美,更加精彩。

“百善孝為先”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去“書寫”這個孝字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7

作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的重頭戲,本屆頒獎典禮請到的頒獎嘉賓涉及各個領域,既有航天英雄楊利偉、藍圖公益基金會創辦人龍永圖、著名錶演藝術家呂中、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著名詞作家任衞新,也有奧運冠軍楊揚,本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形象大使、主持人於嘉和“月亮姐姐”等廣大觀眾熟悉的知名人士。節目組特意邀請到了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風濕免疫學組組長、首都兒科研究所風濕免疫科主任吳鳳岐教授來到現場,後期她還將為“最美孝心少年”楊峻熙提

供切實醫療幫助。歷屆頒獎典禮吸引了全國數億觀眾的目光,無數觀眾被孝心少年的事蹟和精神所深深感動,在全社會掀起了倡導孝親善行、致敬道德楷模、弘揚社

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輿論正能量。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頒獎典禮在頒獎環節設計上更具儀式感,每位孝心少年的出場由6位小演員簇擁而來,同時20位“特別關注孝心少年”也將一同走上舞台,展現他們的風采;文藝呈現方面編排更加流暢、精心,觀眾們不僅能看到由總枱央視少兒頻道主持人小鹿姐姐和月亮姐姐帶來

主題曲《眾裏尋你》,而且曾在視頻網站頗受關注的原創手勢舞《聽我説聲謝謝你》的歌曲原唱者李昕融,也將來到現場重新演繹這個作品。除此之外,今年頒獎典禮舞台還進行了創新式設計,別具心裁地使用了環繞式大屏幕,營造出了更加温馨的現場氛圍,讓觀眾在觀看典禮時沉浸其中,更真切地感受到孝心少年以及嘉賓們的真情實感。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不是給父母買好衣服,買好東西,而是給父母捶一下背,給父母做力能所及的事,那是你最大的孝心。週末,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

最美孝心少年有10位,每一位都是家裏的頂樑柱,每一位都讓我感動,讓我感到敬佩。

最讓我感動、敬佩的是安徽省五河縣的黃鳳,她的爸爸在20xx年外出打工,不幸從樓上摔傷,母親又離家出走了,那一年黃風只有六歲,給黃鳳留下了高位截癱的父親和雙目失明的奶奶,然而黃鳳沒有放棄,用上百斤的鐵牀推着爸爸,走了500多公里,到上海給爸爸就醫,然而醫生説,黃鳳爸爸的脊柱斷裂,是無法治癒的。但黃鳳沒有放棄,又相繼跑了好幾家醫院,但醫生們都束手無策。黃鳳帶爸爸求醫的視頻,很快陪網友相繼轉發,北京武警總醫院,給黃鳳的爸爸做了免費的檢查,做了神經幹細胞的移植手術,通過黃鳳的努力,她的爸爸從以前躺在牀上完全不能活動,到現在已經可以在輪椅上來回活動了。

看完這個故事很難體會那麼弱小的肩膀是如何挑起家庭的重擔,這樣的執着與堅持,這樣的信念與毅力,這10年來,黃鳳形影不離的陪在爸爸身邊,幫爸爸翻身,喂爸爸吃飯,看到這一幕,我被感動了,淚花從我的眼眶中流出……

對於這一代孩子,孝行不該是個口號,而應該是行動。在平常我們就應該幹好自己的事情,比如:洗襪子、洗自己的衣服等。多為父母分擔點家務活。我以後要好好學習,像這10位孝心少年一樣,幫父母分擔家務,好好孝敬父母!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9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發現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感人肺腑的事情,這些事情都讓我淚流滿面。觸摸人心的是真情,讓人流淚的也是真情,促使別人幫助別人的也是真情真情就是一個巨大的遊戲,有痛苦,悲傷,開心。每一個故事都深入了人們的心裏。讓我們走進一個充滿文明的社會,去體驗那感人肺腑的事情。

第一個出場的是張雨欣,他的媽媽右手殘疾了,每天必須幫媽媽做許多家務,還得幫媽媽賣烤羊肉串,還要上學,這麼小的一個孩子就學會了照顧媽媽,連玩的時間也沒有,我覺得他是個有責任心的人。現在有了叔叔阿姨的幫助,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好多了,我也感到很欣慰。第二個出場的是路玉婷,這個人在風雨中跑步,他不是尋找快樂,而是一種負擔,每天放學以後,他利用同學們吃晚飯的時間去幫媽媽送郵票,任勞任怨,而且學習也不荒廢,我很欣賞她。第三個出場的是龍花,她為了養活弟弟,媽媽,天天干農活賺錢,可是弟弟卻不這麼認為,他經常要吃冰激凌,他們兄妹兩經常鬧矛盾,這也是龍花非常的頭疼,他們都可以輕輕鬆鬆的去上學,可是龍花卻不能像其他小孩子一樣去上學,但是他也不抱怨,他的夢想是當一個主持人,他覺得這樣可以讓自己更有自信。第四個出場的是邵帥,他媽媽得了白血病,邵帥無意中在書上看到做骨髓移植手術可以救媽媽,又發現他和媽媽的骨髓是完全一樣,一開始媽媽不怎麼同意兒子做這麼危險的事,可是在兒子的百般請求下,還是同意了,經過了四十多天的醫療,母子兩終於走出了醫院,從此幸福的生活開始了。後面等等其他幾位少年。

以上那些少年,堅強,勇敢,敢於做事,無所畏懼,無私奉獻。我們中國都是這樣那該多好啊!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0

人們總喜歡用“美”這個詞來形容自己心中宜人的風景:乘車的天空,明豔的花朵,深邃的大海,遼闊的草原,而在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後,我發現“美”的另一層含義。

這“美”是指心靈上的美。誠如那個僅揣着二十幾塊錢獨自把父親用板車推五百公里到上海求醫的女孩兒,她滿足且陽光的的笑容是最美的,如那個每天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送機票掙生活費和母親醫藥費的奔跑女孩,她無怨無悔,認真學習的樣子是最美的;如邵帥捐骨髓救母親的行動是最美的……

然他們並沒有絕世的容貌,盛世的華衣,但他們們卻有純真的內心。一股腦兒想着讓他們家人擺脱病魔,擺脱貧困,過上幸福的生活。儘管流了汗,流了淚,也跌到過,遇挫過,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他們只暗暗在交流裏哭。他們的行為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孝。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是無法重現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淺顯易懂。“老”在上,“子”在下,也就是説子女要給老人撐起一片天,但在我們這一年齡段,有幾個人是真正孝順,理解父母的,而又有多少人是“子欲孝而親不待”。雖然我們並不用像十位孝心少年一樣付出如此多的代價,但在這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會“孝”。可以是一出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作業薄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着體温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他們等值。

十位孝心少年的“孝”是美麗的,相信在別人眼裏我們也是那一抹最美的風景。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1

我們這些做子女的就不能體諒體諒嗎?我們作為中華的炎黃子孫一定要做到“孝”,把這個傳統一直流傳下去,讓世界充滿愛心,好嗎?

昨天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看到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通過樹立新時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尚,弘揚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弘揚勵志成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也要用真誠的心和深沉的愛,愛護家人,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為父母排憂解難、幫父母照顧弟妹、代父母擔當家庭責任。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藉着“最美孝心少年”的契機,

用真誠的心和深沉的愛尋找到10位新時期的好少年,他們孝敬父母、孝敬長輩;他們為父母排憂解難、幫父母照顧弟妹、代父母擔當家庭責任;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通過樹立新時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尚,弘揚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弘揚勵志成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湖北女孩黃露露自幼喪父,她一人照料癱瘓的媽媽十幾年,是家裏唯一的依靠。升高中後,她靠親友資助在學校邊租了一間房,開始帶着媽媽上學。為了讓媽媽開心,她在蘋果上畫個笑臉,自己上學時,就讓笑臉陪着孤獨的母親。希望這位能如願考上大學。在重慶巫溪大山深處,11歲的陳禮燕從小就和爸爸相依為命,1歲時媽媽離家出走,三年前爸爸因患肺結核喪失了勞動能力,8歲的她就開始操持家,種地做飯事無鉅細,小小的她扛起了整個家。她希望做一隻守護爸爸的小燕子,照顧好爸爸。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2

今天早上起來,看着鏡子裏的自己,眼睛依然十分紅腫,要知道,因為在昨天,我看了有史以來最令人感動的電視節目:《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禮。

節目剛開始,我印象最深的是主持人的一句話:“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你看這個孝字的結構啊,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今天我們要認識XX位最美孝心少年和XX位特別關注少年。”在主持人的話語中,節目拉開了帷幕,一場感動之旅開始了。首先是“為父千里尋醫”的XX,在6歲時,她的父親高位截癱,瘦小的XX便一直照顧着父親,不離不棄,直到12歲那年,XX下定決心,帶父親去上海求醫,一個12歲的女孩就這樣,將板牀上的父親推到了上海。到了上海後,又照顧了父親四年。除此之外,還有“為母捐髓”的少年XX。當外出打工的母親患上了白血病,12歲的XX毅然決定:將自己的骨髓捐給母親,陪伴母親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像這樣令人催淚的事例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中數不勝數。

而看看這些少年,再看看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的父母都還健在,陪伴着我們,想方設法的想要逗我們開心,我們卻還對父母發脾氣。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中許多少年都過早地承擔了家裏的重擔,而大部分孩子甚至連洗衣、做飯、梳頭樣樣不行,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或小皇帝,自理能力相當差。還有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問父母要錢,父母不給,便大鬧天宮,根本不知道掙錢的不易,在“最美孝心少年”中大多數孩子甚至為家中的生計想辦法掙錢,每一分,每一角都是血汗錢……

所以我們應該有所改變,哪怕一點一滴,都會讓父母感到無比温暖。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3

主持人是:白巖鬆和歐陽夏丹。有十個孝心少年。

一個小女生,他的爸爸不能走路,聽説一家醫院治療的很好,就去了。醫生説不行了,武警來幫忙。現在已經快好了。這個小女孩叫黃風。

一個小男生,八歲就給媽媽治病,小男生的媽媽快樂,他就幸福。五年的時光給了媽媽,這一個小男孩的名字叫做趙文龍。

小女孩,在弟弟的眼裏,即使姐姐,又是媽媽。長大了相當醫生,給他的媽媽治病。她的媽媽去世了,他在光盤後面寫了四個大字“我的媽媽”。小女孩叫吳林香。

小女孩的媽媽病了,但還是給他做十字繡。兩個月以後,十字繡完成了。他不想讓媽媽離開自己,她的幸福是媽媽活着,可是不幸去世了。這個小女孩叫徐新華。

弟弟和姐姐幹活,奶奶的頭痛病又犯了,姐弟倆被上四十多斤的東西,到頭來卻換來四十多塊錢。弟弟寫了許多關於媽媽的詩。這個小女孩叫林章羽,弟弟叫何雨巡。

一個小女孩,八歲媽媽的手就不行了,就開始幹家務活。他叫高宇欣。一個小女孩,他就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貴。只要媽媽開心,他就開心,那年的生日禮物是全家福。她叫路玉婷。

一個小女孩,她的媽媽生病後,就開始幹活。他已經失去了爸爸,不能再失去媽媽了,他的同學經常幫他。她叫龍花。

一個少年,媽媽得了病,要馬上做移植手術,那個少年,自己給媽媽捐骨髓。他成了的學生,他愛美術,他叫邵帥。

一個女生,他多做家務活,他的爸爸就少做一些家務活。又用了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雙鞋子給了父親。它的名字叫做王芹秀。

我覺得這些人很棒最美孝心少年。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4

今天下午第二堂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紀錄片。看完之後,我深受感悟:那些比我們還 窮的孩子,失去了身邊的親人的孩子,自己的父母殘疾的孩子,你們靠自己打工掙錢養活了自己的親人,你們的這些一精一神品質,我都做不到。

一共選出了十位最美孝心少年。他們分別是:10歲的遊柯楠,5歲的樑蓉,16歲的樑維月,14歲的王丹,15歲的鐘嶽峯,11歲的袁德旗,11歲的許卓婧,12歲的張駿,14歲的向娜,9歲的吳金

她們的事蹟都很使我感動,但最使我感動的是向娜的故事,向娜出生的那天,一媽一媽一不幸去世,為了這個家還 能生存,爸爸就出去打工。爺爺被查出患有心臟一病,這個家庭的重擔就落到了她一人身上……

我和她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她的生活真的是地獄般的殘酷,而我的生活卻像天堂般的開心快樂;她有時連飯也吃不飽,穿不暖,而我,每天一日三餐,樣樣不少,我夏天穿上漂亮的裙子,冬天穿上棉襖,熱不着,也冷不着;她的母親去世,爺爺患有心臟一病,她從小就失去了母親的一愛一護。而我,從小到大,母親一直關心我,一愛一護我。她不僅要上學,還 要打工賺錢養活一家;而我,每天生活的自一由自在,也不用擔心自己沒錢花;我和我的同學們都是生活在非常開心快樂的日子裏,而她卻生活在痛苦悲傷的日子裏。我真想對她説:“不要對你的生活灰心,不要失去希望,我相信,經過你的努力之後,你的生活一定會和我一樣幸福美好的!”

主持人白巖鬆和歐一陽一夏丹以及所有參加的來賓都説過:百善孝為先,我希望大家讀了這篇稿件,以後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5

今天我看了李老師推薦的中央電視台“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節目,我感到非常感動。節目裏的少年們不論是在面對她的爸爸去支援了武漢,或者是在面對他們的爸媽生病在牀,都表現得很堅強。不但堅持努力學習,還幫家裏做飯、洗碗、洗衣服,也有幫爸爸送飯,給癱瘓的爸爸擦汗捶背,這些都讓我特別感動。

這些故事裏,我印象最深的是蜜蜂兄妹的故事。他們倆的媽媽生了病,做手術用光了家裏的錢。不但家裏的房子破舊得都漏雨了沒有錢修,而且還欠了一堆外債。全家人只能靠爸爸出去採松茸賺錢生活。採松茸非常是一件非常難的工作,因為松茸長在3000多米的高原上,所以他們的爸爸每次到了採松茸的季節,就去離家很遠的山上,一去就是20多天。

在這20多天裏,爸爸天一亮就去採松茸,晚上只能在一個簡陋的帳篷裏吃飯睡覺。這兄妹倆怕爸爸累,就決定在暑假的時候跟爸爸一起去採。後來幸好國家的扶貧政策,為他們家引進了養蜂技術,這才讓這個貧困的家庭有了好轉。不但還清了外債,還蓋了新房子。兄妹倆經常去蜂房幫忙,有一次他們蜂房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馬蜂,哥哥趕緊去趕馬蜂,結果沒拍準,拍到自家的蜂蜜,結果被蟄了。他笑着説:我第二天醒來臉腫得那麼大。真是太可愛了。

我以後也要像節目裏的這些少年那樣,為爸爸媽媽分擔家庭責任,好好學習,孝順父母,幫助貧窮的人。